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角膜屈光手术对近视患者双眼视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于长春爱尔眼科医院屈光手术中心行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82例(164眼),年龄18~32(23.5±4.2)岁。术前等效球镜度(SE)为-8.38~-0.88(-4.75±1.69)D。根据双眼SE差值将患者分为2组:屈光参差组21例(42眼),双眼SE差值≥1.00 D;非屈光参差组61例(122眼),双眼SE差值<1.00 D。所有患者行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常规眼科检查及调节功能(调节幅度,正、负相对调节,单、双眼调节灵敏度和调节反应)与聚散功能(远、近水平隐斜视,正、负融像性聚散范围和调节性集合/调节量)检测。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采用Spearman进行分析。结果:屈光参差组的调节功能中左眼调节灵敏度在术后1周较术前降低,术后1、3、6个月均较术前增加(F=2.552,P=0.045);聚散功能中近正融像破裂点和恢复点术后各时间点均较术前减小(F=4.245,P=0.016;F=3.686,P=0.009)。非屈光参差组调节功能中术后各时间点正相对调节和调节幅度较术前均增加(F=16.118,P<0.001;F=14.839,P<0.001);聚散功能中远隐斜在术后各时间点均较术前减小(F=2.898,P=0.029),远负融像破裂点和恢复点、远正融像恢复点和近正融像破裂点术后各时间点均较术前减小(F=7.310,P<0.001;F=5.131,P=0.001;F=8.184,P<0.001;F=10.919,P<0.001)。远正融像破裂点和近正融像恢复点术后逐渐下降,术后1、6个月相比术前减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14,P<0.001;F=6.942,P<0.001)。近负融像恢复点术后1个月相比术前明显增加,术后3、6个月逐渐下降,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811,P=0.037)。屈光参差组和非屈光参差组右、左眼单眼调节灵敏度和双眼调节灵敏度随时间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右眼:F时间=0.555,P=0.655,F组别=4.639,P=0.034,F交互=0.555,P=0.655;左眼:F时间=2.611,P=0.048,F组别=5.709,P=0.019,F交互=1.287,P=0.279;双眼:F时间=2.256,P=0.086,F组别=4.314,P=0.041,F交互=0.847,P=0.465)。结论:近视患者角膜屈光手术后双眼视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或维持术前水平,证明角膜屈光手术对视功能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角膜屈光手术 视功能 调节 聚散
  • 简介:“我不是直接与病魔作战的医生,也不是提灯女神南丁格尔,但我是临床医生的一双眼睛,时时刻刻要为临床医师看清疾病的真实面目而努力。”

  • 标签: 临床医生 眼睛 南丁格尔 临床医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眼复视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7月于我院123例双眼复视患者的临床特征。所有患者完善相关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为双眼复视,患者年龄中位数为59岁。其中5例临床表现为共同性斜视,余118例均表现为非共同性斜视。复视病因主要为血管性疾病引起的神经源性眼球运动障碍,其次为甲状腺相关疾病、重症肌无力引起的肌源性眼球运动障碍。结论双眼复视常见于年龄较大患者,患者常合并血管性疾病等全身疾病。患者临床多表现为眼球运动障碍性复视,以神经源性病因为主。复视患者病因复杂,应积极寻找病因,避免误诊。

  • 标签: 复视 斜视 眼球运动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眼视功能训练在巩固弱视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2月诊治的弱视患儿8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巩固弱视(光刷+红闪+遮盖)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常规巩固弱视治疗+双眼视功能训练,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视力回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2年后的视力回退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巩固弱视治疗中采用双眼视功能训练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视力恢复,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双眼视功能训练 巩固弱视治疗 视力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注射青霉素后出现双眼失明情况。方法对我院三天前接收的1例注射青霉素后双眼失明患儿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患儿的各项检查和分析得出这例患儿的双眼失明并不一定由注射青霉素导致的。结论青霉素在临床中应用广泛,杀菌作用很好,对人体有很低的毒性。但是容易导致患儿过敏性的休克。本例用青霉素后引起突发性失明属罕见,失明原因是发生癔症。

  • 标签: 注射青霉素 双眼失明 癔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弱视及斜视患者采用双眼视觉功能训练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70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1月接收的弱视及斜视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完成平均分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患者则接受双眼视觉功能训练,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4.29%,与对照组的74.29%相比更高,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在治疗弱视及斜视期间,应用双眼视觉功能训练,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眼视力水平,同时也可以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降低斜、弱视复发率,在临床中值得不断采纳和推广。

  • 标签: 弱视 斜视 视觉功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研究共同性斜视手术前后患者的双眼视觉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了2017年2月-2018年2月33例共同性斜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恒定性内斜、恒定性外斜以及间歇性外斜三组,每组11例,利用共同性斜视手术进行治疗,对手术前后的双眼视觉功能变化进行观察。结果三组患者手术后的双眼视觉功能得到显著改善(P<0.05)。结论恒定性外斜视以及恒定性内斜视术后双眼视觉功能要优于间歇性外斜视,共同性斜视手术后双眼视觉功能得到显著改善。

  • 标签: 共同性 斜视手术前后 双眼视觉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不对称双眼皮整形修复术的护理方案。方法:选择60例不对称双眼皮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均实施整形修复术,一组实施常规护理,一组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满意度调查结果对比,观察组在舒适度、美观度、护理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满意度明显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

  • 标签: 不对称双眼皮 整形修补术 护理满意度
  • 简介:肾脏疾病引起高血压称为肾性高血压,是继发性(症状性)高血压中最为常见的一类。肾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一般是先就诊内科而后转眼科会诊检查眼底时发现,首诊到眼科的少见,且容易误诊。现将在门诊遇到的1例患者介绍如下。

  • 标签: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肾性高血压 误诊 双眼 眼科会诊 肾脏疾病
  • 简介:出品:西班牙1997导演:亚历桑德罗·阿曼巴主演:爱德华多·诺列加、佩内洛普·克鲁兹【故事】塞萨尔醒后发现自己关在精神病牢,不停被询问一件他毫无印象的谋杀,在心理医生的引领下,他开始回忆,试图寻找事情的真相。塞萨尔是个花花公子,能言善辨,对女人

  • 标签: 双眼 梦境 心理医生 可能性 冷冻 整形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对称双眼皮整形修复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不对称双眼皮整形修复术的30例患者,采取小切口融合去脂与埋线术进行治疗,设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同期在我院行不对称双眼皮整形修复术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采取切开法,设为对照组。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美容治疗满意度,观察组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去脂和连续埋线并用的重睑成形术实施不对称双眼皮整形手术的临床效果比较佳,愈合时间比较短,美容效果比较好。

  • 标签: 不对称 双眼皮 整形修复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双眼视功能训练在巩固弱视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在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诊治的弱视患儿 8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43例)与观察组( 4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巩固弱视(光刷 +红闪 +遮盖)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常规巩固弱视治疗 +双眼视功能训练,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视力回退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随访 1年、 2年后的视力回退率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在巩固弱视治疗中采用双眼视功能训练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视力恢复,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双眼视功能训练 巩固弱视治疗 视力恢复
  • 简介:1病例患者,男,26岁。因急性肺炎给予盐酸莫西沙星片(商品名:拜复乐,拜耳医药保健股份公司)0.4g/d,口服,隔日1次。服用2次后患者出现双眼视物模糊,不能耐受。停药后视力逐渐恢复。2讨论莫西沙星是1种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8-甲氧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体外显示出对革兰阳性细菌、革兰阴性细菌、厌氧菌、抗酸菌和非典

  • 标签: 盐酸莫西沙星 拜复乐 双眼视物模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对称双眼皮采用整形修复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我院诊治的796例不对称双眼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98例采用常规治疗方式,治疗组398例采用整形修复术进行治疗。结果:术后伤口痊愈时间治疗组(7.08±2.67d)短于对照组的(10.79±2.99d),差异显著(P

  • 标签: 不对称双眼皮 整形修复术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眼视觉训练治疗间歇性外斜视的效果分析。方法:通过回顾和分析我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所接受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共60例,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30例)在常规基础上使用双眼视觉训练,了解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斜视情况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斜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着治疗后双眼视远立体视锐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比较,运用双眼视觉训练治疗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治疗效果,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双眼视觉训练 间歇性外斜视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