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应用灰树花、猴头菇、灵芝孢子粉复合型配剂的功能性食品,干预“三高”人群的血脂、血压和血糖的临床观察。【方法】本研究以高血脂、高血压和高血糖,高尿酸的“代谢综合征”人群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其体质分布特点,服用由百山祖公司提高的针对三高人群的灵芝孢子粉灰树花猴头菇复合功能食品组件(孢子粉灰树等混合颗粒,均有生产许可批号),每日一次,一次1包,持续服用1个月,监测血糖血脂与血压变化。【结果】体质分布气虚质最多,占29.33%。 代谢综合征人群的血糖,甘油三酯,收缩压,尿酸干预前和干预后差异性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灵芝孢子粉灰树花猴头菇功能食品组件即特医食品针对代谢综合征人群的甘油三酯,收缩压,尿酸有一定的干预作用。目前研究收集的数据不足以证明该特医食品对此类人群的总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舒张压具有干预作用。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中医体质 特医食品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为了实现该目标,医疗卫生机构应该全面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从当前全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体化发展为背景,全球范围内的医疗卫生机构中均将人才战略作为核心竞争能力,认为“人才是第一资源”。随着我国卫生医疗硬件设施设备的资源配置效率逐渐提升,一方面,应该转变硬件配置为主的观念。另一方面,需要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重新评估人事管理模式中的不足之处,进而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其加以改善。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概述了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对执行力模型的运用进行了具体讨论。

  • 标签: 医疗卫生机构 人力资源管理 执行力模型 运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将 3D打印模型为基础的健康宣教应用于胸腰椎结核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6年 7月— 2018年 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康复治疗的胸腰椎结核的患者总共 60例进行本次医学研究 。我们将这60例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人数相同。采用 3D打印模型健康宣教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护理,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评分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中患者用药的依从性率 86.67%,较对照组的 53.33%高,此外实验组患者自我管理的评分也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P< 0.05)。结论 在胸腰椎结核的患者中应用 3D打印模型健康宣教的效果确切,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此种护理方法可作为临床上胸腰椎结核患者的首选护理方法。

  • 标签: 3D打印模型 胸腰椎结核 健康宣教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组合式外固定器在复杂四肢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试验对象为我院在2019年3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64例复杂四肢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分别应用组合式外固定器和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优良率(93.75%)高于对照组(71.88%),生活质量评分也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结论:对复杂四肢骨折患者应用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可取得很好的效果,此治疗方法值得借鉴推广。

  • 标签: 复杂四肢骨折 组合式外固定器 钢板内固定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治疗多发跖骨颈骨折运用闭合复位组合式微型外固定支架固定疗法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80例多发跖骨颈骨折患者80例,选取时间为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以系统抽样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组患者为40例。对照组应用微创闭合克氏针内固定术,研究组应用闭合复位组合式微型外固定支架固定疗法,对比组间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优良率为65.00%,较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多发跖骨颈骨折患者,较适用于闭合复位组合式微型外固定支架固定疗法,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 标签: 闭合复位组合 微型外固定支架固定 多发跖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负压组合输尿管镜治疗最大径>20 mm 肾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最大直径>20㎜的肾结石患者中的43例患者作为重点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负压组合输尿管镜治疗,并分析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1天结石清除率为65.12%,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高达90.70%(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00%。结论:经过负压组合输尿管镜治疗,最大径>20 mm 肾结石可以得到有效的治愈,术后的副作用也会明显减少,这种治疗方式的安全性极强,且治愈率极高,可以极大地改善病人的康复情况。

  • 标签: 负压组合输尿管镜 最大直径>20㎜ 肾结石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术后急性阑尾炎患者应用基于跨理论模型指导的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于我院接受急性阑尾炎手术的88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采用随机方式将患分为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与观察组(44例,采用基于跨理论模型指导的康复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康复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跨理论模型 急性阑尾炎 康复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钬激光联合新型组合式输尿管软镜手术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肾结石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接受手术治疗,根据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9例患者给予一体式输尿管软镜手术治疗,观察组39例患者给予钬激光联合新型组合式输尿管软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的结石直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略小(少)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手术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略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钬激光联合新型组合式输尿管软镜手术治疗肾结石效果显著,手术效果较传统一体式输尿管软镜手术更突出,手术成本低,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钬激光 新型组合式输尿管软镜手术 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实验性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大鼠中的作用。方法:40只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①正常+LPS组(对照组);②肝硬化组(TAA组);③肝硬化+LPS组(TAA+LPS组);④肝硬化+LPS+AG组(氨基胍组)。用硫代乙酰胺(TAA)诱导肝硬化模型时间共计10周,对照组自由饮清水。于模型造成后,各组动物经腹主动脉穿刺采血观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基酸转移酶(AST)、一氧化氮(NO)的浓度。结果:TAA组、AG组、TAA+LPS组动物血浆内NO水平依次升高,且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一氧化氮 氨基胍 肝硬化内毒素血症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慢阻肺雾化吸入治疗中基于跨理论模型(TTM)的多学科协作护理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间慢阻肺患者80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跨理论模型多学科协作护理。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肺康复指标、生活质量分数差异显著(P

  • 标签: []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多学科协作护理 慢阻肺 雾化吸入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治疗高血压时组合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9年1月-2021年11月期间因确诊为高血压进入我院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患者使用厄贝沙坦片治疗作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使用厄贝沙坦片和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用药治疗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其控制血压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含硝苯地平缓释片药物联合用药治疗后,控制血压效果较对照组相比明显提升(P

  • 标签: 硝苯地平缓释片 高血压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治疗高血压时组合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9年1月-2021年11月期间因确诊为高血压进入我院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患者使用厄贝沙坦片治疗作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使用厄贝沙坦片和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用药治疗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其控制血压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含硝苯地平缓释片药物联合用药治疗后,控制血压效果较对照组相比明显提升(P

  • 标签: 硝苯地平缓释片 高血压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信息-动机-行为(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IMB)技巧模型护理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以及对HAMA、HAMD评分的影响。方法:以随机原则将80例结直肠癌患者分成40例/组。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IMB模型护理,对比HAMA、HAMD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中实施IMB模型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负性情绪。

  • 标签: 结直肠癌 IMB模型护理 HAMA评分 HAMD评分
  • 简介:摘要: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水平的提高,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终末期肾病病因之一,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率为30%~40%。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常用方法,约90%患者需行血液透析。DN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非DN患者高,其中低血糖较常见。多次发生低血糖不仅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心脏压力反射及迷走神经,还可导致心肌、脑细胞不可逆性损害。因此,探讨低血糖发生的相关机制及危险因素对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有重要意义。血液透析中使用含葡萄糖透析液经弥散作用可及时补充人体血糖,避免低血糖发生。但目前关于DN患者使用无糖透析液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糖危险因素的研究较少。

  • 标签: 糖尿病 肾病 无糖透析液血液透析 低血糖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