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3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酸酯酶抑制剂的药物作用及临床应用。方法对磷酸酯酶抑制剂的药物作用及严重和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临床应用。结果磷酸酯酶抑制剂长期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加剧疾病的进展和激发严重的心律失常。结论磷酸酯酶抑制剂应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及低心排出量综合征(LCOS),尤其是心脏手术后。

  • 标签: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药物作用 临床应用
  • 简介:(辽宁省庄河市栗子房镇中心卫生院辽宁庄河116416)摘要目的对急性支气管炎采用杏桔陈汤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6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用以杏桔陈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将两组治疗效果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见效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以杏桔陈汤对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疗效甚佳,可广泛推广。中图分类号R562.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213-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钆塞酸钠造影剂造影剂增强扫描中的护理及过敏的预防。方法以接受MR钆塞酸钠造影剂造影剂增强的60例患者为分析对象,并对比钆喷酸葡胺造影剂扫描60例患者,采用相似的护理方法并观察两组患者在造影剂应用中的过敏的情况。结果两组均有少量过敏现象,采用同样的注射剂护理办法对比两组造影剂轻度、中度及重度过敏的情况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钆塞酸钠造影剂与钆喷酸葡胺造影剂在注射过程中应对过敏反应可以采用相似的护理方法。

  • 标签: 钆塞酸二钠 MR增强扫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后出现人工心脏瓣膜-患者不匹配(PPM)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共30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137例,女性165例,年龄23~65岁(46.95±11.31岁),手术方法均为体外循环下行尖瓣置换术,术后随访1年,按照随访的有效瓣口面积指数(EOAI)≤1.2cm2/m2定义为PPM,分为PPM组及非PPM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围手术期及术后各项指标。结果术后1年出现PPM现象共61例,发生率为20.20%,其中使用25mm双叶瓣32例(52.46%)、27mm双叶瓣25例(40.98%)。PPM组在ICU停留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体表面积、EOAI、平均跨瓣压差及肺动脉压力与非PPM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非PPM组术前、术后肺动脉压有统计学差异(P<0.001),PPM组术前、术后肺动脉压无统计学差异(P=0.07)。结论尖瓣置换术后出现PPM对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有一定影响,尽量使用较大型号的双叶机械瓣以降低PPM现象的发生率。

  • 标签: 瓣膜-患者不匹配 二尖瓣置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级预防用药依从性与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12月本院接诊的冠心病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之分成2组A组和B组各34例。A组实行级预防用药,B组实行常规用药。对两组的心绞痛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A组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率为32.35%,明显比B组的79.41%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12例用药依从性好,占总比例的35.29%,和心绞痛发作次数、家人提醒用药、高脂饮食以及次住院等因素有着直接性的关系。结论采取级预防用药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施治,可取得更加显著的疗效,并且,冠心病患者级预防用药依从性和多种因素有着直接性的关系。

  • 标签: 用药依从性 冠心病 相关因素 二级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第产程应用自由体位对产妇分娩效果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120例孕妇被选入本组研究,入组患者选择起止时间为2016年9月—2017年9月。入选组患者被分为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60)两组实施对比研究,其中对照组第产程应用常规体位,研究组第产程应用自由体位。观察两组产妇的第产程时间与产后2h出血量以及临床舒适度评分,以及新生儿的出生体重以及不同时间的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的第产程时间与产后2h出血量均显著短于或少于对照组,临床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两组新生儿的出生体重以及不同时间的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研究组与对照组孕妇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第产程应用自由体位可以改善产妇的分娩效果,提高其临床舒适度,且不会对新生儿产生不良影响。

  • 标签: 第二产程 自由体位 分娩效果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三腔囊管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8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应用三腔囊管开展治疗,但是插管方式不同,对照组为传统插管方法,观察组为改良插管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痛苦程度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开展治疗时,应用三腔囊管开展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三腔二囊管 食管胃底 静脉曲张出血
  • 简介:摘要脊髓损伤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损伤,会导致患者脊髓对应的神经节段出现感觉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同时还会导致患者出现病理征阳性和肌张力异常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脊髓损伤后患者容易出现膀胱功能障碍和直肠功能障碍,称之为便功能障碍。近年来随着临床不断发展,针灸配合康复技术治疗脊髓损伤后便功能障碍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本文针对针灸配合康复技术治疗脊髓损伤后便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 标签: 针灸配合康复技术 脊髓损伤 二便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次性和次性完成根管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定本院口腔科收治的接受根管治疗的患者104例,研究时段从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在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下,分观察组(52例,一次根管治疗)、对照组(52例,次根管治疗),比较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较对照组轻,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一次根管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一次根管治疗 二次根管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第产程异常产妇产钳助产和急诊剖宫产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03月—2018年03月于我院就诊的第产程异常的产妇,共6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急诊剖宫产,观察组采用产钳助产,对比两组产妇和新生儿的具体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分娩时间短于对照组,且不会对产妇造成很大的影响,新生儿的重度窒息率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第产程异常的产妇,通过产钳助产可以有效的解决头位难产的情况,减少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缩短产程,更好地保障母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第二产程异常 产钳助产 急诊剖宫产 临床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D-聚体和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水平联合检测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早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36例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D-聚体含量和FDP含量。结果观察组D-聚体和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聚体和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联合检测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D-二聚体 FDP DIC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不同孕周胎儿畸形进行检查和诊断的过程中,使用维、四维联合超声检查的价值。方法针对40例疑似为胎儿畸形的孕妇进行维超声检查,并将其归为对照组,后同时进行维联合四维超声检查,并归为观察组,本次40例孕妇均为我院2014年5月到2016年1月间收治。结果40例疑似为胎儿畸形的孕妇,对照组检出率为77.5%,观察组检出率为87.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四维联合超声检查诊断不同孕周胎儿畸形价值分析发现,维联合四维超声检查相比较单纯的维超声而言,对于其具有更高的检出率,因此临床的使用价值更好,所以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 标签: 二维超声 四维超声 不同孕周 胎儿畸形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超声联合思维超声在产前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7月—2016年7月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产妇1200例进行本次医学探究,对孕产妇进行维超声检查、四维超声检查,分娩后对单独进行检查的结果与联合进行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检查胎儿畸形过程中,四维超声检查的特异性和准确性要高于维超声检查,但两者检查结果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维超声检查的敏感性要显著高于维超声检查。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维超声检查与四维超声检查,其敏感性、准确性以及特异性要高于维超声检查、四维超声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胎儿畸形时,应用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检查,准确率更高,降低了漏诊率,在临床诊断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产前检查 胎儿畸形 二维超声 四维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维及三维超声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维及三维超声的孕产妇45587例,跟踪妊娠结果,分析对比分娩后与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差异。结果45587例分娩后得知畸形者102例(0.22%),包括单发畸形85例(83.33%),多发畸形17例(16.67%),共125个畸形病灶;分娩或终止妊娠者中,存活者91例(89.22%),死亡11例(10.78%);单纯维超声产前检出116个(92.80%),漏诊9例(7.20%);维联合三维超声检出122例(97.60%),漏诊3例(2.40%);维,维联合三维超声检出率差异不大(P>0.05)。结论在胎儿畸形诊断中应用维及三维超声的临床价值良好,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二维超声 三维超声 产检 畸形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甘草酸胺肠溶胶囊防治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6月-2016年7月收治的80例结核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全部患者均无肝功能损害。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全部患者均给予“2HRZE/4HR”短程化疗方案行抗结核,基于此,对照组采取葡醛内酯治疗,观察组则采取甘草酸胺肠溶胶囊治疗。治疗后,统计2组肝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药物性肝炎的发生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0%(P<0.05);治疗前,2组肝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指标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给予“2HRZE/4HR”方案行抗结核化疗的过程中,采取甘草酸胺肠溶胶囊治疗能够显著降低药物性肝炎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肝功能损伤,并能够确保治疗的顺利开展。

  • 标签: 肝损害 抗结核药物 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孕妇次妊娠再次剖宫产的相关因素及并发症,探讨合理的分娩方式。方法选择我院产科2012年6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006例再次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瘢痕子宫孕妇且均选择再次剖宫产者51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非瘢痕子宫孕妇次妊娠行剖宫产者493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指征、分娩结局、母婴发症及医疗费用等。结果观察组再次剖宫产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9.6%,高于对照组的5.9%(P<0.05)。其总手术时间、出血量均多于后者(P均<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及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NICU平均住院费用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社会因素是瘢痕子宫产妇选择再次剖宫产的重要原因,建议控制社会因素导致的剖宫产,提高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率,确保母婴安全。

  • 标签: 瘢痕子宫 再次剖宫产 母婴并发症 社会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医药健康管理用于社区糖尿病(2型)管理的价值。方法选择社区糖尿病患者124例患者,随机分为各62例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健康管理以及中医药健康管理。对比两组糖尿病患者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总生活质量、血糖水平变化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组间干预前,总生活质量评分、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水平对比,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3项指标再次对比,P<0.05。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药健康管理利于糖尿病患者病情改善、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具有实施安全性、有效性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中医药健康管理 血糖水平 生活质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肺炎患儿中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和D-聚体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受检儿童晨起空腹抽取静脉血4ml,观察血小板参数和D-聚体数值变化。结果(1)血小板参数变化中,肺炎急性期与对照组比较,除MPV外其他血小板参数,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2)D-聚体数值变化中,肺炎急性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肺炎患儿血小板参数和D-聚体数值的数据变化显示肺炎患儿存在血液粘度增高。

  • 标签: 肺炎患儿 血小板参数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生育胎对首胎子女的心理影响,为有效纠正和减轻胎首胎子女的不良的心理及行为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随机发放的大孩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200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首胎子女愿意父母生育胎的占57.0%,不愿意的占15.0%,还在考虑的占17.5%,不知道的占10.5%。女孩喜欢父母生育女孩占52.4%,生育男孩占38.1%;男孩喜欢父母生育女孩占52.6%,生育男孩占36.8%。父母生育胎后首胎子女感觉幸福的占29.0%,感觉生活质量不高的占10.0%,感觉没有不同的占6.5%,不知道的占29.0%,感觉负担更重的占25.5%。结论很多独生子女排斥父母要胎是不争的事实。

  • 标签: 首胎 二胎 心理影响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