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骨科外固定架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我院84例创伤骨科患者。参照组应用内固定架治疗。研究组应用外固定架治疗。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91.43%明显高于参照组74.29%(P<0.05)。参照组患者有9例出现不良症状,发生率为21.43%,研究组有4例出现不良症状,发生率为9.52%,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创伤骨科患者实施外固定架,对机体损伤小,利于患处快速愈合,与内固定架相比较,安全可靠性更高。

  • 标签: 外固定支架 创伤骨科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创伤骨科患者具有流动量大,急症多,手术多等共性。骨科办公班的护士既要处理大量医嘱,并通知责任护士执行;要负责检查医师的医嘱是否符合书写要求,填写各种表格是否完善,准确;要负责对药房下送药品的清点,核对;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要负责对外联系,包括礼貌待人,文明用语,接听电话,要督促有关人员送各种通知单,检验标本;又要负责各种费用的录入,还要处理患者出入院及接受各种费用咨询、寻求帮助等,可谓工作繁琐。办公班护士是科室的桥梁,是迎来送往的使者,既要接待来访、咨询的患者家属,做好通知联络工作,又要协调科室医护患之间的关系。所以骨科办公班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灵活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交流,不仅建立良好的护患的关系,还能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 标签: 角色 沟通 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骨科下肢创伤的临床急救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84例下肢创伤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患者42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急救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急救方法上实施损伤控制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参照组更低,统计学分析均P<0.05。结论在骨科下肢创伤患者急救时,实施损伤控制法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骨科下肢创伤 临床急救 损伤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创伤骨科患者提供疼痛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在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入院治疗的骨外科创伤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各35例。为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干预,为分析组提供疼痛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疼痛改善情况、VAS评分情况、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对比对照组的情况,分析组的术后疼痛情况明显较轻,且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比较低,但护理满意度评分较高,对比P<0.05。结论:针对创伤骨科患者提供疼痛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他们的疼痛感,促使疾病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创伤骨科 疼痛护理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骨科创伤及术后下肢肿胀防治。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入我院实施骨科创伤医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均40例,对照组实施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干预,观察组实施循环驱动仪+血塞通注射液干预,对组间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数据对比。结果:经比对,观察组疗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骨科创伤患者实施循环驱动仪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改善下肢肿胀症状,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可推广应用。

  • 标签: 骨科创伤 下肢肿胀 循环驱动仪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提升,对医疗卫生服务也有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医疗卫生服务标准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的需求。当前,医生与患者之间产生了更多的矛盾与纠纷。骨科疾病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之一,骨科患者的数量逐渐增加,一般情况下,骨科患者接受治疗后需要长时间住院修养,需要医疗人员给予必要的护理,这期间若是医护人员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很容易会产生摩擦与纠纷。骨科护理并不简单,因为骨科护理中存在较多的风险因素,一旦医护人员护理出现失误,就会出现一些不安全事件,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简要的分析了骨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一定的解决措施,希望对医疗行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 标签: 骨科护理 风险因素 防范对策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骨科患者多发伤急救与护理要点。方法:抽选本院在2020年3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创伤骨科多发伤患者共计89例,将患者的入院序号完全打乱,使用双盲法分为两组,其中,实验A组共计44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B组共计45例,实施急救护理。在此期间,护理人员要准确和详细记录下需要进行观察的指标,为后期数据研究提供数据支持。结果:经数据对比可知,相较于实验A组,实验B组患者手术时间更短,抢救成功率更高,P<0.05。结论:在创伤骨科多发伤患者的急救过程中,需要采用有效的急救护理手段来开展具体的工作,护理效果显著,能够快速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患者存活几率。各项数据对比发现,采用该护理方式比之于实施常规护理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可推广。

  • 标签: 创伤骨科多发伤 急救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病例分析,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和临床护理实践,综合分析做出全面系统的护理经验总结。结论骨科创伤性休克的护理主要包括一般护理,补充血容量,恢复有效循环血量的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措施,通过综合全面的护理,为有效医疗提供可靠的基础保障。

  • 标签: 骨科 创伤性休克 护理
  • 简介:摘要苏联骨科医师伊利扎罗夫发明了能组装成800多种构型的环形外固定器,创立了与西方经典骨科不同的全新微创外固定技术体系,被国际学界称为Ilizarov技术。该技术的理论基础是模仿自然,通过体外控制与转化生命运动的应力,治愈复杂创伤性骨折、骨与软组织缺损、感染与肢体的严重畸形,能挽救一些濒危截肢严重复合创伤与四肢残缺。该技术在理论指导、手术指征、医疗模式与术后管理等方面,不同于现代的创伤骨科的骨折内固定(AO)技术,能够以最微创甚至无血的手术方式实现骨折的复位固定。体外控制骨的生长,不仅能完成创伤骨科大部分骨折的固定要求,而且可以在不植骨和不丢失骨长度情况下解决骨不连、骨缺损、四肢软组织缺损和伴发畸形等复杂问题。Ilizarov技术引入中国已30余年,由于诸多原因该技术在我国骨科的传播应用仍不够广泛深入。现将Ilizarov技术在我国创伤骨科领域的应用做一阐述,供国内骨科同道了解认识该技术的价值。

  • 标签: 伊利扎罗夫技术 中国 创伤骨科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骨科下肢创伤的临床救治方法及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我院在2022年4月-2023年12月收治的90例骨科下肢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比两组患者救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长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救治有效率、住院时长、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要好于对照组,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经研究证实损伤控制理论在骨科下肢创伤临床救治中有着不错的效果,对患者的病情康复有极大的帮助,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治疗时间,对并发症的预防有着一定的作用,可以在临床救治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骨科下肢创伤 临床救治 损伤控制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骨科创伤感染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在本次研究具体实施中,于骨科中抽取74例骨科创伤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对其术后情况详细分析看,确认已经出现感染。本次研究以探讨对骨科创伤感染的方法及疗效为目的,需采取对照实验形式开展,将74例患者分配为两个小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并分别实施常规治疗方法、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对比不同方法下的疗效。结果:据统计数据显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有2例、7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4.59%、81.08%,观察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炎症指标水平、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最后从并发症发生情况看,观察组、对照组分别出现2例、6例并发症情况,发生率分别为5.41%、16.2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科创伤感染患者实施VSD治疗可达到良好疗效、有助于患者康复并预防并发症。

  • 标签: 骨科创伤感染 负压封闭引流 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创伤及下肢术后肿胀的防治方法。方法: 由于2022年上半年本地区处于疫情封控期间,所以此次分析选用我院骨伤科2022年下半年至2023年上半年,92例骨科下肢创伤或下肢骨关节疾病、髋部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记录了医院的治疗方法和术后的治疗方法,分析了主要的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在治疗实践中,92例全部予手术治疗,其中32例予抗炎治疗,其中近一半需要康复治疗。此外,可以选择物理疗法来防治下肢关节肿胀,所有患者都需要口服药物。结论:骨科创伤和下肢肿胀的预防措施应以患者实际情况为基础,应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培训,以促进患者尽早康复。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医疗工作经验,本次主要针对骨科创伤及术后下肢肿胀防治研究展开深入论述,所得文献与同行业人员共享,望对行业的前进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 标签: 骨科创伤 术后下肢肿胀 防治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并分析39例经VSD(人工皮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创伤骨科患者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护理方法包括对负压进行调节,并确保负压吸引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保障引流通畅,并对创面感染进行预防。所有患者经过两周到一个月的治疗,其创面均良好愈合。因此,综上所述,在二期手术中,VSD治疗可以带来坚实基础,也能够促进创面的早日闭合,防止发生感染,并采用彻底有效的循环方法,来将局部循环改善,早日修复创面。

  • 标签: 创伤骨科患者 软组织缺损 肌腱外露 骨外露 VSD闭式引流 正确调节负压 保持持续有效负压吸引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在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创伤骨科患者21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16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微创组各108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微创组采取微创技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术中出血量、换药次数等指标以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根据术后对各项数据的观察对比,微创组在伤口愈合情况、术中出血量及换药次数方面明显优于常规组;治疗效果方面,常规组的总有效率为81.48%,微创组的总有效率为97.22%,微创组明显高于常规组。结论微创技术应用于骨科临床有无法忽视的作用,它具有术中失血少且不损伤肌肉,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快且更加稳定,不仅降低了治疗及护理费用,还能降低关节的感染概率,使患者迅速恢复,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技术创伤骨科治疗效果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创伤骨科中采用外固定架进行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是极为有效的一种治疗手段,对于这种外固定架的应用来说,确实具备着较为理想的作用和价值,尤其是在创伤性骨折处的愈合效果方面,这种外固定架的应用更是极为有效,值得在今后的具体临床治疗中进行优先使用。本研究主要针对我院近年来接受创伤骨科治疗的患者采用外固定架进行处理,有效提升了最终的康复速度和康复效果,值得进行推荐应用。

  • 标签: 创伤骨科 外固定架 应用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护理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019年收治的76例创伤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护理风险管理时间段进行分组,对照组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施行护理的患者,观察组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施行护理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差错事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事故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结论:对创伤骨科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提升科室内的护理质量。

  • 标签: 风险护理 创伤骨科 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