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6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急性恶性淋巴瘤患者生活质量和负性心理影。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7月我院接诊的84例恶性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就就诊的顺序分成研究组(个性化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各有42例,在护理结束后使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价所有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评价无变化,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的分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恶性淋巴瘤患者开展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急性恶性淋巴瘤 生活质量 负性心理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建中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改善恶性肿瘤患者恶病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106例恶性肿瘤恶病质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采用中医小建中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症候变化以及实验室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证候积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Alb、Hb和体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Alb、Hb均有所上升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体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恶性肿瘤恶病质治疗中采用小建中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提高疗效,值得应用。

  • 标签: 小建中汤 西医 恶性肿瘤 恶病质 中医证候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恶性淋巴瘤靶向治疗期间,实施流程化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样本限定于2018年7月到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恶性淋巴瘤患者共计50例,基于治疗干预护理措施分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25例录入对照组,实施流程化护理干预的25例录入干预组,对比分析组间调研数据。结果: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6.00%,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8.00%,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2.00%,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组间数据分析存在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前GAD-7、PHQ-9等评分数据较之对照组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同项数据较之对照组存在明显的数据差异(P<0.05)。讨论:恶性淋巴瘤靶向治疗干预中,临床回来措施的干预实施选择流程化护理干预,有效的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且有效改善患者心理情绪,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恶性淋巴瘤 靶向治疗 流程化护理 效果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及研究基于Pende健康促进模式的干预方案在喉部恶性肿瘤气切术后患者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5月份至2023年5月份我院收治的60例喉部恶性肿瘤气切术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成甲组和乙组,每组30例。甲组常规健康教育;乙组基于Pender健康促进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乙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P<0.05。结论:对于喉部恶性肿瘤患者提供气切术后,为患者提供基于Pender健康促进的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基于Pender健康促进模式 干预方案 喉部恶性肿瘤 气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经直肠超声(TRUS)、超声造影在前列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6月医院前列腺恶性肿瘤患者63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前列腺良性肿瘤患者63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分别接受TRUS及超声造影检查,统计分析TRUS及超声造影对前列腺良恶性肿瘤的检出情况、诊断效能(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结果TRUS检查共检出前列腺癌46例、前列腺良性肿瘤61例,超声造影检查共检出前列腺癌45例、前列腺良性肿瘤61例,联合诊断共检出前列腺癌61例、前列腺良性肿瘤60例;联合诊断敏感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高于TRUS、超声造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特异度(95.24%)、阳性预测值(95.31%)与TRUS(96.83%、95.83%)、超声造影(96.83%、95.7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US及TR-CEUS对前列腺病灶均具有较好的鉴别诊断能力。与单独应用相比,二者联合对前列腺癌诊断效能更高。

  • 标签: 经直肠常规超声 超声造影 前列腺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颏下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疗效 。 方法: 研究时间 2018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研究对象 50 例口腔 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 。按照软组织修复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修复方法 , 观察组采用 颏下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方法。 对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工作,整理患者术后皮瓣成活、瘢痕挛缩、肿物安全性以及治疗效果等数据。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仅 1 例患者出现瘢痕挛缩,较之对照组明显差异 P<0.05 。观察组患者软组织修复效果显著,面部外形和功能恢复良好,较之对照组明显差异 P<0.05 。 结论: 针对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软组织修复中,分析了传统修复方法和 颏下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方法的最终修复效果,认为 颏下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方法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面部外形,符合审美标准。

  • 标签: 颏下岛状皮瓣 口腔颌面修复 恶性肿瘤 术后 软组织缺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三联疗法防治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择取我科72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项目组(阿瑞匹坦+昂丹司琼+地塞米松)和对照组(奥氮平+昂丹司琼+地塞米松),对比阿瑞匹坦与奥氮平在防治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中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项目组化疗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程度更低,生存质量更高,(P<0.05)。结论:三联疗法对于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防治疗效较好,推荐应用。

  • 标签: 三联疗法 消化道恶性肿瘤 化疗 恶心呕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后处理技术在鉴别诊断肺内占位良恶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90例肺内占位病变患者,所有患者都采取多层螺旋CT扫描,利用Pro Speed AI 螺旋 CT 机,从颅顶到股上段进行全身扫描,观察图像常规指征,在多平面重建后根据图像临界情况、边缘以及肺动脉走行情况进行评分,与患者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观察诊断效能。结果:在多平面重建处理后,两种重建方法图像评分均较高,且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90例患者经过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后处理技术诊断,正确81例 ,错误9例,包括5例良性被误诊为恶性,4例恶性被误诊为良性。该方法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分别为(90%、90%、91.84%、87.80%)。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多平面重建 处理技术 鉴别诊断 肺内占位 良恶性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以饮食为主的综合干预对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为对象,由两组组成,参照组(40例,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以饮食为主的综合干预),护理效果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护理后,血糖水平方面,各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实施以饮食为主的综合干预,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血糖控制 以饮食为主的综合干预 糖尿病 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8年10月入院治疗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130例参与本次研究,按照手术方法分组,其中65例腹腔镜治疗患者为观察组,另外65例开腹手术治疗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对照组通过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通过腹腔镜治疗后,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下床时间明显提前(P<0.05)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腹腔镜应用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中,随着手术路径优化,手术熟练度提高,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术后下床时间明显提前,深静脉血栓明显减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 恶性肿瘤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对于恶性肿瘤化疔患者抑郁及胃肠道反应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到2020年10月在我院进行化疗的66位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3位,对对照组病患采取常规护理的护理方法,对研究组病患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式,根据SDS表对病患的抑郁水平进行比较,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病患的抑郁情况越严重,还要根据病患的一系列表现来对比其肠胃反应情况。结果:在进行护理后,根据SDS表评分对比可知,研究组病患的抑郁情况得分为(39.36±3.64)分,低于对照组抑郁情况评分(46.57±4.39)分,所以在护理后研究组病患的抑郁情况照对照组相比有明显降低,通过统计研究组与对照组的胃肠反应状况,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所以研究组对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正在进行化疗的恶性肿瘤病患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式可以有效改善病患的治疗效果,提高病患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缓解消极心理,减轻疼痛感,缓解医患矛盾,值得大量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护理 恶性肿瘤 抑郁 胃肠道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恶性青光眼病人,研究运用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腔穿刺抽液联合前房重建术的实际成效。方法:从2019年3月到2021年3月,我院对51例因药物治疗而无法治愈的恶性青光眼进行了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治愈率、视力、眼压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51例病人经手术治疗后痊愈,治愈率达100%。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视力均高于术前,而眼压均低于术前(P

  • 标签: 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腔穿刺抽液 前房重建术 恶性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气解毒调和肝脾法治疗恶性血液病伴抑郁状态对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和分析我院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所接受的恶性血液病伴抑郁状态住院患者共60例,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30例)患者应用益气解毒调和肝脾法,了解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的变化,以及治疗后出现大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症状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使用常规的方式进行治疗相比较,运用益气解毒调和肝脾法治,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并且没有不良反应,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恶性血液病 益气解毒调和肝脾法 不良反应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中医情志护理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疼痛及负面性情绪的改善。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82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中医情志护理,将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进行对比,分析中医情志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对比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

  • 标签: 中医情志护理 消化道恶性肿瘤 疼痛 焦虑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间歇夹管结合盆底功能训练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19年7月-2021年2月接受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择取90例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达法均分成两组,每组45例患者。为对照组手术患者应用间歇夹管康复锻炼,为观察组手术患者应用间歇夹管结合盆底功能训练,对比两组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手术患者的GC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患者的GCQ评分,(P<0.05)。结论 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康复过程中应用间歇夹管结合盆底功能训练,能够促进手术患者尽快恢复盆底肌功能,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妇科恶性肿瘤 间歇夹管 盆底肌功能训练 留置导尿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恩度) 静脉泵入联合窗口期化疗在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云南省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肿瘤内二科 2018年 1 月 至 2021 年3 月收治的 25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用恩度持续静脉泵入联合窗口期化疗。具体方案: 恩度 15mg /m每天持续 24h 静脉泵入, 连续 7d; 在第 4 天窗口期接受化疗,21 天为 1 周期。治疗 2 - 6 个周期,每 2 个周期评价疗效, 每周期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25 例患者均完成至少 2 个周期的治疗,获完全缓解 1 例CR( 4% ),部分缓解 11 例PR ( 44% ),稳定 11 例SD( 44% ),进展2 例PD ( 8% );有 效 率(RR) 52% ,疾 病 控 制 率(DCR) 92% 。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持续静脉泵注 化疗 晚期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在子宫恶性肿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患者为样本并随机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及扫除盆腔淋巴结,观察组运用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各项手术指标也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恶性肿瘤治疗中,采取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的快速恢复,也具有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子宫恶性肿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药物在恶性肿瘤癌痛治疗中的效果影响。方法:将2022.02-2023.01时段内本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癌痛病患按照收治时间先后进行分组对照实验。参照组采用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病患收治时段为2022.02-2022.07;探究组采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病患收治时段为2022.08-2023.01,对比两组病患在不同治疗模式下的效果差异。结果:探究组病患在治疗后第三、五、七天的NRS疼痛评分相较于参照组都更低,表示病患疼痛程度更轻,癌痛治疗效果更佳;探究组病患各项血清学指标(5-HT、PGE2、SP、β-EP)水平均优于参照组。结论:在恶性肿瘤癌痛病患中采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的效果较好,能够显著提升病患的癌痛治疗效果,病患血清学指标更优。

  • 标签: 恶性肿瘤 癌痛 血清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