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抗M型磷脂酶A2(PLA2R)抗体和肾小球IgG4联合检测在膜性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内收治的82例疑似膜性肾病患者为本次研究观察组,再以同期到院进行常规体检的50例志愿者为本次研究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给予血清抗PLA2R抗体和肾小球IgG4检测,组间对比检测结果,并统计分析血清抗PLA2R抗体和肾小球IgG4单一应用与联合应用时对膜性肾病的诊断效能。结果:血清抗PLA2R抗体与肾小球IgG4单一应用对膜性肾病的诊断效能,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与两者联合应用时的特异度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血清抗PLA2R抗体与肾小球IgG4联合应用时对膜性肾病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均显著高于两者单一应用时(P<0.05)。结论:膜性肾病患者以PLA2R抗体和肾小球IgG4联合检测,可取得较高诊断效能,为患者的早期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 简介: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分析现代针灸文献治疗腹痛"同功穴"的选用规律。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的方式,对1958—2015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和维普数据库针灸治疗腹痛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及整理,得到相关文献50篇。结果:通过分析得出,现代文献针灸治疗腹痛"同功穴"主要为足三里、天枢、内关和中脘等;"同功穴"所属经脉主要为足阳明胃经和任脉;"同功穴"所在部位主要是下肢部和胸腹部;"同功穴"的特定穴类别选用主要是五输穴和募穴。结论:针灸治疗腹痛,主要选取主治作用相同或者相近的腧穴,即同功穴为主,使腧穴配伍产生协同增效的作用,起到增强针灸治疗腹痛的临床疗效。

  • 标签: 针灸 腹痛 同功穴 规律 数据挖掘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门诊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的使用情况及特点,监测此类药物用药的合理性及药物的利用情况。方法:调取本院2015年全年门诊NSAIDs的处方,计算用药频率(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等,并进行分析。结果:本院使用的NSAIDs口服品种9种、外用栓剂1种,所有药品DUI均小于1。结论:本院的NSAIDs临床应用基本合理。

  • 标签: 非甾体类抗炎药 用药频率 药物利用指数 合理胜
  • 简介:观察健脑合剂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脑电地形及脑循环动力学的影响.采用分段分层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68例VD患者分为健脑合剂治疗组38例,舒脑宁、脑复康对照组30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脑电地形及经颅多谱勒,研究其对脑电地形及脑循环动力学的影响.结果:健脑合剂治疗后经颅多普勒超声观测指标除RI和PI外,其余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尤其对MCA和血流速度异常降低的左侧VA和BA的血流有显著的增高作用;对照组治疗后的平均血流速度也比治疗前增高.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脑电地形的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65.79%和16.67%,(P<0.01).结论:健脑合剂治疗对加快脑循环流速,对血管壁弹性、降低血黏度以及脑部中枢神经细胞的功能活动状态有改善作用.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脑电地形图 脑循环动力学 健脑合剂 VD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通过对部分中成药新药研究及生产过程未充分利用药材资源的原因及由此造成的后果进行论述,提出了相关部门应对相关法规进行适当修订的建议,以达到减少药材浪费、保证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 标签: 中药资源 可持续利用 中成药新药研究
  • 简介:痫宁1是由硼砂和小量苯巴比妥组成的中西药结合制剂,临床报道有抗癫痫作用。本实验证明,小剂量硼砂对各种惊厥基本无效,小剂量苯巴比妥对几种惊厥疗效差,但当这两种剂量的药物合用时,则抗惊厥作用提高。本品腹腔注射或灌胃给药,对电惊厥、戊四氮惊厥和士的宁惊厥均有较好对抗作用.且呈量效关系。其中抗电惊厥作用与苯妥英钠相似,抗士的宁惊厥好于苯妥英钠、安定。本品腹腔注射抗电惊厥的治疗指数为10.43。

  • 标签: 惊厥 苯妥英钠 士的宁 苯巴比妥 小剂量 实验性
  • 简介:目的:观察拜糖平联合诺和灵30R对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2型D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拜糖平)和对照组(诺和灵30R),两组患者的年龄、FPG、2hPG、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两组疗效均可,FP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两组达到相同血糖水平所需的治疗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拜糖平组的胰岛素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拜糖平联合诺和灵30R能有效控制高血糖。

  • 标签: 2型糖尿病 拜糖平 诺和灵30R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一个世纪以来,在我国陆续出土了成批简牍帛书,其中有数量可观的医学文献,涉及当时医药卫生的各个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故试将涉医简帛文献的出土概况进行概述。

  • 标签: 医学 简帛 出土文献
  • 简介:张景岳在《景岳全书·郁证》的论情志三郁证治篇说到,忧郁者的症候为“戚戚悠悠”“精气但有消索”“神志不振”^[1]。而西医的抑郁症则被认为是躁狂抑郁症的一种发作形式。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以及言语动作减少、迟缓为典型症状。

  • 标签: 单味中药 提取物 抗抑郁
  • 简介: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对近30年来以通下法治疗中风病的文献资料进行质量分析并总结中风病发病、证候及方药应用规律。方法收集1979-2013年在CNKI上公开发表的应用通下法治疗中风病的文献,录入设计数据库,对符合文献纳入标准的文献通过改良Jadad量表进行质量评价。同时对于文献病例基本资料、辨证分型和方药的使用进行分析,利用MicrosoftExcel工具对病例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频数分析对病例症状、舌脉、证型、常用方剂和药物规律进行数据挖掘。结果中风病的症状除了中风病本身五大主症外,大便不通、腹胀、喉痰鸣出现频率高,头痛、烦躁、头晕、发热、呕吐呃逆、面赤、喘息气粗等症状相对出现较多。舌质以红、暗红、绛红和紫瘀为主,脉象多表现为弦脉、滑脉和数脉,脉象并见以弦滑脉最多,其次为弦数脉和滑数脉。主要病理因素痰证出现频率最高,其次为热证、风证、瘀证、虚证和火证。处方用药除了大量运用泻下剂,也兼顾祛风、清热、祛痰、理血、表里双解和治疡。药物使用频次以大黄、芒硝、胆南星、瓜蒌、枳实、厚朴和菖蒲应用最多。除了使用汤剂、丸剂外,还有胶囊及颗粒剂。方药服用方式包括口服、鼻饲、灌肠、静脉滴注以及浴脐。方剂大多数为4~12味药,总量50~150g之间居多。结论中风病痰热及腑实证集中出现,且在治疗以应用泻下药及化痰止咳平喘药物为主,临床辨证时应重视痰热腑实病机对中风病各阶段的影响,灵活应用通下法。

  • 标签: 通下法 中风病 辨证论治规律 数据挖掘
  • 简介:通过对古今中外医籍针刺技术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挖掘,提炼精华,分析理念,阐述观点。以期通过此次梳理,为制定毫针针刺技术奠定理论基础,促进毫针针刺技术标准化、规范化的进程。

  • 标签: 毫针 针刺技术 标准化
  • 简介:《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目录学文献,也是研究中华传统医学文献的宝贵资料。《汉书·艺文志》的医史文献价值主要表现在其医史文献著录法,其体现的医学资料价值和反映的医学思想理念以及对后世医史文献著录的影响等方面。

  • 标签: 汉书·艺文志 医史文献 目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