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目标教学法结合PBL教学模式在肿瘤实习护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到我科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197人按实习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95人,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实验组102人,采用目标教学法结合PBL教学模式进行带教,实习结束进行理论及操作考试,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护生的理论、操作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查结果显示目标教学法结合PBL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自学能力方面优于传统带教方法。结论目标教学法结合PBL教学模式可提高肿瘤科实习护生的教学质量,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教学中作进一步尝试。

  • 标签: 目标教学法 PBL教学模式 实习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目标性社区护理模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社区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目标性社区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冠心病控制情况及不良心理状态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生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目标性社区护理能有效的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生的发生率,改善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 标签: 目标性社区护理模式 老年冠心病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病人康复训练中实施目标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62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实施目标管理方法的康复训练,对比两组康复方法与康复效果。结果根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估,入院时两组ADL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出院时,观察组ADL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病人康复训练中实施目标管理方法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康复训练 目标管理 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目标教学法结合情景模拟演练用于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科室实习护生30名为观察组,选取2014年科室实习护士30名为对照组,对照组护生接受常规护理带教,观察组在常规带教基础上加目标教学法结合情景模拟演练,对两组护士考核成绩与教学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护士的理论成绩、实践操作成绩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的教学满意度为96.67%,较对照组80.00%高,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目标教学法结合情景模拟演练可提高实习护生的综合能力,也能提高教学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带教 情景模拟演练 目标教学法
  • 简介:摘要为适应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发展形势的需要,公立医院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已被摆在重要位置,但这项工作的开展和实施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审计实施时间相对滞后、被审计人的经济责任难以确认、被审计人履行的经济责任难以评价、审计结果难以落实等。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公立医院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健康发展。

  • 标签: 公立医院 法人代表 经济责任审计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责任制整体护理在白血病患者骨髓移植期间应用的临床效果,做好数据总结为后续的临床工作提供可靠支持。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共收治的50例白血病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5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共包括25例白血病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最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总结,同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评估医患人员对两组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对比两组的临床数据,以及护理后服务态度、工作能力、主动性、病区管理和病患关爱、沟通等评分,可确定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髓移植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血病患者骨髓移植期采取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可以更有效提高白血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心态,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在临床中具有一定推广意义。

  • 标签: 责任整体护理 白血病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心血管二区实施管床责任制APN排班模式对医护患三者的影响进行评价。方法在心血管二区2011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发放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士对管床责任制APN排班认可程度调查表,与2010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的传统班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示,服务态度、健康教育、专业水平、病区管理、护理操作技术5个方面,高于传统班表(p<0.01);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总体评价示,业务水平、医护配合、热情主动、病区管理、工作态度5个方面,高于传统班表(p<0.01);护士对管床责任制APN排班认可程度情况示,专业价值取向、工作压力减轻、同事协作情况、强化层级管理、质量安全得到保证5个方面,高于传统班表(p<0.01)。结论应用管床责任制APN排班模式,既有利于提高病人、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又提高护士专业价值取向、业务技术水平;还达到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更好地保障患者安全、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 标签: 管床 责任制 APN排班 影响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优质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心血管内科应用责任制整体护理前和应用责任制整体护理后的患者各60例,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应用责任制整体护理后护理工作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均有显著提高,与应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优质护理中应用责任制整体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优质护理 责任制整体护理 满意度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床边责任制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意见。方法此次实验选择对象是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1年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心血管内科患者,总计100例。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50例患者采取床边责任制护理干预的实验组以及5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参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48/50),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2%(41/50)。χ2=5.0051,P=0.0252。另外,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8/50),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40/50)。χ2=6.0606,P=0.0138。结论床边责任制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更好地改善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紧张关系,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床边责任制 护理 心血管内科 治疗效果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我院呼吸内科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仅常规干预,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并在此基础上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基础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管理、护理文书书写、护理操作等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P<0.05。结论将责任制整体护理应用于呼吸内科病人优质护理中,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并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呼吸内科 优质护理 责任制整体护理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对一责任制陪伴分娩+无创接生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产科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之间收治2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产科护理,实验组采取一对一责任制陪伴分娩联合无创接生法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新生儿窒息率、第二产程时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产妇会阴水肿、会阴II度裂伤、会阴切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会阴I度裂伤和会阴完整占比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中实施一对一责任制陪伴分娩联合无创接生法护理,能够显著提高产妇的分娩安全性,保证母婴健康,因而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一对一责任制陪伴分娩 无创接生法 产妇
  • 简介:摘要以创建“实施患者安全目标合格医院”为契机,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围绕“患者安全目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通过信息系统监测及质控员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医疗质量管理、找出存在问题、落实改进措施,实现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患者安全目标 医疗质量 持续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目标监测与干预对预防和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12月住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684例新生儿,对684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另选取我院2015年1月-12月NICU收治的777例新生儿,对其进目标性监测,并对新生儿的体质量、胎龄、留置针静脉置管及气管插管等因素进行分析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比干预前后NICU的感染情况。结果在目标检测干预后我院NICU感染的发生率、呼吸机性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及导管性相关肺炎的发生率明显较干预前降低,P<0.05;新生儿的出生时体质量、胎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及留置针静脉置管、新生儿Apgar评分等因素都与新生儿的医院感染率有关,P<0.05。结论通过对我院NICU进行目标性监测,对新生儿的医院感染情况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关预防措施,可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目标性监测 新生儿 医院感染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进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8例分娩的初产妇,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的助产护理方式,观察组则使用责任制助产护理方式,分别观察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和剖宫率,对比分析。结果结果表明,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剖宫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与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制助产的护理方式对初产妇分娩的形式及产程进展在临床上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责任制助产护理 初产妇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新医改形式下肿瘤外科护理中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实施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前后各10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每日呼叫次数、责任护士到位时间、肿瘤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责任护士到位更快,患者呼叫次数少,肿瘤知识知晓率高,且护理满意度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责任护士到位时间,提高肿瘤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新医疗改革 肿瘤外科 护理 责任制护理小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社区责任制管理在社区精神病患者随访中的应用。方法用“随机法”将246例精神病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社区管理,观察组予以社区责任制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管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其管理满意度(96.7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在社区精神病患者随访中实施社区责任制管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社区责任制管理 精神病患者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冠心病患者采取责任制护理小组管理模式对于生活质量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于2017年1月—2018年5月到我院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责任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0例患者。责任制组采取责任制护理小组管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收集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且比较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责任制组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1例(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例(14.00%),责任制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患者采取责任制护理小组管理模式,能够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从根本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责任制护理小组管理 冠心病患者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扎实开展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创优活动,实行优质护理服务月明星评选活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探讨如下责任制整体护理制度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有力保障;真正的关心病人;作为责任护士,必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月明星评选活动 提高患者满意度 优质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助产护理对产妇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影响。方法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100例初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给予责任助产式分娩,对照组采用传统服务分娩方式,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以及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剖腹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等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制助产护理能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分娩方式以及母婴结局。

  • 标签: 责任制助产 护理 产妇 分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