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门诊缝合术后不同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2016年3月—2018年3月间在我院行门诊缝合术的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完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n=30)与对照组(n=30),两组患者行缝合术进行治疗后,给予相同换药方法,对照组患者每天换药一次,研究组患者每2~3天换药一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并发症情况及伤口愈合时间。结果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对比差异显著,研究组(7.4±1.1)优于对照组(8.7±2.1),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缝合术后间隔2~3天换药,更有利于伤口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门诊清创缝合术 换药间隔时间 伤口愈合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门诊缝合术后换药的不同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进行观察。方法 将 2017年 3月 -2019年月因各种创伤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病患 228例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 114例与对照组 114例。两组的病患都进行缝合后,对于观察组每隔两天换药一次,对照组每天都换药。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病患伤口的愈合情况,出现感染、坏死等并发症的情况以及创口愈合需要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病患创面愈合情况很好,并发症出现的例数少,愈合时间短。结论 对缝合后的病患间隔的进行换药有利于创面的愈合,有利于并发症的骤减,非常值得于临床治疗中普及应用此换药方法。

  • 标签: 清创缝合 换药 伤口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缝合术治疗面部深Ⅱ度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面部深Ⅱ度烧伤患者分为早期急诊缝合组和晚期缝合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相关临床治疗指标。结果急诊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2.1±3.8)d,创面感染发生率为4%,术后瘢痕发生率为20%,晚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6.5±4.5)d,创面感染发生率为11%,术后瘢痕发生率为56%,急诊组术后恢复更加良好。结论早期对面部深Ⅱ度烧伤进行急诊缝合术能够有效防止患者出现创面感染,促进创面早日愈合,瘢痕发生率低。

  • 标签: 深Ⅱ度烧伤 急诊清创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糖尿病足治疗中采用局部联合碘仿换药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4 年 3 月至 2017 年 2 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 62 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两组,各 31 例,均给予基本常规内科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应用局部联合碘仿换药治疗,对照组为常规换药治疗。分析两组治疗 30 天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愈时间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治愈有效率高达 77.42% 明显高于对照组 67.74% ,治疗总有效率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96.77% 、 90.32% ,观察组治疗效果突出, P < 0.05. 在治愈时间方面,观察组治疗时间明显缩短比对照组,差异显著, P < 0.05 。结论:在糖尿病足临床治疗中,基于积极的内科基础治疗之上采用局部联合碘仿换药治疗方式有利于显著提高疾病治疗效果,促进创面的恢复,缩短治愈时间,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足 碘仿 局部清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对急诊创伤缝合术患者进行术后护理的过程中将综合性预防护理干预进行运用在降低伤口感染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 研究所选择患者为60例,属于本院在2020年2月至12月所接诊,结合组内随机性选择的形式,取30例在术后恢复中进行常规性护理,即对照组,余下30例则需要将术后综合性预防护理干预展开运用,即观察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伤口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伤口愈合时间统计,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急诊创伤清创缝合术 伤口感染 预防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探究急诊缝合后不使用抗生素对创口的影响。方法:研究年限范围为2021年4月-2021年8月,择取样本为本院收治30例急诊缝合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方案将其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组内样本均15例。两组患者均行急诊缝合,对照组患者缝合后使用抗生素,研究组患者缝合后未使用抗生素,对比分析两组相关指标。结果:对比两组创口感染发生率、创口甲级愈合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诊缝合后不使用抗生素未显著增加创口感染发生率,且对创口愈合无不良影响。

  • 标签: 急诊清创缝合 抗生素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7月-2023年6月来治疗的肛周脓肿术后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40例/组,对照组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给予超声治疗,观察组用康复新液给予超声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和对照组相比较高(P <0.05)。结论:超声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肛周脓肿术后创面 超声清创 康复新液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缝合后不使用抗生素对创口的影响。方法:于2020年1月-2023年1月时间段内,选择126例我院接收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入院时间为划分依据,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创口处理效果,获得研究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创口感染率为6.35%,对照组患者的创口感染率为4.76%。组间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愈合率为96.83%,对照组患者的愈合率为98.41%。组间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急诊创伤处理时,不使用抗生素,未对创口感染和愈合造成很大的影响,为避免滥用抗生素,可结合患者的情况,无需预防应用抗生素。

  • 标签: 急诊清创缝合 抗生素 创口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采用引流改良后对整形外科患者溃疡愈合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整形外科收治的96例慢性溃疡创面患者(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对比两组患者创面感染发生率、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换药次数以及日引流量。结果:研究组创面感染发生率、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换药次数以及日引流量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在整形外科患者使用引流改良技术(负压封闭引流)对溃疡愈合有显著疗效。

  • 标签: 整形外科 清创引流 改良 溃疡愈合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急诊缝合手术治疗中优质护理干预工作实施带来的具体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共计80人,来自本院急诊科确认接受急诊缝合手术的患者群体,研究时间为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研究人员以患者接受急诊缝合手术治疗时间的先后顺序为主要标准划分研究对象,普通组和对比组的患者各自为40人,且两组患者在接受同等缝合治疗手术方案的基础上,分别落实常规护理以及优质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在干预完成之后,针对患者的SAS、SDS评分和应激状况全方位进行分析。结果 对比组患者在接受急诊手术及其优质护理之后,负面情绪的评分和应激反应的评分与普通组患者相比,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十分明显(P<0.05)。结论 在患者接受急诊缝合手术治疗的过程中,优质护理方法引入可以在降低患者手术治疗应激反应的同时,改善出现的负面情绪。

  • 标签: 急诊清创缝合 优质护理 临床影响
  • 简介:【摘要】本文重点围绕中药化腐联合臭氧治疗在慢性伤口运用中的效果开展综述分析,希望能够为临床上开展慢性伤口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中药化腐清创 臭氧治疗 慢性伤口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模式在急诊头皮损伤缝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9年7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6名急诊头皮损伤缝合患者,分为参照组(27名)和研究组(29名)。参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心理护理。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护理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研究组护理前焦虑评分(53.6±10.7)与参照组(53.4±10.2)相比无差异(P>0.05);经护理,研究组焦虑评分(41.1±9.2)显著低于参照组(52.3±9.7)。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心理护理 急诊 头皮损伤 清创缝合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在老年压力性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6月在我院进行老年压力性损伤治疗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提供自溶性,研究组提供自溶性和保守性锐器,对比两种方案的作用。结果:14天后和21天后,研究组压力性损伤PUSH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期时间、焦痂溶开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相比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自溶性和保守性锐器对老年压力性损伤患者的作用价值极高,值得应用。

  • 标签: 自溶性清创 保守性锐器清创 老年压力性损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用于急诊科预防缝合术后感染发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在我院急诊实施急诊缝合术治疗的患者30例做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组研究,分组原则为数字随机法,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为对照组(n=15),采取预防感染护理干预的为研究组(n=15),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理评分、感染率以及术后伤口疼痛(VAS)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以及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诊科缝合术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缓解术后疼痛水平、降低术后感染风险,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急诊清创缝合术 感染 疼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头皮损伤缝合中心理护理模式应用价值。方法:急诊头皮损伤患者取样69例,就诊时间2019年10月至2021年08月,盲选抽签分为研究组(心理护理+常规护理,35例)和参照组(常规护理,34例),比较满意值、SAS、VAS评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服务意识(93.76±4.22)分,护患沟通(94.55±4.60)分,护理态度(93.64±4.18)分,综合素质(95.78±4.51)分,比参照组高,SAS(37.63±6.20)分,VAS(1.78±0.64)分,比参照组低,P<0.05。结论:急诊头皮损伤缝合中应用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焦虑度与疼痛度,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应用效果 急诊头皮损伤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对急诊外科缝合术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予以探究。方法:66例急诊外科缝合术患者选取于2022年2月-2023年2月期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及实验组,其中参考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优质护理,每组33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术中心率、收缩压及手术时间比较,实验组显低(P<0.05)。护理满意度比较,实验组显高(P<0.05)。结论:急诊外科缝合术患者中采取优质护理的效果较为凸显,能够对患者的应激反应予以缓解,可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此种护理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常规护理 急诊外科 清创缝合术 术中心率 收缩压 手术时间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通道微手术切除腰椎神经鞘瘤的应用及优缺点。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设置试验组(经通道微手术组)和对照组(传统椎板切除手术组)。针对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在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脊髓脊柱病房住院治疗的腰椎神经鞘瘤患者,由手术医生与其进行一对一沟通告知经通道微手术与传统椎板切除手术各自的优缺点。在明确手术风险及各自优缺点后,按照患者意愿,同意经通道微手术切除肿瘤的患者纳入试验组(15例),否则以传统椎板切除方式进行手术并纳入对照组(15例)。分析两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术前病变影像特点、术中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症状改善情况等。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57±27)min和(158±29)min,P=0.897;术中失血量分别为(66±27)ml和(110±43)ml,P=0.020;住院时间分别为(7.60±1.29)d和(11.67±1.23)d,P=0.000;术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分别为26.73±2.84和26.60±2.41,P=0.891;术后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0.40±1.12和0.27±0.71,P=0.699。结论在一定类型的腰椎神经鞘瘤(非巨大肿瘤)中,经通道微手术切除肿瘤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及疗效肯定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 标签: 椎管神经鞘瘤 腰椎 微创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微Mckeown食管癌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9月至2014年6月成功完成微Mckeown食管癌切除术的2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206例患者均成功行微Mckeown食管癌切除术。手术时间170~290min,平均(228.2±56.0)min;术中平均出血(113.6±148.3)ml。平均清扫淋巴结(18.9±9.1)枚,ICU住院时间平均(2.1±1.4)d,平均住院(10.3±5.8)d。200例患者行R0切除;2例R1切除;4例R2切除。结论微Mckeown食管癌切除术在技术上安全可行,近期疗效好。

  • 标签: 食管肿瘤 胸腔镜 腹腔镜 外科手术 微创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麻醉方法下采用新型低温等离子微手术切除痔疮的治疗效果,分析围手术期间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的效果。方法将我院92例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一组为实验组,采用局麻低温等离子微痔疮手术及人性化护理,一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及护理方式,对比二组的效果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恢复较快,出院较早,没有并发症出现;对照组患者部分出现并发症和麻醉后的疼痛情况,住院时间久一些。从患者满意度来看,实验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麻下低温等离子微痔疮切除术疗效好,人性化护理效果佳,有必要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局部麻醉 低温等离子 微创痔疮切除术 疗效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