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方法重建关节功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自从JohnCharnley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和Gunston研究多中心全膝关节假体以来,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较快发展,取得了肯定的疗效。JohnCharnley为人工关节置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主要贡献是确立了关节假体设计中的低摩擦原理,

  • 标签: 人工关节置换 固定方法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全膝关节假体 膝关节置换术 关节功能
  • 简介:目的评价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采用锁定钢板对骨折进行常规手术治疗。术后3、6、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疼痛、生活情况、力量及Constant评分,并与对侧肩关节进行对照。每次随访时,拍摄肩关节前后位片及"Y"位片,评价骨折愈合情况及可能存在的并发症。结果本组共10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其中,使用5孔钢板95例(90%),其余类型钢板11例(10%)。术后随访发现,患者受伤肩的活动度有明显的提高(P〈0.05)。术后12个月,肩关节前伸可达(132°±35°),外展(122°±39°),外旋(45°±23°),内旋(77°±21°);患肩的Constant评分为(70.6±13.7),达到健侧(83.0±8.0)的(85.1%±14.0%),并随时间推移有明显提高(P〈0.05)。在完成随访的93个患者中,25人(27%)出现了34例并发症,其中的18例(53%)并发症发生在术后3个月内,而22例(65%)并发症是因手术操作导致的。结论采用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性及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尽管也有并发症的发生,但大多是由手术操作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

  • 标签: 内固定 肱骨近端 锁定钢板
  • 简介:目的总结锁骨骨折的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经验。方法对收治的126例锁骨骨折病例,采用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结果骨折愈合良好,无断板,内固定无松动,骨折无移位。优115例,良7例,可4例,差0例,总优良率97%。结论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锁骨骨折 内固定 重建钛板
  • 简介:髌骨粉碎性骨折为临床较常见的下肢骨折,属关节内骨折,以中壮年常见,多由于直接暴力引起[1]。骨折后应尽可能地进行修复,不满意的复位或髌骨切除可导致膝关节生物力学紊乱和关节功能障碍。

  • 标签: 髌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髌骨爪 荷包缝合
  • 简介: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47例单椎体胸、腰椎骨折患者分组:单纯行跨伤椎的4钉固定术(4钉组)25例,经伤椎椎弓根固定的6钉固定术(6钉组)22例。所有患者随访16~43个月,平均随访(26.63±3.54)月。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伤口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及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内固定失败率、腰背痛评分改善率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中,术后卧床时间及术后伤口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5.69、3.56,P均〈0.05);6钉组的伤椎前、后缘高度比,术后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且6钉组的伤椎前缘、后缘高度比术后及随访期间均优于4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98、3.24、5.47、3.68,P均〈0.05)。4钉组固定术后过度撑开致术后后凸加重发生率为16.00%,螺钉松动率为12.00%,6钉组无上述情况。6钉组术后1周和术后6月随访腰背痛评分,平均改善率均高于4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37、3.56,P均〈0.05)。但两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6,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置钉能更直接牢固的复位和固定骨折,改善固定强度和应力分布,较传统跨伤椎固定能更好维持矫正效果。

  • 标签: 骨折 胸椎 腰椎 伤椎固定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孕妇选择分娩方式的因素。方法对400例住院待产孕妇进行问卷调查,按照其自愿选择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自然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并分析其理由。结果在排除必须剖宫产的情况下,分娩方式的选择与职业、年龄、文化程度有关。年轻、从事相对稳定收入职业、文化程度较高者多选择剖宫产;年长、收入相对较低、文化程度偏低者多选择自然分娩。结论孕妇对分娩方式的认识不全面,在选择分娩方式时涉及许多问题,医生应尽可能为孕妇提供适宜的咨询和建议。

  • 标签: 自然分娩 剖宫产 影响因素
  • 简介:双髋关节正位片是目前诊断髋关节外伤、炎性病变、股骨头缺血坏死等疾病首选的检查方法,应用频率较高。临床工作中,髋关节投照位置是由技师凭个人经验摆放,受检者自己控制、保持技师所摆放的体位。

  • 标签: 双髋关节 临床应用 正位摄片 固定架 股骨头缺血坏死 双足
  • 简介:目的探讨有限切开交叉克氏针治疗儿童GartlandⅡ、Ⅲ型移位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儿童移位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采用有限发开交叉无氏针固定治疗。结果4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7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均4~6周达到临床愈合,其中优30例,良9例,一般3例,优良率为92.86%。无一例出现骨折再移位和神经损伤。结论有限切开交叉克氏针治疗儿童移位肱骨髁上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创伤小,患儿肘关节功能恢复好、无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等优点,同时又减少了医师和患儿对X线的暴露,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方法。

  • 标签: 肱骨髁上骨折 有限切开 交叉克氏针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闭合复位空心螺钉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近、中期疗效。方法对3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36例术后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7.3个月(3.5个月~6.7年)。术后4例出现骨折不愈合,集中于GardenlⅠ型1例,GardenIV型3例,骨折不愈合率为11.11%;9例于术后1.5-4年出现股骨头坏死,坏死率为25.00%。分布于GardenⅠ型0例,GardenⅡ型0例,GardenⅡ型3例,占Gardenm型病例的27.27%,GardenIV型6例.占GardenⅣ型病例的37.50%。结论应用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内固定牢靠,对于Ga—enⅠ、Ⅱ、Ⅲ型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近、中期内疗效可靠,但对GardenⅣ型的患者疗效稍差。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中青年 闭合复位内固定 空心钉
  • 简介: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内外侧联合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复杂胫骨平台骨折42例,其中SchatzkerⅣ型3例,Ⅴ型27例,Ⅵ型12例,均采用内外联合入路,关节镜协助操作及检查关节面的复位情况,同时治疗半月板损伤14例及交叉韧带损伤13例。充分植骨以支持关节面的复位。内固定方法:内侧采用小T型或重建锁定钢板,外侧采用加压或锁定高尔夫型钢板。结果41例伤口一期愈合,1例切口皮肤软组织坏死行皮瓣修复后愈合。本组42例经平均2.6(0.5~4)年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5(3~19)个月。按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35例,良4例,中3例,优良率92.9%。所有病例无膝关节内外翻畸形,仅有3例(7.1%)术后有轻度的关节面再次塌陷。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内外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是简单有效的办法,内固定稳定,术后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 标签: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关节镜检查
  • 简介:目的马蹄肾肾积水患者的手术方式探讨。方法对7例马蹄肾肾积水患者均行腹腔镜峡部切断并患侧肾脏旋转复位固定术,其中1例加行离断式肾盂成形术。结果7例手术均获成功,其中加行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患者手术时间180分钟,术中出血量60ml,余6例平均手术时间为90分钟,术中出血量为30ml。术后5~7天出院。随访3~30个月,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腹腔镜峡部切除并肾脏复位固定术视肾积水情况加行肾盂成形术为马蹄肾肾积水患者的微创治疗最佳手术方式选择。

  • 标签: 马蹄肾 肾积水 腹腔镜 肾盂成形术 峡部切断 肾脏固定术
  • 简介:淋巴瘤是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免疫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rimarygastrointestinallymphoma。PGIL)是最常见的淋巴结外器官的淋巴瘤,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绝大多数PGIL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占淋巴结外NHL的30%~40%,占所有NHL的4%-20%。PGIL起病隐匿.大约70%的患者在早期没有临床症状.中晚期多以腹痛为最常见的临床症状。

  • 标签: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 诊断方式 LYMPHOMA 非霍奇金淋巴瘤 结外NHL 淋巴结外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最佳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2008年6月至2010年8月间手术治疗的262例CSDH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几种不同手术方式的优缺点及预后。结果钻孔引流术182例全部治愈;颅锥锥孔单管尿激酶灌注引流术46例,治愈45例,死亡1例;微创穿刺术34例全部治愈。3种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预后并发症等方面均有明显不同。结论微创穿刺术具有恢复快、操作简单、损伤小等优点,是手术治疗CSDH的一种理想的方式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手术方式 临床诊治
  • 简介:目的探讨椎间植骨融合器(cage)联合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总结2004年3月~2008年6月收治峡部不连性腰椎滑脱症31例,行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作滑脱复位后加单侧cage椎间融合固定。随访观察固定节段有无位移,滑脱有无复发。结果随访24~72个月、平均36个月,椎间高度维持良好,固定节段无移位,滑脱无复发。结论椎间植骨融合器(cage)联合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可减少术后断钉和复发的问题,是治疗腰椎滑脱症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单侧cage即可以达到稳定椎间的作用。

  • 标签: 腰椎滑脱症 椎间融合器 椎弓根钉系统
  • 简介:目的总结我院开展局麻下个体化腹股沟疝修补手术的经验,探讨进一步提高腹股沟疝治疗总体疗效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04年8月至2009年6月间进行局部麻醉下个体化腹股沟疝修补手术1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局麻下个体化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平均住院(2.3±1.1)d,术后出现并发症77例侧,手术后随访18~60个月,复发5例,出现异物感和慢性疼痛18例。结论根据腹股沟疝分型进行局麻下个体化腹股沟疝修补手术针对性强,手术简单易行,并发症少,疗效可靠,是值得推广的腹股沟疝修补手术方式

  • 标签: 腹股沟 治疗 无张力 疝修补术 个体化
  • 简介:目的总结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治疗食管上段癌,不同吻合方式的效果比较。方法对210例胃代食管颈部吻合的食管癌患者采用器械吻合(68例)和手工吻合器(142例)的各项手术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在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吻合时间的比较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手术出血量以及吻合口漏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手工吻合组发生3例吻合口漏,器械吻合组未发生,手术可能与器械吻合组样本量相对较小有关。结论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治疗食管上段癌时使用器械吻合效果满意,可以减少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手术时间,对患者有益,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手工吻合在经济学上占优势,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 标签: 食管癌 手术 胃食管吻合 器械吻合 手工吻合
  • 简介: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不同固定方式的下颌角骨折进行生物力学分析,为临床选择下颌角骨折固定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螺旋CT扫描及相关软件,建立下颌角骨折内固定系统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利用MSC.Marc软件对模型进行应力分析.结果张力带固定时应力集中分布于钛板中部.而双列小型板固定时最大应力位于上缘钛板中部。张力带固定时骨折断端的最大相对位移大于双列小型板固定。在健侧后牙咬糌和前牙咬黯情况下,张力带固定的安全咬黯力范围分别在102.7N和40.3N以下。结论下颌角骨折时.双列小型板固定的稳定性优于张力带固定。选取适当的咬胎方式.张力带固定也可以达到下颌骨骨折固定的安全范围。

  • 标签: 下颌角骨折 三维有限元分析 张力带固定 双列小型板固定
  • 简介:目的观察顺式阿曲库铵两种不同用药方式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中的肌松效应及对恢复速度的影响。方法32例ASAⅡ~Ⅲ级择期老年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和Ⅱ组,每组16例)。麻醉诱导均采用咪唑安定、异丙酚及芬太尼,以瑞芬太尼和异丙酚维持麻醉。Ⅰ组术中每当T1恢复到10%时单次静脉推注0.05~0.1mg/kg顺式阿曲库铵,Ⅱ组当T1恢复到5%时开始微量泵输注顺式阿曲库铵(2~3μg/(kg.min)),两组维持肌松T1〈10%,直到手术关腹后停止给药。术中记录肌松作用时间、最后注药或停药距T1为25%时间、恢复指数,并计算单位时间用药量。结果两组肌松效应和恢复指数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位时间用药量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最后注药或停药距T1为25%时间,Ⅰ组长于Ⅱ组(P〈0.05)。结论顺式阿曲库铵用于老年患者麻醉可产生良好的肌松效应,术中持续微量泵注射顺式阿曲库铵较为合理。

  • 标签: 阿曲库铵 神经传导阻滞 老年人
  • 简介:目的比较组织液常规抗酸染色与经3种试剂处理后再行抗酸染色的效果及细菌检出情况。方法分别用低浓度酸碱和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处理12例麻风患者及15例康复患者皮肤破损(皮损)组织液,涂片经抗酸染色观察。结果3种溶血剂处理后麻风杆菌抗酸染色与常规抗酸染色在细菌形态上无明显差异,菌体被染成红色,组织细胞染成蓝色,但在背景上差异明显。经3.5%HCL处理的涂片抗酸染色后,背景颜色偏浅红色;经5%NaOH处理的涂片抗酸染色后,背景颜色偏浅蓝色;经HiCN处理的涂片抗酸染色后,背景颜色呈蓝色。与菌体呈红色的麻风杆菌对比明显。15例康复患者中4例患者报告发现麻风杆菌,菌量在+~++之间。并经临床医生确认。结论麻风患者皮损组织液经HiCN处理后抗酸染色可增强细菌与背景间对比效应,查菌效率优于常规染色。

  • 标签: 抗酸染色 麻风杆菌 溶血剂
  • 简介:目的评估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连续性空肠间置对餐后血糖和胰岛素的影响。方法将38只比格犬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根据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分为连续间置组(9只)、毕Ⅰ组(6只)、毕Ⅱ组(7只)、孤立间置组(8只)和对照组(8只)。通过口服糖耐量试验检测各组实验犬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葡萄糖灌注后各消化道重建组血糖均显著升高,60min达到峰值.尤以毕Ⅱ组升高最为显著:之后血糖开始回落.以毕Ⅱ组回落最为缓慢。与对照组相比.葡萄糖灌注后各消化道重建组胰岛素水平均显著升高.60min达到峰值.但毕Ⅱ组升高不如其他3组显著。结论保留十二指肠食物通道(连续空肠间置、毕Ⅰ和孤立间置)有利于缓和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后餐后血糖的波动.并提高相应胰岛素水平:对于胃大部切除术后不能行毕Ⅰ重建者.可优先考虑行连续性空肠间置。

  • 标签: 胃切除术 消化道重建 连续空肠间置 糖耐量 胰岛素 比格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