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40 个结果
  • 简介:保乳手术为乳腺癌病人提供了保留乳房的机会,但仍有病人达不到保乳条件而行全乳切除者。术后一期再造可以满足病人的美容要求。随着乳房切除术后一期再造的开展,对再造乳房的外形美观要求也大大上升。保留皮肤的全乳切除术(skin-sparingmastectomySSM)灵活选择切口,合理选择对象,不仅在切除全部乳腺的同时最大程度保留皮肤,达到根治性目的;而且并不会因为保留皮肤而提高局部复发率,也不对生存有影响。一些一期再造病人适合行SSM以达到治疗和美容的双重效果。再此基础上,保留乳头或保留乳晕的全乳切除术(nipple-sparingmastectomyNSM或areola-sparingmastectomyASM)也得到了应用。

  • 标签: 外科 整形 乳房切除术 皮下 乳房成形术 即刻 肿瘤复发 局部
  • 简介:目的探讨高分子量膜蛋白(Mucl)胎盘型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在乳癌腋窝淋巴结中的表达与乳癌发生、发展、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用RT-PCR技术免疫组化(SP)检测20例乳癌患者的108个未转移的淋巴结。结果Mucl/GST-π分别在淋巴结HE为阴性,阳性。正常乳腺组织,乳癌组织中用RT-PCR法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74%/38.89%,100%/69,23%,100%/0,100%/85%。用SP法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30%/42.59%,76.92%/76.92%,20%/0,100%/60%。结论①HE阴性淋巴结中出现Mucl阳性表达且在正常乳腺组织(21.30%),乳腺癌前病(75%)到乳癌(100%)转变过程中,Mucl呈逐渐增强(P<0.01),表明存在肿瘤微转移,MuclmRNA检测可提高淋巴结微转移诊断率。②GST-π在乳癌组织中明显高于乳腺组织,SP法为60%(12/20例)(P<0.05),RT-PCR法为85%(17/20例)(P<0.01),说明GST-π是一种乳癌生物学标志物,可作为乳癌诊断的指标之一。③RT-PCR法SP法联合检测MuclmRNA阳性率为65.74%明显高于SP法21.30%(P<0,01)。建立Mucl基因RT-PCR分析法,微转移灶诊断率较免疫组化更为敏感。

  • 标签: MUCL GST-Π 乳癌 癌转移 基因表达 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Mammotome乳腺旋切系统在乳腺疾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2月至2008年2月应用Mammotome对262例乳腺良、恶性肿瘤进行切除活检,并对其结果进行评价。结果病理诊断乳腺纤维腺瘤192例,乳腺癌42例,乳腺囊性增生病26例,重度不典型增生2例。3例术中皮肤破损,5例出现较大血肿,1例术后2d切口及针道发红经抗感染治疗后消退,5例皮下轻度青紫,4例肿瘤残留。结论Mammotome乳腺旋切系统具有手术微创、定性准确、切口隐蔽、不需缝合、康复快等优点,在乳腺疾病诊断治疗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MAMMOTOME 微创 乳腺疾病
  • 简介:目的人胃癌组织中caspase-3bcl-xl表达的研究,探讨caspase-3Bcl-xl表达与胃癌预后的关系,及caspase-3与bcl-xl表达相互调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人胃癌组织中caspase-3bcl-xl的表达情况。结果周围正常胃粘膜上皮胃癌组织中caspase-3阳性率分别为48/50(96%)35/50(70%),较周围正常胃粘膜上皮明显降低(P<0.05);周围正常胃粘膜上皮胃癌组织中bcl-xl的阳性率分别为21/50(42.0%)33/50(66%),较周围正常胃粘膜上皮明显降低(P<0.05)。caspase-3bcl-xl的表达分别与胃癌的预后指标(如组织学类型,TNM分期等)明显相关性(P<0.05)。但caspase-3与bcl-xl表达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人胃癌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较低而bcl-xl的表达较高。这一结果提示caspase-3低表达bcl-xl的高表达导致的细胞凋亡异常降低及增生过度可能是胃癌的发病原因之一。这一结果亦提示caspase-3与胃正常粘膜及肿瘤细胞的凋亡有关。Caspase-3bcl-xl在胃癌可能具有预后价值。

  • 标签: 胃癌组织 CASP-3 BCL-XL 基因表达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为了了解Ⅲ期肺癌的淋巴结转移的病理学特点探讨如何处理。方法:本文将124例Ⅲ期肺癌的淋巴结转移作一分析。结果:淋巴转移与原发肿瘤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有关;与原发肿瘤的大小无正比关系,大于1cm淋巴结只能给CT、MR1造成误诊,而病理检查并非一定呈阳性,小病灶大转移并非罕见,跳跃式转移及纵隔内交叉转移较多见;T3-4有外侵时淋巴转移十分活跃.结论:正确的临床分期必须依靠术后淋巴的病理检查,隆突下淋巴结是上下左右纵隔淋巴汇集处、向对侧纵隔转移的前哨站,淋巴清扫本身是解除症状的治疗措施,对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暂时延长生命都具积极意义.最佳的纵隔淋巴清扫应采用胸骨正中切口。

  • 标签: 纵隔 Ⅲ期肺癌 淋巴转移 病理学特点 原发肿瘤 淋巴结转移
  • 简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HER/erbB)家族是酪氨酸激酶受体,他们包括4种同源的跨膜蛋白:HER1(EG-FR或erbB1)、HER2(neu或erbB2)、HER3(erbB3)HER4(erbB4)。各成员酪氨酸激酶活性域高度保守,结构功能具有很高的同源性,是受体间相互作用及交叉激活的分子基础。HER家族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

  • 标签: 基因家族 HER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酪氨酸激酶受体 乳腺癌 RECEPTOR
  • 简介: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显像(PET)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定性、定量、定位、定期分子显像系统.FDG-PET对乳腺肿瘤良恶性诊断,对乳腺癌的原发灶复发转移灶的搜寻确定、治疗的监测治疗结果的评估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FES-PET能反应乳腺癌ER、PR的生物活度,对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有指导监测意义.本文亦讨论了PET假阳性假阴性的问题.

  • 标签: PET 乳腺癌 诊断 治疗监测
  • 简介:甲地孕酮(Megaee)是一种类固醇激素,在美国70年代就开始应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后被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特别是性激素依赖性肿瘤,如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等,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同时又发现,甲地孕酮有刺激食欲,增加体重,改善晚期癌症恶液质的作用。我科应用于住院治疗的32例晚期癌症,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住院治疗 甲地孕酮 晚期癌症 体重减轻 厌食 患者
  • 简介:尽管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已有较大的进展,但总体而言肺癌患者的预后仍然较差。个体化治疗能选择最有效的治疗策略使疗效最大化,最大程度降低毒性。对生物因子能否指导治疗决策的预测是个体化治疗的关键,最终将改善患者预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研究针对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分子检测,为每一个患者提供最有效的治疗。尽管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检测技术仍有很大的困难,但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克服这些障碍。

  • 标签: EGFR 生物标志 基因组学 蛋白组学
  • 简介:肾脏黏液样小管状梭形细胞癌(mueinoustu-bularandspindlecellcarcinomaofkidney,MTSCC-K)为低度恶性肾脏上皮肿瘤,是肾细胞癌的一种亚型,临床较为罕见,诊断困难.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MTSCC-K1例,现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如下.

  • 标签: 肾癌 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评价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老年乳腺癌的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2009年1期)、MEDLINE(PubMed1965-2009.5.2)、Embase(1974-2009.5.2)、CBM(1978-2009.5.2)CNKI(1979-2009.5.2)等有关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老年乳腺癌的临床对照研究资料,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2个研究,一个是随机对照试验,另一个是半随机对照试验,共343例患者。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在5年生存率、死亡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0年死亡率远处转移率保乳手术比改良根治术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10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无瘤生存率方面,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分期为T1、T2、T3aN0、N1a、N1b、M0并能耐受保乳手术改良根治术两种术式的单发乳腺癌老年女性患者,保乳手术是较改良根治术更好的选择。目前比较保乳手术改良根治术治疗老年乳腺癌的研究尚缺乏,有必要开展设计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

  • 标签: 乳腺癌 保乳手术 改良根治术 老年人 系统评价
  • 简介: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组织世界肿瘤研究的权威专家对肿瘤与食物、营养等之间关系的大量研究证据进行分析,在2007年再版的《食物、营养、身体活动癌症的预防》中,提出了10条预防癌症的最新建议,包括针对普通人群的8条建议和针对特殊人群的2条建议,为个人及社区人群提供了科学实用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我们也可以有所借鉴。针对普通人群的8条防癌建议如下:

  • 标签: 身体活动 基金会 癌症 食物 世界 营养
  • 简介:一稿两投(一稿多投)是指同样的文稿或实质性内容相同的文稿投寄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媒体。重复发表是指同样的文稿或实质性内容相同的文稿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期刊(无论是印刷版期刊还是电子期刊)发表。本刊不接受一稿两投或重复发表的论文,

  • 标签: 重复发表 一稿两投 电子期刊 一稿多投 文稿 印刷版
  • 简介:规范的诊断方法是治疗骨与软组织肿瘤的基础。由于骨与软组织肿瘤,尤其是肉瘤,缺乏特异的症状影像学资料提供的信息有限,通常需要活检明确诊断。不恰当的活检术往往给患者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不仅会影响保肢手术,还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所以应该重视四肢骨与软组织肿瘤活检术的原则应用。

  • 标签: 骨与软组织肿瘤 活检术 应用 四肢 诊断方法 影像学资料
  • 简介:自1991年Reich[1]成功施行首例腹腔镜肝切除术以来,因其符合现代外科创伤小、恢复快的微创理念,一度受到关注期待。然而,在最初的十余年时间里,该技术并未获得广泛的认可应用,适用范围局限在肝脏左外叶及容易显露的肝脏边缘区域的病灶。

  • 标签: 肝切除术 腹腔镜肝切除 血流阻断 微创理念 腔镜 肝实质
  • 简介:化疗是人胶质瘤手术切除之后的诸多治疗环节中重要的一环,但是至今疗效难以令人满意。钾离子通道是广泛存在的膜通道蛋白,有实验证实其阻断剂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对凋亡细胞周期等亦产生影响。本文对钾离子通道及其阻断剂对肿瘤细胞的影响等做了重点阐述。

  • 标签: 钾离子通道 钾离子通道阻断剂 肿瘤细胞 增殖 凋亡
  • 简介:目的:构建白细胞介素7(IL-7)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共表达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进一步感染干细胞奠定基础。方法:将目的基因IL-7克隆到含有报告基因EGFP的穿梭质粒中,然后再将构建的重组穿梭质粒转移至pAdxsi载体中,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质粒,继而在H293细胞中扩增,纯化后测定病毒滴度。结果:pShuttle-EGFP-mIL7重组穿梭质粒经酶切鉴定得到0.5kb5.1kb2条带;pAdxsi-EGFP-mIL7重组腺病毒载体质粒经酶切鉴定得到14K、11.8K、3.1kb、2.66kb、2.47K、1.45K、0.6K7条带;TCID50法测定纯化后的病毒滴度为2×10^10pfu/ml。结论:pAdxsi-EGFP-mIL7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成功。

  • 标签: 白细胞介素7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重组腺病毒载体 构建
  • 简介:目的:探讨EZH2对胃癌MKN-28细胞生物学的影响。方法:siRNA干扰EZH2;MTT法检测沉默EZH2后细胞的增殖情况;Transwell小室观察细胞的侵袭情况;Realtime-PCR检测细胞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siRNA有效干扰了EZH2的表达;沉默EZH2细胞组的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P〈0.05);细胞的侵袭情况,沉默EZH2明显抑制了细胞的侵袭,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siEZH2细胞组E-cadherinmRNA、β-catenin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其他两组,Bcl-2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沉默EZH2抑制了胃癌MKN-28细胞的增殖,抑制了细胞的侵袭抗凋亡基因的表达,可能是通过调控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和Wnt信号途径实现的,为寻找有效的靶点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胃癌 EZH2 E-CADHERIN Β-CATENIN Bcl-2
  • 简介:本组收集2002年9月~2011年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例CNC中,男性4例、女性4例,年龄22~55岁,中位年龄31-3岁。6例患者因头痛、呕吐及视物模糊等颅高压症状入院。

  • 标签: 神经肿瘤 收集 CNC 颅高压症状
  • 简介:目的:在保证与常规切口近似的疗效前提下,探讨经胸部小切口实施肺癌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科2006年1月~2007年1月310例肺癌食管癌根治术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小切口组(改良组)143例,传统组167例,其中包括6例在术中由小切口转换为传统切口。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上肢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改良组在术中出血、术后引流、术后疼痛程度、上肢功能恢复时间上明显优于传统组,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上无明显差异。结论:以小切口实施肺癌食管癌根治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治疗效果与传统手术方式基本相同,但少部分病例应用受限。

  • 标签: 肺肿瘤 食管肿瘤 根治术 胸部小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