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微小剂量维地洛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左室重构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Olivetti的方法对130只雌性SD大鼠致AMI,随机分成AMI和维地洛微小剂量组.另设假手术对照组.给药4周后行血流动力学测定和病理分析.结果AMI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左室舒张末压(LVEDP)、容积(LVV)、重量(LVW)均显著增加(P均<0.001),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p)及其校正值(±dp/dt/LVSP)均显著降低(P<0.01~0.001).维地洛组与AMI组相比,LVEDP、LVV和LVW均显著降低(P均<0.01),±dp/dt及±dp/dt/LVSP均显著增加(P<0.02~0.01).结论维地洛微小剂量即能有效防止大鼠AMI左室重构,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左室功能.

  • 标签: 卡维地洛 心肌梗塞 左室重构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辛伐他汀与阿波糖配合治疗对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的炎性水平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12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抽签法分为A组(n=60,辛伐他汀联合阿波糖)和B组(n=60,辛伐他汀),观察两组的患者的炎性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炎性水平均明显降低,A组低于B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t=4.882,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阿波糖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有助于降低炎性水平,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糖尿病合并高血脂 辛伐他汀 阿卡波糖 炎性水平
  • 简介:目的探讨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肾上腺素能受体β1、β2、α1自身抗体及Mg2+代谢的影响.方法慢性心功能不全病人60例,分为维地洛组36例和常规治疗组24例,正常对照为健康体检者30例.常规治疗组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利尿剂和强心苷.维地洛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维地洛.随访6个月,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参数,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血浆β1、β2、α1自身抗体,测外周单核细胞Mg2+含量及24h尿Mg2+排泄量.结果治疗后,维地洛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和收缩末内径分别为(57±6)mm和(43±6)mm,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的(64±4)mm和(52±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为0.51±0.08,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的0.42±0.06(P<0.01).治疗后维地洛组3种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滴度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维地洛组3种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滴度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力衰竭病人尿Mg2+排泄量明显升高(P<0.01),单核细胞Mg2+含量降低(P<0.01).结论β1、β2、α1受体参与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维地洛通过阻断β1、β2、α1受体改善心功能,同时减少尿镁排泄,增加细胞内镁水平.

  • 标签: 卡维地洛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受体 肾上腺素能
  • 简介: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和维地洛联合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方法300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动态血压结果,按照夜间血压下降率〈10%为非杓型组,≥10%为杓型组。给与维地洛和厄贝沙坦联合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动态血压和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变化。结果高血压存在着明显的昼夜节律。非杓型组与杓型组相比左心室质量、左心室质量指数及左心房内径、舒张功能障碍明显增加。治疗后,非杓型组昼夜节律恢复,心室质量、心脏舒张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结论维地洛和厄贝沙坦联合可以恢复高血压患者的昼夜节律,减轻心肌重塑,改善舒张功能。

  • 标签: 高血压 昼夜节律 动态血压监测 卡维地洛 厄贝沙坦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 简介: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有效治疗主要为药物治疗,而且大多数患者用药疗程长,部分患者需终身服药。马西平与丙戊酸类药物均为一线抗癫痫药物,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丙戊酸类药物主要有丙戊酸钠、丙戊酸镁、丙戊酰胺等。二者对肝脏及血液系统均有潜在影响,而且可能发生皮疹,尤其马西平可能发生致死性剥脱性皮炎。

  • 标签: 丙戊酸钠 代谢酶基因多态性 卡马西平 类药物 抗癫痫药物 神经系统疾病
  • 简介:目的比较静脉应用尼非兰与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6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胺碘酮组给予胺碘酮治疗,尼非兰组给予尼非兰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房颤转复情况、复律时间、心室率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尼非兰组转复25例,无效5例,治疗有效率为83.3%(25/30);胺碘酮转复24例,无效6例,治疗有效率为80.0%(24/30),两组治疗转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1,P>0.05)。尼非兰组转复时间比胺碘酮组转复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4.2±60.87)minvs(.162.77±70.82)min,t=-5.91,P<0.01]。胺碘酮组出现6例不良反应,尼非兰组出现10例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2,P>0.05)。结论在阵发性房颤患者转复治疗中,尼非兰与胺碘酮均有较好的疗效,尼非兰转复时间较胺碘酮更短,能较快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心房颤动 尼非卡兰 胺碘酮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塞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中陆肾上腺素受体(β3-AR)表达的变化以及维地洛的干预作用。方法:SD大鼠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4周后存活大鼠被随机分为心力衰竭(HF)对照组、美托洛尔(MET)组、维地洛(CAR)组3组,另有10只大鼠行假手术(Sham组)。MET组给予美托洛尔6mg/kg·d,CAR组给予维地洛3mg/kg·d。Sham组、HF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再次饲养8周后所有存活大鼠行血流动力学检查,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定心肌β3-ARmRNA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HF组心率(HR)显著增快(P〈0.01),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o/dr)显著降低(P〈0.01),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显著升高(P〈0.01);与HF组相比,MET组、CAR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得到显著改善(P〈0.01或〈0.05),且以CAR组更为明显。与Sham组相比,HF组β3—AR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1);与HF组相比。MET组β3-ARmRNA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而CAR组β3-ARmR—NA表达率显著下降(P〈0.01)。结论:心力衰竭大鼠心肌中β3-ARmRNA表达增加,维地洛能降低β3-ARmRNA的表达,从而改善心功能。

  • 标签: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受体 肾上腺素能Β3 卡维地洛 大鼠
  • 简介:目的:观察国产维地洛的降压疗效及其对高血压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方法:入选80例高血压患者按随机配对原则分入维地洛组(组)及络德对照组(络组)。病人在用药前及总疗程结束后采血,用亚硝酸还原法测定血浆NO,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血浆ET。另10例正常对照组测定血浆NO、ET。结果:降压总有效率组为85%,络组为84.6%,两组用药后心率均下降,两组患者降压疗效及心率下降均无显著差异(P〉0.05)。用药前血NO浓度:组、络组的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组、络组的均显著上升(P均〈0.05),用药前血ET浓度:组、络组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用药后组、络组的均显著下降(P均〈0.05)。两药对NO、ET影响无显著差异,两药的不良反应较轻,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种国产维地洛均有较好的降压疗效。高血压病人经维地洛治疗后血管内皮功能有改善。

  • 标签: 高血压 卡维地洛 一氧化氮 内皮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