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低剂量技术在肝癌患者腹部扫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2月到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并为其采取常规剂量与低剂量螺旋CT扫描,为其进行扫描结果对比。结果研究组的放射剂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在图像质量评分与噪声值上则无明显不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剂量高低不会影响螺旋CT扫描结果,但是低剂量可减少放射剂量,更加安全。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肝癌 腹部扫描 低剂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降低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全麻腹部手术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8例,对照组28例,分别接受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水平以及躁动程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心率75.8±1.2次/min,舒张压84.7±2.6mmHg,收缩压132.5±1.6mmHg,躁动程度评分1.2±0.3分;对照组患者平均心率86.9±1.4次/min,舒张压98.5±2.2mmHg,收缩压148.7±1.9mmHg,躁动程度评分2.2±0.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能够显著减轻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 腹部手术 全麻苏醒期躁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腹部手术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8.10±1.15小时)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6.0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部手术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腹部手术 粘连性肠梗阻 综合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科盆腔肿块物使用经腹部、阴道部超声诊断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80例妇科盆腔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收治时段在2014年06月-2018年01月间;均实施经腹部+经阴部超声诊断,分析诊断情况。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97.78%)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对妇科盆腔肿块的诊断符合率(73.33%),(28.54,P<0.05)。结论妇科肿块患者采取经阴道超声检测与经腹部相比,经阴道超声检查在诊断符合率方面有经腹部超声检查所不可比拟的优点,是妇科盆腔肿物诊断重要方法,能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 标签: 经阴道超声 经腹部超声 诊断 盆腔肿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应用于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86例肝脏肿瘤患者,在常规磁共振平扫的基础上,采用腹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对患者实施扫描,观察其应用效果。结果肝细胞癌患者的ADC值与肝转移瘤患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细胞癌、肝转移瘤患者ADC值均明显低于肝血管瘤患者(P<0.05);肝细胞癌、肝转移瘤、肝血管瘤患者ADC值均明显低于肝囊肿患者(P<0.05)。结论腹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能够为肝脏良、恶性肿瘤的临床鉴别提供良好参考依据,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腹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肝脏肿瘤 鉴别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经腹部超声及经阴道超声在孕11~14周筛查胎儿畸形中的价值。方法将28例孕期11~14周的孕妇纳入研究,均经引产证明有胎儿畸形;对其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和经腹部超声检查,统计与实际结果相符情况。结果引产确诊共有42处畸形,经腹超声与其相互的共有29处,诊断水平为69.05%;经阴超声与实际相符共40处,诊断水平为95.24%。经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诊断11~14胎儿畸形诊断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用于孕期11~14周胎儿畸形筛查中均有一定价值,但经阴道超声诊断水平更高,适合腹部脂肪厚、高危孕妇和经腹部超声可疑异常者,以提高检出率。

  • 标签: 经腹部超声 经阴道超声 胎儿畸形 产前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负压封闭封闭引流术在腹部手术后低位肠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于2016年9月-2017年8月接受本院治疗的70例腹部手术后低位肠瘘患者,根据引流术不同分为参照组(普通引流术35例)和实验组(负压封闭引流术35例)。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术后康复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及术后下床、肠功能恢复和住院时间均优异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腹部手术后低位肠瘘治疗中,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有效提高患者预后效果,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术 腹部手术 低位肠瘘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气管插管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普外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与可行性。方法选择104例ASAⅠ~Ⅱ级择期行普外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气管插管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A组)和单纯气管插管全麻组(B组),每组52例;分别于麻醉前、气腹后20min记录SBP、DBP、HR、SPO2等指标,同时比较两组病人的麻醉效果及术者对肌松的满意度。结果两组病人在术前SBP、DBP、HR、SPO2等方面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气腹后SBP、DBP、SPO2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而HR有所增快,与术前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气腹后20minA组SBP、DBP均显著低于B组(P<0.05),气腹后20minA组HR、SPO2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病人在术中腹肌松弛度及麻醉效果两方面,A组腹肌松弛度优良率92.3%(48/52),麻醉效果优良率90.4%(47/52);而B组腹肌松弛度优良率65.4%(34/52),麻醉效果优良率65.4%(34/52,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气管插管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比单纯应用全麻时麻醉效果更稳定,,是一种安全的麻醉方法,在临床上大量推广使用。

  • 标签: 腹部腹腔镜手术 气腹 气管插管联合硬膜外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128层螺旋CT和轴扫技术降低腹部CT检查辐射量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7例腹部CT扫描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A组14例,行128层螺旋CT扫描,B组13例,行轴位阶段扫描。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两组扫描的图像质量、噪声水平以及辐射剂量。结果两组平扫和增强扫描的图像质量及噪声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X线的辐射剂量明显比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使用128层螺旋CT和轴扫技术所获得的图像均有较高质量,但是轴扫技术的腹部CT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128层螺旋CT扫描,更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128层螺旋CT 轴扫技术 腹部CT 辐射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鼻胃减压管治疗腹部手术致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致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鼻胃减压管,观察组为奥曲肽联合鼻胃减压管,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腹围改善、腹胀缓解、腹痛缓解、自主排气、气液消失低于对照组。结论奥曲肽联合鼻胃减压管治疗腹部手术致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奥曲肽 鼻胃减压管 腹部手术致早期炎症性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对妇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实施两种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共收治的90例妇产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分别采取传统治疗及红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44%;且治疗组患者切口愈合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实施红光照射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 标签: 妇产手术 腹部切口 脂肪液化 红光照射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益气导滞汤对脊柱骨折脱位术后患者气滞血瘀型腹部胀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100例脊柱骨折脱位术后气滞血瘀型腹部胀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采取益气导滞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益气导滞汤对脊柱骨折脱位术后气滞血瘀型腹部胀痛的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腹部胀痛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益气导滞汤 脊柱骨折脱位 气滞血瘀型腹部胀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在腹部手术后腹壁切口疝的治疗中应用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腹部手术后腹壁切口疝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以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以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的围术期相关指标和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中出血量比较研究组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研究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腹手术比较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的特点,可作为腹部手术后腹壁切口疝的首选治疗方案。

  • 标签: 切口疝 腹腔镜 开腹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以腹部损伤为主的多发伤全程一体化救治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8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以腹部损伤为主的123例多发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治方法及救治效果等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探讨以腹部损伤为主的多发伤全程一体化救治体会。结果123例多发伤患者中,治愈116例(94.3%),死亡7例(5.7%),行手术治疗85例。结论通过开通绿色急救通道,采用专业化救治模式,合理运用损伤控制策略,能够有效降低病死率,提高救治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部损伤 多发伤 一体化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部B超联合经阴道B超在妇产科急腹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54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术前腹部B超、阴道B超检验,并经术后病理检验确诊。观察三种方法的检验准确率。结果经腹部B超检测,确诊51例,漏诊3例,准确率94.44%;经阴道B超检查确诊52例,漏诊2例,准确率96.29%;阴道和腹部B超联合检查确诊54例、漏诊0例,准确率100%。联合监测准确率显著高于单纯经腹B超检验和经阴道B超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部B超联合经阴道B超检测能够准确判定妇产科急腹症,帮助医师准确判定患者疾病情况,且经济适用、方便快捷,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腹部B超 阴道B超 妇产科急腹症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个体化术中护理干预对腹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压疮风险的影响,为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手术治疗的60例腹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照11分组比例,分为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的对照组以及加行个性化术中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每组患者30例。对比两组腹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体温、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情况,术前、术后第3天压疮风险(参考Braden评分),术后寒战、躁动情况、拔管时间、清醒时间。结果组间术前、术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术中、术毕体温结果对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Braden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组间术后寒战、躁动发生率以及拔管时间、清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結论术中个体化护理干预利于降低患者压疮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手术预后效果,具有推行价值。

  • 标签: 个体化术中护理 腹部肿瘤 糖尿病 压疮风险 生命体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复合羟考酮应用于腹部手术麻醉及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术中采用舒芬太尼麻醉,术后采用舒芬太尼镇痛;观察组术中采用舒芬太尼麻醉,术后采用羟考酮和右美托咪啶联合镇痛。比较两组的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2、12、24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啶复合羟考酮,可有效缩短麻醉恢复的时间、麻醉和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羟考酮 右美托咪啶 麻醉 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