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和膳食干预对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的效果。方法将我院管辖范围社区内的126例高血压患者依据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两组患者均进行高血压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及膳食干预。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血压分别为(116.46±14.98)mmHg和(81.26±7.48)mmH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BMI指数明显明显低于对照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高血压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和膳食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水平,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健康教育 膳食干预 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女性商业性服务工作者(FSW)的年龄、文化程度、艾滋病防治知识、防护行为、接受预防干预措施的情况及相互影响,为制定预防干预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娱乐场所高、低档次进行分层随机抽样,采取现场面对面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现况调查,统计年龄、文化构成、防艾知识知晓率、安全套使用率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文化程度、防治知识、保护行为与干预措施的相互影响。结果(1)大众化的艾滋病防治常识知晓程度与文化程度有关,文化程度越高,其知晓率越高;相对专业的防治知识知晓程度与文化程度无关;(2)知晓艾滋病防治知识可促进FSW最近一月的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从50%提高到64.2%,但对FSW最近一次性交易使用安全套没有促进作用;(3)预防干预措施对FSW艾滋病防治知识有明显提高,措施越多,知晓率越高。结论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可以减少艾滋病高危行为的发生,促进FSW坚持使用安全套,从而遏制艾滋病扩散。建议应倡导“重在预防”观念,联防联控,关口前移。应有针对性地对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预防性的干预措施应多管齐下,健康教育应从早、从学校至少中学阶段抓起。

  • 标签: 艾滋病行为干预 健康教育现场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病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应预防对策作参考,以减少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病率,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各科确诊为院内获得性肺炎共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年龄、基础疾病、入住科室、治疗措施及治疗结果等。结果53例确诊为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中治愈27例,好转21例,死亡5例。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血管意外、恶性肿瘤、心脏疾病、糖尿病、低蛋白血症、外伤或手术等一种以上基础疾病、老年人、存在呛咳反流或误吸、静脉置管、先前使用二种抗生素、留置鼻饲管、入住ICU、住院时间大于30天、机械通气、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

  • 标签: 院内获得性肺炎 发病危险因素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纤维化对临床防治的意义。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7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8例和对照组87例,两组均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治疗组88例先予以西医常规护肝治疗,如用维生素C和肝能片对症处理,再加保肝解毒汤治疗(主要药物灵芝、柴胡、黄芩、龙胆草、郁金等),水煎服,分早晚2次口服;对照组87例只予以西医常规护肝治疗,2个月为一疗程。上述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肝硬变患者的血小板(PC)计数显著提高(△P<0.05),白细胞(WBC)、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球蛋白(A/G)、层粘蛋白(LN)、透明质酸(HA)有及显著差异(﹡P<0.01)。结论肝纤维化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简便准确,对临床早期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肝纤维化 多普勒超声检查 临床防治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阐述大蒜素在不同疾病的使用中,具有潜在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本文对大蒜素的不同成分在抗肿瘤和对糖尿病的防治作用及机制做出如下综述。但是对其所有成分和确切机制还不是完全了解。需要进一步研究并阐明大蒜素作用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及它治疗疾病的效果及安全性。

  • 标签: 大蒜素 心血管疾病 肿瘤 糖尿病
  • 简介:摘要根据“春夏养阳”,“天人相应”的中医理论,采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对疾病的防治,特别是对“冬病”(冬季易发或兼夹其他致病因素协同致病形成伏邪宿根,导致经气脉受阻、反复迁延发作,导致阳虚或阳气不足的一系列病证1)以及延伸的其他慢性病症的防治,有独特的优势。

  • 标签: &ldquo 冬病夏治&rdquo 穴位贴敷疗法 &ldquo 冬病&rdquo 防治 慢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卵巢癌患者术后低钾血症发生的的护理措施。方法将67例卵巢癌手术患者分为两组,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33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护理,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34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方法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从术前准备,饮食指导,术后早期补钾、术后饮食指导等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术后血钾浓度及内脏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低钾血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内脏动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预见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卵巢癌患者术后低钾血症发生率,降低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缩短了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 标签: 卵巢癌 低钾血症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病防治医防合作新模式的运作与管理。方法自2001-2010年建立市、镇(乡)、村三级医疗网,将区县医院纳入结核病诊疗定点单位,形成定点医院诊断治疗、疾控中心监督管理的新型医防合作新模式,配合定点医院经济补偿、培训和督导、信息系统、宣传教育等措施。统计2001-2010年期间结核病初诊患者就诊情况、涂阳患者检出情况、转诊情况、追踪情况、新涂阳病人发现率、治疗转归情况。结果2001-2010年9月共接待初诊患者8327例,就诊5193例,转诊2892例。门诊共查痰24981片数,涂阳患者1461例;追踪1165例病人,追踪到位943例,追踪到位率80.94%,结防门诊计划完成数为2336例,实际完成数为2834例,完成率为121.3%。新涂阳病人发现297例,新涂阳病人发现率为85.68%。涂阳病人治愈率96.36%,初治涂阴病人完成治疗率98.19%、总体治疗成功率97.26%,丢失率1.67%、失败率0.68%。结论结核病防治医防合作新模式应将结核病诊疗定点单位转移至县区医院,建立三级医疗网络,同时做好信息系统建设、人才培训、宣传教育、政府领导及支持等配套制度和保障措施,可充分发挥医疗资源的作用,增强结核病防治

  • 标签: 结核病 医防合作新模式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较高躯体疾病发病率,除了本身的分裂症,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治疗药物使用不当等都有可能诱发其他疾病,增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躯体疾病风险。本文就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躯体风险现状以及防治措施做一综述。

  • 标签: 精神分裂 疾病风险 防治进展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临床医学中,恶性肿瘤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便是化疗,但是化疗往往会导致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为患者提供更加严峻的痛苦与折磨。早期患者可能会发生四肢末端麻木,机体感觉消退或异常、疼痛,到后期可导致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以及肌肉萎缩。针灸防治周围神经病变有着明显的作用与效果。对此,本研究主要从针刺、电针多种临床治疗方式对针灸防治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研究分析。

  • 标签: 针灸 化疗 周围神经病变 临床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研究洋甘菊提取物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作用。实验通过高脂饲料建立大鼠AS模型来探究洋甘菊提取物对AS小鼠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对洋甘菊中黄酮、萜类等化合物进行提取,从洋甘菊的乙醇提取物(95%)中分离得到2个黄酮类化合物,其结构被确定为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Ⅰ)和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Ⅱ)1,测定此类化合物对甘油三酯以及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洋甘菊提取物有降低血脂含量的作用,表明洋甘菊提取物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 标签: 洋甘菊 动脉粥样硬化 防治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的防治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8年10月本中心门诊的血压异常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8例,分别进行常规性护理和社区护理管理,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管理下健康教育,对高血压预防效果显著,可提升居民健康意识,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高血压 社区护理管理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对高血压防治效果。方法回顾社区高血压患者150例,均符合WHO高血压标准,平均分为对照组(不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和观察组(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8.67%,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85.33%,两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对高血压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提高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有效地控制了高血压,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社区护理 健康教育 高血压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出现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治疗及护理方法,不断提高临床防治水平。方法抽选2015年1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入院的150例风湿免疫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组75例,对照组按照风湿免疫疾病一般方法进行治疗,同时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针对性的采取肺部并发症预防及护理措施,观察两组住院时间及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及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统计结果均优于对照组(12.40±3.87vs29.01±5.75,4.0%vs18.7%),组间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风湿免疫疾病患者采取合理的预防治疗及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风湿免疫疾病 肺部并发症 预防治疗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根据中医运气学说调整三伏贴用药防治呼吸系统疾病124例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2016年来我院门诊进行“三伏贴”敷贴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2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124例,对照组112例,连贴3年为一个疗程。对照组予普通三伏贴;治疗组根据每年运气的不同调整三伏贴用药。结果三种病症治疗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气“三伏贴”疗效明显优于普通“三伏贴”。

  • 标签: 运气 三伏贴 呼吸系统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对肠道寄生虫病防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岳池县花园镇经济条件相同、人员结构相当、空间距离相隔较远的花朝门、马家井村两个行政村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措施,观察组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并加强宣传力度,观察时间为2013年9月—2016年9月,观察期3年。期满后分别在观察组和对照组所在村选择14~55岁各200位村民开展肠道寄生虫病防治知识和行为问卷调查,分析比较两组对象肠道寄生虫病防治知识知晓和行为改变情况,并对两个村的3岁以上居民进行肠道寄生虫病感染率调查(对照组703例,观察组709例),评估两组居民肠道寄生虫病感染率情况及防治效果。结果观察组村民肠道寄生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95.00%(190/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00%(146/200);观察组村民寄生虫病防治行为形成率为94.50%(18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50%(143/200);观察组肠道寄生虫病总体感染率为11.85%(84/7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125/703),两组比较,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工作,能够提高农村居民肠道寄生虫病防治知识和行为改变,有效地预防肠道寄生虫疾病,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肠道寄生虫病 防治效果 影响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通脉汤防治奥沙利铂化疗所致神经毒性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通脉汤防治,对照组采用甲钴胺片预治,对两组患者的神经毒性发生率、毒性水平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各级神经毒性发生率比较,治疗组级别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治疗组提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通脉汤对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 标签: 中药通脉汤 奥沙利铂 周围神经毒性 甲钴胺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布氏菌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82例布氏菌患者,根据所接受的健康教育形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全程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布氏菌病的发生率和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布氏菌病的发病率为4.88%与对照组的26.83%相比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率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好,两组数据统计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布氏杆菌病的预防要人们从思想上重视,实行健康教育后人们更加详细地了解布氏杆菌的发生原因,因此可以积极预防,有效减少了疾病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布氏菌病 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