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隆务寺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镇,藏语称"隆务德钦曲科林",意为隆务大乐法轮洲,寺院坐落在隆务镇西山麓下,隆务河西岸台地上.背山面水,坐西向东.占地约380亩,原有大小经堂佛殿31座,活佛昂谦43院,僧舍303院,有属寺年都乎寺、郭麻日寺、吴屯上庄寺、吴屯下庄寺、瓜什则寺等.清末全盛时期有僧人多达2400人,是青海地区仅次于塔尔寺的藏传佛教大寺.1994年被国务院颁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标签: 建筑风格 热贡艺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藏传佛教 青海地区 同仁县
  • 简介:1937年9月,向生夫妇根据党的指示,从上海回到德安。并带来了几皮箱“货物”,到国民党县长邱新民的会议室里,建议组织“抗敌后援会”。邱新民看着那几箱“货物”,别有用心地说:“对,抗敌后援会应该组成,并应该由你担任总干事。我有两幢空铺店,你把那几大箱的东西拿出来繁荣一下德安市场吧。”向生听到这些话,明白他的用心,轻蔑地回答:“谢谢。”“那你准备卖些什么货?几时开张?”邱新民又问。“货物吗,多半是俄国的产品,现在国共合作,该不会卖俄国货,也犯赤化罪吧?开张的日期,我还没想好,但早点也好,以便满足市场的需要。”向生说。此后,邱新民天天打听向生开

  • 标签: 图书馆 图书管理员 抗敌后援会 抗日救亡团体 国民党 抗日宣传
  • 简介:《全清散曲》所收无名氏《浇墓》套曲,又被《增订六也曲谱》作为明末吴炳《妒羹》传奇的一出所采录,本文以确凿的材料证实《浇墓》为剧曲,其作者系乾隆时的沈清瑞。在名家剧作中融入艺人俗创或吸收他人作品,以弥补原作的某些缺陷,这是我国戏曲史上的一个独特的艺术现象。尤其是乾隆以降,昆曲进入折子戏演出时代,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 标签: 散曲 剧曲 《浇墓》 沈清瑞 吴炳
  • 简介:第七世振·洛追嘉措赤烈伦珠活佛自2000年1月坐床以来,一直在林周县振寺庙内潜心学习文化,学习佛学知识。几年来,在振寺经师的培养教育下,从一个不满3岁的幼童成长为一个文化和佛学知识全面发展、学习精进的少年活佛。

  • 标签: 活佛 学习文化 朝圣 全面发展 林周县 知识
  • 简介:2016年12月中旬以来,每天下午,西藏自治区老干部活动中心排练厅内,鼓声震耳。童声齐鸣。50多名孩子旋转着空灵的身影,舞动精灵般的表演,令人眼花缭乱。这群正值花样年纪的少年,是来自索县中学的50余名初中生和索县亚拉镇雪巴队2名孩子。

  • 标签: 原生态文化 热巴 老干部活动中心 藏地 西藏自治区 初中生
  • 简介:1914年仲夏,奥匈帝国波斯尼亚省总督波特瑞克的心情像东欧夏天的骄阳一样,格外灿烂。在他诚挚的邀请之下,帝国继承人斐迪南大公终于肯大驾光临,来这个帝国的偏远省份视察。斐迪南即将莅临的消息也让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窝的市民很是激动。毕竟,作为一个庞大帝国偏远省份的居民,一睹帝国未来皇帝风采的机会并不多。

  • 标签: 萨拉热窝 刺杀事件 波斯尼亚 帝国 继承人 省份
  • 简介:贡艺术是伴随着藏传佛教在贡的传播而产生发展的,本文通过长期对贡艺术的田野考察,爬梳了贡艺术产生前青海美术创作的状态,重点探析了藏传佛教在贡的传播对贡艺术的直接影响。

  • 标签: 藏传佛教 热贡 传播 艺术表达
  • 简介:(俄译本页码)《希德史》(Tarikh-i-Rashidi),是一部重要的中亚史料。作者米儿咱·马黑麻穆罕默德穆罕默德·海答儿(MirzaMuhammadHaidarDughlat,1499-1551年)出身于朵豁拉惕氏族,祖上是察哈台汗国的军事贵族,14世纪后其家族势力急剧增长。

  • 标签: 穆罕默德 家族势力 14世纪 俄译本
  • 简介:法国著名学者菲利普·勒讷的“自传契约”理论话语模式,是一种建立在以卢梭等为代表的传统自传文本为分析前提的理论建构。他坚守自传文类不能混同于小说的红色底线,为自传文类正名,为自传文体立法。面对以罗伯-格里耶为代表的法国“新自传”对“自传契约”的挑战,勒纳初期一度反映强烈,不无忽略了“新自传”在理念及形式上对传统自传的“新的互补”价值。我们认为,勒讷的“自传契约”是有关传统自传秩序的原理之一,我们必须维护之。我们不能因为新的自传种类的出现,而把小说的秩序原理混同于自传的。事实上,我们应该发展勒讷“自传契约”的内涵,用“新自传契约”来概括后现代自传的秩序原理,唯有如此,自传这一文学类型才能趋向丰富与成熟。

  • 标签: 菲利普·勒热讷 自传契约 法国新自传 话语模式
  • 简介:贡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丰富、文化多样、形式独特、具有突出的地域特点和很高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旅游价值。本文对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提出对策。

  • 标签: 热贡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遗产开发
  • 简介:在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在太仓第三届郑和航海节正式开幕之际,太仓市政协的陆静波经过五年的多方收集资料,研究、梳理,写出了26万字的专著《郑和下西洋》,2005年7月由古吴轩出版社隆重推出。

  • 标签: 《郑和下西洋》 郑和航海 收集资料 第三届 市政协 出版社
  • 简介:<正>近年来出现的“古籍今译”,可喜乎?可忧乎?众说不一.尤其是对于《资治通鉴》等大部头的名著全译,持有不同看法.一说《资治通鉴》全译值得赞扬;一说“全译”不可取.怎样正确看待古籍“全译”呢?我认为,那种完全否定“全译”的意见,是片面的,很显然是不可取的.因为在古籍整理工作中,我们所说的“今译”,就是指的“选译”和“全译”这两种主要形式.古籍今译,是“选译”还是“全译”,或者在今译时再结合校

  • 标签: 古籍今译 《通鉴》 《资治通鉴》 柏杨 全译本 现代语
  • 简介:"无论政府主管部门、社会各界在技术上做多少变更和翻新,择校这件事都很难改变。实际上这种现象的改变是要靠全社会价值观、幸福观的变革。"郑强在两会期间针对"择校"现象说。"国外家庭的孩子为什么没有中国对择校这件事这么热衷?即便美国出了虎妈,美国人没有几个欣赏的,为什么?这就涉及全民的价值观。"郑强认为,中国有一批没有文化的力量扭曲着中国人的价值观。

  • 标签: 幸福观 地方教育 相对均衡 社会评价体系 社会公平 经济发展水平
  • 简介:文章以人类学的“冷逻辑”思维为反思维度,以壮学理论建构及其学术史发展为论域,尝试对壮学个案研究进行再思考。在此基础上,尤其侧重于时空坐落选取方面的反思,设想专题研究中的时空坐落选取更具有多元化特征,以此对研究旨趣与学科宏观微观互补的有效综合进行初步探究。

  • 标签: 壮学 冷逻辑 时空坐落 多元个案
  • 简介:编修地方志是一项冷门的工作,不容易引起重视。在总结广州市首届修志工作的经验时,许多单位根据切身体会,不约而同谈到的一条重要经验是:领导对修志工作的重视,是做好修志工作的关键和前提条件。正是由于各级政府把修志这项不容易引起重视的冷门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并切实抓好,加上修志人员的勤奋工作、默默奉献,才有首届修志的累累硕果。分管海珠区地方志工作的王罗端副区长正是这样一位领导,长期以来,她把修志工作当作政府的一项重要事业来抓,尽力协调、解决区志办的实际困难,为海珠区修志工作提供了必要的人、财、物等条件,使海珠区的修志工作能顺利开展。

  • 标签: 修志工作 地方志工作 修志人员 支持 奉献 身体
  • 简介: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实施,为充分发挥优秀历史文化名人作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贡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名人资源,但是对历史文化名人的重视程度不高,缺乏对历史文化名人基础性的研究,尤其是历史文化名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的研究基本是个空白,本文旨在结合“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对贡地区名人文化深入分析,积极探索发挥历史文化名人作用的途径。

  • 标签: 热贡地区 历史文化名人 “一带一路”
  • 简介:本刊讯今年的5月18日是第36个“国际博物馆日”,为了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关注和参与,中国客家博物馆在这一天特别筹划了“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活动内容既有深受广大收藏爱好者喜爱的“专家免费鉴宝活动”,也有普及《文物保护法》、《博物馆管理办法》等文物、博物馆知识和客家文化知识的“有奖知识问答活动”。

  • 标签: 国际博物馆日 收藏爱好者 客家 中国 《文物保护法》 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