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4 个结果
  • 简介:夜明珠由于含有磷光物质而能够在黑暗中发光.磷光发光机理是一些矿物晶体结构中由于激发电子能被晶体缺陷或电子构型中禁带捕获,随后激发电子仍依一定速度回落至基态,因而在外加激发能量停止时会继续发光,缓缓衰退形成磷光.

  • 标签: 夜明珠 磷酸盐岩 天然 矿物晶体结构 发光机理 激发能量
  • 简介:为了进一步认识下蜀黄土成因及其在我国东部环境演变研究中意义,回顾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下蜀黄土研究主要成果,系统地评述了下蜀黄土风成说、水成说和多成因说.下蜀黄土成因,从营力先后及主次看,风成应是第一位.因此,在利用下蜀黄土保存古环境信息研究我国东部环境变化时,应慎重选择剖面,以获得良好结果.

  • 标签: 长江中下游地区 下蜀黄土 成因 风成说 水成说 多成因说
  • 简介:  高水平放射性放废物(简称高放废物)安全处置不仅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迫切需要,而且关系到核工业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关注.……

  • 标签: 黄铁矿 高放废物 放射性核素 阻滞作用
  • 简介:吉林省南部元古宙宇宙尘某些特征及其意义徐光荣梁宜林张林(长春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长春130021)林文蔚陈克樵梁细荣王安平(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长春科技大学,长春130026)关键词宇宙尘高铬特征共轭性吉林作者在吉林省南...

  • 标签: 宇宙尘 高铬 特征共轭性 吉林
  • 简介: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又称化学分析光电子能谱(ESCA),是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起来一种用于表面分析仪器。其基本原理是:将一束单色X射线光子打到样品上,光子就被样品中原子吸收,每一次吸收都引起一个瞬时电子发射。只要光子能量hv大于原子、分子或固体中某原子轨道电子结合能EB,便能将电子激发而离开,得到具有一定动能光电子。由于X射线能量较高,所以主要得到是来自原子内层轨道电子。因为能量是守恒,所以电子动能KE加上使这个电子脱离轨道而到达谱仪真空中所需要能量必定等于X射线能量。如果X射线能量是已知,动能用电子能谱仪测量,那么,就可以得到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结合能。利用能量分析器色散作用,可测得电子按能量高低数量分布。由分析器出来光电子经倍增器进行信号放大,再以适当方式显示、记录,便可得到XPS谱图。

  • 标签: XPS 水岩相互作用 动力学机理
  • 简介:水泉沟岩体位于中朝准地台北缘,内蒙地轴与燕山沉降带交界部位。岩体呈长条状,长30km,宽约7km。走向近东西,与区内最大断裂——崇礼—赤城深断裂平行。岩体两侧为桑干群谷嘴子组变质岩系地层。近年来,在岩体内发现了大型金矿床——东坪金矿,并在岩体内、外接触带找到多处金矿床(点)。经研究认为,此矿床为产于偏碱性杂岩体中

  • 标签: 金矿化 泉沟 外接触带 大型金矿 中朝准地台 内蒙地轴
  • 简介:  海岸湿地是全球生物生产量最高生态系统之一,也是污染物汇集主要区域之一.对2006年春季在福建泉州湾不同类型海岸湿地内采集柱状样进行重金属分析,结果显示,泉州湾海岸湿地2006年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表1).……

  • 标签: 海岸湿地 重金属 泉州湾
  • 简介:将岩组学研究方法应用于材料、石材以及工程爆破中应力场研究具有广阔前景。然而,应用旋转台进行观测、统计速度很慢,而且使用范围受很多条件制约。用“一轴晶矿物光轴与镜轴夹角干涉图测定法”不仅结果与旋转台基本一致,而且工效可提高1—2倍;

  • 标签: 一轴晶 干涉图 岩组学 旋转台 应力场 条件制约
  • 简介:为探讨山东蒙阴金伯利岩成因及其演化过程,对其中磷灰石进行了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研究。SEM、EPMA和LA-ICP-MS测试结果表明,磷灰石可分为早期和基质同期两类;早期磷灰石常以较大(100~210μm)半自形浑圆状出现在金伯利岩捕掳体内;具有特征CL图像和同心、无序明暗环带;Ca、P含量高,Sr、Si含量低,Ca、P分别与Sr、Si呈负相关关系;Th、U、Tb、Y含量高于原始地幔和基质同期磷灰石,LREE轻微亏损,HREE轻微富集;具明显负Eu异常,暗示其形成于还原环境。金伯利岩富矿性与早期磷灰石有一定正相关性。基质同期磷灰石赋存在金伯利岩基质中,粒径变化较大(几微米到380μm),常呈放射状、填隙状等;无特征CL图像,Sr、Si含量高,Ca、P含量低;Ba、La、Sr含量远高于原始地幔和早期磷灰石,LREE明显富集,HREE强烈亏损;其微量元素配分模式指示金伯利岩初始岩浆微量元素组成特征。

  • 标签: 磷灰石 组成 结构 金伯利岩 岩浆演化 山东蒙阴地区
  • 简介:定量地测量成矿流体中成矿元素含量对于解决矿床成因和探讨成矿流体演化有着十分重要意义。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单个包裹体激光显微探针拉曼光谱法、包裹体显微光谱分析法和包裹体群化学成份分析。前两种方法可以对包裹体(或单个包裹体)中气体、液体和固体进行定量分析,在国外发展比较迅速,我国还几乎是空白,个别学者作过尝试,但由于分析标准和仪器水平等

  • 标签: 真空爆裂法 成矿元素 矿物包裹体
  • 简介:鲁溪岩体和下庄岩体为粤北贵东复式岩体重要组成部分,两岩体构造背景相同,空间上紧密共生,时间上近乎同时生成,但鲁溪岩体不成矿,而下庄岩体赋存着大量铀矿床。这种差异原因探究对深刻揭示花岗岩型铀矿床成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对鲁溪岩体和下庄岩体中黑云母电子探针、穆斯鲍尔谱和ICP-MS分析表明,两岩体黑云母主量元素具有富铁贫挥发分特点;微量元素特征类似,具明显负铕异常;相对于鲁溪岩体,下庄岩体演化程度和挥发性组分F含量较高,而温度和氧逸度较低。从鲁溪岩体到下庄岩体,由于演化程度升高,F含量增高,温度和氧逸度降低,使铀在花岗岩中丰度升高,赋存方式由不利于成矿类质同像替换演变为有利于成矿晶质铀矿形式存在,这是鲁溪岩体不成矿而下庄岩体有大量铀矿床主要原因。

  • 标签: 黑云母 矿物化学 铀丰度 铀赋存形式
  • 简介:6210矿田小斑状二云母花岗岩为产铀花岗岩。经研究属地壳重熔型花岗岩。钾长石和石英呈斑晶出现,具纺锤状、眼球状,呈定向分布。二云母花岗岩乃是一种白云母化黑云母花岗岩,岩体上部是二云母花岗岩,至700—1000m深部逐渐过渡为白云母化极弱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二氧化硅比黑云母花岗岩略高。石英及钾长石含量较多,斜长石号码偏

  • 标签: 二云母花岗岩 白云母 黑云母花岗岩 矿田 斑晶 化极
  • 简介:根据ESR测年和古气候对渤海海平面变化探讨王兆荣,张汉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230026)关键词ESR测年,古气候,海平面变化在第四纪海平面变化研究中,用14C测年法已测定了海相沉积物年代,但由于14C测年。限制,要探讨1Ma海平面变化...

  • 标签: ESR测年 古气候 海平面变化
  • 简介:东胜地区砂岩型铀矿床是近年来发现大型砂岩型铀矿床。笔者首次发现了低温热液流体成矿作用证据:矿体中有后生钛铀矿和锐钛矿组合。矿石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58~176℃,平均114.9℃。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在中晚侏罗世-白垩纪发生过显著构造热事件,造成砂岩型铀矿含矿层之下产生大量微裂隙与裂隙带出现,导致下部热液流体向上运移。低温热液流体成矿作用是形成东胜铀矿床重要因素。

  • 标签: 低温热液 砂岩型铀矿床 成矿作用 构造热事件 矿层 热液流体
  • 简介:地质历史时期大规模火山活动与同期古环境、生物多样性显著变化之间时空耦合关系、内在机制联系,日渐成为地球科学领域广受关注热点问题之一。本文聚焦二叠纪,系统回顾了近年来关于二叠纪3个大火成岩省(塔里木、峨眉山、西伯利亚)及其同期古环境背景、生物演化事件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二叠纪大火成岩省研究领域争议性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 标签: 二叠纪 大火成岩省 塔里木 峨眉山 西伯利亚 古环境
  • 简介: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分布着大量中生代火山—侵入杂岩。有关这些杂岩形成构造背景,争议颇大。其中代表性观点有:(1)属于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大量中生代火山—侵入杂岩形成与太平洋板块俯冲相关联,火山-侵入杂岩特征可与安第斯型火山-侵入岩组合

  • 标签: 杂岩 活动大陆边缘 东南沿海 侵入岩 构造背景 英安岩
  • 简介:为探讨湖光岩玛珥湖溶解氧(DO)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玛珥湖DO垂直分布及其季节变化特征,并讨论了各环境因子对水体中DO时空分布影响。结果显示,玛珥湖DO以及各环境因子垂直分布均具有明显季节性差异。夏秋季表层和底层DO差值高于冬春季。冬季,DO值总体较高,垂直方向分布较均匀。夏秋季节,水深较深区域出现明显"氧跃层",并在底层存在DO低值区。不同区域,各层次水体中溶解氧含量季节变化与表层相似,最大值出现在冬季(2月份),最小值出现在夏季。相关性分析显示,夏季水温及水温热力分层是影响DO含量关键因素,同时DO含量受到浮游植物活动影响。

  • 标签: 溶解氧 玛珥湖 环境因子 垂直分布 氧跃层
  • 简介:NR-667A(Ⅲ)型快速连续测氧仪是目前环境氡测量时间响应最短一种仪器。该仪器在核工业第六研究所标准氡室进行检定时发现,环境相对相对度对仪器检定结果有很大影响。在相对湿度为80%-99%标准氡室内分别对仪器进行检定,结果在相对湿度为80%时仪器检定合格,而在相对湿度为99%时仪器检定不合格。本文从仪器工作原理对检定结果进行。并提出有效解决方法,当相对湿度太大时,可在仪器进气口安装干燥器对进气进行除湿。

  • 标签: 相对湿度 静电收集型连续测氧仪 检定 影响因素 环境监测
  • 简介:产于中新生代陆相火山岩中铀矿床,在我国具有巨大经济价值。深入研究其成岩成矿作用,是摆在我国地质工作者面前一项刻不容缓任务。作者通过研究提出了产铀火山岩套控矿新见解,以深化认识和推进火山岩中铀矿找矿工作。陆相火山作用是受一定构造背景控制壳幔物质相互作用并长期演化结果。其物质运动性质和特点,集中表征于侵入作用与火山作用综合产物——火山岩套。所谓火山岩套是指时代相近,空间相迭,成因相关深成、浅成直至表成岩浆物质多期多相多位迭套体。如果这种火山岩套产铀或具有产铀潜力,则称为产铀火山岩套。我国产铀火山岩套主要为钙碱性火山岩,以中酸性、酸性和偏碱性岩石为主,少量基性或碱性岩石。它们形成一定岩石组合、岩石建造,又各有不同物质来源,大体上分别与一定构造环境相对应。

  • 标签: 中新生代 火山作用 铀矿床 物质来源 控矿 地质工作者
  • 简介:高原湖泊沉积物有机元素早期成岩与湖泊营养演化研究@王浩然¥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湖泊,有机质,早期成岩,营养演化,Redfield比值,泸沽湖,洱海高原湖泊沉积物有机元素早期成岩与湖泊营养演化研究王浩然(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

  • 标签: 湖泊 有机质 早期成岩 营养演化 Redfield比值 泸沽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