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1 个结果
  • 简介:内地新疆高中班是中国政府针对新疆地区的特殊状况而设计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教育政策。本文关注的是内高班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尚未受到足够重视的问题——内高班学生的流失现象。通过对几所内高班办班学校的实地调研,努力分析内高班学生流失的基本情况(数量、特点和流失去向),并探讨产生这种变化轨迹和基本特点的主要原因。希望能够借此全面了解造成内高班学生流失的原因,从而为促进内高班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对策性建议。

  • 标签: 内地新疆高中班 学生流失 高考
  • 简介:本研究作为一项跨文化的语言交流比较研究,采用随机问卷调查法,对汉、藏族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中交流意愿的异同,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汉、藏族两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和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两民族学生英语交流意愿的总体趋势呈现不均衡性和各自的民族特点,提出了针对不同民族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交流能力

  • 标签: 交流意愿 英语 汉族 藏族学生 比较研究
  • 简介:提倡白话文,反对文官文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项主要内容,白话文的酝酿却并不是在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北京,而是远在大洋彼岸求学的中国留学生中间。本世纪初,中国掀起了一股留学热潮,一批肩负民族希望的中华学子踏上异乡国土,探求科学真理。其中,庚款留学的胡适就是留学大军中的一员。胡适是1910年以第55名考取官费留学的。另外,像后来在中国学术界颇有名气的任叔永、梅光迪、杨杏佛、赵元任等都是胡适在美国求学的朋友。白话文运动就在他们中间开始酝酿。白话文运动的起因,跟一个美国人钟文鳌有一定联系。钟文鳌虽不是中国人,但却关注着中国变革。他在负责留美学生生活费的发放时,经常向留学生宣扬“不满25岁不娶妻。废除汉字

  • 标签: 白话文运动 留美学生 胡适 梅光迪 中国文学 文言文
  • 简介:1947年5月20日,在戒备森严的国民党政府首都南京,爆发了以"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为中心口号的爱国学生运动,并且迅速波及北京、上海、天津等60多个大中城市,极大地动摇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基础.三天后,新华社发表时评,认定这次爱国学生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只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和一二·九运动可以与之相比,而"这次群众运动的规模气概为以往任何时期所未有".十天后的5月30日,毛泽东以极其兴奋的心情,写下了《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的包围中》的评论,盛赞这次爱国学生运动,标志着中国境内已出现了反对蒋介石政府的第二条战线.

  • 标签: 学生运动 记学生 运动领袖
  • 简介:学生不仅要具备坚实的专业基础,还应该具备健康的人格,大学生的心理危机会严重影响到大学生未来的发展。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形成有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因此,应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采取有效措施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危机 学校
  • 简介:中国自19世纪70年代向美国、欧洲公派留学生,清末又有很多青年人到日本求学,其中有不少学生攻读工学学位。到1949年,共派出公费留学生约3万人,另外还有一些自费留学生。这些人中大部分后都回国了,为开拓中国现代科技事业作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开始主要向苏联派遣留学生。20世纪50年代,中国以不同途径向苏联派出了大批留学生。这些留学生归国后,大多成为新中国的栋梁人才。

  • 标签: 自费留学生 新中国成立 苏联 “一边倒” 留学生归国 70年代
  • 简介:心理素质是当今社会人才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本文在对青海省部分高校部分专业藏族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藏族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 标签: 藏族大学生 心理素质 现状分析
  • 简介:对于现阶段的高校学生工作而言,面临着社会价值多元化、学生思想多样化等挑战。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就高校学生工作的目标管理问题展开探讨。

  • 标签: 高校 学生工作 目标管理
  • 简介:对话是表达主人翁思想感情的主要方式,也是人物性格特征的一面镜子.直接流露人物内心世界,对塑造人物形象起着重要作用。之前,一直流行着这么一句话:“作文需长不要怕.只要学会写对话。”

  • 标签: 对话描写 人物内心世界 学生 温度 思想感情 性格特征
  • 简介:随着农村大学毕业生的逐年增加,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从而返乡创业开始成为新的就业途径。大学生返乡创业能够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注入了有生力量。

  • 标签: 大学生 返乡创业 意义 困难 措施
  • 简介:南京郑和外国语学校是以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命名的以外语教学为特色的民办初中校,在办学中,学校团委将时代精神和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找寻载体、尝试创新,深入开展团队特色活动。

  • 标签: 郑和精神 引导学生 南京 外国语学校 发扬 外语教学
  • 简介:<正>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具备良好的品质决定其长大成人后的品质特征。最近一项针对青少年时期与长大成人后的品质对应关系调查表明,人在中小学阶段形成的品质和长大成人后的行为状况有很大的关系。例如:

  • 标签: 中小学阶段 行为状况 关系调查 王金存 许三多 军事题材
  • 简介:一、法语现状世界上法语国家和地区的人数约为一亿七千万,占世界人口的3.2%,其中欧洲为44%,非洲为46%,美洲为7.6%,亚洲为1.8%.在欧洲大陆,讲法语的人数为七千一百万,英语为六千万,而德语则为九千万.可见法语在国际上的用场有限,而且面临德语和英语的强劲挑战.

  • 标签: 法语—法学双学士学位 人才培养机制 复合型人才 法语教学 培养方式
  • 简介: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顾炎武提出“必其人有学识”这个重要的修志标准。事实证明,他的这个提法是十分正确的。在社会生产生活中,人是决定事物发展的关键。培养有学识、有公德的修志人员,是第二轮修志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地方志事业发展的百年大计。

  • 标签: 学识 修志人员 素质培养
  • 简介:据《2016年中国家庭教育焦点问题调查报告》显示,即便在孩子低龄期,中国家长仍然十分关注孩子学习能力培养。但在幼儿园阶段,家长开始普遍担忧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当孩子从幼儿园步入中小学,家长对孩子生活问题的焦虑不但没有减少,反而从47%上升到70%。生活能力差,已成为最为困扰各地中小学家长的问题。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要重视幼儿在活动

  • 标签: 家庭教育 生活自理能力 智力培养 智力开发 学习能力 阅读品质
  • 简介:少数民族大学生返乡就业对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出现的人才“瓶颈”问题有重要意义。该课题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专家访谈、实证分析的方法,结合社会学、统计学的相关知识,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从返乡意愿、影响因素、解决对策三个方面,对成都地区藏族大学生返乡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四川省藏族大学生返乡就业的相关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为藏区人才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返乡就业 藏族大学生 意愿现状 对策
  • 简介:殖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执行的一种政策;资本主义的发展离不开这种政策。资本主义生产要求不断扩张它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这是它的生死存亡的条件。英国资产阶级自己就曾经把资本主义比作橡树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他们说:'橡树是不能在花盘里培植起来的。它需要有足够的土地来生根,有足够的空间来生长枝叶。'因此,资本主义是一个世界体系。我们知道,西欧资本主义

  • 标签: 原料产地 世界体系 英国资产阶级 资产者 亚细亚生产方式 布罗代尔
  • 简介:从知识角度说,王秀丽主编的《法国概况》用具有代表性的系统知识准确地反映了法国社会与文化的主要方面;从能力方面说,教材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异质文化因素的适应性,帮助学生实现交际语言的恰当性和可接受性,从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文化与语言并重,知识与能力相长,是该教材优长所在。

  • 标签: 《法国概况》 文化 语言 知识 能力
  • 简介:1948年全国解放战争进入大进攻、大决战阶段之后,山西的形势一派大好。晋中战役后,阎锡山的统治地盘,只剩下太原。青年学生不愿当阎匪的炮灰,纷纷离晋走向异乡。当时以去北平的为最多,达3600余人。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姜康(榆次农校教务主任、地下党员、前省委统战部副部长)老师多次劝说父亲(榆次农校教务员)同意后,于1948年秋乘民航飞机从太原到北平,投入到山西流亡学生行列。我们榆次农校有36人去了北平。省城太原各中学去北平的学生最多。

  • 标签: 北平 山西 流亡 1948年 所知 解放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