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念珠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医的口腔念珠病患者22例,对其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我院的积极治疗后,22例患者中痊愈10例,占45.5%,显效5例,占22.7%,有效6例,占27.3%,无效1例,占4.5%,总有效率为95.5%。结论经过我院积极有效的治疗后,患者的口腔念珠病治愈率较高,预后较好,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口腔念珠菌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使用尿培养念珠完成后的菌种的分布情况以及菌种对于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于在我院从1567份尿标本中进行分理出的100株的念珠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对于所有的念珠进行相应的菌种鉴定以及药敏试验,对于菌种鉴定的结果以及药敏试验的结果进行记录以及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发现,在本次研究中的所有念珠种白色念珠45株,占45%,热带念珠34株,占34%,光滑念珠16株,占16%,近平滑念珠4株,占4%,葡萄牙念珠1株,占1%。同时通过药敏试验的结果能够发现,在本次研究中的100株念珠对于两性霉素B以及5-氟胞嘧啶的敏感性极高,敏感率为97%和99%。而对于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以及氟康唑的敏感性为62%,75%和74%。结论分立完成后,最为常见的三种念珠的菌种为白色念珠、热带念珠以及光滑念珠,同时这一类的念珠对于两性霉素B以及5-氟胞嘧啶会呈现出一种极为敏感的情况。

  • 标签: 尿培养念珠菌 菌种分布 药物敏感 分析
  • 简介:儿童皮肤念珠病常累及光滑皮肤相互摩擦的部位,如口角、颈周、腋窝、肛周、腹股沟等,又称为念珠性间擦疹^[1],为皮肤科门诊常见病和多发病。根据临床表现及真菌学检查诊断并不困难,但在临床实践中将本病误诊为婴儿湿疹、尿布皮炎、痱子者却非罕见,常因治疗不当而掩盖症状或使病情加重。本文主要根据患者发病年龄、部位、季节、诊断和治疗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对临床实践有所借鉴。

  • 标签: 皮肤念珠菌病 儿童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康唑和酮康唑治疗口腔念珠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7年 2月 ~2018年 9月期间收治的口腔念珠病患者中选择 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将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酮康唑,观察组患者口服氟康唑。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5.00%高于对照组 70.00%,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 X2=4.3290, P=0.037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5.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35.00%,比对并发症发生率( X2=5.6250,P=0.0177), P< 0.05差异性加强,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氟康唑治疗口腔念珠病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概率,口服给药吸收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氟康唑 酮康唑 口腔念珠菌病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肿瘤患者感染白色念珠的发病情况,就其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探讨防治对策,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感染白色念珠肿瘤患者68例,对被调查的病历逐一查阅,按年龄、住院天数、感染部位、是否留管及各种侵袭性诊疗操作、免疫抑制剂应用、基础疾病、住院时间长短、是否联合使用抗生素,用药时间及营养状态等作分类登记,并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感染部位分别为口腔20例(29.4%),肺部15例(22.1%),泌尿系8例(11.7%),肠道感染10例(14.7%),真菌血症3例(4.4%),有7例同时存在2个部位感染(10.3%),有5例同时存在3个部位感染(7.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除年龄(χ2=0.06,P=1.00>0.05,)无统计学意义外,住院时间长短、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是否联合使用抗生素,用药时间、营养状态、是否留管及各种侵入性诊疗操作等均为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给予抗真菌治疗后,62例治愈,6例死亡,死亡率8.8%。结论住院时间长短、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是否联合使用抗生素,用药时间、营养状态、是否留管及各种侵入性诊疗操作等均为肿瘤患者感染白色念珠相关危险因素,减少相关危险因素及易感因素是降低肿瘤患者感染白色念珠的有效措施。

  • 标签: 肿瘤 白色念珠菌 危险因素 对策
  • 简介:目的:确立了一个简便科学的检测方法收载于药典附录作为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项目。方法:对试验菌的试验条件、鉴别方法等试验进行比对试验。结果:确立了药品中白色念球菌的检验方法和检验程序。结论:为收载药典确立了正确的科学的简便易行的检验方法,保证药品的质量及用药安全。

  • 标签: 白色念珠菌 检验方法
  • 简介:目的了解近年新生儿皮肤念珠病主要相关诱发因素。方法从我科门诊2001年2月─2007年3月间210例新生儿皮肤念珠病患儿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和临床分析。结果母亲有性病史因素89例,家庭不当护理62例,不当用药54例,季节相关34例,新生儿自身因素27例。上面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重叠111例。二重感染22例。不确切原因33例。结论新近新生儿皮肤念珠病与母亲有性病史、家庭护理不当、非专科的不当用药及新生儿自身因素有密切关系。

  • 标签: 新生儿 皮肤念珠菌病 相关诱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口腔念珠病中应用氟康唑和酮康唑的疗效对比。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口腔念珠病患者,共48例,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氟康唑治疗,对照组采用酮康唑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愈13例(54.17%)、显效5例(20.83%)、有效4例(16.67%)、无效2例(8.33%),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治愈7例(29.17%)、显效5例(20.83%)、有效6例(25%)、无效6例(25%),总有效率75%,P<0.05。观察组出现1例头晕,并发症发生率为4.17%;对照组出现2例头晕,2例呕吐,1例转氨酶升高,并发症发生率为20.83%,P<0.05。结论氟康唑治疗口腔念珠病效果比酮康唑更加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氟康唑 酮康唑 口腔念珠菌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侵袭性念珠病(IC)的临床及真菌学特点、治疗现状与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10年间依据真菌培养确诊为IC的老年住院患者(≥65岁)的临床资料,对其感染菌株进行鉴定及耐药性实验,分析老年IC患者的临床、真菌学、治疗与预后特点,并与非老年人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99例老年患者,中位年龄78(70~83)岁,男女比为2.1∶1.0,占成年患者62.7%(99/158例)。与非老年人患者相比,老年患者中长期住院、重症监护室(ICU)、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伴发细菌感染、多点定植、接受机械通气及有氟康唑暴露史的患者更为多见(均P<0.05)。老年患者中血流相关感染最常见(71/99,71.7%),感染菌种以白念珠为主(47/99,47.5%),氟康唑与伏立康唑耐药发生率最高(分别为17/117,14.5%;15/117,12.8%)。老年人感染部位、感染菌种分布、对各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均与非老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86例(86.9%)老年患者接受了系统性抗真菌治疗,氟康唑为最常用药(35/86,40.7%)。老年IC患者30 d全因病死率为32.6%(29/89),高于非老年组(P=0.0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OR=1.12;95%CI:1.06~1.20;P<0.001)、肾衰(OR=4.81;95%CI:1.65~14.03;P=0.004)、高念珠评分(OR=1.81;95%CI:1.06~3.11;P=0.031)可增加死亡风险。结论老年人为IC主要发病人群,且病死率随年龄增加不断升高,对于老年IC患者的治疗应积极且谨慎。

  • 标签: 侵袭性念珠菌病 危险因素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发性念珠阴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妇科门诊收治的78例患者进行强化治疗和巩固治疗。结果78例患者中痊愈50例,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有效人数72例,有效率92.31%。结论复发性念珠阴道炎病经过系统治疗,强化治疗和巩固治疗后,取得满意效果,可供临床应用。

  • 标签: 复发性 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 治疗效果 分析
  • 简介:目的建立临床常见念珠的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技术。方法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分别扩增白色念珠、热带念珠、光滑念珠、克柔念珠和近平滑念珠5种菌株的ITS1-5.8SrDNA-ITS2区域,然后对扩增产物进行MspⅠ酶切分析。结果5种念珠标准菌株经PCR-RFLP分析后产生了5种不同的特异性条带,成功地将临床上常见的5种念珠区分开来。应用此方法鉴定了60株临床分离的念珠,其PCR-RFLP结果与标准菌株一致,测序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此方法的可靠性。结论PCR-RFLP检测技术具有快速、稳定、特异、准确性高的特点,在常见致病念珠鉴定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念珠菌属 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氟康唑治疗老年念珠感染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至2011年的65例老年念珠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时期的65例青中年(33岁-50岁)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采用氟康唑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感痰菌清除结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痊愈40例(61.5%,40/65)、有效21例(32.3%,21/65)、无效4例(6.2%,4/65),整体有效率为93.8%,对照组痊愈49例(75.4%,49/65)、有效13例(20.0%,13/65)、无效3例(4.6%,3/65),整体有效率为95.4%;2组患者的整体有效率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研究组3例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胃部不适、恶心等),4轻度转氨酶升高;对照组3例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胃部不适、恶心等),3轻度转氨酶升高,停药2周后均全部恢复正常。结论氟康唑是治疗老年念珠感染的效低毒的抗菌药物,能够比较安全地用于治疗老年念珠感染。

  • 标签: 氟康唑 老年念珠菌感染 临床疗效
  • 简介:一天上午,街道办事处的王大婶带着一对年轻夫妇来医院皮肤性病科就诊。王大婶是个热心人,当听了她的介绍后,才明白了他们来医院就诊的缘由。原来,少妇是一家工厂的产品业务推销员,已结婚五年,有一个和睦欢乐的三口之家。但最近一段时间不知为什么她老觉得外阴部瘙痒。总想用手抓挠,而且白带特

  • 标签: 生殖器念珠菌病 白色念珠菌 念珠菌性甲沟炎 广谱抗生素 性传播疾病 阴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康唑对口腔念珠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制霉菌素含服,观察组口服氟康唑,治疗一个疗程后对两组临床疗效和发生药物副作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对念珠病治愈率高,疗效均比较明显,两种药物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高达到24.00%,观察组发生率低,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氟康唑与制霉菌素在治疗口腔念珠病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相对氟康唑药物副作用小,建议优先选用。

  • 标签: 念珠菌病 口腔 氟康唑 制霉菌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对老年念珠尿液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尿液标本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凝集法检测,对照组给予显色法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念珠检出阳性率要更高(P<0.05);白色念珠感染的发生率要显著高于光滑念珠、克柔念珠、热带念珠及其它念珠,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凝集法检测念珠的价值更高,适于广泛推广。

  • 标签: 念珠菌 尿液检验 老年 白色念珠菌
  • 简介:目的采用两种方法即盐水湿片法和真菌培养法检测阴道念珠,其真菌培养法中同时进行2种培养:沙保琼嘉培养和科玛嘉念珠显色培养,并同时比较他们的方法学异。方法对250例阴道炎病人的分泌物同时做盐水湿片及真菌培养。结果调查250例阴道炎病人盐水湿片法从90例阴道炎病人的分泌物找到了芽孢及假菌丝,阳性率为36.0%,而真菌培养法中,沙保琼脂培养阳性率41.6%,科玛嘉培养基总的阳性率42.8%。结论盐水湿法能快速检测真菌,但阳性率低于培养法,真菌培养法能将念珠鉴定到种并做出药敏试验有利于临床用药,但所需时间较长(平均2~3d),不利于快速诊断,早期治疗。需根据临床者疾病特点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或几种检测方法相互结合,避免误诊或漏诊。

  • 标签: 阴道念珠菌 真菌培养法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光滑念珠药物敏感性及基因型分析特点,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我院2018年至2019年所收集的深部培养光滑念珠146例,采用显色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5种药物的敏感性;送测序公司测序,测序方法采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测序结果使用MEGA6进行进化树的构建。结果 146例样本中,所有菌株对两性霉素B及5氟胞嘧啶均100%敏感;对于氟康唑,有2株耐药菌株(1.3%),1株中介菌株(0.6%);对于伏立康唑,有2株耐药菌株(1.3%);对于伊曲康唑,有9株耐药菌株(6.2%),46株中介菌株(31.5%)。其中,发现对3种唑类药物交叉耐药菌株1株(0.6%),对伊曲康唑及伏立康唑交叉耐药菌株1株(0.6%)。引起本地区院内深部感染的光滑念珠同源性较高,多数来源同一进化树分支,且耐药菌株均分布在同一菌株。结论 我院光滑念珠伊曲康唑耐药率较高,且发现交叉耐药菌株。引起本地区院内深部感染的光滑念珠同源性较高,多数来源同一进化树分支,且耐药菌株均分布在同一菌株。

  • 标签: 光滑念珠菌;药敏;基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