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1 个结果
  • 简介:一、激起生活体验引入高挑的身材,素洁的衣着掩不住青春的洋溢,大而有神的眼忽闪着灵动的光,沉着自信的童敏走上讲台,听课席上所有的目光顿时聚焦于这位来自泸州的年轻教师身上。她淡定的微笑、一口纯正的普通话立刻吸引了所有在场的人。童敏以充满童趣的语气与孩子们开始了谈话,她问孩子们在家妈妈都以什么昵称叫自己,学生立即活跃起来,各种不同的答案都极具一分“爱”,有孩子答出“宝宝”,童敏哈哈大笑,她说着“这大概是通用的爱称吧”,然后示意上课。

  • 标签: 《酸的和甜的》 语言内涵 学生 写真 课例 转化
  • 简介:运用荧光光谱对酒石美托洛尔与牛血清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酒石美托洛尔对BSA的内源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猝灭机制为动态猝灭.测定了酒石美托洛尔与BSA在不同温度下的表观结合常数Ksv,Ksv分别为2.271×10~5、3.698×10~5、5.923×10~5.同时也测定了两种物质分子之间的结合常数与结合位点数,其中不同温度下酒石美托洛尔与BSA的结合位点数都约为1,说明酒石美托洛尔与BSA有单一的结合位点且受温度影响较小.在酒石美托洛尔与BSA的作用过程中反应的焓变ΔH〉0、熵变ΔS〉0,说明酒石美托洛尔与BSA之间的主要相互作用为疏水作用力;吉布斯自由能ΔG〈0,表明结合过程是一个熵增加、吉布斯自由能降低的自发过程.

  • 标签: 生物医学光子学 酒石酸美托洛尔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 紫外吸收光谱
  • 简介:的和甜的》是一节识字课,童老师在其中很好地贯彻了自主建构的理念,实施着自主学习的导引。她极为注重字词被学生有效建构,活化于学生的生命世界里。为此,她努力唤醒学生的经验背景,将新知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通过情境体验、想象融会、动作模拟等,实现了对语词的领悟、掌握。

  • 标签: 《酸的和甜的》 生命世界 执教 孩子 自主学习 自主建构
  • 简介: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是教育的必然追求.以"、碱、盐"教学为例,从建构化学基本观念、深化"三重表征"思维和关注实验探究三个方面,简述了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发展的实践和思考.

  • 标签: 基本观念 三重表征 实验探究
  • 简介: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方法,在B3LYP/6-311G(d,p)基组上对气相和溶剂中天竺葵素和对-香豆酰化天竺葵素结构进行优化计算,结合H原子转移机理(HAT)、逐步电子转移质子转移机理(SET-PT)、质子优先损失电子转移机理(SPLET)对其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天竺葵素的3-OH、对-香豆酰化天竺葵素的5-OH为其可能的活性位点;在气相中HAT机制是化合物清除自由基活性的最主要机制;在极性溶剂中SPLET机制是热力学上最有利的途径,而在所有环境中SET-PT机制都不是最主要的机制。此外,还发现在气相和非极性溶剂中对-香豆酰基化天竺葵素的抗氧化性强于未酰基化的天竺葵素,尤其是在SET-PT机制中;在极性溶剂中,则略弱于未酰基化的天竺葵素;酰基化天竺葵素的抗氧化性可能与溶剂有关。

  • 标签: 酰基化 密度泛函理论 键解离焓 电离势 质子亲和势
  • 简介:以柠檬和正辛醇为原料,采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负载改性制备酯化催化剂,合成柠檬三辛酯。考察影响酯化反应的因素,结果表明:在190℃,醇摩尔比为1:4,催化剂用量2.0g,反应1.5h后,酯化率可达96.4%,该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较高,便于与产物分离,可以重复使用。

  • 标签: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负载 催化 柠檬酸三辛酯
  • 简介:以30%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用钨磷酸催化氧化环己醇合成己二,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物配比和反应时间对己二产率的影响。当反应物物质的量比为钨磷酸:环己醇:过氧化氢=1:250:1125,在一定温度下回流反应4~6h,产率可达到50%;且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结果表明:本方法操作简单,无污染,符合绿色化学发展的要求,可用于基础有机合成实验。

  • 标签: 己二酸 钨磷酸 催化氧化 绿色化学
  • 简介:摘要:在探索化学变化规律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针对学生在学习“和碱的中和反应”时出现“机械记忆中和反应的规律”和“缺乏开展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思路”等问题,利用“已有认知”搭建“问题”和“科学探究”的方法思路桥梁,结合真实情境中物质的转化,我们设计了以“NaOH和稀盐酸反应实验的深度探究为主线”的教学过程,从而实现对“和碱的中和反应”的深度学习。

  • 标签: 深度学习 中和反应 科学探究
  • 简介:文章使用722型分光光度计,利用等摩尔系列法分别研究了0℃冰水浴、20℃室温和35℃热水浴中磺基水杨合铁(Ⅲ)的稳定常数,发现温度对该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有显著影响,20℃时稳定常数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和降低,稳定常数的数值减小.

  • 标签: 分光光度计 磺基水杨酸合铁(Ⅲ) 温度 稳定常数
  • 简介:与碱之间的反应出现在“常见的和碱”之后、“盐”之前,它是对酸碱性质的完善,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为复分解反应作了铺垫。与碱的反应有其特殊的地方,即一些反应并没有明显的现象产生,这就打破了原先根据现象判断化学反应发生的思维定势。因此,教材引入指示剂辅助判断化学反应发生的知识,拓展了学生的认知视野。

  • 标签: 复分解反应 教学设计 课堂 有序
  • 简介:考点和方法1.知道酸碱盐的涵义,能正确书写所给物质的化学式,并对物质进行正确分类。2.熟悉酸碱盐的通性,能正确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3.知道一些化肥的名称和作用。4.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

  • 标签: 酸碱盐 化学式 化肥 九年级 人教版 复分解反应
  • 简介:考点和方法1.知道溶液的酸碱性,会用酸碱指示剂和D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知道溶液的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关系。2.知道常见的(盐酸、硫酸),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复分解反应,了解浓硫酸的特性,学会稀释常见的酸碱溶液。

  • 标签: 酸碱性 盐酸 九年级 沪教版 复分解反应 应用
  • 简介:1如何理解氨基的两性?氨基是同时含有氨基和羧基2种官能团的有机分子,简单地说氨基既含有羧基,又含有氨基,所以具有两性,但却不能令所有人满意.羧基具有酸性我们在前边的文章里分析过了,氨基为什么具有碱性呢?这还要从氨分子NH3具有碱性的本质说起.

  • 标签: 氨基酸 蛋白质 有机物 性质 结构 有机分子
  • 简介:摘要:有机工艺学是生物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模块课。在生物技术日新月异背景下,本专业学生学习微生物技术相关课程的兴趣显著增加,我们在课程思政和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从理论教学入手,有机融合课程思政和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方式,实施双语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环节,通过随堂笔记和期末大论文改进考核模式等方面,构建了有机工艺学立体式的教学改革体系,有效提高教学成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夯实课程思政育人的根基,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 标签: 课程思政 创新创业 课程教学体系改革
  • 简介:摘要:有机工艺学是生物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模块课。在生物技术日新月异背景下,本专业学生学习微生物技术相关课程的兴趣显著增加,我们在课程思政和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从理论教学入手,有机融合课程思政和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方式,实施双语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环节,通过随堂笔记和期末大论文改进考核模式等方面,构建了有机工艺学立体式的教学改革体系,有效提高教学成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夯实课程思政育人的根基,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 标签: 课程思政 创新创业 课程教学体系改革
  • 简介: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为催化剂,催化合成壳聚糖-没食子甲酯。探讨了接枝条件(酶用量、壳聚糖与底物浓度比例、底物浓度、反应时间等)对接枝率的影响,通过FTIR对其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酶法催化合成适宜条件:辣根过氧化物酶(酶活力为40U/mL)用量为0.7mL,壳聚糖与没食子甲酯的量浓度比为3∶1,没食子甲酯浓度为7mmoL/L,反应时间2h。用线性电位滴定法测其接枝率为11.0%~37.2%。

  • 标签: 壳聚糖 没食子酸甲酯 辣根过氧化物酶 催化合成
  • 简介:摘要:现代教育教学旨在通过多样化、灵活性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九年级是中学生学习进步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学生直达高考的重要时期,学校教师需要予以真正重视和关注。九年级化学作为一门理科学科,里面包含的逻辑分析以及化学知识需要中学生努力学习和消化。初中阶段,学生接触的化学相对来说在内容和难度上都是比较难的。九年级化学在整个化学学科组成中占得的比重也很多,关乎中学生对化学学科内容的基本了解和认识,给中学生后期的学习和掌握奠定基础。所以,培养和提高初中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必须成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也是学校教师需要积极落实到中学生自身的基本教学目标。

  • 标签: 九年级化学 核心素养 酸碱中和反应
  • 简介:摘要:现代教育教学旨在通过多样化、灵活性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九年级是中学生学习进步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学生直达高考的重要时期,学校教师需要予以真正重视和关注。九年级化学作为一门理科学科,里面包含的逻辑分析以及化学知识需要中学生努力学习和消化。初中阶段,学生接触的化学相对来说在内容和难度上都是比较难的。九年级化学在整个化学学科组成中占得的比重也很多,关乎中学生对化学学科内容的基本了解和认识,给中学生后期的学习和掌握奠定基础。所以,培养和提高初中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必须成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也是学校教师需要积极落实到中学生自身的基本教学目标。

  • 标签: 九年级化学 核心素养 酸碱中和反应
  • 简介:<正>《的和甜的》是根据李学中的作品改写的童话故事。一般情况下,多数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会落在内容理解上,课堂上多是围绕"这个童话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而展开教学。笔者以为,理解这个童话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是教学目的之一,但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考虑的是,在语文知识与能力方面,这篇课文的"核心价值"是什么?研究这个问题,必须考虑年

  • 标签: 教学目的 童话故事 李学中 人教版 写话 语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