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眉下切口提升术改善皮肤松弛状态的临床效果,探讨适应证。方法2019年3-10月,黄寺整形亚运村门诊为32例(年龄43~68岁,平均53.62岁)女性患者行眉下切口改良提升术。结果32例患者在眉下切口的提升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上松弛下垂的情况均得到了明显改善,术前有重线的患者重线重新显现,呈现年轻化状态,无切口愈合不良及感染,无切口瘢痕及脱眉等手术并发症,且眉毛外形较术前均无明显改变,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改良眉下切口提升术术后眉弓饱满,眉毛形态以及眉眼间距较术前无明显变化。

  • 标签: 衰老 眉下切口 提升术 改良 上睑松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眉下联合眉外缘切口提眉术矫正上皮肤松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8例诊断有眉下垂或皮肤松弛的受术者,从眉内侧下缘向外上至眉峰外再向外下做6-8cm梭形皮肤切口线,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去除多余皮肤,于切口内外侧将上皮下组织及眼轮匝肌固定于眉部骨膜,可使眉部位置提,鱼尾纹明显改善。结果术后198例受术者眉下垂、皮肤松弛及鱼尾纹明显改善。结论眉下联合眉外缘切口提眉术可有效改善皮肤松弛及鱼尾纹,纠正眼部功能障碍。手术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切口瘢痕不明显,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上睑皮肤松弛 眉下联合眉上外缘切口 提眉术
  • 简介: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儿童期社交退缩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包括以下内容:社交退缩的概念、类型、研究方法、影响因素、社交退缩的性别差异及干预研究等,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 标签: 儿童期 社交退缩 社会适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龈退缩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牙龈退缩患者36例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6例患者经临床治疗,美观性评价好20例,一般14例,差2例。舒适性评价好6例,一般24例,差6例,稳固性评价好30例,一般4例,差2例。结论如牙龈退缩严重且持续进展,则应找出原因,对因治疗,以防止其继续加重。针对由牙龈退缩而产生的继发病症,可以进行相应的对症处理。对于个别牙或少数前牙的牙龈退缩,可采用侧向瓣及游离瓣移植术等治疗,也可采用引导组织再生术,以获得牙周组织的恢复重建。

  • 标签: 牙龈退缩 治疗方法
  • 简介:以288名9岁儿童和他们的班主任老师、母亲为被试,使用同伴提名的方法鉴别出94名行为退缩儿童。以儿童的气质特征(害羞、消极情绪)、亲社会行为和母亲对儿童的控制为分析变量,使用聚类分析统计技术对行为退缩儿童的类别进行划分,94名行为退缩儿童中有效观察值77个,被区分为三个亚类型,分别被命名为“弱社交型”、“害羞型”和“被控制型”。这三类儿童的行为特征不同,三个类别比率差异不显著,行为退缩儿童整体不存在性别比率差异,三个亚类型的划分与性别没有关系。

  • 标签: 儿童 退缩 亚类型
  • 简介:当自己制定了行动计划并且迈出了第一步之后,目标已经开始向我们招手。可是,随之而来的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障

  • 标签: 不要退缩 寻找借口 退缩寻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术致重过宽的修复要点与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9月至2018年3月,佛山市顺德贝尔美美容医院美容外科对28例女性患者(年龄27~48岁,平均35岁)不满意重术后过宽的重宽度进行测量,宽度6.5~12.0 mm,平均8.59 mm。单纯性重过宽的修复方法主要是粘连松解,降低宽度。复杂性重过宽的修复方法包块粘连松解降低宽度,同时行脂肪移植填充或眶隔脂肪转移或提肌缩短或提肌腱膜前徙固定术或退缩矫正术等。结果28例重过宽修复后,重宽度明显变窄,重自然度、对称性、凹陷、角膜暴露率明显改善。26例效果满意,1例皮肤薄、弹性差、效果欠佳;1例自觉重偏窄,要求调宽。结论明确重过宽临床特征对确定手术方案、手术项目、术前与患者沟通以及咨询有参考意义。

  • 标签: 修复外科手术 重睑术 重睑过宽 重睑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眼睑下垂矫正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从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选择在本院接受过先天性下垂矫治术的142名(182只眼睛)。全部病人都接受了提肌短缩手术。术前应做好各种检查,明确术中的禁忌症,并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手术后患者应注意局部护理,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地护理。结果:142例病人全部成功,经一个月的追踪观察,双侧眼皮的高度基本一致,与术前相比,有了显著的提高。经三个月的追踪,瘢痕消失,眼皮关闭良好,未发现二次手术的病例。出现的并发症有:5例患者出现了明显的早期水肿,2例患者出现了暴露性角膜炎,3例患者眼皮不能完全闭合,1例患者术区感染。结论:眼睑下垂矫形手术中,应注重手术后的局部护理及并发症的处理,同时应注重病人的持续护理,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

  • 标签: 上睑下垂 先天性 矫正术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下垂术后角膜曲率、眼表变化。方法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眼整形科收治先天性下垂患儿188例(194眼),男100例103眼、女88例91眼;单眼182例、双眼6例;年龄1~3 (2.12±0.28)岁。根据病情分别给予额肌瓣悬吊术、提上肌缩短术、提上肌腱膜折叠术治疗。观察术后矫正效果、角膜曲率、眼表变化。结果3种术式矫正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角膜曲率低于术前、术后7 d (P<0.05)。术后7 d荧光素染色评分高于术前和术后3个月(F=2 910.05,P<0.05)。术后7 d泪膜破裂时间明显短于术前和术后3个月(F=758.12,P<0.05)。术前、术后7 d、术后3个月的泪液分泌试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结膜充血评分低于术后7 d,术后3个月板腺功能障碍、睫毛角度异常发生率低于术后7 d(t=113.56,χ2=11.02、11.46,P<0.05)。术后3个月角膜定点为中心,3、5 mm平均屈光度较术前增高(t=12.35、15.19,P<0.05)。结论额肌瓣悬吊术、提上肌缩短术、提上肌腱膜折叠术治疗先天性下垂疗效相当,均可有效改善眼表、角膜曲率,可根据患儿病情选择合适的矫正方式。

  • 标签: 眼睑 儿童 先天性上睑下垂 角膜曲率 眼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下垂矫正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 80例先天性下垂矫正术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纳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矫正效果满意度、并发症出现情况。 结果:实验组矫正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出现情况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 0.05。 结论:先天性下垂矫正术患者采纳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效果确切。

  • 标签: 先天性上睑下垂矫正术 围手术期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眼眉部整形术在中老年女性皮肤松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中老年女性皮肤松弛90例,根据病情分为三类第一类行眉上缘切口提吊术,第二类行眉下缘切口悬吊术处;第三类行眉部燕尾矫正术。对患者术后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第一类患者术后满意度为96.67%,第二类和第三类患者术后满意度均为100.00%,总满意度为98.89%。1例不满意的患者经Ⅱ期手术继续矫正基本满意。结论对中老年女性松弛患者采用改良眼眉部整形术,能发挥更好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眼眉部整形术 上睑松弛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下垂患儿额肌瓣悬吊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取2017年2月-9月我院收治的58例先天性下垂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总结围手术期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并从术前准备、心理疏导,术后伤口护理、并发症预防,出院康复指导等方面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患儿术后眼睑均恢复正常,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效果满意,护理满意度高。结论围手术期护理是先天性下垂手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细致、有效的护理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手术疗效,促进患者康复,提高住院满意度。

  • 标签: 小儿 先天性上睑下垂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下垂的术式效果。方法采用额肌瓣悬吊术对137例180眼重度上下垂进行了手术治疗。结果术后1周矫正良好128例164眼,基本矫正4例7眼,矫正不足2例4眼,过矫3例5眼,成功率(矫正良好+基本矫正)95%,本组病例进行了半年至2年半的随访,随访中发现,过矫3例5眼回退为矫正良好,术后兔眼持续时间在1-4个月。并发症较其他下垂矫正术少。结论采用额肌瓣悬吊治疗下垂高效、可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人内翻合并倒睫矫正术联合整形美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4例内翻倒睫的老年患者在局麻下进行重成形术加取皮并内翻倒睫矫正术。结果54例患者术后形态效果好,均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双眼基本对称,内翻倒睫得到矫正,外形流畅自然。结论手术量的术前设计是手术成功的基础,取皮和缝线的动态观察是手术的关键,双重加取皮术联合内翻倒睫矫正术对老年人的内翻并倒睫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睑内翻倒睫 双重睑 矫正术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6-0231-0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额肌瓣悬吊术对重度外伤性下垂的疗效。方法对28例重度外伤性下垂患者行额肌瓣悬吊术,平均随访12个月,观察裂高度、弧度、闭眼状态和角膜情况。结果21例治愈,6例好转,治愈率75.0%,有效率96.4%。结论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外伤性下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额肌瓣悬吊术 外伤性上睑下垂 重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一种简便有效,且切口瘢痕不明显的内眦赘皮矫正术式,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统计分析2011年12月至2018年6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科收治的内眦赘皮患者687例,女664例,男23例,年龄17~55岁,平均28岁。以使新的内眦间距与新形成的裂宽度相近的原则在赘皮表面设定新的内眦点,沿重线至新内眦点做延长线,水平牵拉展平内眦部皮肤,由实际内眦点向上述延长线连线,形成一顶端指向头侧的拱形瓣,沿此拱形瓣及下睫毛下方全层切开皮肤,剥离、剪断跨越内眦韧带的眼轮匝肌束,对内眦处皮肤进行修薄,于下缘皮下进行充分剥离减张,缝合新内眦点与原实际内眦点,其余皮肤妥善对位缝合。缝合完成后,即刻于术区行类固醇类药物的局部注射。结果随访687例患者,术后均裂变长,内眦间距缩短,赘皮无复发。其中3.49%(24/687)的患者存在下切口上下切缘厚薄不均,8.15%(16/687)存在原拱形瓣皮肤较余处肤色稍浅。切口瘢痕于术后6个月后均不明显,患者对手术效果均基本满意。结论延伸下缘切口的拱形瓣内眦赘皮矫正术充分矫正了内眦赘皮及其对眼部外形的影响,手术设计简便,矫正术后效果稳定,切口隐蔽,瘢痕不明显,患者满意度普遍高。

  • 标签: 内眦赘皮 内眦赘皮矫正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眉下联合眉外缘切口提眉术矫正上皮肤松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96例诊断有眉下垂或皮肤松弛的受术者,从眉内侧下缘向外上至眉峰外再向外下做6-8cm梭形皮肤切口线,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去除多余皮肤,于切口内外侧将上皮下组织及眼轮匝肌固定于眉部骨膜,可使眉部位置提,鱼尾纹明显改善。结果:术后396例受术者眉下垂、皮肤松弛及鱼尾纹明显改善。结论:眉下联合眉外缘切口提眉术可有效改善皮肤松弛及鱼尾纹,纠正眼部功能障碍。手术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切口瘢痕不明显,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上睑皮肤松弛 眉下联合眉上外缘切口 提眉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性下内翻手术对板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与我院门诊就诊的老年性下内翻患者,共计40例48眼,行下眼睑皮肤轮匝肌瓣切除术矫正,观察记录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板腺脂质分泌情况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功能测定(Schirmer试验)、眼表症状及体征评分。结果:术后一周与术前相比BUT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他观察指标未见明显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为P>0.05) 。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板腺脂质分泌情况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功能测定、眼表症状及体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下内翻矫正术后,板腺酯情况术后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术后1个月眼部症状会明显缓解。

  • 标签: 老年性下睑内翻 眼睑皮肤眼轮匝肌切除术 睑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眉下切口行松弛矫正术联合外入路下袋切除术矫治眼周衰老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进行研究,研究纳入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整形外科接诊的76例眼周衰老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眉下切口行松弛矫正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外入路下袋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治疗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矫治眼周衰老采用眉下切口行松弛矫正术联合外入路下袋切除术的手术效果较单独使用眉下切口行松弛矫正术更好,并发症更少,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眉下切口 上睑松弛术 外入路 下睑袋切除术 眼周衰老
  • 作者: 杜岩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04-08
  • 出处:《家庭心里医生》2014年 第10卷 第8期
  • 机构:黑龙江省黑河市第二人民医院 164300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缘切口重成形术的临床效果及应用推广价值。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 70例行重成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5例。对照组行常规切开法重成形术,观察组行缘切口重成形术,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患者非常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非常满意率为 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62.9%,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缘切口重成形术的切痕更隐蔽,重持久、可靠、牢固,适应范围广,美容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睑缘切口 美容 重睑成形术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