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5 个结果
  • 简介:文章以海南琼海万泉河滨河绿带嘉积区域为研究对象,分析城市滨河生态交错带景观生态基本特点,综合考虑社会、经济、文化及景观空间形态等各层面的需求,结合滨河城区的周边环境特征,通过区域性空间分析提出以河流和水为中心的空间布局结构;指出应在充分理解水岸空间、节点与视线的基础上,根据相关水文资料和现场施工特点,选用相对合理的设计方法,最终实现万泉河滨河带“建设全新的滨水居住与旅游度假地产”的整体开发构思。

  • 标签: 河流特质 自然进程 滨水空间 万泉河
  • 简介:本文运用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影像数据、能源消耗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依据土地利用碳源/碳jr-理论,结合区域实际特点,利用碳排放系数法和能源消耗法对准格尔旗的土地利用碳排放量进行估算,并进行时序变化特征分析。并引入碳排放风险指数指标,采用普通克里格方法,结合运用GIs对准格尔旗碳排放风险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碳排放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13年间共增长了872.62万吨,其变化经历了四个阶段。(2)建设用地和耕地是主要的碳源,林地和草地是主要的碳汇,二者的碳排放(吸收)量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其中建设用地的碳排放量对碳排放总量的贡献最大,并且与研究区碳排放量的变化趋势基本吻合。(3)从空间上看:碳排放风险指数在不断增大,碳排放风险为负的区域在慢慢减少,碳排放风险为正的区域越来越大,碳排放风险指数值处于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准格尔旗薛家湾镇、沙圪堵镇和大路镇,大多都为城镇用地,碳排放风险指数值处于较小区间的区域,主要为远离城镇的地方及周边的一些林地和水域。

  • 标签: 土地利用 碳排放 空间格局 准格尔旗
  • 简介:砒砂岩区沙棘种植地区,从中尺度上来看,沙棘与其他林、草、农地、河道、路面等一起,组成了6类水平空间结构类型。从小尺度上来看,沙棘人工林主要呈片状、横带状、纵带状、零散等4种分布类型,而这4种分布类型又与自然群落分布的随机分布、均匀分布、集群分布、嵌式分布等类型发生着一定的关联。对于沙棘来说,集群分布并不是一种十分有利的类型,要采取带状平茬等措施,防止沙棘郁闭后的早衰和死亡;而横带、纵带甚至零散分布类型,应为适应于当地自然条件的最佳水平结构类型,营林工作中应予以培育。

  • 标签: 砒砂岩 沙棘 人工林 中尺度 小尺度 水平分布
  • 简介:通过蕉城区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的表面分析、水文分析,结合蕉城区森林资源小班区划数据对分析结果进行空间统计,重新计算小班坡度、坡向、海拔.按照防护林的区划原则对蕉城区的防护林进行规划、优化调整.

  • 标签: 数据高程模型 空间分析 防护林布局
  • 简介:针对长沙滨水空间,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法、个体访谈法并辅以行为观察法,提取市民对长沙滨水空间的主要需求内容,进而确定评价指标内容;再运用AHP法结合问卷调查法确定指标权重,从而构建出具有可操作性的长沙滨水空间对市民需求响应度评价体系,共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进一步对评价体系进行分析,并结合案例应用,最后从理念和实施2个层面对提高长沙滨水空间对市民需求响应度提出建议。本研究为研究其他类型空间对市民需求的响应度提供了借鉴。

  • 标签: 长沙滨水空间 响应度 市民需求 评价体系 AHP法
  • 简介:在北京许多市场整体外迁的背景下,潘家园旧货市场作为城市集市空间改造的一个研究案例,是设计师对当下城市问题的思考。通过对其产业结构和物质空间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试图利用莫比乌斯环具有空间的连续与交织的特性,建立空间联系的纽带,织补割裂的城市空间;提出空间边界的模糊化、空间形态的多样化、空间联系的多向化、空间功能的复合化等空间改造策略,并分享了在研究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

  • 标签: 潘家园旧货市场 莫比乌斯环 模糊化 多样化 多向化 复合化
  • 简介:实验利用反距离权重法、样条函数、克里格法三种插值方法对我国森林病害发生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的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反距离权重法的插值结果与实际观测点的相似度最高,在地图显示中反距离权重法估计的图像也最光滑和逼真,因此在森林病害监测中可选用反距离权重法进行估计,获得较为真实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我国森林病害监测提供方法指导。

  • 标签: 森林病害 监测 空间插值
  • 简介: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是氯代吡啶类农药龙头。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氯代吡啶类农药原药生产企业,是继陶氏益农之后全球第二家成功掌握氰基吡啶氯化技术的企业。产品覆盖了前五大主要的氯代吡啶类除草剂,产品质量领先、上下游一体化。

  • 标签: 氯化技术 化学 延展性 草铵膦 氯代吡啶类 空间
  • 简介:本文通过对中外著名园林案例的分析,来阐述空间对比、延长游程、借景、营造意境、划分空间、运用视错觉以及营造虚空间七种设计手法在园林空间的运用,达到营造“小中见大”艺术效果的目的,以期望对园林空间设计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园林空间 小中见大 艺术表现
  • 简介:利用GPS定位技术在泥石流频发区——云南东川蒋家沟流域采集土样99个,研究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1)流域土壤有机质的平均质量分数(2.21g/kg)较低;2)土壤有机质在空间分布上有明显的各向异性,空间变异特征主要反映在东北-西南方位,空间展布呈条带状;3)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存在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是由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受土壤质地、坡度、高程、土地利用方式和人类生产活动等因素的影响;4)同一因素不同级别下,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差异极显著.研究结果可以为泥石流流域碳储量的估算提供依据,为土壤侵蚀退化地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提供参考.

  • 标签: 泥石流 地统计学 空间变异 有机质
  • 简介:根据脱钩理论的基本内涵,利用2005~2015年水资源利用增长率与GDP增长率数据,计算得到2005~2015年云南省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压力的脱钩弹性系数D,并根据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压力的脱钩状态划分标准对研究时段内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的脱钩状态进行划分,进而在此基础上分析2012、2015年两个时段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压力的脱钩状态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特征。研究表明:脱钩状态类型组成减少,云南各地州脱钩状态较为复杂,差异较大,但这种差异性呈现缩小的趋势;从脱钩状态类型数量组成看,云南省各地州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的脱钩态势总体呈现弱脱钩态势,其总体上经济总量与水资源使用量均在增加,但经济增长速度高于水资源增长率;从脱钩弹性系数D值看,云南省各地州总体上经济增长与水资源利用呈现脱钩态势,有由弱脱钩向强脱钩转变的趋势;从脱钩状态类型的空间分布变化看,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滇西等地区主要呈现强脱钩态势,协调性良好;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滇中、滇东等地区,主要呈现弱脱钩态势。

  • 标签: 水资源 经济发展 脱钩状态 空间格局 云南省
  • 简介:土壤侵蚀系统是一个典型的非线性动力系统,系统内部的侵蚀发育演化过程十分复杂,为了对该过程进行精确的模拟和预测,需要发展有效的技术和方法。元胞自动机(cellularautomata,CA)是一种具有时空特征的离散动力学模型,采用"自下而上"的构模方式,对于模拟和分析具有空间特征的土壤侵蚀系统具有先天优势。由于空间尺度变化所引起的土壤侵蚀因子对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不同,CA模型在坡面尺度下主要针对细沟侵蚀和土壤颗粒的变化,在小流域尺度下涉及到更多的元胞状态和更加完整的侵蚀过程,在大区域尺度下重点研究气候和地貌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空间尺度建立的CA模型没有确定的转换规则,模型通用性较低,今后需要在三维可视化、智能化等方面深入研究CA模型在土壤侵蚀领域的应用。

  • 标签: 土壤侵蚀 元胞自动机 空间尺度
  • 简介:在我国林业外资利用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外资利用效率方面的研究也不断涌现,但传统面板模型分析往往忽略区域之间存在的空间联系。首先从利用方式、地域流向与产业流向3个方面对我国林业外资利用的结构性现状进行分析,随后以各省2005-2015年林业产业与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构建面板模型,并分别设定标准邻接矩阵和经济加权矩阵对外资利用效率进行空间计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林业外资利用对省级林业产业区位熵指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国内资本对区域林业产业专业化程度有着正向的直接影响,且存在负向的间接影响,这在传统面板模型中无法反映出来,传统模型过高估计了内资的利用效率;区域对外开放程度的增强不利于林业产业专业化程度的提升,而国内需求因素对于林业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 标签: 世外资 利用效率 空间分析
  • 简介:2015春季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组委会首次推出“君子四雅”茶空间设计大赛,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把“君子四雅”这一独具东方韵味的生活美学融入茶席和茶空间之中,共同探讨茶生活方式潜在的无限创意,共同发掘茶席和茶空间蕴藏的巨大商机,提升茶企形象设计平台。

  • 标签: 空间设计 生活方式 茶博会 广州 美学 新风
  • 简介:北京屋顶绿化协会成立于2006年3月12日,属中国首家。在过去的8个多月里,协会除宣传倡导城市空间绿化的种种好处之外,还在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六条11家单位的宿舍楼、教学楼、食堂、车库等实施屋顶绿化,面积达10496平方米。经过专家计算,这片屋顶绿化的生态价值为3.33亿元人民币。为此,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向北京市东城区赠匾:“中华屋顶绿化示范区”。目前,北京市政府已将屋顶绿化列为首都绿化任务之一,并发文大力推广。前不久,记者采访了北京屋顶绿化协会会长谭天鹰。

  • 标签: 北京市政府 屋顶绿化 协会 空间拓展 空间绿化 生态价值
  • 简介:福建是我国南方重点林区,森林覆盖率居全国第一。全省气候条件优越,水热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是许多珍贵树种的适生区,被列入国家丰要栽培珍贵树种名录的有80多种。

  • 标签: 珍贵树种 福建省 培育工作 空间 造林 种植
  • 简介:典型地物数据库是通过计算机自动分类来识别地物信息的。然而传统的以中低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建立的典型地物数据库由于同物异谱,同谱异物,单一指标信息等原因无法很好地区分相近目标。因此本文利用WorldView数据为典型地物影像建立数据库,可以加大遥感影像中的信息量,同时拟采用非监督分类、聚类分析的方法,以及多种指标信息对地物进行分类(如纹理信息、光谱信息等),可显著地提高识别精度,有助于更加快速、精确的识别地物类型,从而实现对地物的分类,增强遥感图像的识别,提高最终的地物分类精度以及此实验的分类效率与工作效率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ENVI 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 遥感图像 监督分类 非监督分类 聚类
  • 简介:为了探究江西大岗山流域土壤碳氮要素的空间异质性分布规律,以该流域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基于GIS平台,建立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STN)与植被及地形因子的相关关系模型,从而分析流域土壤碳氮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1)流域表层SOC和STN的平均值为25.55和1.61g/kg,变异系数分别为64.16%和28.37%,均属于中等程度变异。2)植被和地形因子与SOC和STN具有较高的空间相关性,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海拔和地形湿度指数的流域表层土壤构建了SOC和STN的空间分布图——碳氮要素分布均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少的趋势。3)流域表层的SOC和STN与汇流动力指数和沉积物运移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NDVI、海拔、坡度和地形湿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植被和地形因子显著影响大岗山流域SOC和STN的空间异质性分布。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南方红壤区森林植被土壤碳氮等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效益的定量评价提供参考。

  • 标签: NDVI 地形因子 空间分布 碳素和氮素 表土 大岗山流域
  • 简介:土壤水分作为干旱监测的重要指标,一直是干旱遥感监测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利用MODIS数据的EVI、红波段反射率、近红外波段反射率数据构建了基于Nir-Red反特率光谱特征空间的EPDI模型进行土壤水分的反演。利用野外同步测量数据对PDI、MPDI、EPDI三种干旱指数模型获取的拉萨河流域土壤水分进行了验证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EPDI能够更准确地反演土壤水分,其样本点的相对误差仅为0.1040,线性相关系数为0.9181,反演精度相比PDI、MPDI(0.1646、0.1472)分别提高了36.83%和29.35%,为利用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大尺度的干旱动态监测提供了新途径。并且相比MPDI,EPDI模型参数更容易获取,模型构建受人为因素影响小,从而为模型的大范围推广提供了可能,具有很好的应用意义。

  • 标签: 土壤水分 干旱检测 NIR-RED光谱特征空间
  • 简介:在对“一园两湖”整治规划编制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同时赋予新的功能和内容,使其重现活力是整个项目成败大势所趋关键。对基地的功能、交通、品质、周边环境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划的分析,并相对应提出一系列旧城公园改造的方法和措施,以期做为该类型项目研究的一些探索。

  • 标签: 治理 园林 改善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