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与临床常用药物配伍稳定。方法将多烯磷脂酰胆碱与10种药物直接等体积混合,仔细观察混合液的澄明度。结果多烯磷脂酰胆碱与维生素B6、氨甲苯酸、利巴韦林、胃复安等体积混合后,产生浑浊。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与维生素B6、氨甲苯酸、利巴韦林、胃复安等等存在配伍禁忌。

  • 标签: 多烯磷脂酰胆碱 临床常用药物 配伍稳定性
  • 简介:背景:最近几年,通过训练躯干深层肌肉运动控制为基础的核心稳定训练方法,对慢性持续性腰痛的缓解取得越来越显著的疗效,但这种训练方法对改善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的肌力机制仍不清楚。目的:探讨核心稳定训练对改善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的肌力、肌耐力、局部血流、运动知觉与功能改善的效果,为未来全民健身运动处方开发及下背痛患者康复训练方案制订提供重要参考。方法:依据改良式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评分及腰椎L3皮下脂肪厚度等前测指标将25例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并对试验组执行为期6周、每周2次、每次60min的核心稳定训练,并于试验前、后1周内完成相关指标测试。结果与结论:①6周核心稳定训练能显著改善下背痛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30(°)/s背肌肌耐力及等速肌力峰值、背肌肌耐力总作功,但对核心训练外日常运动量无影响;②6周核心稳定训练对等速背肌耐力测验时局部血流量有显著影响作用,表现为试验组氧合血红素及血氧饱和度均显著低于前测及对照组,而对脱氧血红素无影响;③6周核心稳定训练能显著改善下背痛患者的运动知觉,表现为试验组目测类比疼痛评分、运动知觉复位精度及背肌肌电反应时间均显著低于前测及对照组;④结果提示,6周核心稳定训练介入对改善下背痛患者疼痛、运动知觉、局部血流、肌耐力及背肌肌电反应时间等均有效果。

  • 标签: 核心稳定 非特异性下背痛 腰椎功能 运动处方 肌力测试 康复训练
  • 简介:目的评估利用“AO”LCP(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不同类型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并用“AO”LCP进行固定。结果根据腕关节功能综合评定结果:优26例,良10例,可4例,优良率占90%。结论“AO”LCP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一种可靠方法。

  • 标签: 桡骨 不稳定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中药制剂质量的稳定 ,同时验证中有效期设定的合理性。方法:选取常用的,涵盖各种剂型的 6种中药制剂进行检测,涵盖了洗剂、片剂、软膏剂和口服液等剂型,包括内服与外用,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检测的内容包括片剂的崩解时限、洗剂与口服液的化学酸碱性 PH值、相对密度以及微生物限度;检测期根据各制剂的有效期设定,分别为 12到 24个月;检测办法根据国家有关标准选定。结果:在有效期内,片剂的崩解时限都符合相应标准;洗剂与口服液的化学酸碱性 PH值以及相对密度符合标准规定;微生物限度符合相关规定。结论:在有效期内, 6种常用的中药制剂质量稳定,符合标准。

  • 标签: 中药制剂 稳定性 有效期
  • 简介:背景:骶骨肿瘤切除是骨肿瘤外科治疗的一个难题。既往文献报道多侧重于肿瘤的切除方法,对于骶骨肿瘤切除后稳定重建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全骶骨肿瘤切除后腰骶部稳定重建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7月至2015年12月,63例全骶骨肿瘤切除后腰骶部稳定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8例,女25例,年龄18-62岁,平均42.1岁。病理诊断:软骨肉瘤9例,脊索瘤25例,骶骨恶性神经鞘瘤5例,骨肉瘤13例,尤文肉瘤4例,孤立性转移瘤2例,未分化肉瘤2例,骨巨细胞瘤3例。前后路联合全骶骨切除术23例,单纯后路全骶骨切除术40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5-97个月,平均45个月。16例内固定失败出现在术后8-24个月,平均17.1个月。本组病例中共9例出现螺钉松动移位,7例患者出现金属棒断裂。6例患者出现植骨未愈合,其中3例术后曾接受放射治疗。结论:全骶骨肿瘤切除后,钉棒系统重建最常出现金属连接棒的断裂。内固定失败可能与金属连接棒过细,固定节段不合理,植骨不愈合有关。通过合理的翻修手术可以较好地解决内固定断裂问题。

  • 标签: 全骶骨切除 骶骨肿瘤 腰骶部重建 内固定断裂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逍遥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稳定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随机挑选2020年3月-2021年4月收治的60例气滞血瘀型稳定心绞痛患者,并分为常规组(n=30)和研究组(n=30)。常规组采用西医治疗,研究组采用基础治疗+逍遥散加减治疗。对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程度、持续时间、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研究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为(1.62±1.01)、疼痛程度为(1.59±1.10)、持续时间为(1.84±1.45),均要好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常规组患者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研究组患者心绞痛临床疗效要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气滞血瘀型稳定心绞治疗中利用逍遥散加减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心绞痛情况,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缓解患者疼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逍遥散加减治疗 气滞血瘀型 稳定性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与脑梗死的关系探讨方法: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内在我院采取磁共振成像(MRI)和超声造影进行颈动脉斑块检查的脑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68例作为此次对象,以评估超声造影在劲动脉斑块稳定检查中的应用效果。结果:68例患者中检测出68块颈动脉斑块,其中包括硬斑32例、软斑22例、混合斑14例;斑块部位显示颈内动脉10块、颈动脉窦部42块、颈总动脉16例;超声检查显示混合斑与软斑的最大增强密度明显高于硬斑(P<0.05)。经磁共振成像检查显示,软斑脂质坏死核体积显著高于其他体积(P<0.05);软斑和混合斑中斑块的内出血体积较硬斑更高(P<0.05)。结论:超声造影检查可较好的评估颈动脉斑块的稳定与脑梗死发生情况之间的关系,对临床相关疾病的诊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推广运用。

  • 标签: 超声造影 颈动脉斑块 稳定性 脑梗死
  • 简介:   摘要:目的 考察挥发油在银翘解毒颗粒制剂成型过程中及稳定考察中的稳定,为银翘解毒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以单位制剂中回收的挥发油量为指标,样品取样自制剂成型工艺的每个步骤及成品的稳定考察。结果 挥发油通过胶体磨包合后,作为润湿剂,制剂制备采用流化床干燥设备进行制粒干燥,所得颗粒质量符合2020版中国药典要求,且在加速实验条件下,其每个单位制剂中回收的挥发油损失非常小,并通过放大生产验证了工艺的可行性。结论 经β-环糊精包合的挥发油,在颗粒制备及成品稳定考察中,损失非常小,可用于该制剂的制备。

  • 标签: 银翘解毒颗粒 挥发油包合 流化床制粒干燥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现代医学,给药环节中,“稳定”是效果以及医疗安全的根本保障,而这也要求每一位医疗工作者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素养与道德品质,这两者的前提是对于用药安全规范的熟悉。目前临床治疗中氯化钾注射液使用广泛,主要可归纳为补充电解质,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居于重要位置。本文以10%氯化钾注射液在不同的溶媒中稳定为研究对象,通过临床研究得出其特点以及在GNS、GS、NS中的稳定,进而指导用药,提升用药规范性及安全性。

  • 标签: 氯化钾注射液 含量测定 无菌检查 配伍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心脏康复对老年稳定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2019年3月—2021年5月期间在我科治疗的老年稳定冠心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实验组34例。对照组采用冠心病二级预防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心脏康复。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种不同治疗方法观察指标显示,实验组患者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结论:采用心脏康复+药物治疗老年稳定冠心病疗效更加明显,能够进一步改善心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 标签: 老年 稳定性冠心病 心脏康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以免疫球蛋白A (Immunoglobulin A,IgA)测定试剂盒(免疫比浊法)为例,探讨解决免疫比浊试剂运输稳定问题的方法。方法 通过向试剂2稀释液中添加蛋白保护剂,分别模拟运输3天、5天、7天,以2~8℃常规保存的试剂作为比对,计算与2~8℃常规保存的试剂测试结果的相对偏差来观察稳定的改善。对最终选定的方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添加1% 的甘油和添加1% 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运输后与2~8℃常规保存的试剂测试结果的相对偏差均在10%以内。添加1% 的甘油和添加1% 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运输7天后的试剂和2~8℃常规保存的试剂测定20份样本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添加甘油、聚乙二醇PEG6000等可提高免疫球蛋白A试剂运输稳定的作用。

  • 标签: 免疫球蛋白A 运输稳定性 蛋白保护剂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颈深屈肌稳定训练治疗颈椎反弓的疗效。方法:使用Borden氏测量法将60例诊断为颈椎反弓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干预措施颈深屈肌训练联合颈椎牵引和麦特兰德松动术; 对照组为颈椎牵引联合麦特兰德松动术。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颈椎生理曲度用Borden氏测量法进行评定,并将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颈椎生理曲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结论: 颈深屈肌稳定训练对治疗颈椎反弓有疗效,能改善颈椎反弓,增加颈椎生理曲度,颈深屈肌训练联合颈椎牵引和麦特兰德松动术组优于颈椎牵引和麦特兰德松动术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核心稳定训练应用于肌肉骨骼系统损伤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肌肉骨骼系统损伤患者予以有效抽取,总计200例,将其入院时间先后顺序作为分组依据,予以对照组100例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100例则进行核心稳定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功能障碍评分及躯干活动范围。结果:经分组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及功能障碍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的躯干活动范围组间对比具有明显差异,屈曲、伸展、左屈、右屈活动范围均显示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核心稳定训练应用于肌肉骨骼系统损伤患者中具有明显效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改善功能障碍情况,还有助于增加其躯干活动范围,可积极推广。 

  • 标签: 核心稳定性训练 肌肉骨骼系统损伤 功能障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预见性护理应用到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临床护理工作当中的效果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探讨。方法:研究所选时间段为2021年1月-2022年12月,此期共有220例因不稳定心绞痛而到我院接受治疗与护理。其中有110例所实施的护理模式为预见性护理干预,设置为预见性组;另有110例患者所实施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干预,设置为常规组。对两组患者经由护理干预之后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与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预见性护理干预的110例患者中,共有8例出现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7.27%;常规护理干预的110例患者中,共有30例出现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27.27%。组间数据差异有呈现出显著性的意义(P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不稳定性心绞痛 应用效果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盆前外固定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病人共计50例,通过电脑随机选取方式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为25例,对照组实施切开复位和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实施骨盆前外固定术治疗,比较术后恢复情况各项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恢复情况各项指标(拔除引流管时间、骨痂形成时间以及肿胀消退时间)观察组均较短,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骨盆前外固定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利于患者病情康复,且安全性较高,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 骨盆前外固定术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