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低温联合穿刺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治疗方式,将80例高血压脑出血分为观察组(44例,低温联合穿刺碎吸术治疗)和对照组(36例,采用穿刺碎吸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GOS评分、GCS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低温治疗之后,观察组GOS评分和GC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7d血清CRP、IL-6和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治疗可以通过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穿刺碎吸术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亚低温治疗 微创穿刺碎吸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低温治疗后新生儿行为测定的变化。方法将符合低温入选条件72例窒息新生儿,随机分成低温组36例、常规治疗组36例,同期正常产足月儿32例为对照组,低温组入院后即行低温联合三支持三对症治疗,常规治疗组予三支持三对症治疗,分别于治疗后日龄6-7天27-28天行新生儿行为测定。结果低温治疗可提高新生儿行为测定分值,三组进行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符合条件的患儿,尽早使用低温治疗,治疗后可应用NBNA评分评价窒息新生儿,可以早期发现其有无脑损伤。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亚低温治疗 新生儿行为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温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在寿光市人民医院治疗的ACI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局部低温治疗。比较两组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脑血流及实验室指标。结果治疗7、14、28 d后,观察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12 h后,观察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72 h后,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β、丙二醛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阿替普酶治疗相比,联合局部低温治疗可更好地改善患者脑血流,减轻炎症反应及过氧化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阿替普酶 亚低温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低温组,低温组大鼠采用头部低温(33 ℃~35 ℃)预处理3 h,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做处理。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分析大鼠脑组织形态变化;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分析梗死面积;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法测定大鼠脑组织细胞细胞凋亡;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Atg7和Atg5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自噬底物p63和LC3-Ⅱ表达水平。计量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低温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1.90±0.74)分]明显低于模型组[(3.40±0.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66,P<0.05)。低温组大鼠运动功能评分[(6.40±0.97)分]明显低于模型组[(3.60±1.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46,P<0.05)。低温组大鼠脑组织梗死百分比[(24.79±2.57)%]明显低于模型组[(46.91±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55,P<0.05)。低温组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比例[(28.04±7.19)%]明显低于模型组[(63.76±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10,P<0.05)。低温组大鼠脑组织Beclin1和Atg7 mRNA表达水平(1.96±0.08;1.83±0.14)明显高于模型组(1.44±0.08;1.65±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50、9.849,P<0.05)。低温组大鼠脑组织p62和LC3-Ⅱ相对表达水平(1.40±0.09、1.39±0.11)明显低于模型组(0.84±0.04、0.88±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200、12.210,P<0.05)。结论低温处理可显著促进脑组织细胞自噬基因表达,促进细胞自噬,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 标签: 亚低温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凋亡 自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温康复护理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Barthel评分的影响。方法数字表法随机将2018年1~12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低温康复护理,使用Barthel指数评分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比较,使用Fugl-Meyer评分对患者运动能力进行比较,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患者神经功能进行比较,使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患者Barthel指数、NIHSS评分及Fugl-Meye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Barthel指数评分、NIHSS评分及Fugl-Meye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预后GC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康复护理可强化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神经功能,提升患者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亚低温康复护理 神经外科 危重患者 Barthel评分 影响
  • 简介:摘要通过对13例重症手足口病的高热使用传统物理降温与使用底温治疗仪降温效果的比较,了解底温治疗仪降温的优点,以及在使用底温治疗仪中要注意的观察和各种护理(生命体征、皮肤护理、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结果显示低温治疗仪的使用有效的降低大脑耗氧量,从而起到对机体的保护作用,在重症手足口病中使用底温治疗仪对患儿以后的恢复治疗有一定辅助作用,特别是有脑部并发症的。还可以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降温效果明显,还能维持体温的恒定,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亚低温治疗仪 手足口病 高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症脑卒中的效果。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64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依达拉奉治疗)与实验组(32例: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1周后总有效率(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亚低温 依达拉奉 急性重症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选择性低温疗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3年02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抽取60例,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别编入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30例。对照组应用全身低温治疗,研究组采取低温疗法,并将两组的GCS预后得分情况作比较。结果治疗1周后,研究组(73.3%)的预后良好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50.0%),研究组的死亡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研究组的预后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重型颅脑损伤,采取低温疗法能够对脑部起到迅速降温的效果,其疗效显著,降温手法简便,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选择性降温 脑亚低温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温治疗仪对PICU高热患儿的降温效果与护理技巧。方法采取阶段性回顾法分别将2011年9-12月住院的高热患儿50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9-12月住院的高热患儿5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降温方法进行降温,观察组用复方氯丙嗪和低温治疗仪联合降温,并在降温过程中加强护理与观察。结果观察组的降温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发热 亚低温治疗仪 降温 护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车祸导致重型颅脑外伤的死亡率以及致残率越来越高 , 车祸导致重型颅脑外伤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病死率高 30%~50%[1];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同样高居不下。危重重症病患所占的的比重医疗研究的注意,并在抢救黄金时期提供低温治疗, 这些重症危急患者应在抢救黄金时间内给予低温治疗 ,并应该在院前急救时提前干预 ,实现院前院内急救的无缝隙连接 [2]。 低温治疗在专科病房中的应用并不多,本文对早期低温治疗在急诊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一综述。

  • 标签: 早期亚低温治疗 急诊危重症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头部低温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80例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头部低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13.28±5.16)和(24.17±5.33)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为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头部低温治疗脑出血可获得较好的疗效,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依达拉奉 头部亚低温 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温冬眠疗法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对30例应用低温冬眠疗法的患者密切观察,总结观察重点和注意事项结果本组30例患者中,23例术后良好,3例脑水肿加重,1例死亡。结论应用低温冬眠疗法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亚低温冬眠疗法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温疗法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共收治的10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温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3d、治疗后15d及治疗后30d的格拉斯哥昏迷程度和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最后对患者日常生活给予评分。结果两组在治疗后的相同时间内,观察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程度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都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日常生活水平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急性期脑出血采用低温疗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比单纯药物治疗法更有疗效,有效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性期脑出血 亚低温疗法 临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预防低温治疗患者骶尾部皮肤受损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9月行低温治疗患者86例,随机分组,实验组对43例患者进行了骶尾部皮肤的护理干预,4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进行常规的皮肤护理,观察患者骶尾部皮肤情况,统计皮肤受损的发生率。结果43例实验组患者无骶尾部皮肤受损发生,而43例对照组患者有5例发生不同程度的骶尾部皮肤损伤。结论通过对低温治疗患者的皮肤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有效避免了骶尾部皮肤受损的发生,且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亚低温治疗 骶尾部 皮肤受损 3M聚酯泡沫敷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