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晚期肺癌18F-FDGPET/CT原发灶代谢参数与临床特征的关系,为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一定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10例IV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其中腺癌89例、鳞癌21例。获取其PET图像的代谢参数SUVmax、SUVmean、SUVmin、SUVpeak、MTV、TLG,及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转移部位。以此研究晚期肺癌18F-FDGPET/CT原发灶代谢参数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转移部位的关系。结果PET图像代谢参数SUVmax、SUVmean、SUVmin、SUVpeak、MTV、TLG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相关性(P>0.05),与病理类型有相关性(P<0.05);MTV、TLG与肿瘤转移部位有相关性(P<0.05)。同时代谢参数在不同病理类型间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探究晚期肺癌18F-FDGPET/CT原发灶代谢参数与各临床特征的关系,有利于对晚期肺癌原发灶生物学特征进行分析,以指导治疗和评价预后。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PET/CT 代谢参数 临床特征
  • 简介:目的对比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成像(18F-FDGPET/CT)及同期MRI图像,初步探讨18F-FDGPET/CT在前列腺癌的诊断及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5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取得病理结果,且在1个月内同时行MRI及18F-FDGPET/CT的前列腺癌患者(其中9例未经治疗),对其图像、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前列腺原发病灶在18F-FDGPET/CT图像上可表现为放射性摄取异常增高,平均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5.7(3~10.4):治疗前患者18F-FDGPET/CT及MRI的阳性率分别为89%和100%,治疗后患者分别为20%和80%。对于前列腺外的复发或转移灶,18F-FDGPET/CT和MRI的阳性率分别为73%和27%。对于全部入组患者,18F-FDGPET/CT及MRI的总阳性率均为93%。对于前列腺邻近器官的浸润,18F-FDGPET/CT发现1例,MRI发现2例。结论18F-FDGPET/CT能够较好地显示未经治疗的前列腺癌原发病灶,肿瘤治疗会影响其FDG摄取。对前列腺癌淋巴结、骨骼、软组织等部位的转移灶显示率18F-FDGPET/CT优于MRI;但对肿瘤周围浸润的显示,MRI更具优势。

  • 标签: 前列腺癌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氟脱氧葡萄糖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PMBL)的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9年4月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27例PMBL患者[男10例,女17例,中位年龄31(19~57)岁]的18F-FDG PET/CT显像资料,观察病灶的位置、形态、密度、坏死及钙化情况、周围及远处侵犯情况等。通过阈值自动分割法计算病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代谢体积(MTV)和糖酵解总量(TLG)。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SUVmax、MTV、TLG与最大长径、Ann Arbor分期的相关性。结果27例患者病灶表现为前纵隔肿块,其中25例肿块在前纵隔内跨区生长;24例患者病灶边缘不光整,呈分叶状;18例患者病灶内可见低密度坏死灶;15例患者病灶包绕大血管生长;12例气管受压变窄;3例肿瘤侵犯肺组织;1例肿瘤累及腹腔淋巴结和骨髓;所有患者脾脏均未见肿大。27例患者病灶最大长径、SUVmax、MTV、TLG分别为(11.6±3.7) cm、21.07(15.78,25.09)、190.43(130.14,350.75) cm3、2 165.54(1 465.86,4 185.21) g。SUVmax与病灶最大长径无相关性(rs=-0.305,P=0.122),MTV、TLG均与最大长径呈正相关(rs=0.741、0.532,均P<0.05)。最大长径、MTV、TLG均与分期呈正相关(rs=0.394、0.413、0.422,均P<0.05),而SUVmax与Ann Arbor分期无相关性(rs=0.031,P>0.05)。结论PMBL 18F-FDG PET/CT显像多表现为前纵隔大肿块,18F-FDG摄取较高,病灶内坏死多见,腹腔淋巴结、脾脏及骨髓侵犯少见;病灶MTV、TLG与Ann Arbor分期呈正相关。

  • 标签: 淋巴瘤,大B细胞,弥漫性 纵隔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影像组学特征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理分型之间的差异,提高鉴别病理分型的能力。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18F-FDG PET/CT的182例NSCLC患者[男109例,女73例;年龄(59.0±8.3)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肺腺癌或肺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使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训练集(n=91)和验证集(n=91)。使用Python平台从PET图像中提取1 132个影像组学特征。采用最大相关性最小冗余算法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选择最优特征,并构建影像组学标签评分,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组间评分差异。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病理亚型影响因素,基于临床变量和影像组学标签构建复合模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预测能力,使用Delong检验模型曲线下面积(AUC)差异。结果4个影像组学特征[HHL_一阶最大值(first order_maximum)、LHL_一阶熵(first order_entropy)、HHH_灰度相关矩阵-大相关高灰度级强调(GLDM_LDHGLE)、HHL_ GLDM_ LDHGLE(H/L代表高或低通函数滤波处理)]被选择用于组学标签的构建。腺癌比鳞癌影像组学标签评分低[训练集:-1.30(-1.70, -1.04)与-0.60(-1.11, 0.20), z=-4.61, P<0.001;验证集:-1.31(-1.66, -0.96)与-0.73(-1.02, -0.24), z=-4.76, P<0.001]。影像组学标签评分AUC[训练集:0.815(95% CI:0.723~0.906),验证集:0.813(95% CI:0.726~0.901)]高于临床变量AUC[吸烟史具有最优预测效能,训练集:0.721(95% CI:0.617~0.810),验证集:0.726(95% CI:0.623~0.81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1.319、1.324,均P>0.05)。综合临床变量(吸烟史)和组学标签构建的复合模型对病理亚型具有良好的辨别能力[训练集AUC=0.862(95% CI:0.785~0.940)、灵敏度88.00%(22/25)、特异性72.73%(48/66);验证集AUC=0.854(95% CI: 0.776~0.933)、灵敏度75.00%(21/28)、特异性84.13%(53/63)],AUC高于临床变量(z值:3.257、3.872,均P<0.01)。结论由吸烟史、18F-FDG PET影像组学标签形成的临床模型可为术前个体化预测NSCLC亚型提供非侵袭性、可重复的方法。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癌,鳞状细胞 腺癌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脱氧葡萄糖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FDG) PET/CT显像中正常前列腺标准化摄取值(SUV)、CT值、PET/CT横断位最大层面测量的前列腺左右径(简称最大横径)和患者年龄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18F-FDG PET/CT显像的非前列腺癌男性患者181例,年龄19~94(60.6±14.5)岁。将患者按年龄段分为4组:19~39岁16例、40~59岁57例、60~79岁94例、80~99岁14例。采用勾画感兴趣区(ROI)的方法测量各组患者前列腺18F-FDG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和平均CT值(CTmean),并在前列腺横断位最大层面测量前列腺最大横径。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散点图和线性回归趋势线分析前列腺最大横径、SUVmax、SUVmean、CTmean和年龄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对各组患者相关参数的均值进行多重比较。结果181例患者的前列腺最大横径为3.4~6.5(4.66±0.59) cm,SUVmax为1.0~4.2(2.44±0.49),SUVmean为0.7~3.4(1.97±0.44),CTmean为25~46(34.48±3.72) HU。前列腺最大横径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r=0.465,P<0.001);前列腺SUVmax、SUVmean与患者年龄、前列腺最大横径无相关性(r=0.047、0.071、0.040、0.035,均P>0.05);前列腺CTmean随患者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两者呈极弱相关性或无相关(r=0.126,P=0.091)。不同年龄段的各组患者的前列腺最大横径分别为(4.04±0.27)、(4.52±0.53)、(4.77±0.54)、(5.24±0.65)cm;SUVmax分别为(2.48±0.65)、(2.38±0.50)、(2.46±0.47)和(2.48±0.42);SUVmean分别为(2.03±0.51)、(1.90± 0.44)、(2.00±0.42)和(2.05±0.41);CTmean分别为(33.25±3.59)、(34.19±3.76)、(34.76±3.80)、(35.29±2.97) HU。不同年龄段的各组患者前列腺最大横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278,P<0.001),而SUVmax、SUVmean和CTmean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腺最大横径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但患者年龄不会显著影响前列腺的糖代谢和CT密度。

  • 标签: 前列腺 年龄组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标准化摄取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别分析SUVmax≥2.5、最佳临界值及Deauville五分法标准三种不同判定标准下18F-FDGPET在肺部实性病变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并就其诊断效能进行相互比较.方法分析行18F-FDGPET/CT检查的肺部实性病变患者,分别以SUVmax≥2.5、SUVmax≥最佳临界值及Deauville评分4-5分作为阳性标准,比较三种标准鉴别肺部病变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及诊断比值比.结果纳入病例171例,良恶性比为35136;以SUVmax≥2.5作为阳性标准,敏感度91.2%,特异度28.6%,准确度78.4%,诊断比值比4.13;ROC曲线示最佳临界值6.85,以SUVmax≥6.85为阳性标准,敏感度60.3%,特异度82.9%,准确度64.9%,诊断比值比7.34;以Deauville评分4-5分作为阳性标准,敏感度85.3%,特异度31.4%,准确度74.3%,诊断比值比2.66.结论18F-FDGPET鉴别肺部病变良恶性,SUVmax<2.5有利于做出良性诊断,SUVmax≥最佳临界值有助于恶性诊断;Deauville5分法标准鉴别肺部病变良恶性的价值不高于以SUVmax2.5作为临界值,不作推荐.关键词肺部病变;鉴别诊断;Deauville五分法标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及电脑断层扫描;18F-氟脱氧葡萄糖.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214-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腺癌组织学亚型与18F-脱氧葡萄糖摄取及表皮生长因子(18-fluorine flurode oxyglucose,18F-FDG)受体突变的关系。方法选取于菏泽市立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146例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术前PET/CT18F-FDG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以及术后切除肿瘤标本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率。根据2011年新国际肺癌研究学会/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病学会制定的新型肺腺癌组织学分型方案对每例肺腺癌患者组织学亚型进行分类和评估,观察肺腺癌组织学亚型与SUVmax以及EGFR突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146例肺腺癌患者EGFR突变率为45.89%(67/146),EGFR突变率在女性[60.00%(42/70)]和不吸烟者[65.00%(42/65)]中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肺腺癌患者组织学亚型与SUVmax呈明显相关性,SUVmax在高危型肺腺癌中值(9.63±1.61)较低危(2.37±0.69)和中危型(5.48±1.26)高(P值均<0.05)。此外,EGFR突变率在贴壁状为主、腺泡状为主以及实体性为主浸润性腺癌中较高(分别为63.16%,50.00%和66.67%),而在其他组织学亚型中较低,EGFR突变率在不同肺腺癌组织亚型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在肺腺癌恶性肿瘤患者中,EGFR基因发生突变几率与女性、不吸烟相关,而与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TNM分期等无明显相关性。此外,肺腺癌组织学亚型与SUVmax和EGFR突变率有良好的相关性。

  • 标签: 肺肿瘤 18F-脱氧葡萄糖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肿瘤组织学分型
  • 简介:目的探讨18F-2-氟-2-脱氧-D-葡萄糖(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对临床分期的影响。方法对189例临床拟诊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原发灶显像结果与术后病理对照,所见转移灶经病理或多种影像学检查及临床随访予以确诊。结果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诊断结直肠癌原发灶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9%、70.0%、93.1%、96.4%和66.7%。对远处脏器转移诊断的准确率高,改变12.2%患者的M分期。结论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结直肠癌原发病灶诊断及术前M分期中有较高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

  • 标签: 18F-2-氟-2-脱氧-D-葡萄糖 符合线路显像 结直肠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肝转移灶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特点,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9年7月间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并确诊肝转移的33例GIST患者(男18例,女15例,年龄34~70岁)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患者均行18F-FDG PET/CT早期显像,另有9例后行延迟显像。对患者PET/CT图像行视觉分析,比较病灶与肝本底的放射性摄取,将转移灶分为高代谢、稍高代谢、等或低代谢;计算并比较GIST原发灶与肝转移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另分析两者的关系。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数据。结果33例GIST的肝转移患者中,肝转移单发9例,多发24例,共104个病灶。104个肝转移病灶直径为0.8~14.6[2.2(1.5,3.9)] cm,SUVmax为1.4~21.5[3.6(2.4,5.7)]。94.2%(98/104)的病灶边界清楚;65.4%(68/104)的病灶密度均匀(其中2个囊性病灶),34.6%(36/104)的病灶密度不均匀,可见出血、囊变或坏死。PET图像视觉分析中,38.4%(40/104)的病灶为高代谢,26.0%(27/104)的病灶为稍高代谢,35.6%(37/104)的病灶为等或低代谢。24例多发肝转移患者中,79.2%(19/24)同时存在不同代谢水平的病灶。67个代谢增高病灶中,34.3%(23/67)呈均匀代谢,其中13个病灶直径<2.0 cm;65.7%(44/67)呈不均匀代谢,其中36个病灶直径≥2.0 cm。15例GIST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原发灶与肝转移灶SUVmax[9.2(6.8,14.5)与3.8(2.1,6.0)]间呈中等程度相关(rs=0.556,P<0.0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98,P<0.01)。延迟显像中,13/15的等或低代谢肝转移病灶转为稍高代谢。结论GIST肝转移18F-FDG PET/CT显像通常边界清楚,常合并囊变、出血或坏死;代谢表现多样;延迟显像有助于低代谢GIST肝转移病灶的诊断。

  • 标签: 胃肠道间质肿瘤 肿瘤转移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 简介:目的建立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2-氟-2-脱氧-D-葡萄糖(18F-FDG)中乙腈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聚乙二醇-20000毛细管柱(30m×0.32mm×0.5μm),载气为氮气,压力0.3MPa。火焰电离检测仪(FID)检测器温度为250℃,进样口温度为200℃。顶空进样,平衡温度为80℃,平衡时间30min,分流比为20∶1。水为溶剂,外标法测定18F-FDG中乙腈的残留量。结果在此色谱条件下,被测物峰面积与检测浓度在所考察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102.5%,相对标准误差为2.53%。乙腈的最低检出限为1μg/mL。结论本实验建立的色谱方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18F-FDG等正电子放射性药物乙腈残留量的检测。

  • 标签: 2-氟-2-脱氧-D-葡萄糖 乙腈残留量 顶空气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上胰腺癌诊断中 18F-FDG PET-CT显像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 2017年 8月 -2019年 10月之间来我院进行检查治疗的 60例胰腺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检查均采取 18F-FDG PET-CT显像方法,诊断标准以手术切除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胰腺癌诊断过程中 18F-FDG PET-CT显像方法应用的敏感度、准确度和特异度进行观察。结果 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可以发现,在胰腺癌早期诊断过程中 18F-FDG PET-CT显像方法在敏感性和准确性方面明显更高,而且对于病灶较小肿瘤在检出率和检测准确率方面相对较高。

  • 标签: 胰腺癌 18F-FDG PET-CT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PET/CT)检查在局灶早期宫颈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3例病理确诊为早期宫颈癌的患者行全身~(18F-FDGPET/CT检查,并在检查结束10日内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双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计算(18F-FDGPET/CT诊断宫颈原发部位肿瘤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度。结果:(18F-FDGPET/CT检查诊断的宫颈原发部位肿瘤的敏感度为79.25%,特异度为86.79%,准确度为84.9%;以病人为单位诊断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准确度为85.71%,特异度为97.87%;以淋巴结为单位诊断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准确度为84.61%,特异度为99.00%。结论:PET/CT显像对宫颈癌诊断,分期诊断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检出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宫颈癌 18F-FDG PET/CT 诊断 分期
  • 简介:选择适合于HAb18F(ab′)2片段抗体的冻干保护剂及其冻干工艺,是确保该生物制品的质量关键之一,对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保护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蔗糖对HAb18F(ab′)2片段抗体冻干样品的剂型、外观、残水量(<3%)、复溶时间(<10s)、纯度(>95%)及稳定性没有影响.研究优化与保护剂相结合的适用于HAb18F(ab′)2片段抗体的最佳冻干工艺,为抗体片段扩大生产提供依据.

  • 标签: 抗人肝癌单抗 片段抗体 HAb18f(ab)2 冻干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应用于鉴别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MM的实际临床价值。方法:入选对象均接受18F-FDG PET/CT检查,记录18F-FDG PET/CT检查结果、病理诊断或随访确诊结果,计算18F-FDG PET/CT检查对MM、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30例患者中,18F-FDG PET/CT检出前列腺骨转移10例、MM 12例((共22例,73.33%)),病理诊断或随访确诊前列腺骨转移11例、MM 13例((共24例,80.00%)),数据对比P>0.05;18F-FDG PET/CT检查对MM及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敏感性为87.50%、特异性为83.33%。结论:应用18F-FDG PET/CT检查能够为鉴别诊断MM、前列腺癌骨转移提供有力参考。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前列腺癌骨转移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18F-FDG PET/CT 诊断复发性食管癌的病理结果或随访结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 20 18 年 1 月至 201 9 年 12 月期间在 我院 行 18F-FDG PET/CT 的食管癌治疗后可疑复发或转移的 169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结果及 PET/CT 数据,通过统计学分析,探讨 18F-FDG PET/CT 对复发性食管癌的诊断价值。 结果:169 例食管癌治疗后患者中, 18F-FDG PET/CT 显像诊断 137 例发生复发或转移, 32 例未出现复发或转移。 18F-FDG PET/CT 显像在总体病例中诊断的准确率为 93.5%(158/169) ,灵敏度为 99.2% ( 127/128 ),特异度为 75.6% ( 31/41 ),阳性预测值为 92.7%(127/137) ,阴性预测值为 96.9%(31/32) 。 169 例食管癌治疗后患者中,发生远处转移者 52 例。 结论:18F-FDG PET/CT 在诊断食管癌治疗后复发及转移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临床判断食管癌患者是否发生复发或转移提供依据。

  • 标签: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 食管癌 复发 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18F-FDG PET/CT 诊断复发性食管癌的病理结果或随访结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 20 18 年 1 月至 201 9 年 12 月期间在 我院 行 18F-FDG PET/CT 的食管癌治疗后可疑复发或转移的 169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结果及 PET/CT 数据,通过统计学分析,探讨 18F-FDG PET/CT 对复发性食管癌的诊断价值。 结果:169 例食管癌治疗后患者中, 18F-FDG PET/CT 显像诊断 137 例发生复发或转移, 32 例未出现复发或转移。 18F-FDG PET/CT 显像在总体病例中诊断的准确率为 93.5%(158/169) ,灵敏度为 99.2% ( 127/128 ),特异度为 75.6% ( 31/41 ),阳性预测值为 92.7%(127/137) ,阴性预测值为 96.9%(31/32) 。 169 例食管癌治疗后患者中,发生远处转移者 52 例。 结论:18F-FDG PET/CT 在诊断食管癌治疗后复发及转移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临床判断食管癌患者是否发生复发或转移提供依据。

  • 标签: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 食管癌 复发 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18F-FDG PET/CT 诊断复发性食管癌的病理结果或随访结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 20 18 年 1 月至 201 9 年 12 月期间在 我院 行 18F-FDG PET/CT 的食管癌治疗后可疑复发或转移的 169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结果及 PET/CT 数据,通过统计学分析,探讨 18F-FDG PET/CT 对复发性食管癌的诊断价值。 结果:169 例食管癌治疗后患者中, 18F-FDG PET/CT 显像诊断 137 例发生复发或转移, 32 例未出现复发或转移。 18F-FDG PET/CT 显像在总体病例中诊断的准确率为 93.5%(158/169) ,灵敏度为 99.2% ( 127/128 ),特异度为 75.6% ( 31/41 ),阳性预测值为 92.7%(127/137) ,阴性预测值为 96.9%(31/32) 。 169 例食管癌治疗后患者中,发生远处转移者 52 例。 结论:18F-FDG PET/CT 在诊断食管癌治疗后复发及转移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临床判断食管癌患者是否发生复发或转移提供依据。

  • 标签: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 食管癌 复发 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ET/CT检查过程中应用(18)F-FDG对医务人员所产生的辐射情况。方法选取以往在我院就诊的接受PET/CT检查的患者82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放射检查;观察组应用(18)F-FDG进行PET/CT检查。对比两组医务人员所产生受到的辐射剂量、出现放射性检查工作风险事件的例数、患者对临床检查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医务人员所产生受到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仅有1例出现放射性检查工作风险事件发生,少于对照组的5例,差异显著(P<0.05);患者对临床检查的满意度为95.1%,高于对照组的80.5%,差异显著(P<0.05)。结论PET/CT检查过程中应用(18)F-FDG,可以有效减少对相关医务人员所产生的辐射,降低发射性检查工作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PET CT (18)F-FDG 医务人员 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