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针对60例ALT在40-80U/L之间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穿刺,肝组织病理学观察,总结出21.6%的患者应该进行抗病毒治疗。5%的患者达到早期肝硬化的程度。得出慢性轻度乙型肝炎进行肝穿刺是很有必要的结论。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肝穿刺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 简介:摘要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是由有核细胞产生的蛋白酶抑制剂,随着医学上对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的深入研究,发现其不仅在肾脏疾病方面有临床价值,而且在肝脏疾病、糖尿病、肿瘤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旨在研究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的测定方法及临床应用。

  • 标签: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测定方法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9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吸氧、化痰、平喘、抗感染等),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40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1次/d,疗程14d。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指标的变化,同时检测两组患者血清IL-8和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中IL-8和TNF-α浓度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可降低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中IL-8和TNF-α浓度,抑制炎症细胞生成,对COPD气道炎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6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好转进入临床稳定期后分别测定PCT、CRP、白细胞计数(WBC)、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并将各种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PCT、CRP在VAP患者中高于其他指标,治疗后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CT和CRP可作为VAP炎症状况及其控制状况的重要指标并可提示病情严重程度。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C反应蛋白(CRP)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断及严重程度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门诊及住院的成人CAP患者56例,正常对照组52例,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结果与对照组相比,56例CAP组患者血清CRP值明显增高,且CAP中(Fine危险分层III)、重度组(Fine危险分层IV、V)高于病情较轻组(Fine危险分层I、II),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CRP水平可作为诊断成人CAP的一种有用标记物;血清CRP水平可反应CAP的严重程度,其对决定患者接受何种相应的治疗起重要作用。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Fine危险分层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檗碱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为小檗碱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前及治疗15天后,抽取静脉血,分别运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高压液相色谱仪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小檗碱组在治疗15天后的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檗碱可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抑制炎症反应。

  • 标签: 小檗碱 急性冠脉综合征 超敏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基质蛋白酶9(MMP-9)及C反应蛋白(CRP)含量的影响。方法53例ACS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测定治疗前、治疗4周后CRP和MMP-9水平。结果2组治疗前CRP和MMP-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RP和MMP-9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CRP和MMP-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降低ACS患者CRP和MMP-9水平。

  • 标签: 辛伐他汀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CRP MMP-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