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4 个结果
  • 简介:叙述了新研制成功以8751单片机为主体23位光轴角编码器电路原理、电路接口和程序实现。23位编码器分辨率为0″.155。同时它能以度、分、秒为单位显示望远镜指向(高度、方位),显示精度为1″。新23位编码器电路结构简洁、性能可靠,完全达到了事先设计要求并已正常使用在激光测距仪上。

  • 标签: 编码器 光学轴角编码器 编码器电路
  • 简介:学科化服务已经在我国大多数高校普及,但在科研单位这一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该文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为例,探索了在科研所开展学科化服务模式。

  • 标签: 学科化服务 学科馆员 资源推广 服务模式
  • 简介:探讨了1+1维均匀各向同性闭宇宙模型完全量子化问题,论证了1+1维量子虫洞能够带有Hilbert空间结构,内积可由微超空间度规导出,我们研究表明物理Hilbert空间是可分,这可由虫洞解离散正交基构造。

  • 标签: 量子虫洞 HILBERT空间 宇宙模型 量子宇宙学 引力理论
  • 简介:研究了利用时域相关法和频域相位加权法,仿真生成具有小数比特时延实信号,通过数值试验验证了两种方法一致性和正确性,并且对量化和积分影响做了分析。最后对射电源信号和双目标探测器信号进行仿真,并通过软件处理机处理得到结果。未来可为VLBI相关处理机处理精度估计、各类噪声分析及未来多目标试验创造必要条件。

  • 标签: 白噪声 小数比特时延 离散傅里叶变换 量化 VLBI 相关处理
  • 简介:提出应用于人造卫星观测中确定拖长星像中心平均几何中心法,介绍了该方法基本原理与实现步骤。将中值滤波应用于CCD数据预处理并收到较好效果。利用实际观测资料初步验证了平均几何中心法,结果表明,与通常采用重心法相比,此方法对人卫观测中拖长星像进行中心定位精度较高。

  • 标签: 人造卫星观测 中心定位 中值滤波 精度
  • 简介:本文给出了两对双星月掩星光电观测结果,它们是SAO075627和SAO098245,其掩星光变曲线和计算拟合曲线分别由图(1)和图(2)所示,计算结果列于表2。

  • 标签: 双星 月掩星 光电观测 光变曲线
  • 简介:为了更方便地观察和分析处理天文频谱仪计算得到频谱数据,需要通过数据接口把数据传送到计算机上。简单介绍了如何用基于FPGA嵌入式系统设计网络接口,给出了网络接口各硬件模块功能和软件流程图以及测试结果。

  • 标签: 频谱仪 网络 FPGA 嵌入式
  • 简介:运用近年来模拟得到半解析星系模型对类星体SiII(1260.4)及FeII(2600.2)两条谱线进行了模拟观测。用蒙特卡罗方法产生样本星系进行模拟观测,假设吸收线具有Voigt吸收谱,经过平滑及加入高斯噪声得到模拟谱线。考虑星系各部分强吸收(W>0.3)发现冷气体云吸收为68.8%(SiII)与48.9%(FeII),星系盘吸收为27.0%与51.1%,卫星星系吸收为4.2%与0%。同时发现吸收星系中心到视线距离RI与静止等值宽度W存在反相关关系。

  • 标签: SiII、FeII 类星体吸收线 数值模拟
  • 简介:本文叙述了用内部光路反馈对激光测距系统系统延迟进行测量方法,实测结果表明,上海天文台的人卫激光测距系统在不同方位或高度状态下,系统延迟值变化约为3mm。同时,进行了内光路校准与地面靶校准比对,两种方法测得系统延迟值之差为12.6mm。

  • 标签: 人卫激光测距系统 内光路校准 地面靶校准 系统延迟值
  • 简介:目前国际上VLBI系统发展趋势是:串口控制向网络控制发展,模拟设备向数字设备发展,本地控制向远程控制发展,事后处理向实时处理发展。为与国际VLBI系统发展趋势同步,并为今后工作作技术储备,进行了佘山VLBI站远程控制开发。通过增加自动化接口板卡和开发软件,对上海天文台佘山25mVLBI基地设施手工操作工作方式进行自动化,对接收机、天线、终端、时频各子系统主要设备状态进行周期监测,对各类故障进行分类处理,对实验中设备非器件实质性故障出错进行自动修复,然后通过B/S方式实现远程监控,从而使之成为我国第一个可远程监控VLBI观测站。佘山VLBI测站远程监控系统大幅度提高了设施自动化程度和实时性,也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 标签: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自动化操作 远程监控
  • 简介:在混合程对流理论基础上建立了湍流压恒星结构与演化理论,以及在对流外壳中出现动力学非稳定性判据。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初始质量为2.8M⊙星族I恒星从主序星到碳AGB星质量非守恒演化。结果表明,在RGB星和AGB星阶段,靠近恒星表面区域内湍流压可以达到总压强30%。且湍流压效应可能是导致RGB星和AGB星靠近表面区域产生了动力学非稳定性,从而造成物质向外逃逸原因,我们认为湍流压效应可能就是造成有效温度低因而辐射压也低RGB星产生强星风,以及AGB星产生超星风物理原因,还发现当氦燃烧层源厚度与层源质量比值小于0.04R⊙/M⊙时,层源内会出现热核反应非稳定现象,即出现热脉动,且2.8M⊙AGB星经过6次热脉动后,恒星表面的C/O超过1,恒星演化成碳AGB星。

  • 标签: 恒星形成 恒星演化 AGB星 碳星 红巨星支 湍流压
  • 简介:叙述了新研制成功以8751单片机为主体23位光轴角度编码器电路原理,电路接口和程度实现,23位编码器分辨率为0'',155.同时它能以度,分,秒为单位显示望远镜指向(高度,方位)显示精度为1''。新23位编码器电路结构简洁,性能可靠,完全达到了事先设计要求并已正常用在激光测路仪上。

  • 标签: 光学轴角编码器 电路 接口 程序 人卫激光测距仪 分辨率
  • 简介:计算了日本海M2,S2,K1和O1等4个主潮波对东亚9个VLBI站负荷位移参数和重力改正,得到日本VLBI站径向和水平方向信移量分别为3-12mm和1-3mm,上海VLBI站和韩国Daejeon站相应径向量分别为1mm和3-4mm。估计了上海至日本鹿岛和水Chi站负荷基线变化分别可达±7.6mm和±28.4mm。此外,日本水Chi、野边山、鹿儿岛和Usuda站负荷重力变化分别可达0.8-0.9μGal,它接近于目前绝对重务测定观测精度(±μGal)。计算还表明,不同地球模型计算负荷位移之差在目前测地学精度水平下可以忽略。

  • 标签: 潮汐作用 重力漂移 经度变化 纬度变化 日本海 VLBI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