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1 个结果
  • 简介:费大为:中国与日本这两个毗邻的国家在文化上曾经有过十分紧密的联系。近10年来这种文化上的联系正在中、日两国知识界的努力之下逐渐恢复和加强。在艺术领域内,迄今为止我们在中国已经介绍了日本古代和现代艺术的一些情况,比较侧重于19世纪浮世绘版画及传统美人画在近现代的发展成就;也介绍过一些日本著名的当代画家,如平山郁夫、东山魁夷、加山又造等,他们在中国艺术界中已经是人人皆知的了。这些画家的探索是否代表了日本当代艺术的主线和最高水平?对此我深感怀疑。据我所了解的零星情况,日本还存在着另一种完全

  • 标签: 当代画家 东山魁夷 浮世绘 成夫 物派 西方艺术家
  • 简介:过去几十年,与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迅猛扩张不相匹配的是城市文化建设的落后,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中出现频率很高的艺术雕塑,成为代表城市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后,城市雕塑随着城市的扩容,在数量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大城市的街头巷尾,一个城市的发展,如果没有几件城市雕塑作品,就体现不出城市的品位和价值,无论是新建小区大门建筑中的古希腊柱、胜利女神,还是各大广场出现的罗马武士等都无不彰显着小区的高贵和城市建设的成效。

  • 标签: 城市雕塑 艺术家 社会职责 城市文化建设 城市公共空间 出现频率
  • 简介:2013年12月7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主办、北京三品美术馆承办的“正大气象——全国正书二百余人出席了开幕式并参观展览,对此次书法展给予了高度评价。主办方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副院长杨涛、参展作者代表书法家张继、承办方三品美术馆馆长黄海林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 标签: 中国艺术研究院 气象 开幕式 美术馆 主办方 书法展
  • 简介:这是一次关注并呈现来自8个国家的17位海外华人女性艺术创作的展览活动,作为对去年"在地未来-文化中国·海外青年艺术邀请展"的延续,继续进行对"海外华人"艺术的考察,基于上一年对"海外华人"的界定,增加了"女性"身份的限定性。我们将海外女性艺术作为海外艺术群体的一个部分来考察,并不刻意强调"女性艺术"的部分。参展的17位艺术分别来自8个住在国,包括出生或长期生活、创作于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荷

  • 标签: 女性艺术家 展览活动 限定性 生存体验 胡冰 生存境遇
  • 简介:从现象上看,近十年来艺术品市场十分火热,走势看好,不仅是投入的资本量呈几何倍数增长,而且作品形式、消费层次、投资来源、交易类型、操作方式越来越多,海外画廊的涌进,政府对艺术区的打造,拍卖会的兴起,不仅把艺术市场这锅汤烧得火热,而且催生出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市场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角色越位、身份跨界、规则和潜规则、显体制和暗体制相互缠绕纠结。艺术市场总体表现出由消费型向投资型的转向,已远远跨出了出于文化精神需求或"炫耀性"的消费领域了,而成为一个类似于股票、期货的资本市场,聚集了大量社会财富,迭起的拍卖纪录上演出一幕幕有些无厘头但却实实在在的"暴富"神话。

  • 标签: 艺术市场 艺术家 市场体系 艺术品市场 作品形式 消费层次
  • 简介:在烟花三月,杭州最美丽的时节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画院院长、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何英先生携其四十余幅精品佳作,与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国画系主任尉晓榕先生一起举办了“工写相宜——何英、尉晓榕作品对照展”。这次展览于杭州、于浙江、于南方美术界都可谓一次震动。笔者谨以客观之笔,记下难忘的一幕幕。

  • 标签: 绘画艺术 天津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美术学院 副主席
  • 简介:无论是先前不可一世的注意力经济,还是当下势头正好的影响力经济,都离不开网红。因为注意力和影响力的形成,都是网红之后的某种果实。然而,果子并不都成熟于网红之后。互联网时代之前,也就是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板凳要坐十年冷的书斋生活,学术成果一样丰硕。王国维关于学问的"三境说",也和网络无关。不过,必须指出的是,即使古代,也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前网红模式。来往之中,一个非常类似于今日互联网的名利网,同样存在。

  • 标签: 艺术家 互联网时代 注意力经济 影响力经济 学术成果 三境说
  • 简介:张海,河南省洛阳偃师市人,生于1941年9月,当代著名书法家,斋号友石斋。现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河南省文联名誉主席,河南省书协名誉主席。中共党员,曾任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1993年被批准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 标签: 张海 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摘录 言论 评论 全国政协常委
  • 简介:吉斯勒贝尔(Gislebertus)是欧洲中世纪最为著名的雕刻。在那个艺术为宗教服务的时代里,艺术们不过是为教堂打工的无名小卒,而吉斯勒贝尔之所以能名垂青史就在于他做了一件在中世纪独一无二、在整个人类雕塑史上亦是罕见的举动:在1120至1135年左右,他一个人独立完成了法国欧坦(Autun)圣拉扎尔大教堂(cathedralofSaint-Lazare)的雕塑设计工作,外亲手雕刻了包括山花壁面和柱头在内的全部装饰作品。

  • 标签: 雕塑风格 中世纪 贝尔 雕塑家 宗教服务 设计工作
  • 简介:在当今艺术领域中,以女性特有的视角表达有关生命生存过程中的苦痛、伤害与焦虑主题的女性艺术越来越多,关注生命中的苦痛和脆弱,是女性艺术揭示生命内在本质的比较彻底、比较直接的选择,这不仅是受女性的性别特点的影响,还有其他诸如历史的、社会的等多方面的影响。

  • 标签: 女性艺术家 关注生命 苦痛 追问 性别特点
  • 简介:北宋時期,由于士大夫系統的搜集、研究與著述活動,“金石学”這一專門學問開始形成,并迅速達到其歷史上第一個興盛期。金石學蔚然興起的一個直接結果,是爲學者迅速積攢、整理了大量一手資料,這是古代文字、書法遺迹第一次大規模的系統整合。面對這些新材料,宋代金石學開始建構他們對于商周、秦漢、魏晋南北朝以至于隋唐時期書法面貌的認知。他們如何認識這些金石文字的書法特徵?在其評論中體現出怎樣的品評方式?其中又凸顯出哪些焦點問題?本文在閲讀宋代金石學著作的基礎上,試圖對這些問題作一粗淺的探討。

  • 标签: 宋代金石學 書史建構 書法品評
  • 简介:一、董巨画风董源的主要绘画活动是在南唐烈祖和中主时期。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评价他:"江南中主时,有北苑使董源善画,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其后建业僧巨然祖述源法,皆臻妙理。大体源及巨然画笔皆宜远观,其用笔甚草草,近视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1]米芾《画史》评道:"董源平淡天真多,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趣,

  • 标签: 元四家 董源 巨然 绘画活动 赵孟 中主
  • 简介:现为福建省书协常务理事、三明市书协主席、三明印社社长的苏宝星,自幼爱好书法篆刻。中学时代,常常喜欢摆弄刀笔,临摹汉

  • 标签: 咫尺应 宝星先生 应须论
  • 简介:会议主题:气候:一个艺术项目的话题会议时间:2014年6月27日(周五)会议主持:武汉美术馆副馆长刘宇学术主持: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哈佛大学博士唐克扬刘宇(武汉美术馆副馆长):武汉美术馆举办的第四届《江汉繁星计划:气候——2014青年艺术研究展》即将于2014年6月28日隆重开幕,为深化展览话题我们同期举办第三届"中国青年批评论坛",主题为《气候:一个艺术项目的话题》,此次论坛由武汉美术馆与楚天艺术集团《艺术派》杂志联合举办,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哈佛大学博士、本次展览策展人唐克扬先生主持。感谢大家持续关注"江汉繁星计

  • 标签: 中国人民大学 策展人 副馆长 学术主持 艺术派 中国青年
  • 简介:  编者按:江小鹣是民国时期一位非常重要的雕塑.本期刊发的文章将主要探讨雕塑江小鹣的艺术成就以及他在当时的社交活动,以便读者了解民国雕塑得以生存的客观环境.江小鹣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求学法国的留学经历以及广泛的交际使得他成为我们在梳理民国雕塑史中无法绕过的历史人物.……

  • 标签: 上层社会早期 早期雕塑家 民国上层社会
  • 简介:為總結雜誌辦刊經驗,推進新刊各項工作,3月18日,《書法研究》復刊座談會在上海書畫出版社會議室舉行。本次座談會邀請了書學界一批重要的專學者,堪稱是老中青三代學人的代表。其中老一輩的有黄陣、華人德、劉小晴等,中年的有劉紹剛、陳松長、祁小春等,青年學者有陳志平、仲威等。上海世紀出版集團黨委書記、總裁祝學軍也出席了座談會並致辭。上海書畫出

  • 标签: 仲威 法界 致辭 博士研究生 國書 論文
  • 简介:职业艺术的两种选择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对于那些希望独立工作的艺术来说,在完成学徒学业之后,假如他有足够的能力和运气,那么,在他面前有两条路可走,成为作坊主或专为某位赞助人服务的专职画家。

  • 标签: 文艺复兴时期 职业艺术家 工作状况 赞助人 画家
  • 简介:《20世纪末欧洲艺术大系》内容丰富郭涌杨怀武《20世纪末欧洲艺术大系》10卷画册所介绍的艺术都是当今活跃在欧洲画坛并已崭露头角的中青年艺术,他们的作品尚未盖棺定论,但他们的艺术创作却在根本上反映了当代欧洲绘画艺术的真实状态。并且他们的背景和状...

  • 标签: 欧洲绘画 杨怀武 艺术创作 美术批评 盖棺定论 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