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2 个结果
  • 简介:福建省生物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骆培聪(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系)自然界的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其中生物界里的动物、植物形成了独特的、绚丽多姿的生物旅游资源。所谓生物旅游资源系指具有观赏、娱乐、狩猎、垂钓、品鲜、造园、科学考察、维持生态平衡和经济效益多种功能...

  • 标签: 旅游资源 开发利用 福建师范大学 生态旅游 造园 专项旅游
  • 简介:研究了盐城潮滩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盐蒿(Artemisiaschrenkiana)、互花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和淤泥光滩4种湿地对N、P营养物质的截留效应.在所选取的4种湿地中,分别采集了水、土壤和生物样;水样的总氮(TN)、总磷(TP)用过硫酸氧化还原法测定,土壤和生物样的TN、TP分别用凯氏定N法和钼锑抗比色法测定.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污染程度的水源灌溉下的芦苇湿地,其截留N、P的效果差异显著.其中,黄沙港不定期污水灌溉的芦苇湿地每年平均可截留TN0.095t/hm^2、TP0.026t/hm^2;而采取三灌三排方式用河水灌溉的新洋港芦苇湿地每年可分别截留TN0.030t/hm^2、TP0.001t/hm^2.比较盐蒿、互花米草和淤泥光滩3种湿地每年对湿地水中N、P的截留效果,淤泥光滩的效果最差,仅截留TN0.385kg/hm^2、TP0.042kg/hm^2;互花米草效果最好,分别截留TN220.660kg/hm^2、TP36.754kg/hm^2.尽管互花米草生物量大于芦苇,但其截留效果仍低于芦苇湿地(芦苇1a收割1次).

  • 标签: N、P营养物质 截留 盐城潮滩湿地
  • 简介:人工湿地系统具有强大的净化污水功能。植物是人工湿地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在净化污水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介绍了为人工湿地选择植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和基本原则;总结、评述了植物在人工湿地净化污水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针对目前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 标签: 人工湿地 植物 污水处理 作用 综述
  • 简介:根据有关调查资料,对河南省湿地植被特征种的区系组成、科属种三级分布区类型及其与植被的关系等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河南省湿地植被的特征。结果显示,维管植物有50科99属249种,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有6个,属有10个,种有13个。科属都为世界分布类型最多,除此类型之外,泛热带和北温带成分占有突出的位置。种分布区类型中,世界分布显著减少,而以东亚分布为最多,热带亚洲分布次之,北温带分布居第三;中国特有分布中,中国亚热带分布为最多。从浅水湿地到草丛湿地植被,其建群种虽都以世界分布科为最多,但热带分布数量减少,而温带分布数量逐渐增多。河南省湿地植物区系与东亚和热带亚洲以及北温带的植物区系联系最为紧密,而在中国南北方湿地植被的区系关系中较接近于南方亚热带的湿地植被区系特征。

  • 标签: 湿地植被 特征种 植物区系 河南省
  • 简介:坦噶尼喀湖(LakeTanganyika)位于非洲东部大裂谷地区,是世界第二深水湖。坦湖流域涉及坦桑尼亚、布隆迪、赞比亚和刚果(金)4个主权国家,是典型的跨界流域,对流域进行有效管理必需经沿岸四国共同协调开展,尤其在流域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坦噶尼喀湖目前水环境质量良好,但受气候变化、外来生物入侵、水土流失加剧以及沿岸城市人口增长过快、城市建设无序发展带来的点源和面源污染等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多重影响。沿岸四国由于历史原因,在渔业资源分配和环境管理标准等方面存在较多矛盾和不统一,2008年成立的坦噶尼喀湖流域管理局受四国政府和UNEP等国际组织的支持作为该湖国际性事务的管理机构,主要发挥协调作用推动坦湖流域各国资源利用与环境管理的一体化。在梳理和分析坦噶尼喀湖流域水资源状况及渔业资源状况的基础上,提出该流域当前资源开发利用与利益冲突的问题,阐述了流域管理合作的发展以及流域管理机构的主要特点和结构,并讨论总结了有关经验和结论。

  • 标签: 跨界水体 资源和环境保护 流域管理 坦噶尼喀湖 非洲研究
  • 简介:入境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当前,福建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改革开放稳步推进,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加,为福建省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带来了新的机遇.本研究选取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其入境客源总量占全省入境客源总量的85%)4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转移-份额(SSM)分析并结合波士顿矩阵法,分析这4个城市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市场竞争力及其总体发展潜力特征,提出优化主体客源市场,做好多样化旅游市场的目标定位;加强旅游市场细分营销,凸显区域竞争优势;深挖城市旅游市场潜力,促进城市之间联动发展等建议.

  • 标签: 入境旅游 客源市场结构 SSM分析 福州 厦门 泉州
  • 简介:为切实发挥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研究工作的基础性支撑作用,近期,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外部借力,内部发力,开展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

  • 标签: 空间规划 研究院 国土 改革 支撑作用 基础
  • 简介: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古村落在旅游的外力作用下发生着一系列变化.对于这些影响,本研究尝试以空间概念为观察视角,理解和认识古村落内部空间转化现象发生的类型.通过对西递案例的研究发现,旅游发展前后其空间构成发生了5种类型的转化:私人空间转化为游客公共空间、私人空间转化为半公共-私密空间、社区公共空间转化为私人空间、社区公共空间转化为半公共-私密空间、社区公共空间转化为游客公共空间;而这些转化背后实际上体现了空间权属与空间功能之间的对应转换关系.

  • 标签: 古村落 空间转化 类型 旅游发展
  • 简介:湿地沉积过程研究对于揭示区域环境演变与湿地发育过程具有重要作用。2011-2015年,在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引进并利用地表高程测量仪(surfaceelevationtable,SET),对4处沼泽湿地进行年际尺度表层沉积物累积厚度监测,计算表层沉积物的沉积速率。研究结果表明,2011-2015年期间,4处沼泽湿地表层沉积物的累积厚度分别为(7.31±2.87)mm、(7.70±2.55)mm、(5.71±2.36)mm和(6.30±1.69)mm;表层沉积物的沉积速率分别为(1.85±0.89)mm/a、(2.27±0.91)mm/a、(1.63±0.94)mm/a和(1.45±0.77)mm/a,4处沼泽湿地表层沉积物的沉积速率无显著差异。

  • 标签: 表层沉积物 沉积速率 沼泽湿地 地表高程测量仪(SET) 兴凯湖
  • 简介:分析了降雨空间分布的影响要素及降雨空间插值的主要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上也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功能,综合考虑高程、坡度、坡向等影响降雨空间分布的多种要素,应用协克里金方法,探讨流域降雨量的空间插值问题及其应用,并与反距离权重法、克里金方法等单要素方法进行了降雨空间插值的效果比较.结果表明:应用协克里金方法,在综合考虑高程、坡度、坡向等影响要素的条件下,对降雨进行空间插值,其结果具有比较好的精度.

  • 标签: GIS 空间插值 协克里金法 反距离权重法
  • 简介:露水作为下垫面水汽凝结的产物,对其水质的研究可揭示当地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和露水的生态效应。为此,分别于2008年7月中旬至9月中旬和2009年5月中下旬至9月初,在中国科学院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试验站收集了毛苔草(Carexlasiocarpa)植株上的露水样品,使用ICP-MS测定了样品中K、Na、Ca和Mg等26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及pH。结果表明,毛苔草沼泽露水的pH为(6.42±0.23),研究区未出现酸露现象;露水中金属元素种类丰富,K含量最高,其平均值为29531μg/L,Ag、Th、U、Be和Tl的含量较低,平均值低于0.03μg/L;露水中的K、Ca、Na、Mg、Mn、Fe和Zn的含量远高于当地雨水,露水为湿地植物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沼泽地表积水和大气干沉降为露水中金属的主要来源。露水中Pb、Ba、Se、As、Co、Cr和Cu等微量元素含量极低,表明研究区环境空气质量未受到人为污染。露水水质分析可作为判断区域空气质量的辅助手段。

  • 标签: 毛苔草 露水 金属元素 雨水 沼泽
  • 简介:生物炭对废水中重金属等污染物有良好的吸附效果而受到人们高度关注,但由于其不易从废液中分离重金属的难题而限制了生物炭的广泛应用。研究表明,生物炭与磁性介质的结合,可促进生物炭的磁化,进而有助于在磁场作用下实现固液分离,这是解决重金属污染废液污染治理的有效方法之一,并取得较好的应用成效。本研究综述了磁性生物炭复合材料的不同制备方法以及主要表征特性,阐述了磁性生物炭对几种重金属的吸附效果及其研究进展,进而对磁性生物炭发展趋势及其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关建议,以求为深化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 标签: 生物炭 重金属离子 吸附机理
  • 简介:该文简介分形理论,并讨论分形理论在地理信息科学研究中的价值和地位。针对地理信息科学发展的趋势,结合相应的实例,提出分形理论在地理信息科学中的地理数据挖掘和空间决策支持、空间数据压缓和传递、制图概括、虚拟现实等方面目前的主要研究进展和方向。

  • 标签: 分形理论 地理信息科学 地理数据挖掘 空间决策支持 空间数据压缓 虚拟现实
  • 简介:草原鼠洞的识别定位可以为鼠害的监测、预测和防治等提供科学参考,因此,如何快速且准确地识别草地鼠洞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选取玛多县典型区作为研究区,利用可见光波段无人机影像,研究并建立了面向对象的模板匹配法和支持向量机法的草地鼠洞自动识别方法。模板匹配法是在多尺度分割的影像中选取不同种类的鼠洞对象并生成匹配模板,接着进行目标检测并产生初始结果,最后构建光谱、几何和纹理特征库对检测结果进行筛选。支持向量机法首先采集鼠洞训练样本并优化分类特征空间,然后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监督分类得到鼠洞识别结果。对2种方法的识别结果进行精度评价与分析表明:2种方法的总体精度均较高,适用于三江源区草原鼠洞的精准识别。基于面向对象的模板匹配法比支持向量机法的总体识别精度整体高1%,错分误差低3%,识别效果较好。

  • 标签: 鼠洞 无人机 面向对象 模板匹配 支持向量机
  • 简介:通过分析黄河三角洲贝壳堤4处采样地0-80cm深度土壤pH、含盐量、含水量和氢、氧稳定同位素垂直分布特征,研究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土壤水的潜在水源,为该区植物恢复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各采样地的土壤pH都偏碱性,滩脊采样地的土壤pH高于其它采样地;向陆侧采样地的土壤含盐量最高,滩涂采样地的次之,向海侧和滩脊采样地的较低;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各采样地的土壤含水量都波动增大,滩涂和向陆侧采样地土壤含水量高于向海侧和滩脊处采样地。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滩涂、滩脊和向海侧采样地土壤水的δD值和δ^18O值波动减小。在向陆侧采样地,积水通过入渗补给了0-40cm深度的土壤水,而60-80cm的深层土壤水则受到海水补给;海水对滩涂、向海侧和滩脊采样地的60-80cm深度土壤水有一定的补给作用。

  • 标签: 土壤水 盐土 贝壳砂 贝壳堤 氢、氧稳定同位素 黄河三角洲
  • 简介:以1976年8月、1985年11月、1990年10月、2000年10月、2010年10月和2015年10月的LandsatMSS/TM/ETM+/OLI影像作为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提取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信息;利用动态度模型、马尔柯夫转移矩阵和景观指数等方法,分析6个时期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变化速度、转移类型和景观格局等特征,结合其它辅助资料,分析滨海湿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与1976年相比,2015年黄河三角洲地区天然湿地面积大幅减少,共减少了1627km~2,而人工湿地面积由1976年的163km~2增加到2015年的3054km~2,在逐时期不断增加;减少的天然湿地主要转化为旱地、养殖池和盐田;到2015年,研究区天然湿地破碎化程度增强、斑块形状复杂度增加,而人工湿地则表现为斑块平均面积增加;在潮水作用、淤积增长速率减慢和黄河断流等自然因素影响下,黄河三角洲滩涂面积明显减小;围海养殖、油田开发、农业开垦等人类活动则是导致黄河三角洲滨海天然湿地面积减少、人工湿地增加的主要因素。

  • 标签: 滨海湿地 动态 影响因素 黄河三角洲
  • 简介:果园作为一种重要农用型的植被类型,其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评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研究以福建省分布面积最大的柑橘果园植被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果园植被碳库、碳吸存量及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7年生柑橘果园植被的碳密度为5.589t·hm^-2,年固定有机碳为2.028t·hm^-2·a^-1,其所吸存的有机碳中23.82%的有机碳以活体生物量形式存留在植被层中,41.42%储存于果实而被移到系统之外,34.76%以凋落物分解的形式进入土壤或释放到大气中.

  • 标签: 柑橘 碳库 凋落物 净生产力 碳吸存
  • 简介:堵塞是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运行管理过程中的主要难题,影响了人工湿地使用年限。为了进一步研究潜流人工湿地基质堵塞机理,查明流场分布与基质堵塞的关系,在查阅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对人工湿地堵塞成因及其受流场分布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同时探讨了流场分布与水力负荷、基质材料、不同粒径基质的分层填充、植物根系分布的关系,并对流场分布的研究方法(示踪及数值模拟)、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 标签: 潜流人工湿地 流场分布 堵塞 水力负荷 基质 植物根系
  • 简介:采用遥感与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2013年广西海岸互花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的分布现状,并分析其在广西海岸的扩散状况,旨在为全面了解和评价外来物种互花米草在广西海岸的入侵状况和生态作用提供基础数据。研究结果表明,12013年,广西互花米草的分布面积为602.27hm2,以港湾划分,其在丹兜海的分布面积最大,其分布面积在铁山港湾、北海银滩至营盘镇、廉州湾、英罗港、大风江依次减小;2广西从1979年开始引种互花米草,1979-2003年互花米草的年平均扩散速率约为23.1%,2003-2008年的为15.3%,2009-2013年的约为9.1%,互花米草总体扩散速率呈现下降趋势;3近期,铁山港湾、北海东海岸(银滩至营盘镇)和廉州湾的互花米草依然在快速扩散,尤其是廉州湾的互花米草处于种群扩散的爆发期,未来几年,廉州湾很可能将会被互花米草占据;4互花米草在广西海岸的扩散总体上呈现出由东往西发展的趋势,并且有扩散进入越南的可能性。

  • 标签: 互花米草 扩散 广西 海岸 廉州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