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月30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离开北京,开始了他长达12天的非洲之行。这是胡锦涛自2003年就任国家主席以来的第三次非洲之行,也是他在不到一年之内第二次访问非洲,也是去年10月中论坛之后,中国和非洲关系发展中的又一个重大事件。

  • 标签: 中国外交 国家主席 重大事件 胡锦涛 非洲
  • 简介:一个自然主义者的乡间弹唱江声称自己是一个自然主义者。因此,在他的诗歌中,我们也就会经常看到那些足以代表自然世界的泥土、月光、枯草、麦地。牛羊、蛙虫以及农妇和壮汉都是江诗歌写作中一直倾力投射的意象,也是他生命和诗学追求中的重要依存。我们读江的诗歌,可以看见无论他是在用什么技法,强调什么视角,很长时间内,他的诗歌视点大都是故土乡间的这些零碎事物。

  • 标签: 诗歌写作 自然主义 诗学
  • 简介:20世纪60-70年代,由于大兴水利工程和旅游业的兴起,在世界范围内因此而毁掉的古迹要远多于两次世界大战对古迹的破坏。埃及在尼罗河上游修建了阿斯旺水坝,致使两座千年神庙毁于一旦,就是其中一个突出的例子。为了保护人类文化与自然遗产,使之免于毁灭,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该公约规定保护的对象是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公约中提到的“文化遗产”只包括“文物”、“建筑群”和“遗址”三类,显然它并不包括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通过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由于这种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深藏于民族民间,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因此它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民族的精神。人类这一伟大的精神创造,其内容和内涵要比物质遗产更为多姿多彩,更加博大深厚。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该公约详细地界定了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以及它所包括的范围。在世界范围内开展抢救和保护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人类为保护自己的精神家园而开展的一项极其伟大的文化传承工程。

  • 标签: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文化 两次世界大战 水利工程
  • 简介:尤金·奥尼尔是美国戏剧史上最优秀的剧作家,毕生致力于戏剧表现手法的大胆革新,其优秀剧作《猿》带有浓重的表现主义色彩。表现主义戏剧通常透过主人公的视角审视剧中人物的行为,因此,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本文通过分析表现主义手法的使用-创新的语言,连续的象征及异化的人格,揭示主人公扬克寻求灵魂归属的精神旅程-信念·迷惘·幻灭,从而揭示人类生存的本质。

  • 标签: 精神旅程 情感外化 象征 异化
  • 简介:摘要:通过比较马金莲与傅爱的作品,勾勒出宁夏西海固与河南中原不同地域文化的轮廓,对两地文化进行共时性研究;从民俗宗教视角切入,旨在展现现代性给不同地域文化带来的影响,强调现代性及其同质性带给普通下层民众的冲击,使人对不同地域的现代性困境产生一定的思考。

  • 标签: 马金莲 傅爱毛 民俗宗教 现代性
  • 简介:"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论语·子路》)中国古代社会,不管哪一方面,最爱争个名分,讲个正统。政治是这样,文艺也是这样,反映在苏词研究上,同样是这样。围绕苏词的"正""变"问题,历代研究者展开了激烈的论争,总的来看,不论言"正"言"变",人们立论的着眼点基本都是在其风格方面的。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云:"昔人谓东坡正声,此特拘于音调言

  • 标签: 苏词 晚唐五代 中国古代社会 词风 研究者 以诗为词
  • 简介:一在其小说《母亲的风月》《钟山》2015年第2期)中,从对一个时代记忆的“反刍”中,诠释了文学与生活、人性、命运之间复杂的“吊诡”关系及其存在哲学,政治、革命、理想、人性、正义、苦难,诸多的有关社会、灵魂、精神和情爱、性的元素,在历史和现实的云烟里,若隐若现,显示出生活和人性的种种可能。

  • 标签: 母亲 小说 《钟山》 存在哲学 人性 生活
  • 简介:近闻日本庆应大学藏有蒲松龄著《聊斋随笔录·对联集萃》(下简称《集萃》),甚喜,函致盛伟先生索得影印件观之。然读罢,发现似曾相识联不少,再经检索,可疑之处更多,仅就手头资料与《集萃》相校,可以断定《集萃》之联决非蒲氏所撰,亦非蒲氏所辑录。《集萃》共录对...

  • 标签: 非蒲松龄 楹联 对联 笔录 梁章钜 评论人物
  • 简介:印象中,传统戏曲总是演绎着才子佳人的故事,写意的舞台需要绝对遵循传统审美规范,但活在当代的我们,该怎样从传统戏曲中寻找到与现实生活的连接点呢?有没有一个既能够贴近当代人的心理又能够突出戏曲特色的故事呢々陈自强改编的大型古装粤剧《梨花情》让我看到了希望——金钱与真爱的抉择,书生与商贾的价值定向,中国传统美德与利益观的碰撞,不愧为难得的文化盛宴。

  • 标签: 《梨花情》 粤剧 传统戏曲 无情 小生 中国传统美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莎士比亚创作《无事生》的时候,他的名字已经是剧团的票房保证了。伦敦的戏迷们隔段时间就吵嚷着要花钱看他的新戏,他的创作压力也不断增加。剧团要赚钱,第一关就是他自己呀!每当要写新剧本,缺少灵感的时候,莎士比亚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看书,阅读总会让他有所收获。

  • 标签: 说话 莎士比亚 创作 剧团 剧本
  • 简介:其实,从我出生以前很久,我就已存在于这个世上了。对于这一点,我一向深信不疑。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无论闭上眼睛还是睁着眼睛,只要我愿意,封存于遥远过去的那些景象,就会如同影子一般清晰或是蒙胧地显现出来。然后向我慢慢伸出一只手,像只搭襻似的,把我出生前和我出生后的那些事情,准确无误地钩在一起。几乎每次,在它们彼此靠拢和对接的过程中,由于年代的错位,总是会碰溅出一些类似于炭火或

  • 标签:
  • 简介:摘要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相当的历史文化价值,是研究古代文明发展和传承的重要依据。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应该基于地区发展实际情况,以物质遗产为中心,坚持活态传承与静态展示相结合的发展方式。本文对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展厅布展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对采石“跳和合”做了简单介绍,并分析其应有价值,然后阐述物质文化遗产选修课开发的现实意义,最后提出物质文化遗产采石“跳和合”在高校传承的策略。

  • 标签: 采石&ldquo 跳和合&rdquo 非物质文化 选修课
  • 简介:美国百老汇的剧院上演戏剧的历史源于1810年,最初上演文学改编和翻演剧目,20世纪20年代得到蓬勃发展,时至今日,已经成为著名的经典音乐剧演出之地。20世纪六七十代之后,在百老汇的中心42街之外的41街和56街,以上演先锋戏剧而闻名的外百老汇,也渐渐吸引了艺术家和观众的目光。在二战之后的几十年里,戏剧家们对于现有的戏剧有一种越来越普遍的挫折感。

  • 标签: 先锋戏剧 百老汇 美国 20世纪 文学改编 音乐剧
  • 简介: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专门吟咏幼女(含少女)的诗作数量不多,但这类诗作大都写得富有诗趣,颇具特色。西晋著名诗人左思的《娇女诗》可谓中国古代最早写少女情态的妙诗。此诗极尽铺陈之能事,着力描绘诗人的两个

  • 标签: 《幼女词》 施肩吾 毛铉 诗歌 表现手法 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