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概况狮子窝琉璃塔位于山的中台南竹林岭,是明代狮子窟(又名大护国文殊寺)的附属建筑.狮子窟俗称狮子窝,西距山西省繁峙岩头乡庄子村约3公里,北距清凉桥25公里,东邻竹林寺5公里,南距金阁寺5公里,为通向中、西的必经之路.海拔2400米,视野广阔,气候凉爽.在此处可望西、中、竹林寺、南山寺、九龙岗等胜境.

  • 标签: 琉璃塔 五台山 狮子 竹林寺 文殊寺 繁峙县
  • 简介:元代诸帝对山佛教实行扶持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得山地区的佛教得到迅速发展。元朝诸帝尊崇山主要体现如下:在山屡作佛事、在山新建寺院、多次临幸山、颁布了诸多扶持山佛教的政策、敕令禁止砍伐树木,保护山地区的生态环境,为佛教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等。元朝诸帝尊崇山,并非单纯地因为山是佛教圣地,还与山特殊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有关,与藏传佛教在山地区的传播和山特殊的气候条件相关。

  • 标签: 元代诸帝 尊崇 五台山 佛教
  • 简介: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山,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文殊菩萨的道场,也是藏传佛教的胜地之一,为我国四大"佛教胜地"之冠,同时,也是中国旅游王牌景点之一。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的山佛地,在我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隋唐时期已名播四方,中唐时山胜迹图传至日本,后又绘入敦煌壁画。它不仅以寺庙众多、文物荟萃、清凉世界、景色宜人吸引着国内外众多的游人和善男信女来此观光烧香,山还以它的佛教文化令游人留连忘返,其中尤以佛教音乐让人耳目一新。山佛教音乐历史悠久,是我国乃至世界重要的文化瑰宝。佛乐分为青庙乐和黄庙乐。青庙乐又分为经文音乐和经外音乐。黄庙乐则主要与

  • 标签: 五台山 佛教音乐 佛乐 重要地位 藏传佛教 佛教艺术
  • 简介:2009年,中国文化史上有两件大事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一是6月26日,山以文化景观成功入选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二是9月30日,中国书法等项目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巧的是在这两件事中间,我们在山成功举办了中国千名书家写经书法大展暨中国写经书法论坛等系列活动,使山与中国书法两大世界遗产珠联璧合,大放异彩,衍生出新的"文化遗产",成为

  • 标签: 书法辉 佛法书法 辉五台山
  • 简介:自1985年4月山研究会成立之后,同年12月,又创办了.从此,开始了对山的研究工作.1987年9月,在白清才副省长的主持下,研究会召开了首届山佛教文化研讨会.会上,代表们就提出了"山学"的问题,并就创立"山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论证.17年来,研究会出刊了70余期,发表文章900余篇.其中,对十大寺庙作了专题研究,并出版了专刊.

  • 标签: 研究会 出版 专刊 丛书 专题研究 基础性
  • 简介:从构图、光线、景深、空灵感四方面入手,论述了摄影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风光摄影及其对于世界遗产、佛教圣地山四季风光的光影诠释。

  • 标签: 摄影 五台山风光摄影 构图 光线 景深 空灵感
  • 简介:蒙古人与山文殊菩萨信仰,依据文献来分析,从元朝忽必烈与藏传佛教萨迦派高僧八思巴开始,之后明清至今,兴建有蒙古僧众为主的寺院,如菩萨顶、罗喉寺、镇海寺、瑞应寺等。着重对忽必烈和八思巴与山的关系;三世章嘉国师若必多吉与山的关系;宗喀巴大师与文殊菩萨、大威德金刚的关系;山瑞应寺与察汗殿齐呼图克图的殊胜关系,以及山其他蒙古僧众为主寺院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和研究。

  • 标签: 蒙古人与五台山 蒙古人与文殊信仰 宗喀巴大师 文殊菩萨 大威德金刚
  • 简介: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在阳光明媚、鲜花盛开、芳草萋萋、绿树成荫、风景优美、气候凉爽的夏秋之际,我们山研究会和省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省宗教局、忻州市政府、政府、山风景名胜区政府一起,在祥和喜庆、充满生机的佛教圣地山,举行“山论坛”学术会议,我代表山研究会热烈欢迎大家莅临这一盛会。

  • 标签: 五台山 挖掘 保护 利用 民族宗教 风景名胜
  • 简介:以景区山为例,选择638条网络评论为样本,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从整体形象、认知形象、情感形象三个方面建立了山景区网络口碑评价体系。结果表明:网络口碑以积极感知为主,整体上游客较为关注宗教氛围;景区景点、餐饮、住宿在知形象中所占比重较高;情感形象方面,游客关注最多的是旅游服务。山景区网络口碑的影响因素排在前三的为旅游服务、旅游环境、景区景点。最后对山景区形象塑造提出建议。

  • 标签: 网络口碑 影响因素 五台山
  • 简介:唐代佛教发展迅速,宗教艺术空前繁荣,其中彩塑的发展也达至鼎盛。该时期寺院彩塑造像精美写实、端庄亲切,展现了佛教无尽的庄严世界。

  • 标签: 唐代 雕塑 佛像 彩塑
  • 简介:尊敬的省政协李主席、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法师、各位来宾:今天,首届山论坛在这里隆重开幕了。举办山论坛是贯彻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文化强省”战略的具体体现,是展示和弘扬源远流长、独树一帜的山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与推进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平台。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山西省宗教事务局向莅临论坛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高僧大德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 标签: 文化研究 五台山 构建和谐社会 专家学者 可持续发展 文化强省
  • 简介:2015年7月27日—8月2日,“山信仰国际研讨会”在佛教圣地山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山西省佛教协会主办,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清华大学哲学系、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佛学论坛协办,山大圣竹林寺承办,来自欧美亚三大洲的33位学者参加了研讨。

  • 标签: 国际研讨会 五台山 研讨会综述 信仰 哥伦比亚大学 佛教圣地
  • 简介:印光大师与山的因缘张育英陆永庭近代净土宗师印光,陕西合阳人,生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二十一岁时在终南山南莲华洞出家,二十六岁前往北京红螺山资福寺专修净土,历任上客堂香灯、寮元等职,于念佛正行而外,研读大乘经典,由是深入经藏,妙契佛心。三...

  • 标签: 五台山佛教 清凉山 净土宗 印光法师 佛教圣地 文殊
  • 简介:山是我省旅游的"龙头",其庙宇之多、之古老,名扬中外,享有岳回来不看山,黄山回来不看岳,山回来不看庙之美称.山高大雄伟,苍松翠柏,泉水溪流,清净幽雅,白云、蓝天和时时呈现的"佛光",虽不及黄山的云海和奇峰,但地势开阔,顶挺拔云间,红墙黄瓦的寺院点缀在山峰深谷之中,不似黄山胜似黄山!

  • 标签: 黄山 云海 旅游 持续发展 五台山 佛光
  • 简介:2001年7月18日—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丁关根一行至山视察工作期间,他向陪同他视察工作的省、市、县区领导说:“山历史悠久,建筑宏伟,彩塑精美,有五十来座寺庙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寺庙群。那么,偌大的一个山,

  • 标签: 五台山 中央政治局委员 视察工作 书记处 丁关根 中宣部
  • 简介:山研究》是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主管、山研究会与山风景名胜区政府合办的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多学科的学术刊物,于1985年创刊。《山研究》以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相关的各项方针政策为指导,本着立足山、面向山西乃至全国的精神,研究、宣传、探索山的历史、佛教、政治、经济、文化、旅游、地质、生态,为“四个”文明建设服务,为构建马克思主义新型宗教学服务。

  • 标签: 五台山 征订启事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征稿 四项基本原则 文明建设服务
  • 简介:文章基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乾隆朝《军机处上谕档》《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乾隆帝起居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及录副奏折、题本、硃批奏折等原始资料,尝试重新架构乾隆帝六次西巡山之史实,从微观视角,全新解析乾隆帝朝的具体历史原因、过程,并从乾隆帝自身、北京皇家藏传佛教信仰的发展和成型及山藏传佛教的发展三个维度,来诠释其六巡的历史意义。

  • 标签: 乾隆帝 五台山藏传佛教 西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