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前白蛋白、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6年6月于解放军第九五医院心内科收治的61例AMI患者资料,男性29例,女性32例,年龄38~78岁,平均(56.14±5.76)岁.按治疗后30d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10例)与未发生组(51例).入院后检测前白蛋白、BNP、cTnT、CK-MB水平.收集患者住院的-般资料,随访观察治疗后30d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未发生组比较,发生组年龄、BNP、cTnT、CK-MB显著升高,糖尿病比例增加,心功能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680,95%CI1.186~6.058)、糖尿病(OR=2.372,95%CI:1.161~4.822)、心功能分级(OR=3.364,95%CI:1.233~9.172)、BNP(OR=1.980,95%CI:1.125~3.483)、cTnT(OR=1.532,95%CI:1.077~2.352)为AMI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BNP、cTnT、CK-MB为AMI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而前白蛋白与预后无明显相关.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前白蛋白 脑钠肽 心肌肌钙蛋白T 肌酸激酶同工酶
  • 简介:乳房重建术的历史不足40年,但术式的变革很快。发展至今,乳房重建手术方式可分为三类:异体组织乳房重建,自体组织乳房重建以及联合运用异体与自体组织乳房重建。其中背阔皮瓣、腹直皮瓣是最常用的自体组织来源,手术方式各有利弊,接受乳房重建的患者需要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术式。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重建 背阔肌肌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并总结5个葡萄糖激酶(GCK)基因突变导致的青少年成人起病糖尿病2(MODY2)家系临床表现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先证者临床资料和生化检查。采集先证者及一级家属外周血,采用二代测序法进行全外显子组基因检测。与数据库对比筛选可疑致病位点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5位先证者均表现出轻度空腹高血糖,HbA1C<7.5%,无口渴、多饮、多尿症状。5个家系中存在6个突变位点,其中M1:c.555delT(p.Leu186Cysfs Ter19)和M3:c.263T>A(p.Met88Lys)未见文献报道。随访过程中,5位先证者除2位妊娠女性建议根据胎儿基因,必要时应用胰岛素治疗外,余均行生活方式干预。结论在符合MODY诊断标准的患者中,对于轻度高血糖、家族史明确的儿童或妊娠期女性应进行MODY2筛查,GCK基因检测是诊断金标准,精准诊断将有利于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 标签: 葡萄糖激酶基因 青少年的成人起病型糖尿病2型 空腹高血糖 基因突变
  • 简介:研究在BEP2D细胞中,作为Smads蛋白家族的抑制分子,Smad7对胞外信号调节的蛋白激酶(ERK1/2或p44/42)磷酸化水平的调控。将Smad7真核表达载体或人工合成的Smad7-siRNA转染BEP2D细胞,TGF—β刺激,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Smad7对p44/42蛋白磷酸化的影响。结果在永生化BEP2D细胞中,TGF-β1刺激后5min开始,可以检测到磷酸化的p44/42;到60min达到高峰,之后逐渐降低。细胞转染Smad7,TGF-β作用60rain后,p44/42磷酸化水平明显增高;而转染Smad7-SiRNA,TGF-β作用60min后,p44/42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44/42蛋白水平基本上不受TGF—β1刺激及Smad7表达水平的影响。以上结果说明,在BEP2D细胞中,Smad7可参与TGF—β对ERK/MAPK通路的活化作用。

  • 标签: 信号调节 调控 Western印迹 Smad7 SMADS蛋白 基因
  • 简介:MAPK蛋白激酶是一类重要的植物胁迫信号调控因子。为了研究小麦MAPK基因的功能,本试验克隆了小麦MAPK蛋白激酶基因TaMAPK2。为了制备TaMAPK2基因的多克隆抗体,TaMAPK2的非保守区段的DNA序列anti-MAPK2被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表达融合蛋白His-antiMAPK2。在终浓度为1mmol/LIPTG诱导1h的条件下,融合蛋白His-antiMAPK2表达量达到最大。通过蛋白标记亲和层析柱(HisTrapTMHP)得到纯化的His-antiMAPK2融合蛋白。利用新西兰大白兔制备了TaMAPK2基因的多克隆抗体,ELISA竞争抑制法检测抗体效价检测,效价为1:80000,能满足后续试验要求的效价值,为进一步分析TaMAPK2的蛋白定位、表达等提供基础。

  • 标签: 小麦 MAPK蛋白激酶 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多克隆抗体
  • 简介:目的探讨去甲基化酶5-氮-2'-脱氧胞苷对脾酪氨酸激酶(Syk)基因再表达的影响,以及Syk基因的再表达对胃癌肿瘤生成和发展的影响。方法分别用RT-PCR和MSP法检测SGC7901、MGC803、MKN28和MKN45细胞株中Syk基因表达及甲基化情况;用5-氮-2'-脱氧胞苷处理人胃癌细胞株5GC7901后,检测此细胞株中Syk基因的甲基化及再表达情况,并用此治疗过的细胞株和未经治疗的细胞株分别接种于裸鼠皮下,对比观察裸鼠的成瘤率。结果SGC7901和MKN45细胞株中没有检测到Syk基因的表达,但可检测到Syk基因的甲基化。检测用5-氮-2'-脱氧胞苷处理过的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Syk基因启动子没有甲基化,RT-PCR可检测到有Syk基因。用无Syk基因表达的SGC7901细胞株接种于10只对照组裸鼠皮下,8周后均有肿块生成;而用有Syk基因再表达的细胞株接种于另10只裸鼠(治疗组)皮下,8周后只有3只有肿块生成;对照组裸鼠的成瘤率显著高于治疗组(χ^2=7.91,P〈0.05)。结论5-氮-2'-脱氧胞苷通过去甲基化使SGC7901细胞株中Syk基因再表达,Syk基因的再表达抑制了胃癌的生成和发展。

  • 标签: 5-氮-2'-脱氧胞苷 基因 脾氨酸激酶 胃肿瘤 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1个Welander远端病家系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该家系患者中的TIA1基因突变的遗传特征。方法收集2018年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一个Welander远端病家系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电生理检查与病理结果等,对先证者进行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基因检测,分析可能的致病突变位点,并针对与临床表型密切相关的基因突变在家系内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该家系中先证者为男性,30岁,临床表现主要为进行性四肢远端无力伴肌萎缩,随后出现近端受累,全外显子测序检测到与Welander远端病密切相关的TIA1基因c.91G>A突变。追问家族史后对多位家系成员进行Sanger测序,在先证者母亲、大弟、小舅均检出该同一位点的杂合突变,他们都具有类似四肢无力、萎缩等症状。先证者小弟为突变基因携带者,未出现相应症状,电生理检查提示早期的源性损害。结论Welander远端病是一种缓慢进展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四肢远端为主的肌无力与肌肉萎缩。本家系患者主要以下肢远端起病,四肢远端近端皆受累,临床表现具有异质性。基因检测提示该家系所携带TIA1基因c.91G>A突变为其致病突变。

  • 标签: Welander远端型肌病 TIA1基因 临床特点 遗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肢带型营养不良(limb-girdle muscular dystrophy,LGMD)2E家系的临床表型、基因及遗传学特点,分析可能与LGMD2E发病有关的基因。方法收集并分析先证者(中国籍哈萨克族男性)及其患病胞妹(长)的临床资料及遗传学特点,获取该家系成员外周血,提取DNA,应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片段分析及高通量测序方法对先证者进行肌肉疾病相关的致病基因进行检测,证实突变位点后对其父母及两位胞妹相同位点进行测序,并分析其致病性。结果本研究先证者SGCB基因可见一纯合致病变异(c.622-1G>T),其患病胞妹(长)SGCB基因相同位点见同一纯合致病变异,另一胞妹(次)SGCB相同位点见一杂合致病变异,其父母为杂合携带,该变异尚未见文献报道,生物信息软件预测其影响mRNA剪接。结论本研究家系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SGCB基因变异所引起的LGMD2E。本研究的发现扩展了SGCB基因突变谱,为LGMD2E诊断提供了帮助。

  • 标签: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2E型 SGCB基因 剪接突变 纯合变异 杂合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增殖、成骨分化以及磷脂酰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MSCs,加入1×10-11、1×10-9、1×10-7 mol/L瑞舒伐他汀为实验组,加入二甲基亚砜(DMSO)为对照组,以噻唑蓝(MTT)测定细胞增殖。成骨诱导培养3、7、14、21 d,依次进行碱性磷酸酶(ALP)定量、茜素红染色及定量、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等检测。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以上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在24、48 h,只有1×10-7 mol/L组MSCs增殖显著增加(24 h:3.57±0.24比3.14±0.14,t=-3.851,P<0.05;48 h:4.19±0.18比3.44±0.11,t=-6.78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直到72 h时,1×10-9 mol/L组MSCs增殖也显著增加(5.42±0.13比4.47±0.16,t=-8.7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成骨诱导培养3 d,1×10-7 mol/L组可显著增强骨形成蛋白2(BMP2)、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桥蛋白(OPN)、Ⅰ胶原(ColⅠ)4种基因表达(BMP2:2.1±0.2比1.0±0.2,t=-6.736,P<0.05;Runx2:5.2±0.6比1.0±0.1,t=-11.959,P<0.05;OPN:1.8±0.4比1.0±0.2,t=-3.098,P<0.05;ColⅠ:1.9±0.3比1.0±0.3,t=-3.67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1×10-7 mol/L瑞舒伐他汀可使磷酸化的磷脂酰醇3-激酶(p-PI3K)和蛋白激酶B(p-Akt)高表达。诱导培养至14 d和21 d,1×10-9、1×10-7 mol/L两组ALP均显著增高(14 d:12.07±1.67、18.32±2.26比3.43±0.36,F=7.200,P<0.05;21 d:10.74±1.27、14.71±3.18比5.76±0.63,F=6.48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茜素红定量与染色相似,在同期1×10-9 mol/L和1×10-7 mol/L茜素红定量也高于对照组(14 d:5.6±0.8、6.2±1.2比1.0±0.2,F=5.600,P<0.05;21 d:5.8±1.1、7.1±1.8比2.4±0.3,F=5.95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舒伐他汀促进MSCs增殖及成骨分化,其促骨形成可能与PI3K/Akt信号激活有关。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歇性低氧对脑缺血大鼠磷酸酰醇3激酶(PI3K)活性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采用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O组)、单纯全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间歇性低氧全脑缺血再灌注组(IH+I/R组),每组20只。IH+I/R组给予间歇性低氧21天后制作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制备脑缺血模型,HE染色观察海马区神经元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海马区PI3K表达。结果与SO组比较,I/R组大鼠神经元结构损伤,PI3K表达增强(P<0.05)。与I/R组比较,IH+I/R组大鼠神经元结构损伤加重,PI3K表达增强(P<0.05)。结论间歇性低氧可增加PI3K表达,加重大鼠脑缺血后的神经元损伤。

  • 标签: 间歇性低氧 脑缺血 PI3K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B尿钠肽(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为AMI组,100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非AMI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血清cTnI、Myo、NT-proBNP及CK-MB-水平进行测定。并分别计算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AMI组患者血清cTnI、Myo、NT-proBNP及CK-MB水平均明显高于非AMI组(P<0.05);而非AMI组患者血清cTnI、Myo、NT-proBNP-及CK-M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TnI、Myo、NT-proBNP及CK-MB水平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敏感度及特异度高。结论cTnI、Myo、NT-proBNP及CK-MB水平升高表明患者存在心肌损伤,其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对其临床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肌肌钙蛋白 肌红蛋白 B型尿钠肽 肌酸激酶同工酶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本文根据文献〔1〕构造的基因代数,给出了计算群体基因频率的公式,在应用上,它要比Hardly—weinbery平衡定律更为广泛和方便。

  • 标签: 因子 频率 基因型
  • 简介:FTO基因与2糖尿病等疾病密切相关,与其他基因发挥协同作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使得FTO(fatmassandobesityassociated)基因成为第一个普通人群肥胖候选基因,其在下丘脑核丰富表达,参与能量平衡的控制。P-TO基因是2糖尿病的易感基因,FTO基因变异与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病风险相关联。

  • 标签: FTO基因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型糖尿病 肥胖 单核苷酸多态性 体重指数
  • 简介:根据拟南芥的MIKCMADS—box蛋白序列构建HMM(hiddenmarkovmodel)模型,在大豆基因组中确定了57个MIKCMADS-box同源基因。分子进化树分析表明,57个大豆MIKCMADS-box基因分为14个亚类,而MIKC^+基因又分为两个进化支。控制花形态建成的ABCDE同源异型基因(如AP1,AG,AP3和PI等)和重要的控制开花时间的基因(如SVP和SOCl)在大豆基因组中表现出多拷贝的特征。MEME和SMART分析表明,大豆和拟南芥MIKCMADS—box基因具有保守的MADS和K-box基序,还有一些亚类具有特异的基序。MIKCMADS—box基因结构较为保守,多数基因具有7~8个外显子。本研究得到的MIKCMADS—box基因为下一步研究大豆花形态建成和开花时间调控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 标签: 大豆 MIKC型MADS—box 保守基序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273例HCV感染患者基因亚型构成,为临床HCV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为HCV流行病学提供资料。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自2011年3月至2014年5月273例HCV患者标本一代测序的HCVNS58基因测序结果,并将所测的HCVNS5B基因核苷酸序列在线比对.确定其基因亚型。结果经在线比对后发现273例HCV患者共有4种基因,分别是1,2,3和6:6种基因亚型分别是la亚型3例(1.10%)、lb亚型208例(76.19%)、2a亚型41例(15.02%)、3a亚型3例(1.10%)、3b亚型12例(4.40%)和6a亚型6例(2.20%)。结论所收集的273例HCV分布情况和我国整体流行情况较一致,以lb亚型为主,其次为2a亚型,其他亚型少见。该分析为本地区HCV患者选择有效的个体化抗病毒治疗提供数据支持,为HCV的流行病学提供相关资料。

  • 标签: HCVNS5B 基因亚型 耐药位点
  • 简介:对16份云和雪梨(Pyruspyrifolia)种质进行了S-RNase基因部分核苷酸片段的PCR扩增和测序,通过BLAST进行基于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析以确定S基因类型,并确定各样本的S基因.结果显示:15份种质的S基因完全一致,2个位点与S4和S19的同源性分别均为100%,因此,其基因为S4S19;而真香梨中的一个S基因为S19,另一个则与S5a和S41同源性分别为98%和100%,因此,真香梨的S基因为S19S41(S19S5a).这3个S基因中,S4和S19分别在砂梨和白梨中频率最高,而S41(S5a)仅在秋子梨(P.ussuriensis)和西方梨种(P.pyraster)中广泛存在.研究结果为云和雪梨授粉品种选择和遗传育种提供了依据.

  • 标签: 云和雪梨 S基因型 PCR 授粉品种
  • 简介:Rh血型系统是目前被国际输血协会确认的30个红细胞血型系统中最具复杂性和多态性的血型系统,在临床输血中的重要性仅次于ABO血型。RhD抗原表型除正常D阳性和阴性表型外,还存在多种D变异型。D变异体主要包括弱D(weakD)、部分D(partialD)和DEL[1]。为避免在血清学上RhD变异体被误定Rh阴性,采用DNA基因技术鉴定D变异型变得越来越重要。

  • 标签: RHD血型 基因型 弱D 部分D DEL型
  • 简介:目的对杜氏营养不良症(duchennemusculardystrophy,DMD)家族史的胎儿进行dystro-phin基因缺失的产前诊断,并探讨其产前诊断流程。方法对3例有DMD家族史的胎儿。利用羊水细胞培养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B超检查确定胎儿性别;利用脐带血穿刺标本,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multiplepolymerasechainreaction。mPCR)技术。结合生化检测指标,进行DMD基因缺失的产前诊断。结果3例高危胎儿确诊为男性胎儿。存在基因缺失。相应酶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诊断为DMD患儿。结论在结合多种临床实验室检查的基础上,mPCR是可应用于DMD的产前诊断。该技术也存在局限性。如只能检测男性胎儿基因缺失突变。

  • 标签: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 产前诊断
  • 简介:摘要多巴反应性张力障碍(DRD)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特征为儿童期出现的对低剂量左旋多巴有显著且持续反应的张力障碍。多巴胺合成通路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均能导致该病。TH基因突变引起的DRD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并引起酪氨酸羟化酶(TH)合成减少,从而导致广泛性的多巴胺及儿茶酚胺缺乏。但TH缺乏的DRD(TH-DRD)患者临床表现可不典型,轻症患者以张力不全为主要表现,可逐渐发展为痉挛性截瘫,可伴有帕金森样表现,多数对左旋多巴反应良好,重症患者则表现为进行性复杂性婴儿脑病,对左旋多巴反应差,且多遗留智力发育问题。多数患者脑脊液中的高香草酸(HVA)下降。但由于该病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征性,实验室检查也无特异性,故目前基因检测仍是诊断该病的唯一可靠标准。小剂量左旋多巴对大部分轻症患者疗效肯定,对重症患者也可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

  • 标签: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 酪氨酸羟化酶 TH基因 隐性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