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桡骨远端骨折锁定钢板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应对骨折内固定个性化刚度需求。方法运用三维建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完成桡骨远端骨折模型和常规钢板的模型构建,基于初始有限元分析结果,以轴向刚度下调33.33%且保留扭转刚度的90.00%以上作为优化目标,对常规钢板进行拓扑优化和重设计;通过有限元分析计算,对比常规钢板和优化钢板在轴向压缩和扭转工况下的内固定刚度和产生的骨折区应变。结果所获得的优化钢板轴向刚度为636.5 N/mm,下调幅度为19.7%,基本接近既定的目标刚度,优化后的扭转刚度为634.12 Nmm/°,下调幅度为8.8%,并未超出既定的目标限值;而骨折区应变变化方面,轴向应变相比切向应变呈现出更为显著的增加趋势,与刚度调控效果基本一致。结论通过拓扑优化的方法从钢板结构层面进行重设计,可实现骨折愈合的个性化内固定刚度调控。

  • 标签: 桡骨骨折 骨板 有限元分析 拓扑优化 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proximalhumeralplate,LPHP)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行LPHP治疗并获得随访的40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患者年龄、受伤机制、骨折类型、手术时机、骨折复位质量、功能锻炼、内固定物取出时间对肩关节功能影响进行评估。结果4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肩关节功能按照Constant评分,平均77.25分,优22例,良6例,可7例,差5例,优良率70%。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骨折类型、手术时机、复位质量及功能锻炼对肩关节功能恢复产生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年龄、受伤机制和内固定物取出时间对肩关节功能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PHP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具有较好的疗效。骨折类型、手术时机、复位质量及功能锻炼是使肩关节功能良好恢复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患者年龄、受伤机制和内固定物取出时间对肩关节功能恢复影响较小。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粉碎 锁定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1年6月收治肱骨近端骨折26例。按Neer分型Ⅱ型19例,Ⅲ型7例。术中骨折复位后采用锁定钢板固定,有骨缺损者取自体髂骨植骨。术后患肢用三角巾悬吊,3周后功能锻炼。结果2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7个月,平均11个月,无畸形愈合、感染、肱骨头坏死、内固定物松动断裂、肩关节撞击症、骨化性肌炎等。根据Neer评分,优10例,良1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8.5%。结论采用锁定钢板固定肱骨近端II、III型骨折疗效满意,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较好选择。

  • 标签: 肱骨近端 骨折 锁定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锁定钢板外置在开放胫骨骨折中的运用优势。方法回顾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24例胫腓骨开放骨折,分别采用锁定钢板外置和外支架固定处理骨折。纳入标准Gustill1-3型。排除标准①距离关节面小于3cm。②波及关节面的粉碎骨折。③需要跨关节的固定。随访患者术后骨愈合和并发症情况,对踝关节Kofoed评分。结果A组(A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31~67岁。均为开放性粉碎骨折,其中Gustill1型7例,2a型3例,2c型2例。B组(B组)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24~60岁。均为开放性粉碎骨折,其中Gustill1型4例,2型5例,3型3例。手术后到随访,A组3例因螺钉松动或针道感染,提前取钉。2例延迟愈合。B组3例5针道感染。2例外支架提前取钉改外置钢板。结论与外支架在治疗开放胫骨骨折相比,外置钢板具有,材料获得简单,操作简单,固定螺钉把持力更强,与组织相容性更好,VSD的操作更方便和可靠,等优势,易于推广。

  • 标签: 锁定钢板 外置 外支架 开放胫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接受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的15例肱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出院后,对所有患者均成功随访10-20个月。15例患者的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3.2±2.2周。15例患者的疗效评定中,优8例,良6例,一般1例,优良率为93.33%。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等不良症状。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愈合率高,恢复时间短,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锁定加压钢板 肱骨干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2例肱骨干骨折患者,对患者进行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手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12.3±0.4)周,除1例患者出现桡神经麻痹现象外,无患者出现内固定物断裂、失效或继发性骨折移位等现象。肩关节Neer评分优良率为91.7%,肘关节Mayo评分优良率为100%。结论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具有创伤性小、固定性好、愈合率高等优点,安全有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骨折愈合,有利于功能恢复,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锁定加压钢板固定 治疗 肱骨干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外置治疗儿童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诊治的胫骨骨折患儿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32例患儿采用常规钢板治疗为对照组,32例患儿采用锁定钢板外置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肢体功能评分、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外置治疗儿童胫骨骨折的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和恢复时间,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锁定钢板 儿童 胫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过程中实行微创锁定钢板疗法,研究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骨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选取46例,通过入院时间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实行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微创锁定钢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方式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优良率100%,参照组优良率69.56,对比实验组和参照组优良率,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更优,P小于0.05且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对桡骨远端骨患者实施微创锁定钢板治疗可以显著提升治疗效果,缩短患者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备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微创锁定钢板治疗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体会运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6月~2013年6月运用锁定钢板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30例,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32~80岁,平均年龄54岁。按Cooney(1990)分型方法,均为手法失败或复位后不稳定的Ⅳb-d亚型。均采用掌侧切口进行手术,根据骨质缺损及骨质疏松程度决定植骨与否。结果本组3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6月,平均13月,X线显示骨折线均模糊,骨痂生长良好,符合临床愈合标准。结论根据Aro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疗效评价标准,优18例,良7例,中4例,差1例,优良率达83.3%。结论对于涉及关节面不稳定的桡骨远端骨折,选择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可获得良好疗效。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6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组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优良率和差率。结果肩关节功能按照Neer评分标准,治疗组:优20例,良7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和差率分别为90.0%和0.0%;对照组:优8例,良4例,可9例,差9例,优良率和差率分别为40.0%和30.0%。两组优良率和差率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的治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锁定钢板 手术治疗 骨折内固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5年2月~2017年1月,选取60例我院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均进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2~16周,平均(12.1±1.2)周。采用Neer肩关节评分,评估患者的恢复情况,患者骨折后12个月的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6个月,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应用效果显著,骨折愈合时间较快,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锁定加压钢板 肱骨近端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锁定钢板(LockingProximalHumeralPlate,LPHP)治疗Neer3、4型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采用LPHP救治的Neer3型(18例)、4型(17例)骨折患者,通过Constant-Murley评分对患者术后肩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35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10.7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3型(84.89±5.97)分,4型(79.23±6.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型总体优良率为77.7%,4型总体优良率为70.6%。结论LPHP在治疗3、4型肱骨近端骨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骨折类型影响肩关节的功能及满意率。

  • 标签: 锁定钢板 肱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8例。结果38例均获得随访,随防时间为8~16个月,按Neer评分标准优22例,良13例,可3例,优良率92.1%。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固,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锁定钢板 内固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内外侧锁定钢板固定胫骨远端骨折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80例,按照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内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对照组的失血量比观察组少,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50%;同时观察组患者足踝功能康复优良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上述两种方法比较,在胫骨远端骨折治疗中运用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术中失血量少,术后足踝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骨科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外侧锁定钢板固定 内侧锁定钢板固定 胫骨远端骨折 生物力学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3例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评价其疗效。结果全部病例随访4~18个月,平均13个月,全部获得骨性愈合,关节功能恢复比较满意。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损伤小、固定牢固、可抗旋转、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粉碎性 锁定加压钢板(LCP)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对患有粉碎性跟骨骨折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64例患有粉碎性跟骨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2例。采用非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跟骨骨折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足部功能恢复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对患有粉碎性跟骨骨折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解剖型锁定钢板 内固定 跟骨骨折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