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选择动脉溶栓治疗老年脑梗死的神经功能改善及预后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接诊的12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情况。按照溶栓治疗方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采用选择动脉溶栓治疗。治疗前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及BI指数变化情况,并对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5.0651,P=0.0244)。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及BI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BI指数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8.33%vs6.67%,P〈0.05)。结论选择动脉溶栓治疗老年脑梗死,神经功能改善效果良好,明显优于常规静脉溶栓治疗。

  • 标签: 脑梗死 老年 超选择性动脉溶栓 静脉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球囊闭塞试验(BOT)在颅内复杂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及影像学评价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9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15例)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神经介入科(1例)应用选择BOT评估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例为大脑中动脉动脉瘤,3例为大脑后动脉动脉瘤,1例为大脑前动脉动脉瘤。闭塞前后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检查,BOT后出现神经功能减退认定为阳性结果。依据造影结果计算闭塞动脉远端供血区皮质动脉显影的延迟时间;采用美国介入与治疗神经放射学会/介入放射学会(ASITN/SIR)血流分级系统对侧支血流代偿情况进行评估,依据试验结果选择手术方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预后。结果16例患者均无试验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生。3例试验结果为阳性,余13例为阴性。载瘤动脉临时阻断后,供血区皮质动脉显影的延迟时间为0.5~2.5(1.4±0.7)s。试验中侧支血流代偿ASITN/SIR分级不良4例(1级或2级,包括2例试验结果阳性的患者),良好12例(3级或4级)。3例阳性患者采用动脉瘤孤立+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术后1例出现左上肢肌力下降;13例阴性患者采用血管内栓塞或开颅夹闭载瘤动脉,术后3例出现轻微神经功能障碍。16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3.0~6.0(4.6±1.2)个月,末次随访16例患者的mRS均为0分。结论选择BOT是预测闭塞载瘤动脉耐受性的有效方式,初步应用安全可靠,可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但其客观评估价值仍需更多病例的积累。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大脑动脉环 远端 球囊闭塞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医院消化道B与造影X线检查的现状,正确选择适宜消化道影像检查技术。方法基于基层医院有限医学影像设备技术资源现状,对基层医院消化道B与造影X线检查从检查方法、检查范围、检查部位,轮廓显示、病种诊断价值等方面的对比,研究造影X线检查技术在消化道病变中诊断价值的优越性。结论传统的X线消化道造影检查在基层医院仍占主导优势,超声显像检查消化道疾病具有风险性,它的应用目的是探测病灶内部的改变和周围脏器病灶转移,而不是发现和诊断病变。

  • 标签: 基层医院 消化道 检查技术 选择
  • 简介:新华网11月1日电。记者近日从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目前山东省“80后”新生代农民工数量已经达到1310.4万人。在有子女的新生代农民工中.62.9%选择把子女留在老家.农村儿童留守率较高.

  • 标签: 农民工 新生代 山东省 子女 农村 社会保障
  • 简介:摘要:本文对内蒙古大唐国际锡林浩特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超临界机组高温用钢特殊要求进行分析,对UPER304H 、HR3C等常用材料进行成分、性能比较,提出本工程高温受热面材料选用的合理建议。

  • 标签: 超超临界 高温用钢
  • 简介:目的研究高压处理明胶海绵(GF)、真丝线段和聚乙烯醇微粒(PVA,300—500μm)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应用价值,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对41例以子宫出血、月经失常、贫血、下腹部包块等主要表现的子宫肌瘤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随访复查瘤体大小、临床症状等方面的变化。结果术后随访3-9个月,发现真丝线段和PVA的疗效明显高于GF。结论PVA、真丝线段及GF三种不同栓塞剂治疗子宫肌瘤,以PVA疗效最佳且性能稳定;真丝线段次之;而单纯利用GF应慎用。

  • 标签: 子宫肌瘤 真丝线段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 GF 栓塞材料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护理在大咯血患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的大咯血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介入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过程中采用介入护理干预,极大程度提高的大咯血患者的临床安全性和整体护理质量,使患者的身体状况得到了较好的改善,值得在今后的临床的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介入护理 大咯血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介入治疗伴有远端血管栓塞的急性大动脉闭塞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样本取自2019年1月~2020年12月区间本院收治62例伴有远端血管栓塞的急性大动脉闭塞型脑梗死患者,以治疗方案差异性分组,31例记作对比组(常规治疗)、31例记作研究组(早期介入治疗),比较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血管完全再通率67.74%较对比组35.48%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ADL评分(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较对比组更低,ADL评分较对比组更高(P<0.05)。结论:在伴有远端血管栓塞的急性大动脉闭塞型脑梗死患者治疗期间,采取早期介入治疗技术,有助提高血管完全再通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恢复。

  • 标签: 急性大动脉闭塞型脑梗死 远端血管栓塞 超早期介入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选择经动脉尿激酶(UK)溶栓及血管成形术(PT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取5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为研究组,行选择动脉溶栓及PTA治疗;取脑梗死病人为对照组,行UK静脉溶栓治疗.复查血管再通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颈内动脉(ICA)、大脑中动脉(MCA)、椎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再通率分别为50%、95%和100%.PTA组6例中,ICA2例,椎基底动脉4例,均有血管再通.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NFD)评分、语言功能障碍恢复、3个月后临床神经功能均好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的数量和严重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尿激酶选择动脉溶栓及血管成形术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方法,血管内精巧细致的滑导丝和球囊扩张等机械性作用显著弥补了单纯溶栓药物治疗的不足.

  • 标签: 动脉内溶栓 急性脑梗死 尿激酶 血管成形术 溶栓疗法
  • 简介:患者女,27岁。主因"发作性左侧肢体无力3年"于2014年2月7日收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科。患者3年前饮酒后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无力,无昏迷、头痛、恶心、呕吐,急诊送至当地医院行头部CT检查,提示右额叶出血(图1),DSA检查未发现异常(图2),给予对症治疗3个月后,左侧肢体功能恢复接近正常。6个月后于当地医院复查DSA,未见明显异常(图3)。

  • 标签: 颅内动静脉畸形 治疗 栓塞性 隐匿性
  • 简介:国内若干台自行设计、制造的1000MW超临界火电机组正处于设计和安装阶段,对于锅炉三大风机的风量裕量的选取,国内尚未有明确的导则可以遵循。本文作者在设计国内首台900MW超临界机组——上海外高桥电厂二期和首台1000MW超临界机组——华能玉环电厂的经验上,充分调研国外具有同类机组业绩的制造厂和设计公司的有关设计导则,提出了三大风机风量裕量的取值建议。

  • 标签: 1000MW级 风机 裕量 超超临界机组 1000MW 风量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乳腺导管造影定位加选择性区段切除治疗乳头溢液的疗效。方法对22例患者先行彩结合乳腺导管造影进行诊断及定位。再于术前应用美蓝注入乳腺导管中,此时行选择性区段切除。结果本组18例手术患者均痊愈,随访2~12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本检查及术式简单,成功率高,对于临床推广应用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超声检查 乳房 乳房切除术 区段 乳腺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应用于产后大出血抢救性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治疗的228例产后大出血患者,根据自愿原则将患者分为传统组(96例)和栓塞组(132例)。传统组采取常规止血方法,栓塞组采用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出血。观察比较两组的止血成功率、产后出血量、子宫保留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栓塞组止血成功率(97.7%,129/132)高于传统组(76.0%,73/96),P<0.05。产后2、24 h,栓塞组出血量为(98±12)、(112±15)ml,均少于对照组的(224±25)、(306±29)ml(P均<0.05)。栓塞组子宫保留率(97.7%,129/132)高于传统组(76.0%,73/96),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子宫出血的止血成功率高,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女性。

  • 标签: 产后出血 子宫动脉栓塞 抢救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性膝动脉栓塞术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继发性疼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因KOA继发中重度膝关节疼痛的患者17例(23侧膝关节),年龄(68±7)岁,男6例,女11例。术前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评估患者膝关节疼痛、僵硬及功能情况,使用Kellgren-Lawrence(K-L)分级评估KOA严重程度,使用磁共振膝骨关节炎评分(MOAKS)评估患膝MR成像特征。所有患者均进行选择性膝动脉栓塞术(GAE)。术后随访6个月,分别于术后1天、1周和1、3、6个月使用VAS、WOMAC量表评估临床结局,包括膝关节疼痛、僵硬及功能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3侧患膝均选并栓塞3~7支膝动脉分支,其中7例K-L分级4级患者栓塞4~7支膝动脉分支。术后1个月临床改善率为95.6%(22/23),术后3个月临床改善率为86.9%(20/23),术后6个月临床改善率为91.3%(21/23)。23侧患膝完成6个月随访,术后1、3、6个月VAS评分、WOMAC疼痛评分及WOMAC总评分分别为(2.5±1.3)、(3.4±2.4)、(19.7±9.8)分,(3.0±1.8)、(4.5±3.4)、(22.3±11.3)分,(2.8±1.5)、(4.1±3.0)、(20.5±11.0)分,均低于术前的(6.6±0.9)、(11.4±2.6)、(47.0±12.0)分(均P<0.001)。随访期间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3例股动脉穿刺区皮肤瘀斑,4例术后1 d膝关节僵痛感,均在1周内自行缓解;6例患者术后存在伸屈活动时关节弹响,其中3例于术后3个月内自行消退。所有患者均未发生重大手术相关不良事件。结论GAE治疗KOA继发性疼痛临床改善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为保守治疗无效的疼痛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 标签: 骨关节炎,膝 疼痛 膝动脉栓塞术 随访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产科大出血患者给予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8例产科大出血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按照所采取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组患者分别为44例。接受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组,接受保守治疗的患者为保守组,对比研究组和保守组血压和心率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结果研究组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等指标均优于保守组,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几率3例(6.82%)显著低于保守组4例(31.82%),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科大出血患者给予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不仅能够稳定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水平,同时,还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产科大出血患者 选择性 子宫动脉栓塞术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 探讨选择性髂内动脉造影及经导管动脉灌注栓塞在子宫、卵巢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8例经血管造影证实的子宫、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于选择性髂内动脉灌注和/或栓塞后1周(平均值)行肿瘤手术切除,并作对比。结果 选择性动脉造影可清楚显示肿瘤的血供特点。双髂内动脉灌注栓塞后手术切除的12例与单纯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后手术切除的6例相比较;术前灌注加栓塞可使肿瘤明显减小,术中出血极少(平均约50ml),手术野更清楚,肿瘤更有可能完全切除。结论 选择性髂内动脉灌注栓塞在子宫或卵巢恶性肿瘤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子宫癌 卵巢癌 栓塞治疗 介入放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