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9 个结果
  • 简介:凹凸棒石黏土(凹土)对重金属类污染组分具有较强吸附作用,但受原状凹土固液难以分离制约,目前尚未应用于实际工程。本文利用海藻酸钠酸改性凹土进行造粒,通过静态批实验分析了其Sr和Cs吸附性能,并利用柱迁移实验分析动态迁移规律。结果表明,Sr和Cs浓度为100mg/L,投加量为10g/L时,120min内达到平衡,造粒凹土颗粒Sr和Cs去除率分别为40.4%和45.9%,造粒作用引起吸附效能低于凹土原土,具有明显负效应;柱实验结果表明,吸附剂用量为10.0g、流速为10mL/min时Sr和Cs去除率达到41.8%和61.5%,随流速增加或降低,去除率均减小。因此,海藻酸钠造粒改性凹土颗粒可作为含Sr和Cs废水处理备选材料。

  • 标签: 海藻酸钠造粒 酸改性 凹凸棒石黏土 SR CS
  • 简介:转变思维方式,将航磁数据改变成与化探数据相同格式,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基于物化探综合信息区域Au找矿靶区定量预测模型。模型中航磁信息展现出优于Au元素判别能力。以定量预测模型全区各研究单元与已知有矿单元做相似程度判定,选择相似程度高53个单元为级找矿靶区(每个靶区面积25km^2),其中18个(34%)靶区内有已知矿床(点)产出,认为,其余35个(66%)预测找矿靶区应该是寻找Au矿有利区域。此结果不但改变了传统(定性)地质研究认为,航磁成果Au矿找矿靶区判定效果不佳结论,同时更加充分说明,海量数据信息隐藏着极大潜能,只有转变思维方式,依据大数据观念,应用定量研究方法(用数学方法研究地质问题)才能将其充分地挖掘出来。

  • 标签: 大数据 物化探信息 定量预测模型 找矿靶区
  • 简介: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是目前Ni和铂族元素(PGE)主要来源,然而,不同矿床Cu、Ni和PGE品位和比例却往往存在较大变化,但关键控制因素远未弄清.……

  • 标签: 熔离 硫化物 岩浆 火成岩 峨眉
  • 简介:为了解沾化凹陷泥页岩裂缝型油藏成藏特点,沾化凹陷罗63井沙段碎裂岩方解石胶结物流体包裹体开展了岩相学及包裹体温、压及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碎裂岩碎粒颗粒为泥晶白云岩,碎粒之间为亮晶方解石充填胶结,其内主要发育低气液比烃包裹体与少量共生气液相盐水包裹体。烃包裹体均温度为102-110℃,盐水包裹体均温度为115-119℃,冰点温度为-1.7--2.0℃,盐度为2.8%-3.3%NaCleqv,呈现低盐度流体特征;烃包裹体捕获温度为124-126℃,捕获压力为16.7-18.6MPa;单体烃包裹体主要由碳数小于25正构烷烃类组成,主峰碳为C15,Pr/nC17、Ph/nC18和Pr/Ph值分别为0.42、0.55和0.69,方解石胶结物捕获轻质油应源自渤南洼陷中心相对成熟沙四段烃源岩,捕获时流体压力系数大于1.56。

  • 标签: 碎裂岩 方解石胶结物 古温压 烃包裹体组分 沙一段 罗63井
  • 简介:关于月幔挥发分(H2O-Cl-F-S)浓度直存在争论:(1)月球火山玻璃、火山碎屑橄榄石内熔体包裹体以及月球高地斜长石晶体研究表明,月幔含量为-×10^-6。(2)月海玄武岩中度挥发性元素Zn/Fe值约为地球1/10^-1/500,依此估计月幔浓度不大于1×10^-6,并且月球火山样品74220橄榄石内玻璃质熔体包裹体具有的高水含量特征是个局部异常。

  • 标签: 月幔 火山玻璃 包裹体 含量特征 火山碎屑 局部异常
  • 简介:通过磷金属相和硅酸盐熔体间分异情况可以限定行星核幔分异时温度、压力、氧逸度等物理化学条件。本文综述了磷金属相和硅酸盐熔体间分配过程个基本模型,总结了不同物理化学条件金属相和硅酸盐熔体间分配系数(Dp^met/sil)影响。通常,Dp^met/sil会随氧逸度增加而明显减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压力升高而减小,随硅酸盐熔体组分变化可达三个数量级,随着金属相中硫和碳含量增多而减小。现有的实验研究主要基于地球硅酸盐组分和低压力条件,将磷分配系数模型应用到更多类地行星核幔分异过程,还需要更多组分、更高温压条件下实验结果。

  • 标签: 分配系数 金属相 硅酸盐熔体 核幔分异
  • 简介:  地质统计方法和分形地质统计方法因具有定量分辨区域化变量空间结构能力,其应用范围已由单纯地质领域扩展到土壤和环境领域[1-7].……

  • 标签: 潮土 Hg的空间分布 太原盆地
  • 简介:油砂是种重要非常规石油资源,目前较为常用沥青回收方式是热碱水分离。本文运用热碱水分离处理了四川厚坝与内蒙古图牧吉油砂样品,并对上述油砂样品进行了镜下薄片观察、XRD分析以及比表面积和总孔容测定,对比分析了岩性特征和油砂热碱水分离实验数据,结果表明,油砂黏土矿物含量、油砂岩胶结程度及胶结方式、油砂砂颗粒粒径、油砂层遭受风化作用程度等因素都会影响油砂沥青热碱水分离效率,设计油砂开采工艺流程时,应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 标签: 油砂 岩性因素 热碱水分离 沥青回收
  • 简介:直以来,寄存在橄榄石自形晶熔融包裹体被认为是代表了初始熔体岩浆珠滴,可以从岩浆喷发所经历近地表过程完好保存下来。然而,对于熔融包裹体内被捕获熔体来源,则直存在多种观点:(1)代表了地幔熔体组分最新再平衡;(2)记录了岩浆通道系统相互作用;(3)代表局部、颗粒尺度溶解-反应-混合过程。

  • 标签: 橄榄石 熔融包裹体
  • 简介:微量元素环境地球化学冯新斌洪业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煤微量元素环境地球化学微量元素研究不仅能提供成煤环境信息,而且具有重要环境意义,因为燃煤过程已成为生态环境潜在毒害元素(如As、Be、Cd、Co、...

  • 标签: 微量元素 环境地球化学
  • 简介:铅同位素沉积和古海洋地质研究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然而由于碳酸盐含铅量甚微,给铅化学分离、富集和同位素质谱分析带来困难,制约了这领域发展。本实验经过反复、深入探索,合理地制定了碳酸盐铅同位素样品制备实验流程。通过22件灰岩、白云岩样品铅同位素组成系统测定,表明该实验流程稳定可靠。

  • 标签: 化学沉积 碳酸盐 铅同位素 实验流程
  • 简介:俯冲带壳幔演化和物质交换起重要作用.本文就俯冲带物理化学性质、溶液离子缔合、混溶、主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组成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重点剖析:1)超临界态下温度压力条件改变导致水微观结构与性质变化,扩散系数、粘度等性质随之改变,进而对水岩反应产生影响;2)富水流体离子缔合影响着金属配合物数量,很大程度制约流体矿物溶解行为;3)低Cl流体微量元素配分模式与岛弧玄武岩类似,意味着富水贫氯碱性硅酸盐成分流体地幔楔元素运移起关键作用.并展望了俯冲带中流体化学性质研究新手段.

  • 标签: 俯冲带 富水流体 元素循环
  • 简介:“宁乡式”铁矿,主要分布桂东北地区泥盆统信都。主要围岩为套由粘土和粉砂组成岩石。绿泥石和赤铁矿是主要含铁矿物,它们常以鲕粒形态出现,彼此紧密共生。过去认为绿泥石鲕粒与赤铁矿鲕粒样,是种较强水动力条件下直接沉积产生;因而对它研究较少。现今工作表明,它并非在沉积阶段形成,而是种成岩期产物。

  • 标签: 鲕粒 沉积阶段 中泥盆统 砂组 含铁矿物 粘土矿物
  • 简介:广西“宁乡式”铁矿,主要分布桂东北,矿体产于泥盆统信都。含铁岩石主要为硅酸铁质岩和氧化铁质岩。含铁矿物主要为绿泥石、褐铁矿及赤铁矿,次为菱铁矿与黄铁矿。它们多组成鲕粒及鲕粒间填隙物。其中以绿泥石鲕粒与赤铁矿鲕粒为主,二者紧密共生。前人认为种鲕粒都是动荡动水体中直接沉积形成,所不同个位于较浅水氧化环境,另个则在较深水还原环境。现今研究表明,它们均非在动荡水体中直接沉积形成,而是沉积期成岩过程形成,并且彼此间有着成因联系,即绿泥石鲕粒产生在前,赤铁矿鲕粒是由它转变产生

  • 标签: 鲕粒 填隙物 沉积形成 成岩过程 沉积期 中泥盆统
  • 简介:流体包裹体分析是油气勘探研究常用实验分析手段,但在分析应用尚有些模糊认识。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油气包裹体检测过程几个应注意问题。指出样品采集是研究前提,自生矿物生成顺序是确定包裹体期次基本依据,强调碎屑岩次生包裹体油气勘探研究重要性,揭示了油气成藏期与充注期区别。

  • 标签: 包裹体 油气勘探 自生矿物 油气成藏期
  • 简介:稻米微量元素及有机组分分布特征研究@武正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微量元素,有机组分,分布特征,稻米稻米微量元素及有机组分分布特征研究武正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微量元素有机组分分布特征稻米稻米形成具有分层特征。这...

  • 标签: 微量元素 有机组分 分布特征 稻米
  • 简介:定量地测量成矿流体成矿元素含量对于解决矿床成因和探讨成矿流体演化有着十分重要意义。目前国际普遍采用单个包裹体激光显微探针拉曼光谱、包裹体显微光谱分析和包裹体群化学成份分析。前方法可以对包裹体(或单个包裹体)气体、液体和固体进行定量分析,在国外发展比较迅速,我国还几乎是空白,个别学者作过尝试,但由于分析标准和仪器水平等

  • 标签: 真空爆裂法 成矿元素 矿物包裹体
  • 简介:2018年8月24-27日,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内部物质高温高压重点实验室具体承办第九届实验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专业委员会议贵阳召开。来自国内外有关高校和研究机构10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金振民、刘丛强,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胡瑞忠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任建国处长也应邀出席了会议。

  • 标签: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重点实验室 专业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 贵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简介:从铀活化、迁移、沉淀、成矿以及保存等几方面综述了有利于砂岩型铀形成物理化学环境.有机质铀矿富集成矿各个阶段起着重要作用,各种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已被用于揭示铀矿中有机质特征,如元素分析、Rock-Eval热解、气相色谱和红外光谱分析、色谱-质谱分析、裂解色谱-质谱及显微光谱技术、紫外荧光光谱分析、^13C核磁共振、碳/氢同位素分析等;同时结合鄂尔多斯盆地铀矿富集有利地质条件阐述了有机地球化学重建砂岩型铀矿形成条件应用前景.

  • 标签: 砂岩型铀矿 成矿条件 鄂尔多斯盆地 有机地球化学
  • 简介:运用偏光显微镜、低温灰化+X射线衍射仪、带能谱扫描电镜对内蒙古大青山煤田阿刀亥矿晚古生代CP2煤层矿物赋存状态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阿刀亥矿CP2煤层矿物包括硬水铝石、勃姆石、磷钡铝石、高岭石、铵伊利石、方解石、白云石、菱铁矿、锐钛矿、氟磷灰石、石英和黄铁矿。硬水铝石、勃姆石、磷钡铝石、高岭石和铵伊利石充填在丝质体、半丝质体、结构镜质体胞腔或者分布基质镜质体。方解石和白云石主要充填在裂隙。硬水铝石、勃姆石和磷钡铝石是由来源于本溪铝土矿风化壳物质泥炭聚集时沉积形成。铵伊利石是由于花岗岩侵入体影响形成。方解石和白云石可能来源于岩浆热液。

  • 标签: 矿物 硬水铝石 磷钡铝石 阿刀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