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医院招标档案管理中的文件整理与分类标准,通过分析现有文献和实践经验,提出一套系统化的整理与分类标准,以提高医院招标档案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对医院招标档案的特点和重要性进行了阐述,指出了文件整理与分类在医院招标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结合实际案例和理论探讨,提出了一套综合考量文档类型、重要性和保密级别等因素的分类标准。最后,通过对比实践效果和探讨可能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了分类标准,并提出了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建议。本研究的成果有助于规范医院招标档案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 标签: 医院招标 档案管理 文件整理 分类标准 效率提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数据挖掘技术在医院信息化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数据挖掘技术以及其在医院信息化过程中现今的应用现状与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提出医院信息化过程中对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建议。结果合理有效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在医院信息化过程中意义重大。结论根据综合分析提出相应建议确定医院信息化建设理念、掌握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原则、深入挖掘患者综合信息、全面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

  • 标签: 数据挖掘技术 医院信息化 应用探究
  • 简介: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究古代方剂治疗肺间质疾病(ILD)的用药规律。方法:以中国方剂数据库为检索库,检索治疗肺痿及肺痹的中医古方建立数据库,并采用Excel、SPSS22.0及SPSSModeler14.2软件进行频数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等方法实现数据挖掘。结果:共检索到方剂84首,中药189味,高频中药57味,甘草、茯苓、桔梗、人参、麦冬等较为常用;补气药、止咳平喘药、清热化痰药最常选用;四气以温、平、寒,五味以甘、苦、辛,归经以归肺经、脾经、心经、胃经、肾经较常选用;因子分析最后提取了11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达71.214%,其中补虚以温阳益气、滋阴养血等治法为主;泻实以清热、化痰、止咳、解表等为主,扶正祛邪为主要治则;聚类分析结果得到13个药组;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34条关联规则,药对以茯苓→人参、甘草→桔梗等为常用。结论:古代方剂治疗ILD多从肺、脾、胃、心、肾手,以补虚泻实为主要治则,多采用温阳益气、滋阴养血和清热、化痰、止咳、解表等方法进行组方治疗。

  • 标签: 中药复方 肺间质疾病 数据挖掘 频数分析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探讨三阴交的配伍规律及应用情况。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建库至2021年9月30日有关针刺三阴交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Excel 2016、SPSS Statistics 25.0、SPSS Modeler 18.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及关联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61篇,涉及疾病73种,主要为精神和行为障碍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三阴交在临床应用中常配伍足三里、百会、关元及太冲等穴,以胃经、任脉、督脉及膀胱经腧穴居多。对高频配穴进行聚类分析,可聚成7类。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出三阴交常用配穴组合有足三里-三阴交、百会-三阴交、关元-三阴交等。结论三阴交临床运用广泛,多配伍胃经、任脉及督脉腧穴,以表里经配穴、上下配穴法为主;可治疗多个系统的疾病,如失眠、脑卒中、焦虑抑郁、痛经、不孕不育等;聚类与关联分析得出三阴交核心配伍腧穴,可作为临床取穴参考使用。

  • 标签: 穴,三阴交 疾病谱 配伍规律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聚类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现有已上市的中成药数据,分析中成药治疗黄疸病的组方配伍与用药规律,为黄疸病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描述性统计与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成药治疗黄疸的基本信息、高频用药、常用药对与配伍组合,利用复杂网络聚类与拓扑参数分析筛选组方配伍网络的潜在药物组方与核心用药。结果共收集79种治疗黄疸的中成药,以清热、扶正、祛湿剂为主,功效多为清热利湿、清热解毒、利湿退黄;共涉及233味中药,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为茵陈、甘草、柴胡、栀子、黄芩等。关联规则支持度较高的药对为黄芩-茵陈、栀子-茵陈、甘草-茵陈等。基于组方配伍网络得到4个紧密连接的聚类组合,包含23味中药;按度数、紧密度指标筛选得到茵陈、牛黄、红花、甘草、木香、香附、大黄、柴胡、丹参等核心药味。结论分析发现治疗黄疸的中成药组方用药符合中医经典理论与临床实践,可为中医临床治疗黄疸及相关中成药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黄疸 中成药 数据挖掘 复方配伍 复杂网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叶天士治疗便闭病用药规律,以供临床参考和借鉴。方法收集《临证指南医案》“肠痹门”“便闭门”处方中药,运用Excel、SPSS 22.0、SPSS Modeler软件进行证型、药物频次、属性统计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叶氏治疗便闭病主要辨证为湿热内蕴、肾阳虚、阴虚火旺、肝肾阴虚、肺失宣肃等证型。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甘、辛、苦为主,归经以胃、脾、肺、肝、肾、心为主,常使用苦杏仁、当归、茯苓、柏子仁、瓜蒌皮等药物,根据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常用药对配伍,如苦杏仁-瓜蒌皮、苦杏仁-郁金、当归-柏子仁等。结论叶天士治疗便闭病是以调理脾胃为中心,注重湿热在致病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注重肺气宣肃、肝气疏泄、膀胱气化作用。叶天士为后世医家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与方法,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 标签: 数据挖掘 叶天士 《临证指南医案》 肠痹 便闭 用药规律
  • 简介:目的将"积水潭名老中医信息分析系统"中杨玉华老师治疗月经病的有效医案为研究对象构建数据库,利用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系统客观地总结和研究杨老的经验,方便后人学习与传承。方法利用R语言读取文字表述格式的医案数据,通过自编程序将其转化为可供统计的数据结构,运用R语言中数据挖掘功能,以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及网络图等形式体现其中潜在的用药规律、辨证分型等。结果对筛选出的119例病例进行分析,确定杨老治疗月经病主要辨证分型为冲任失调、肝肾不足、气血两虚、肝郁气滞等9种证型,并确定处方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有当归、川芎、白芍、香附、菟丝子、法半夏、鹿角镑、醋鳖甲等,依据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女贞子-旱莲草、红花-桃仁-丹参-赤芍、续断-桑寄生、紫河车-炙龟甲-鹿角镑等用药规则和核心处方。结论杨老治疗月经病最常用四物汤及龟鹿二仙胶,并擅长运用血肉有情之品,重视疏肝理气、活血和血、和降冲任。

  • 标签: 杨玉华 R语言 数据挖掘 月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小儿抽动症临床用药规律。方法选择2015年3月到2017年10月40例抽动症患儿,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患儿的临床用药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0)与实验组(n=20),对照组施以氟哌啶醇进行治疗,实验组施以可乐定透皮剂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理前、治疗2个月后的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YGTSS)评分情况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评分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实验组的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并且其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乐定透皮剂对于治疗小儿抽动症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降低患儿的YGTSS评分,并且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数据挖掘 小儿抽动症 临床用药
  • 简介: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各医家治疗银屑病的用药经验。方法:收集了3本中医文献中治疗银屑病的病案,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处方规律。结果:对筛选出来的133首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20个核心药物组合和10首新处方。结论: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平台开展的中药治疗银屑病的数据挖掘和用药规律研究,既可有效指导银屑病的中医临床治疗,同时为防治银屑病的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 标签: 银屑病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关联规则 聚类算法
  • 简介: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V2.50),总结聂惠民教授治疗胃脘痛的用药经验。方法收集聂教授治疗胃脘痛的医案,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总结聂教授治疗胃脘痛的用药经验。结果对筛选出的266首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有柴胡、龙骨、牡蛎、黄芩、黄芪、法半夏、党参等,依据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党参、白术、茯苓等14个核心组合和党参、白术、茯苓、百合等7首新处方。结论聂教授治疗胃脘痛经验丰富,善用柴胡龙骨牡蛎、小柴胡汤等经方,多用解"郁"之品。

  • 标签: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胃脘痛 用药规律 名老中医
  • 简介: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对近30年来以通下法治疗中风病的文献资料进行质量分析并总结中风病发病、证候及方药应用规律。方法收集1979-2013年在CNKI上公开发表的应用通下法治疗中风病的文献,录入设计数据库中,对符合文献纳入标准的文献通过改良Jadad量表进行质量评价。同时对于文献中病例基本资料、辨证分型和方药的使用进行分析,利用MicrosoftExcel工具对病例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频数分析对病例症状、舌脉、证型、常用方剂和药物规律进行数据挖掘。结果中风病的症状除了中风病本身五大主症外,大便不通、腹胀、喉中痰鸣出现频率高,头痛、烦躁、头晕、发热、呕吐呃逆、面赤、喘息气粗等症状相对出现较多。舌质以红、暗红、绛红和紫瘀为主,脉象多表现为弦脉、滑脉和数脉,脉象并见以弦滑脉最多,其次为弦数脉和滑数脉。主要病理因素中痰证出现频率最高,其次为热证、风证、瘀证、虚证和火证。处方用药除了大量运用泻下剂,也兼顾祛风、清热、祛痰、理血、表里双解和治疡。药物使用频次以大黄、芒硝、胆南星、瓜蒌、枳实、厚朴和菖蒲应用最多。除了使用汤剂、丸剂外,还有胶囊及颗粒剂。方药服用方式包括口服、鼻饲、灌肠、静脉滴注以及浴脐。方剂大多数为4~12味药,总量50~150g之间居多。结论中风病痰热及腑实证集中出现,且在治疗中以应用泻下药及化痰止咳平喘药物为主,临床辨证时应重视痰热腑实病机对中风病各阶段的影响,灵活应用通下法。

  • 标签: 通下法 中风病 辨证论治规律 数据挖掘
  • 简介:摘要胰腺癌作为目前最致命的人类肿瘤类型,其生物学上的侵袭性、早期发现策略的空白和有效治疗手段的缺乏是导致胰腺癌生存率低的主要原因。深入了解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早期诊断胰腺癌,有效预测胰腺癌的复发及预后,探索关键的治疗靶点是新时代胰腺癌研究的重中之重。大规模的基因组研究对了解胰腺癌关键驱动基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后基因组时代,通过对胰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体液进行蛋白测序,将逐渐开创一个精准诊治胰腺癌的新时代。目前全球范围以胰腺外科为主的胰腺癌多学科诊疗(MDT)医疗团队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O)、国际癌症基因组联盟(ICGC)等大规模公开数据库,结合各中心小规模测序数据,逐渐揭开胰腺癌在不同生物过程中的核心肿瘤标志物,进而为临床转化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及指导。

  • 标签: 胰腺癌 生物信息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数据挖掘是近年来应用于中医药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本文通过检索针灸治疗中风病数据挖掘相关文献,浅谈数据挖掘在针灸治疗中风病研究中的几点应用。

  • 标签: 数据挖掘 针灸治疗 中风后遗症 
  • 简介:随着“医学检验”到“检验医学”这一模式的转变,检验医学在临床和社会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社会对于检验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检验医学是培养检验工作者的基地。纵观检验医学的特点,挖掘学生的能动性对于培养合格的检验医学人才是非常重要的。该文从老师、学生、就业等多角度考虑,对如何在检验医学教育中挖掘学生的能动性提出了几点建议。相信在现代检验医学教育模式的指导下,检验医学的学生会充分发挥其能动性,使检验医学更好地辅助于临床,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 标签: 检验医学 教育 学生 能动性
  •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在社会不同行业发展中的运用优势越来越突出,医院也需要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推动医院信息化管理,从而让医院发展可以有效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 标签: 数据挖掘技术 医院信息系统 应用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数据挖掘技术的作用,医疗质量管理,医疗质量管理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法,以及数据挖掘技术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优化应用这四个方面的介绍,简单研究了一下数据挖掘技术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实际运用方式。

  • 标签: 数据挖掘技术 医疗质量管理 运用研究
  • 简介:摘要:基于医院大数据集成平台,设计了信息数据挖掘可视化系统。为医院各类工作人员提供可视化直观的数据分析界面,建设个性化、自主化的数据挖掘机制,提升医院科研水平的信息化。本文从系统架构、数据集成、功能模块、应用效果等几个方面对医院信息数据挖掘可视化系统进行介绍。

  • 标签: 医院信息管理 数据挖掘 可视化
  • 简介:【摘要】绩效管理是涉及现代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与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也是两个部门业务往来的“交点性”工作。加强医院绩效管理,有助于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推动医院生产力进步。本文主要探讨绩效管理对医院挖掘生产力的价值,并提出几点工作对策,希望为读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 标签: 绩效管理 医院 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