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蛇毒血凝导致纤维蛋白原下降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Pubmed、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的国内外文献,对蛇毒血凝导致纤维蛋白原下降的病例报道进行整理整理分析。结果 纳入目标文献16篇,患者28人。经系统治疗均预后良好。结论 临床使用蛇毒血凝应重视纤维蛋白原下降,加强用药监护。

  • 标签: 蛇毒血凝酶 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比较胶原与其它疗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以期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66~2006.5)、EMbase(1966~2006.5)、Cochrane图书馆(2006年第2期)、CRD(CenterforReviewsandDissemination,YbrkUniversity)、CBM(1978~2006.5)、CNKI(1994~2006)、VIP(1989~2006年),收集所有有关胶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半随机对照研究,利用RevMan4.2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符合标准的研究,包括6个随机对照试验,1个半随机对照试验,共829例患者。其中:1个研究比较了胶原与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结果显示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远期优良率差异(〉1年)有统计学意义[RR0.35,95%CI(0.13,0.96)],PLDD优于胶原。1个研究比较了胶原与安慰剂的疗效,结果发现无论短期或长期随访,胶原组的有效率都优于安慰剂组(P〈0.05)。2个研究比较了胶原与木瓜的疗效,其中1个研究报告采用意向治疗分析时木瓜疗效优于胶原,另1个研究显示高、低剂量的胶原与木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胶原与切吸术比较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胶原与醋酸曲安奈德等比较的研究中总体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治疗不同突出类型的患者时,各组优良率有统计学差异。胶原与强的松龙比较,胶原疗效优于强的松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3篇报告了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疼痛、神经缺损、马尾综合征和木瓜的变态性反应等。结论目前的资料表明,尚无足够证据证明哪种疗法更有效,尚需更多高质量RCT进一步证实。

  • 标签: 胶原酶 椎间盘突出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阿替普在急性脑梗塞治疗中的临床价值体会。方法随机从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中抽取20例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所有的病患都静脉注射阿替普进行治疗,经过一段疗程之后,对急性脑梗塞病患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有18例病患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且效果佳,有效率为90.00%,显效有10例(50.00%),有效有8例(40.00%)无效有2例(10.00%)结论阿替普能有够治疗急性脑梗塞,且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系数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阿替普酶 急性脑梗塞 临床价值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凝血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残胃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总共选取60例无典型特殊性的残胃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案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将60例患者划分到实验组与常规组,所有患者均应用常规补充血容量干预,按照病情实行对症治疗并放置胃管。常规组采取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凝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00%),数据差异突出,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33%)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3.33%),数据差异突出,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残胃出血的疗效显著,能够以更短时间恢复恢复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临床治疗价值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凝血酶 奥美拉唑 残胃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白蛇毒血凝/立止血致心房颤动抢救治疗。方法对2例白蛇毒血凝/立止血致心房颤动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及时抢救治疗,恢复良好。结论白蛇毒血凝/立止血临床应用十分广泛,致心房颤动罕见。但少部分患者仍可发生严重心房颤动,特别在多次重复应用更易发生。值得临床医生警惕。但如果发现及时、抢救治疗及时,一般恢复良好。

  • 标签: 白蛇毒血凝酶/立止血 心房颤动 消化道出血
  • 简介:<正>先天性肾上腺增生(congenitaladrenalhyperplasia,CAH)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发病率为1/14199。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生物合成过程中所必需的存在缺陷,致使皮质激素合成失常——肾上腺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及盐皮质激素不足而雄性激素过多,临床上出现不同程度的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女性男性化,男性表现性早熟,并且常伴有低血钠或高血压等多种症候群。90%以上的病例由于21-羟化缺陷所致。临床分为失盐型、单纯男性化型和迟发型,前二者为经典型,后者为非经典型。诊断依赖于临床表现、家族史、24小时尿17酮类固醇排出量测定。治疗分为胚胎期的治疗和出生后的治疗。经典治疗方法为皮质醇替代抑制疗法。雄激素、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为最新的药物治疗方法。腹腔镜双侧肾上腺

  • 标签: 先天性肾上腺增生 糖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切除术 氢化可的松 激素替代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碳源对芽胞杆菌碱性纤维素(CMCase)合成的影响,揭示的阻遏合成规律。方法:采用分批培养法,改变培养基中基质种类及浓度,定时取样测定CMCase活(DNS法)和菌体干重(DCW),以比合成作为产水平的指标。结果:碳源种类对合成水平影响不大。以葡萄糖为碳源培养,4%浓度时合成水平最高,≥5%的高浓度下合成才有部分被阻遏。ATP、三羧酸循环中间物对合成有一定的阻遏作用。结论:芽胞杆菌EV23产的碱性纤维素为组成型,的抗阻遏合成有一定限度。

  • 标签: 碱性纤维素酶 碳源 阻遏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 白蛇毒血凝 /立止血致 心房颤动抢救治疗。 方法: 对 2 例 白蛇毒血凝 /立止血致 心房颤动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经及时抢救治疗,恢复良好。 结论: 白蛇毒血凝 /立止血临床应用十分广泛,致 心房颤动罕见。但少部分患者仍可发生严重 心房颤动,特别在多次重复应用更易发生。值得临床医生警惕。但如果发现及时、抢救治疗及时,一般恢复良好。

  • 标签: 白蛇毒血凝酶 /立止血 心房颤动 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替普静静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选择阿替普溶栓治疗,随机分组,标准剂量阿替普治疗组用标准剂量阿替普治疗,小剂量阿替普治疗组用小剂量阿替普治疗。比较两组急性脑梗死疗效;医疗费用;治疗前后NHISS评分、ADL评分以及MR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小剂量阿替普治疗组急性脑梗死疗效和标准剂量阿替普治疗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小剂量阿替普治疗组急性脑梗死NHISS评分、ADL评分以及MRS评分和标准剂量阿替普治疗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标准剂量阿替普治疗组的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小剂量阿替普治疗组,P<0.05。小剂量阿替普治疗组医疗费用低于标准剂量阿替普治疗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采取不同剂量用药均对患者病情改善有益,但小剂量使用可减少医疗费用和出血反应。

  • 标签: 阿替普酶 静静溶栓治疗 急性脑梗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淀粉(AMY)水平在Turner综合征(TS)的临床意义,为TS患儿糖脂代谢异常提供可能的早期临床依据。方法选取本院55例TS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同时期55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AMY、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分析AMY与血脂、血糖、胰岛素抵抗及IGF1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AMY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0.9%、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MY、FPG及T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IGF1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双变量相关分析,AMY与TC呈正相关(r=0.188,p<0.05),与IGF1呈负相关(r=-0.269,p<0.05),而与其他指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TS组AMY异常率较健康儿童明显升高,提示AMY与TS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其升高可能是早期预测TS患儿糖脂代谢异常的一项指标。

  • 标签: 血淀粉酶 Turner 综合征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 简介:摘要本研究选择六种五加科常用中药的鲨烯环氧进行比对分析,以获得其在进化上的关系,结果表明鲨烯环氧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在进化关系上,分为两支,人参与屏边三七的亲缘关系最近,与西洋参关系最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抑制剂治疗肾内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择了我院在2019年9月至2019年9月收入与治疗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综述了急性脑梗死早期应用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的时间窗,正确掌握溶栓药物的治疗方法,溶栓过程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瞳孔变化、语言功能、肢体活动等变化,观察用药反应及有无出血倾向,静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颅内出血、再灌注损伤及脑水肿、血管再闭塞)的观察及护理进展。认为应用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时,医护密切配合,做好溶栓前准备,密切观察溶栓中、溶栓后病情变化及提供规范、安全、最佳的护理,是静脉溶栓治疗成功的关键,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降低其致残率,提高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阿替普酶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肝病患者检测血清胆碱酯(ChE)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肝病患者112例(实验组)和健康者106例(对照组)血清ChE活性。结果各肝病患者组与对照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病患者血清ChE活性低于健康者,并随肝病病情加重而逐渐下降;血清ChE活性能较好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准确反映肝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 标签: 胆碱酯酶 肝病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吸毒人员的HCV检测胶体金法和法的对比。方法:以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为时间基准,在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有国家哨点DUS监测的吸毒人员当中,随机收集6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和主体,将其按照“动态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患者。前者采用胶体金法检测,后者采用法检测,对比两组吸毒人员的检测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检测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吸毒人员的HCV检测中,采用法的准确率更高,适合在临床进行实施和开展。

  • 标签: 吸毒人员 HCV检测 胶体金法 酶法 对比
  • 简介:目的探讨脂蛋白脂肪处理脂血标本的效果,及其对关键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分别向健康人混合血清(A组)中加入一定比例脂肪乳,制备成轻(B组)、中(C组)、重(D组)度脂血标本,使用脂蛋白脂肪(LPL)处理4组标本,测定各组标本7项生化指标(TG、AST、ALT、TP、TBil、LDH、CK-MB),比较组间和脂肪处理前后差异;并用临床高脂血症患者(E组)混合血清验证该方法。结果脂肪乳会干扰C组和D组的生化指标检测,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经LPL处理后,除TG外生化指标均较直接测定组降低(P〈0.05);LPL对D组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稀释法(P〈0.05);LPL使E组脂血标本处理前后检测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蛋白脂肪处理脂血标本,能有效消除脂血对标本生化指标的干扰,且不影响甘油三酯的测定,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脂血标本处理方法。

  • 标签: 脂蛋白脂肪酶 脂血 甘油三酯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