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外科老年住院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预防和降低此类不安全因素发生的风险和措施,总结出脊柱外科老年患者的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方法对2014年5月-2015年5月136例脊柱外科住院老年患者实施全面的评估、用药管理、环境管理等护理风险管理,进行系统性健康教育.结果136例老年住院患者未发生跌倒、坠床、给药错误.结论对脊柱外科老年患者安全管理,可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关键词脊柱外科;老年患者;安全管理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225-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普外科护理风险引发因素及管理方法。方法选取近一年普外科住院患者若干例,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将实施方法与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护理过程中护理风险事件发生主要为意外拔管、导管脱落、用药错误和跌倒等。经过风险管理后,护理风险事件明显下降,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普外科住院患者管理中,其可有效避免或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对融洽护患间关系及降低护患纠纷发生几率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普外科 护理风险管理 患者满意度 护理风险事件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105-01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外科病房护理工作中常出现的影响因素、安全隐患及管理对策进行总结分析,旨在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加强对护理的安全措施及对安全管理的重视。方法通过对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和细节管理进行分析,然后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通过对安全隐患有预见性的认识并采取有效的方法,患者无一例发生意外及并发证。结论使患者在医院治疗期间得到安全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和谐医患关系。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理 安全管理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6-0076-01
  • 简介:中华医学会远程稿件处理系统是根据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稿件处理流程、编辑加工规范、审稿制度、管理规范等业务需求设计的应用软件,该系统将协助作者、编辑、审稿专家、编委、定稿会专家、总编等相关人员多位一体地进行稿件业务处理,解决编辑部对稿件网络化流程管理的需要,并实现各类查询功能。

  • 标签: 中华医学会 稿件 系统 远程 编辑加工 流程管理
  • 简介:中华医学会远程稿件处理系统是根据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稿件处理流程、编辑加工规范、审稿制度、管理规范等业务需求设计的应用软件,该系统将协助作者、编辑、审稿专家、编委、定稿会专家、总编等相关人员多位一体地进行稿件业务处理,解决编辑部对稿件网络化流程管理的需要,并实现各类查询功能。该系统包括作者在线投稿、在线查稿、专家在线审稿、编委在线定稿、总编办公、远程编辑等功能,通过网上投稿、网上查稿、网上审稿,实现作者、编辑、审稿专家的一体化在线协作处理,从而构建成为一个协作化、网络化、角色化的编辑稿件业务处理平台。对于广大作者而言,该系统最大的优点是支持在线投稿、方便作者及时了解稿件进程、缩短稿件处理时滞。

  • 标签: 中华医学会 稿件 系统 远程 编辑加工 网上投稿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后6h关节动态出血量,明确其出血规律及其影响。方法选取105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年龄47~85岁,平均年龄(64.9±8.2)岁。在伸膝状态下动态观测术后6h内的引流量,测定引流液成分,并统计24h引流量。结果术后1h出血量最多,随后以每小时递减一半的速度降低。引流液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浓度由3h内接近全血浓度,转而逐渐降低,其中术后24h内关节引流量为(808.8±286.7)ml。结论全膝置换术后关节显性失血主要发生于术后3h内,术后6h后引流量显著减少,引流时限6h可预防关节积血的危害。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引流术 红细胞 血红蛋白类
  • 简介:目的探讨肝破裂合并肝静脉及肝后下静脉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到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20例肝破裂合并肝静脉及肝后下静脉损伤手术治疗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本组20例患者中,实施肝后下静脉破裂修补术者7例,肝右静脉破裂的间断缝合修补术者6例,肝右静脉缝扎手术者3例,肝周纱布填塞3例,肝左静脉缝扎术者1例;治愈18例(90%),死亡2例(10%).结论术前急救复苏,并针对肝脏破裂及出血情况进行有效且安全的手术,可提高肝破裂合并肝静脉及肝后下静脉损伤治疗成功率.关键词肝破裂;肝静脉及肝后下静脉损伤;手术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600-02

  • 标签:
  • 简介: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均为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随着发病率的升高逐渐被临床医生重视,发生于特殊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也被医生所认识,如位于胃肠道、泌尿道、肺部、疤痕、外阴阴道等处[1]。我院于2014年发现1例子宫内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实属罕见,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33岁,因经量增多4年,超声检查提示宫占位4d,于2014年8月19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行经7/30d,量中,无痛经。4年前无诱因出现经量增多,在当地医院行诊刮术,术后经量恢复正常,病理不详。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宫腔 宫腔镜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蛛网膜下出血患者的最佳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避免蛛网膜下出血复发及再出血,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本科住院的68例患者,干预组除常规护理以外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并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蛛网膜下出血的治愈率明显提高,并发症、死亡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有效而完善的护理干预;自理能力逐渐恢复,并发症得到及时发现及处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成功治疗蛛网膜下出血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经阴道自然腔道镜手术(NOTES)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患者已婚女性,63岁,明确诊断为乙状结肠癌。术前评估无绝对手术禁忌,在全麻下实施经阴道NOTES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分析手术操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恢复、切除标本等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55min,术中出血量50ml。患者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第2天进流质饮食,第3天胃肠道功能恢复,第4天拔除腹腔引流管和尿管,采用术后芬太尼静脉患者自控镇痛泵镇痛,术后3d停药,未诉疼痛,术后住院时间为6d10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病理报告:结肠中分化腺癌,肿瘤侵及肠壁全层,上、下切缘阴性,淋巴结未见转移(0/14)。结论经阴道NOTES手术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是安全和可行的。

  • 标签: 乙状结肠肿瘤 腹腔镜检查 外科缝合器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塞米松用于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出血的效果。方法全部病例按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地塞米松进行脑脊液置换。结果症状改善、再出血、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及死亡率,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结论地塞米松置换血性脑脊液能降低颅内压,改善脊液循环,防止蛛网膜粘连,消除血管活性物质,缓解脑血管痉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脊液置换 地塞米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米索前列醇治疗剖宫产术后宫积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在2014年10月~2015年4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剖宫产术后宫积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有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口服益母草膏治疗,实验组患者口服米索前列醇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6d和术后14d的子宫复旧情况(术后宫深度)与差值、两组患者宫积血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子宫复旧效果更好且宫积血治愈率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索前列醇能够有效治疗剖宫产术后宫积血,患者子宫复旧情况较好,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益母草膏 剖宫产 宫腔出血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时行宫纱条填塞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剖宫产术中出血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除2例(5.71%)失败,其中1例改开腹行子宫B—Lynch缝合加子宫动脉结扎止血,另1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外,其余33例均成功,24h后均顺利取出填塞纱条而未再继续出血,随访42d未发生晚期产后出血,子宫复旧良好,腹部切口无感染,有效率94.29%。结论宫填塞纱条在治疗剖宫产中出血的作用迅速、安全有效。

  • 标签: 宫腔纱条填塞术 剖宫产 产后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普外科切口感染的主要护理对策。方法选取了我院2013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30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为3.3%,显著低于对照组(8.7%)。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医护人员卫生意识更强且手术中无菌操作更为严格的护理干预对策能够有效地减少普外科切口感染情况,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普外科 切口感染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