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8 个结果
  • 简介:因为抗生素自身存在的缺陷,在防治越来越复杂的猪传染病时常常出现疗效不佳或没有疗效的情况。中草药成份复杂,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弥补了抗生素的缺陷。同时,应用中草药时都是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发挥最大的疗效,从而有效治疗猪传染病。本文对应用中草药防治猪传染病的药物选择、药物组方及药物使用方法进行了简述。

  • 标签: 中草药 猪传染病 防治 应用
  • 简介: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动物,选用健康的一岁来航母鸡。2.方法,将试验鸡分三组,每组30只母鸡,然后分别进行饲养。第一组于不清洁的室内饲养,给以全价饲料,但不给光照,饲养25天左右。第二组于同样的室内饲养,给以光照,但饲料中减少钙的含量,饲养25天。第三组是对照组仍在同样室内饲养,喂全价饲

  • 标签: 室内饲养 全价饲料 试验鸡 细菌感染 临床试验 软壳蛋
  • 简介:纵观对禽类肿瘤的研究多集中在病毒引起的肿瘤方面,这不仅因为其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更在于其还可作为人类肿瘤或癌症的动物实验模型。在养禽生产实践中,常见的禽病毒性肿瘤包括马立克氏病(MD)、白血病/肉瘤(ALS)、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RE)、淋巴组织增殖症(LPD)和大肝大脾病(BLS)等。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是第一个用实验证明具有致肿瘤作用的疱疹病毒,是研究病毒性肿瘤特别是疱疹病毒肿瘤的理想实验模型,同时,MD也是广泛使用疫苗预防的肿瘤性病毒病。

  • 标签: 肿瘤病 马立克氏病病毒 临床鉴别诊断 动物实验模型 组织增殖 养禽生产
  • 简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以下简称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以下简称PRRSV)导致的母猪晚期流产、早产、死胎、木乃伊胎等繁殖障碍和仔猪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及高死亡率为特征的猪传染病。1疾病的病原及流行特点1.1病原PRRSV是一种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病毒粒子呈球型,直径为55~60nm。根据其形态学及理化特征、细胞亲嗜性、毒株变异、持续性感染、基因组大小、结构、RF同源性及转录模式等特征明显类似于动脉炎病毒属成员,现其病毒分类地位为

  • 标签: 临床症状 呼吸综合征 猪繁殖呼吸
  • 简介:目前,治疗临床型乳房炎的常用药物是抗生素,常用方法主要是抗生素肌肉注射或乳头内注入。但是抗生素在奶中的残留问题越来越引起食品卫生方面的关注,休药期弃奶导致的经济损失也比较严重。目前临床防治乳房炎趋向于不使用抗生素类药,而采用加强饲养管理、搞好挤奶卫生、乳头消毒、使用非抗生素类药等,用中药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报道也日渐增多。

  • 标签: 临床型乳房炎 中药治疗 疗效观察 乳炎消 抗生素类 搽剂
  • 简介:喹乙醇(Olaquindox)属于喹噁啉类药物,又被称为喹酰胺醇、倍育诺,商品名有灭霍灵、灭败灵、快育灵等,是1965年德国拜耳公司以邻硝基苯胺为原料合成的饲料药物添加剂,在国内北京营养源研究所1981年首次研制成功。喹乙醇的化学名称为:2-[N-(2-羟基一乙基)-氨基甲酰]-3-甲基一喹噁啉-1,4一二氧化物,分子式C12H13N3O4,为浅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在甲醇、乙醇和氯仿中儿乎不溶,熔点(熔融分解)207℃~213℃,常温下非常稳定,在40℃仍可保存3年以上,在70℃时可保存六个月以上不被氧化,90℃高温30min无变化,在混合物或片剂中稳定性也很好,可与矿物质、微量元素常用饲料添加剂和中学药配伍混用。但对光敏感,光照易分解为棕色或深棕色。

  • 标签: 喹乙醇 安全性评价 临床应用 饲料药物添加剂 兽药 德国拜耳公司
  • 简介:氟苯尼考是动物专用新型氯霉素类广谱抗菌药,因具有抗菌谱广、吸收良好、体内分布广泛、无潜在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隐患及安全性较好的特点,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因此被养殖业重复的、盲目的使用,给食品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隐患。本文将对氟苯尼考在畜禽临床上使用不当的危害予以分析与讨论。

  • 标签: 氟苯 再生障碍性贫血 氯霉素类 广谱抗菌药 兽药残留监控 休药期
  • 简介:1流行特点该病有两个血清型,PCV-1型没有致病性,PCV-2型具有致病性,其潜伏期为2w。据一些国家的血清学调查,多数猪场血清阳性率在30%~80%之间,仔猪出生后血清中含有较高的抗PCV母源抗体,在出生后8-9周龄这种抗体消失,在13~15周龄时血清中这种抗体又会重新出现,这正是8-9周龄前后仔猪易感染该病的原因所在。

  • 标签: 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 综合防治 临床诊断 母源抗体 血清学调查 血清阳性率
  • 简介:高致病性蓝耳病具有传染性强、治疗效果差、发病急以及死亡率高的特征,对母猪、仔猪以及育肥猪等具有较大的危害.在本文中,将就高致病性蓝耳病的临床症状和防控措施进行一定的研究.

  • 标签: 高致病性蓝耳病 临床症状 防控措施
  • 简介:犬蠕形螨皮肤病是一种蠕形螨寄生于犬皮肤内汲取营养成分、破坏皮肤组织导致皮肤出现过敏和炎症反应病变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皮肤病。近年来该病呈上升趋势。在兽医临床上,因其防治效果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较难以彻底治愈,复发率高。为此,我们研发一种新药“粤警1号”。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新药物的临床疗效,我们选用了36例单纯感染蠕形螨皮肤病的患犬进行治疗试验,报道如下。

  • 标签: 兽医临床 皮肤病 蠕形螨 疗效观察 营养成分
  • 简介:临床上引起猪腹泻的传染病主要包括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病、伪狂犬病、仔猪黄痢和白痢、肠炎型仔猪副伤寒、猪痢疾及猪梭菌性肠炎等,尤以病毒性腹泻为多见。现将上述几种以腹泻为主症的猪传染病,依其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等临床方面的特点进行介绍,并提出对这类疾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 标签: 猪传染病 临床诊断 防控措施 猪腹泻 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流行性腹泻
  • 简介:课程的质量直接决定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能够实现。为提高教学效果,笔者以基于工作过程构建教学内容和实施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等教学改革为核心,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引导,不断探索和实践,对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建设,以满足兽医专业学生就业岗位需求。

  • 标签: 技术课程 兽医专业 兽医临床 诊疗 学院 职业
  • 简介:传统上。奶牛围产期阶段是指产前3周和产后4周这一特殊时期。在这一特殊时期,由于耍终止妊娠、发动分娩、哺乳犊牛、启动泌乳和准备再孕,母牛机体内分泌系统和生理代谢功能均发生巨大变化,此时期也使奶牛最易罹病,奶牛80%的疾病即发生于这一时期。正因为如此,围产期管理往往被视为奶牛场管理诸多重要环节中的重中之重环节!在我频繁拜访奶牛场与奋战在第一线员工的相互沟通中,围产期管理系最难的一个主题。

  • 标签: 围产期管理 奶牛群体 繁殖工作 奶牛场管理 临床 内分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