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对失血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旨在为液体复苏的监测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失血性休克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依据中心静脉压指导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采用PVI监测并指导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达到复苏目标的时间、复苏液体正平衡量、平均动脉压(MAP)、6h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凝血酶原时间(PT),记录患者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急肾功能衰竭(ARF)、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其他并发症。结果对照组液体正平衡量多于观察组、PT长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达到复苏目标时间、MAP、6hScv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死率及合计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P〈0.05),但ARF、DIC、ARDS、MODS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I对失血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可灵敏的监测、反映机体循环血容量状态,且液体复苏量小,有利于维护内环境的稳态,患者存活率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对提高患者的监测、诊疗和预后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失血性休克 液体复苏 脉搏灌注变异指数
  • 简介:目的:评价前列腺总体积、移行区体积、移行区指数与良性前列腺增生所致的膀胱出口梗阻严重性分级、IPSS间的相关性。方法:研究89例有症状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IPSS,膀胱出口梗阻严重性分级,经直肠超声检查测得前列腺总体积,移行区体积,并计算移行区指数,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上述参数间的相关性进行比较。结果:膀胱出口梗阻严重性分级与前列腺总体积,移行区体积,移行区指数间皆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410,0.498,0.575(P<0.01)。IPSS与前列腺总体积,移行区体积,移行区指数间的相关性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腺总体积,移行区体积,移行区指数与良性前列腺增生所致的膀胱出口梗阻严重性有关,其中移行区指数与膀胱出口梗阻严重性的相关性更强。

  • 标签: 前列腺移行区指数 良性前列腺增生 膀胱出口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效果及对脑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6月-2021年12月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共6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脑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内皮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脑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内皮功能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神经介入溶栓术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神经介入溶栓术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效果 脑血流动力学 血管内皮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效果及对脑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6月-2021年12月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共6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脑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内皮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脑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内皮功能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神经介入溶栓术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神经介入溶栓术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效果 脑血流动力学 血管内皮功能 影响
  • 简介:目的比较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疾病、非心脑血管且非肿瘤疾病患者的收缩压水平,找出规律,利用调整收缩压预防相应疾病,通过监测收缩压水平的变化对相应疾病进行预警、筛检。方法选取厦门市某三级医院2017年10月-11月的住院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心脑血管组42例、肿瘤组41例、非心脑血管且非肿瘤组29例,比较3组收缩压水平。结果3组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3组进行不同因素分层后的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疾病、非心脑血管且非肿瘤疾病患者的收缩压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一定程度上可通过调整并监测收缩压水平进行相应疾病的分类、预防、预警和筛检。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肿瘤 非心脑血管且非肿瘤 收缩压
  • 简介:摘要:心血管疾病是当今社会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质量,目前药物治疗是控制和管理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心血管疾病用药的复杂性和潜在风险,安全管理成为确保药物疗效和减少不良事件的关键。基于此,文章从心血管疾病内科用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入手,进一步探究了心血管疾病内科用药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内科用药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心血管疾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居高不下。药物治疗策略在心血管疾病管理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通过选择适当的药物、个体化设计治疗方案,并且严格监测治疗效果,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和降低死亡率。但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治疗的积极影响,我们还需要优化药物治疗策略,合理使用药物,以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并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因此,临床指南的参考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药物治疗策略 个体化设计治疗 不良反应 临床指南
  • 简介:列举使用抗心律失常、高血压、休克、降血脂等心血管系统药物对心脏产生不良反应的资料,说明怎样选择最佳药物、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以期获得最佳疗效,而使毒副作用最小,是临床医生所面临的复杂问题,也是当前心血管疾病用药所研究的主要课题。

  • 标签: 心血管病 用药研究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脂分析在心血管疾病临床应用。方法:在本院心血管科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抽取 80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体检中心检查为健康的人员 8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血脂检测,对比血脂指标。结果:观察组 TC、 TG、 LDL-C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HDL-C指标则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血脂指标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高血脂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因此需将血脂检查进行普及,对疾病进行有效预防。

  • 标签: 血脂分析 心血管疾病 临床应用
  • 简介: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血管、脑血管病变的总称,具有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和复发率高的特点。在寒冷的冬季,由于气温下降使全身血管收缩造成血压升高,冠状动脉、脑动脉痉挛、缺血甚至栓塞,如果血压过高,可能导致血管破裂,所以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

  • 标签: 心脑血管病 食疗方 心脑血管疾病 血压升高 脑血管病变 脑动脉痉挛
  • 简介:本文采用计算机图象定量分析技术对青光眼等虹膜血管的数量、血管腔面积和血管面密度三项参数进行了定量研究,共测虹膜标本29例145个测试窗。结果显示:先天性青光眼虹膜血管数量(P<0.01)、腔面积(P<0.05)和血管面密度(P<0.01)与其它各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二组与正常成人组间三项参数均无显著差异。由此表明:先天性青光眼虹膜血管的数量是明显增加,管腔扩张,而急闭青光眼则无明显改变。因而,先天性青光眼虹膜血管发生的改变可以看作是其独特的组织病理特征,对其病理意义作了讨论。本文还对婴幼儿组与成人组间虹膜血管三项参数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微机图象分析 血管 虹膜 青光眼 定量
  • 简介:目的:分析某医院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成药的使用情况及趋势.方法:对该院5年来(2000-2004年)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成药消耗金额、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来中成药的DDDs及总金额均有上升,居前3位的是复方丹参滴丸、步长脑心通、通天口服液;用药金额排序居前两位的是复方丹参滴丸、步长脑心通.结论:该院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成药,以复方丹参滴丸、步长脑心通等最常见,但影响该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因素较多,应提倡合理用药.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中成药 用药频度 用药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在心血管内科介入治疗的同时开展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从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来我院心血管内科开展介入治疗的患者中选出96例。在进行治疗的同时对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作为对比组;对另外一组患者则采用优质化护理干预,作为研究组。分别评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并发症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总满意度为95.83%(46/48),明显高于对比组72.92%(35/48);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率为6.25%(3/48),明显低于对比组20.83%(10/48)。两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优质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心血管内科介入治疗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并且改善其焦虑和抑郁心理,提升患者整体健康程度。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介入治疗 护理干预 临床疗效
  • 简介:昔布类药物是一类新型非甾体解热镇痛抗炎药,能选择性抑制环氧酶-2(COX-2),而对环氧酸-1(COX-1)影响较小。因较COX-1抑制剂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小,该类产品自1998年问世后的5年间拥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在非甾体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但2004年9月,美国默沙东公司突然主动宣布从全球撤回罗非昔布(rofecoxib),引发了学术界对选择性COX-2抑制剂心血管安全性问题的关注。

  • 标签: 昔布类药物 心血管 选择性COX-2抑制剂 风险评价 解热镇痛抗炎药 胃肠道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知母多酚(TPAA)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观察知母多酚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舒张功能的影响和对体外糖基化修饰蛋白生成的抑制作用。结果和结论:知母多酚可以一定程度地预防棕榈酸对血管内皮的破坏作用,抑制体外糖基化蛋白的生成。

  • 标签: 知母多酚 内皮保护 晚期糖基化产物
  • 简介:替加色罗(tegaserod)为吲哚类选择性5一-HT4受体部分激动剂,通过激活肠道5-HT4受体而促进胃肠蠕动反射和肠道分泌,并抑制内脏的敏感性。替加色罗主要用于患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drome)的女性便秘患者以及〈65岁的慢性便秘患者。2007年2月末、3月初诺华制药公司向美国FDA提交了29份替加色罗治疗多种胃肠道疾病的临床试验报告。在该试验中,接受治疗的患者为11614例,对照患者7031例,平均年龄43岁,女性占88%。治疗患者中有13例(0.1%)出现严重、危及生命的心血管不良反应,其中4例为心脏病发作(1例死亡),6例在出现严重胸部疼痛后迅速发展为心脏病发作,3例为卒中。对照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0.01%。为此,FDA向医务人员及患者发出通告如下:

  • 标签: 心血管事件 替加色罗 5-HT4受体 胃肠道疾病 临床试验报告 心血管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