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湿疹的疗效。方法129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3例,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60ml/天静脉滴注对照组56例,给予10%葡萄糖酸钙10ml加维生素C3.0g静脉滴注。两组均口服氯雷他定10mg,每天1次,外用炉甘石洗剂和去炎松尿素软膏,有渗出者用3%硼酸水湿敷,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84.9%,对照组为67.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湿疹安全、疗效可靠。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 湿疹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美能)治疗面部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5%葡萄糖250ml,美能40ml静注,1次/日,连续应用1周后改用口服美能片50mg,3次/日,连续应用1周;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50ml,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维生素C1.0g静注,1次/日,连续应用1周。治疗期间均应用抗组胺药物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5mg/日口服14天。对面部严重渗出者给予3%硼酸溶液局部冷敷。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6%,对照组有效率3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面部皮炎疗效较好。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 面部皮炎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研究D101大孔树脂纯化甘草酸的工艺。方法:从单因素(样品溶解乙醇浓度、上样浓度、上样体积、上样量、吸附时间、解析液乙醇浓度、乙醇用量、解吸附时间)方面考察纯化甘草酸的树脂、最佳条件。结果:选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作为填充材料分离纯化甘草酸,用20 %乙醇溶解粗品,上样浓度2 mg·ml-1,上样体积1 BV,上样液pH=5,解吸液为70 %乙醇,解吸液用量为5 BV,吸附时间为1.5 h,解吸附时间为2h。通过得到的最佳单因素,进行工艺组合确定最佳工艺下甘草酸转化率和含量。结论:在以上条件下甘草酸的吸附率为69.03 %,解吸率为91.76 %,转化率为79.21 %,纯度为36.45 %。

  • 标签: 大孔树脂 甘草酸 纯化 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在肝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理。方法通过查找相关的文献对甘草酸二铵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论述。结果与讨论总结了甘草酸二铵在治疗肝病毒用途及其主要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供临床参考。

  • 标签: 甘草酸二铵 肝病治疗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草酸钙结石作为泌尿系结石最常见的结石种类,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及复发率,是世界广泛关注的健康问题。正因如此,寻找其病因一直是困扰着医生或学者的难题。除少数遗传性或继发性草酸钙结石,大多数草酸钙结石缺乏明确病因,其常被认为是一种在环境因素影响下的多基因病。寻找其易感基因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为筛查、治疗并预防草酸钙结石提供了新方向。本文回顾国内外最新相关文献,总结近年来发现的与草酸钙结石发病相关的基因位点。

  • 标签: 泌尿系疾病 尿路结石 病因学 易感基因
  • 简介:草酸通常被认为是新陈代谢最终的惰性产物。近期的研究表明:在植物体内草酸(盐)可以被进一步分解,其分解产物又参与了特定的生长发育过程及抗生物胁迫反应,因此植物体内草酸(盐)的代谢又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就植物体内草酸(盐)的生物合成、存在形态及其被分解过程中的生理生化作用作一简要概述。

  • 标签: 草酸盐 形成 降解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一种简便、成石效果好的小鼠草酸钙肾结石模型。方法采用1%乙二醇自由饮水法增加小鼠尿草酸和/或腹腔注射10%葡萄糖酸钙增加尿钙排出量,比较小鼠24小时尿草酸(Ox)、尿钙(Ca2+)、过氧化氢H2O2、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含量,观察肾草酸钙结晶形成情况,免疫组化法观察CD68蛋自在肾脏中的表达位置并用灰度值法计算其表达水平,评价小鼠草酸钙肾结石造模效果。结果单独诱导高草酸尿或高钙尿的小鼠肾内氧化应激指标增高和巨噬细胞浸润增多但未见结晶,同时介导高草酸尿和高钙尿的小鼠肾内氧化应激损伤指标增高和巨噬细胞浸润增多且有较多结晶。结论单独诱导高草酸尿和高钙尿不足以使小鼠肾内生成结晶,同时诱导高草酸尿和高钙尿成石效果好,巨噬细胞可能在肾结晶形成和/或清除中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草酸钙 肾结石 动物模型 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复方甘草酸苷40mL、维生素C2.5g日一次静滴;对照组40例,给予10%葡萄糖酸钙10mL、维生素C2.5g日一次静滴,两组均治疗14天,同时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5毫克/次,1次/天,观察疗效。结论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湿疹安全,疗效好。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湿疹疗效
  • 简介:摘要草酸钙结晶广泛存在于植物的组织细胞中,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其类型、形态、大小是比较稳定的。本文利用草酸钙结晶这一稳定的特征,对药材进行鉴定,从而快速鉴别中药的伪品。

  • 标签: 草酸钙结晶 中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在慢性湿疹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片的方法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 2016年 3月至 2017年 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湿疹患者 10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平均分为口服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的实验组以及口服西替利嗪片的对照组,每组 5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的药片每次两片,每日三次;对照组的药片每日一次,每次十毫克。在此基础上,两组患者都进行软膏的涂抹。连续治疗四周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显效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验结束以后,实验组患者治愈人数为 49,治愈率为 98%,高于对照组的 70%;实验组显效率为 100%,高于对照组的 70%;实验组患者满意度达 98%,高于对照组的 84%。两组患者的各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慢性湿疹患者,采用复方甘草苷酸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于提升治愈率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应用并加以推广。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 慢性湿疹 临床疗效 观察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阴囊湿疹的疗效。方法100例慢性阴囊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西替利嗪治疗组)和对照组(50例,西替利嗪口服治疗组)。治疗组予复方甘草酸苷8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内静滴Qd*2周。西替利嗪10mg口服Qd*2周。结果治疗组痊愈率32%,有效率78%,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本疗法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 阴囊湿疹
  • 简介:摘要原发性高草酸尿症(primary hyperoxalurias,PH)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目前PH共分3种类型:PH1、PH2和PH3。PH3是由4-羟基-2-氧戊二酸醛缩酶(4-hydroxy-2-oxoglutarate aldolase,HOGA1)基因发生突变所致。HOGA1基因所编码的酶缺失致内源性草酸生成过多,尿液中草酸排泄增加,进而导致肾钙质沉着症及反复发作的草酸钙结石。首发症状可表现为泌尿系感染、血尿、反复的尿路结石及肾脏钙质沉着症。基因诊断是PH3诊断的金标准。我们报道1例中国PH3患者,主要表现为幼年起病反复发作的尿路结石,全外显子测序证实HOGA1基因2处杂合突变:c.834_834+1GG>TT及c.834G>A,患者最终进展为终末期肾病,规律血液透析后行肝肾联合移植治疗,但术后因恶性心律失常死亡。

  • 标签: 高草酸尿症,原发性 尿毒症 肾移植 肝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湿疹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施以咪唑斯汀片+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两组患者4周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4周,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94.74%高于对照组的76.32%(P<0.05);治疗组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湿疹患者实施复方甘草酸苷治疗,临床疗效较佳,症状改善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 慢性湿疹 不良反应
  • 简介:草酸二钾是一种天然甜味剂,从粉质、拉伸、白度、湿面筋含量指标方面,研究了甘草酸二钾物对面粉品质的影响,为甘草酸二钾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实验结果表明,甘草酸二钾对面粉粉质具有弱化作用,形成时间延长,稳定时间下降,弱化度增加,粉质指数下降;但是能增加面粉的吸水率.

  • 标签: 面粉品质 甘草酸 面粉粉质 弱化作用 形成时间
  • 简介:摘要:草酸钙结晶在植物药材组织细胞中较为常见,作为一种次生代谢产物,其在组织细胞中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是在药材科、属不同的情况下,结晶在大小、数量等信息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可将草酸钙结晶作为重要指标,实现对中药品种的鉴别。本文以中药显微鉴别作为研究重点,具体对草酸钙结晶进行分析。

  • 标签: 中药 显微鉴别 草酸钙结晶
  • 简介:摘要:草酸属于二元弱酸,又名乙二酸,呈固体形态,可用货车货汽车运输,广泛使用于稀土、新能源、制药、化妆品、精细化工等领域。文章从草酸合成工艺技术出发,重点分析各工艺技术及产业化现状,并分析应用市场及前景。

  • 标签: 草酸 合成工艺技术 市场
  • 简介:目的观察低能量密度2940nm像素激光联合积雪苷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4例黄褐斑患者接受4次能量密度为400~500J/cm2的2940nm像素激光治疗,并于术后外用积雪苷霜.于联合治疗12周时及治疗结束后6个月时由医生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由患者进行满意度评估.结果24例患者中21例完成临床试验.联合治疗12周时及治疗结束后6个月时,总有效率分别为52.4%和47.6%;患者满意率分别为61.9%和57.1%.结论低能量密度2940nm像素激光术后联合积雪苷霜治疗黄褐斑安全有效。

  • 标签: 2 940 nm像素激光 积雪苷 黄褐斑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冬季加油站罩棚积冰、积雪的巡检和清理方法的探索与思考,寻找到适合大部分加油站的应对方法,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罩棚坍塌风险

  • 标签: 北方高寒  新型巡检  新型清雪  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