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每当夜深人静,我面壁独坐,远离了白天的喧嚣嘈杂和营营世虑的纷扰,将身心彻底放松下来,大千世界化为一片混沌。于是,我仿佛也开始融化,与天地合乃一体。渐渐地,在朦胧中另一个自我越来越清晰地显现,我知道这才是那个不被异化,不受扭曲的自自然然的真我。

  • 标签: 断想 世界化 松下 身心 混沌
  • 简介:孤独的书法父亲早年写过不少毛笔字,但一生未能走进书法艺术的殿堂。我有幸能跨进那扇神圣的门槛,看她的珠光宝气听她的笙歌燕舞,那快乐激动和欣慰,很想与父亲一同分享。但很快发觉我们之间所隔的那道门槛就像我们两代人的代沟一样不可逾越。当我为刘新德的一幅精品叹服时,他不光是不以为然,而且还大加鄙薄。这让我不安。本来书法是

  • 标签: 书法艺术 用笔 习气 艺术风格 学问 学书方法
  • 简介:<正>徐悲鸿先生作为学贯中西的一代艺术大师,他对中国古代美术的发展,发表过不少精论,钩玄抉髓,富于启示。一九五○年,徐先生在《寿民芦雁花卉册》上的题跋,便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这个画册作于“雍正癸丑(1733年)”,即奉民53岁之际。全册入帧,依次画荷花、瓶菊、黑牡丹、苇雁、芦蟹、石榴、芦雁、四雁。各帧神理俱足,别饶意趣,画法则熔水墨与没骨为一炉,干湿

  • 标签: 徐悲鸿 中国古代 题跋 艺术大师 启示 美术
  • 简介:殷墟甲骨文中有下揭字形:A1:■《上博》21691.46[1](《合》16429)A2:■《合》26986它们所处辞例分别为:1、□[酉]卜,贞:■弗A1。《合》164292、■其A2■。吉。《合》26986A1,《殷墟甲骨刻辞类纂》、《甲骨文校释总集》、《新甲骨文编》等皆释作"保"。[2]《甲骨文字编》把"保"字置于0636号,把A1、A2与"保"字分列而置于0637号作为不识字处理。[3]我们认为《甲骨文字编》的处理是非常审慎的。在考释A字之前,我们先就"保"字的字形略作讨论。

  • 标签: 刻辞 校释 兼论 辞例 古文字研究 字处理
  • 简介:和谐美与对比美是中国的绘画特色,是中国精神的不二法门。中国油画是现代文化的产物,具有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与西方油画相比较,教授的画作自然渗透着东方文化的色彩灵性,把和谐美与对比美表现为中国特色,中国精神。形成了中西方相融合的特色油画,把西方的理性色彩的语言与中国的柔性色彩语言相融合,相互完美。他的作品因"差异"而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和冲击力。他作品中艺术趣味与内容形式统一,用其充沛的精力创作出大量的作品,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

  • 标签: 作品 东方文化 艺术语言 民族精神 中国油画 想象力
  • 简介:画从简中求繁难,求现代气息更难。简约的笔墨和空灵的物象组合形式,前人已臻高境,更别说求时代感、求个性。

  • 标签: 散记 组合形式 时代感
  • 简介:在抗战期间,西南成为大后方,一大批文化人入蜀,其中不乏著名的书画家。当时书坛领袖于右任先生在四川见到了署名弼臣的书法作品,大为惊诧,就托友人为他征觅到了几幅弼臣的字。事后,于右任给友人的回信中感叹到:“竞不知夔门之内,还有个书法家弼臣!”敬佩之情,溢之于词。

  • 标签: 碑学 晚清 抗战期间 书法作品 于右任 大后方
  • 简介:“混沌”开,天地生,万物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国的宇宙哲学与美学,最髙境界乃“混沌”之境。已近不惑的我,在三十余载的艺术追求中,就是在不断走向“混沌”。“混沌”也许是灰色的,但它蕴含着哲学的高度与深度,并包含无限性。“混沌”就是我们追求真善美的原创力和无尽的空间。

  • 标签: 断想混沌 混沌画 砚断想
  • 简介:清代以前,文人士大夫们的审美趣味确立了传统帖学在书坛的正统地位。由民间书手写就的代表民间意识的书法由于不符合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趣味而被冷落和尘封起来,直到乾嘉时期出于考古研究的需要才被人们重新重视,并由文字学、金石学领域转移到书法领域。在清代碑学复兴的形势下世臣继承了阮元的尊碑思想,他的《艺舟双楫》继阮元二论之后进一步扬碑抑帖,对清代碑学理论进行了发展和完善。

  • 标签: 包世臣 书学思想 文人士大夫 清代以前 审美趣味 民间意识
  • 简介:天·地·人——谈恺的摄影朱乃正“那些仿佛在世上的人为什么做得到平静地活着把弥漫梵音的小小屋宇当作唯一的家——伍金多吉”

  • 标签: 摄影艺术谈 边恺摄影艺术
  • 简介:静是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的高才生.她早在1992年的毕业创作《我的同学》.就已经充分显示了写实绘画的功力。与当时的绘画潮流同出一脉.静的油画《我的同学》.也是以一种“近距离”的绘画方式.表现了自己身边的一些同学.并将她们放入某种陌生情境中.与艺术史上的一些经典图式.如蒙娜丽莎、圣母玛利亚等并置在一起.营造出了一种既真实又荒诞的场景.从而与当时混杂的社会背景联系起来.成为了那个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

  • 标签: 问题意识 话语 中央美术学院 写实绘画 毕业创作 圣母玛利亚
  • 简介:<正>吉坎特是塔吉克苏維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列尼那巴州的一个区中心,位于节拉弗閃河(亦名扎拉弗閃河)的左岸,是塔吉克北部山区的起点,近年来引起了研究塔吉克民族文化史的苏联考古学家的巨大注意。虽然在从穆格山发現的索格底文件资料以及阿拉伯文和塔吉克文的史地书籍中,也常常提到吉坎特,但是,关于吉坎特作为六—八世紀间吉坎特领地的首都那个时期的材料,我們几乎完全没

  • 标签: 塔吉克 壁画 中亚 考古学家 民族文化史 阿拉伯人
  • 简介:“边讲画”是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所谓“边讲画”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一向学生讲解相关知识、绘画方法和步骤,一结合所讲的内容在黑板上自如地进行绘画示范。这种教学方法不仅简便易学、易操作,更主要的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此说,“边讲画”是美术教师教学共同的特征之一。

  • 标签: 美术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教师教学 绘画方法 学生
  • 简介:公丕炎艺术简介擅长中国画,现为画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山东省泰山国画院副院长,中国地市报研究会新闻美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泰安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 标签: 中国画展 公丕炎 泰山 美术家协会 德阳 副秘书长
  • 简介: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距今8000年前后,无论北方、南方,我们祖先的生活渐渐活跃、繁荣起来,也就是在进入新石器时代之后,他们使用着更加便利的磨制石器,尤其是当产生泥与火交融的产物-陶器,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 标签: 良渚文化 图案 三角 生活质量 新石器时代 磨制石器
  • 简介:艺术院校的美术学科教学中,在基础训练阶段,无论是素描、色彩还是装饰基础课,都必然会遇到画面章法——构图的问题。最初可能会意识到这是应该注意的一个方面,但不一定真正认识到这是章法的作用而在教学中去加以重视。待学生进入创作和设计阶段,全局章法的问题就显得突出和重要,章法的形式特点与表现的主题是否适宜。

  • 标签: 章法 绘画 解析 阐释 规律 基础训练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