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提升肿瘤科临床护士的疼痛管理理念,减轻患者疼痛,提高肿瘤患者满意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方法开展肿瘤日间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加强临床护士疼痛管理理念、疼痛评估及干预的培训,进行临床护士疼痛评估、疼痛知识、镇痛药物知识、疼痛认知的综合应用指标的培训前后考核,及患者满意度与平均住院时间调查,比较开展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后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无痛病房开展后,护士在疼痛评估、疼痛知识、镇痛药物知识、疼痛认知的综合应用4个指标的得分为(12.63±1.06)分,高于未开展无痛病房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患者满意度为96.6%,高于实施前;患者平均住院时间(6.95±1.42)d,较无痛病房开展前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肿瘤日间病房实施规范的疼痛管理,在提高了肿瘤科护士的疼痛管理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疼痛控制质量,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患者得到了优质的无痛护理服务.缩短了患者平均住院时间。

  • 标签: 肿瘤日间病房 癌性疼痛 无痛病房
  • 简介: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多发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4-6例多发性骨折接受舒适护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住院期间以愉悦的心情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达98%。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多发性骨折患者,满足了患者的舒适需求,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舒适护理 多发性骨折 应用
  • 简介:目的介绍项目管理理论在医院护理创新管理中的应用经验。方法结合项目管理理论,分阶段实施临床护理创新项目管理.并对实施后的项目成效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通过2年护理创新项目管理的开展和实施,全院护理创新项目在申报数量及范畴、科研成果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共上报护理创新项目近300项,经过专家组立项审批后的护理创新项目达200余项,撰写项目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申请专利6项,学术会议参会及大会发言10余次,进行项目新闻报道40余则。培养了创新项目管理秘书5名,重大项目管理员20余名,项目通讯员50余名,临床创新项目管理骨干150余名。结论项目管理理论为现代护理创新管理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临床护理创新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项目管理 护理创新 护理管理
  • 简介:肠造口手术是因治疗的需要,将近端肠管固定于腹壁外,粪便由此排出体外,又称人工肛门,是挽救生命、延续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全球每年由于结直肠癌、外伤、炎症、先天畸形而需行肠造口的患者高达数十万,我国每年约有10万人接受肠造口术。患者在度过原发疾病的难关

  • 标签: 肠造口术/并发症 肠造口术/护理
  • 简介:总结了住院患者跌倒风险因子评估表的使用,包括筛选出跌倒高风险患者进行预报、监控,通过风险评估,明确高危人群和重点对象,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等。516例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后,无1例跌倒事件发生。认为应用患者跌倒风险因子评估表,使护理措施更具体及个性,可以减少和避免患者跌倒发生。

  • 标签: 住院患者 跌倒风险因子评估表 应用
  • 简介:[目的]分析多脏器损伤病人睡眠剥夺的原因,探讨保障多脏器损伤病人良好睡眠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存在睡眠障碍多脏器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多脏器损伤病人睡眠剥夺的相关因素包括疾病、环境、心理焦虑等,通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睡眠剥夺因素后,110例病人的睡眠质量得到很大的改善。[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多脏器损伤病人睡眠质量。

  • 标签: 多脏器损伤 睡眠剥夺 护理 原因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住院新生儿哺乳困难的原因及护理措施,为患儿有效哺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住院1~7d的新生儿,在患儿住院期间对哺乳困难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儿母乳喂养成功与否与患儿因素、母亲因素、医护人员的科学指导及家属的积极配合有关,其中患儿因素占29.0%、母亲因素占51.0%、医护人员的科学指导及家属的积极配合占26.2%。结论患病新生儿母乳喂养困难不仅与患儿患病有关,还与患儿母亲、医护人员的科学指导及家属的积极配合有关,应针对患儿不同情况积极开展健康指导,以提高母乳喂养率。

  • 标签: 住院新生儿 哺乳困难 原因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重症监护患者的心理需求。方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及其家属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恐惧指数。结果老年重症监护患者及患者家属心理恐惧指数与干预前比较明显降低(P〈0.01)。结论护理干预前指导患者认识疾病,消除恐惧,积极面对疾病,护理干预后指导患者消除病后抑郁及鼓励患者面对人生挫折,能够增加患者及其家属对该病的认识,减少恐惧,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做好各项诊疗,争取早日康复。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老年患者 心理需求 护理
  • 简介:目的提高对压疮上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压疮防治与监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自动办公平台研发信息压疮上报系统,由难免压疮登记表、压疮发生登记表及压疮转归登记表3部分组成。护理部每天通过该系统自动收集数据,并及时把数据传给压疮管理小组,护理部及管理小组对全院压疮发生情况进行动态、实时管理。结果压疮上报与得到压疮管理小组处置时间缩短,压疮上报率提高,压疮发生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压疮上报流程与监管系统的研发与应用是实现压疮防治与监控管理的有效手段。

  • 标签: 压疮 信息化管理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规范管理在病房储备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设立病区药品安全专管员及科室药物专管小组,将病房存放的药品按批号及生产日期或药品失效日期装在透明分装袋中,并有序分类放置于药品储存柜,贴上注明药名、剂量、有效期∕取药时间标识的条码标签。比较规范管理前后护士检查药品所需时间及药品管理缺陷发生率。结果规范管理后药品管理缺陷总发生率为15.00%低于规范管理前的65.00%;规范管理后护士检查药品平均时间为(5.03±5.00)min,低于规范管理前的(89.31±5.28)min,管理前后比较,均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病房储备药品实施规范管理不仅提高护士工作效率,且降低药品管理缺陷的发生率,进而减少药品使用的安全隐患。

  • 标签: 药品 安全管理 用药安全
  • 简介:目的探讨在护理本科学生临床实习前开设职业防护微型课程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针对临床中存在的各种职业性损伤,对2008级70名护理本科生,在临床实习前4周开设职业防护微型课程,进行系统的职业防护教育。课程结束后,评价开设职业防护微型课程的效果。结果开设职业防护微型课程后,学生职业防护知识水平、技能操作掌握程度均有明显提高(P〈0.01)。67名(95.7%)学生认为开设此课程加深了其对职业防护的理解,59名(84.3%)学生认为有助于提高职业防护技能。结论护理本科学生实习前开设职业防护微型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以及应对职业暴露的能力。

  • 标签: 学生 护理 职业防护 课程
  • 简介:目的了解影响护理专业男生实习积极性的原因,探讨提高护理专业男生实习积极性的方法。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11年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33名本科护理专业男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专业男生实习积极性影响因素的总得分为(2.83±0.54)分。排在前5位的影响因素分别是:医生的态度与评论、女性患者部分治疗拒绝男生执行、专业思想不稳定、职业价值观不强及心理压力;排在后5位的分别是:教师自信心不足、教师关心学生不够、护理操作不同、带教方式单一、带教教师学历低。结论各级护理管理者及临床带教教师须重视影响护理专业男生实习积极性的因素,针对主要影响因素实施相应的措施。

  • 标签: 教育 护理 学生 护理 临床实习 男性
  • 简介:总结了30例鼻内镜鼻中隔手术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措施。认为鼻内镜鼻中隔手术治疗创伤小,治疗彻底,不易复发,术后合理护理对患者恢复及预防并发症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鼻中隔偏曲 矫正术 鼻内镜检查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谵妄病人的临床特点,并探讨恰当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32例并发谵妄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作为观察组、未发生谵妄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33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的致病危险因素、心肌梗死类型、并发症、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长、病死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谵妄病人的危险因素多、并发症发生率高、心肌梗死范围大、住院时间长、痛死率高,应加强此类病人的护理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谵妄 老年人
  • 简介:总结108例女性膀胱白斑汽化电切术后膀胱药物灌注治疗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为做好心理护理,加强膀胱药物灌注前、灌注中、灌注后护理,密切观察药物灌注后的不良反应,做好健康指导,提高患者治疗过程的舒适度和安全性。108例中,治愈89例,显效19例。

  • 标签: 膀胱白斑 汽化电切术 药物灌注 护理
  • 简介:烧伤休克是大面积烧伤患者伤后最早出现的并影响病情发展的临床综合征,它是指热力引起组织损伤后48h以内,由于体液的大量渗出和其它血液动力学的变化而引起的休克。

  • 标签: 烧伤 吸入性 休克 护理 气管切开术 雾化吸入
  • 简介:总结了75例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包括:发热、肝区疼痛、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穿刺部位血肿及骨髓抑制等.认为正确认识和处理并发症,对护理工作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肝癌 介入治疗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脑血栓的发生率占脑卒中的60%~70%。动脉内接触溶栓术是治疗颅内动脉急性血栓形成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但由于血栓形成的病理基础多伴有血管的局部狭窄,故急诊溶栓后容易发生再次血栓形成。颅内支架的出现使急诊溶栓后直接安放支架治疗狭窄成为可能,严密的观察和护理对于保证患者疗效具有重要作用。2011年1—5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对8例急性血栓形成患者行急诊溶栓后支架植入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急性血栓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