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外周血IL-33和IL-25对不同表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鉴别作用。方法选取某医院5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53例健康对照者。将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级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量支气管哮喘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中IL-25和IL-33的水平,并通过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嗜酸性粒细胞的水平。用肺功能仪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的肺功能FEV1,PEF。结果支气管哮喘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IL-25,IL-33和ECP有显著差异(均有P<0.05),不用组别中重度哮喘患者要显著高于中低度患者(F=100.55,P<0.05)。各哮喘组之间PEV1和PEF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中IL-25和IL-33的含量能反映支气管哮喘的活动情况及病情的严重程度,可用于临床中哮喘疾病的鉴别及严重程度的评估。

  • 标签: IL-25 IL-33 支气管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GF—β1、IL—10、IL-18和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联法对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TGF-β1.IL-10.IC-18和TNFα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慢性乙肝患者血清TGF-β1.IL-10.IL-18和TNFα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於正常人组(P<0.01)且血清TGF-β1水平与IL-10.IL-18和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γ=0.6133,0.5982.0.4984.P<0.01)。结论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GF-β1,IL-10.IC-18和TNFα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观察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转化生长因子-&beta 1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18 肿瘤坏死因子&alpha
  • 简介:目的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SAP患者血清IL-6、IL-8及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32例SAP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GSH组及常规治疗组,各16例,选择年龄匹配的16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患者入院24h内以及治疗7d后采血检测血清中IL-6、IL-8和TNF-α水平.结果SAP患者治疗前IL-6、IL-8和TNF-α水平分别为(81.34±5.99)ng/L、(97.81±15.61)ng/L和(28.21±1.53)n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69±2.86)ng/L、(26.42±1.59)ng/L和(15.89±1.41)ng/L(P<0.05).治疗7d后,GSH组的IL-6、IL-8和TNF-α水平分别为(31.21±3.88)ng/L、(35.51±1.27)ng/L和(16.15±1.31)ng/L,常规治疗组为(53.88±6.21)ng/L、(51.91±9.88)ng/L和(17.88±1.51)ng/L,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GSH组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GSH能降低SAP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对治疗SAP有一定疗效.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细胞因子 谷胱甘肽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肝癌患者外周血MIF、IL-17和IL-10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及临床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选取2010—2015年在威海市某三乙医院门诊或住院的73例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73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外周血MIF、IL-17和IL-10水平,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癌患者外周血的MIF、IL-17和IL-10均显著升高(P<0.05),肝癌患者外周血MIF水平与ALT、总胆红素呈正相关(P<0.05);肝癌患者外周血IL-17水平与总胆红素、总蛋白、球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0.05);肝癌患者外周血IL-10水平与总胆红素、总蛋白、球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外周血MIF、IL-17和IL-10水平可以作为评估肝癌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且可能作为慢性肝病治疗的新的靶点。

  • 标签: 肝癌 MIF IL-17 IL-10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和探讨药物联合治疗小儿急性胰腺炎对患儿血清IL-2和IL-6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01月至2016年01月的急性胰腺炎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儿为60例,对对照组的60例患儿采用奥曲肽进行治疗,对观察组的60例患儿采用泮托拉唑钠联合奥曲肽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患儿在接受治疗之后血清IL-2、IL-6的变化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在接受治疗之前,对照组患者的IL-2为(32.72±8.14),观察组的IL-2为(33.41±7.73);对照组的IL-6为(17.52±1.61),观察组的IL-6为(18.61±1.33),此时两组患儿的IL-2、IL-6均未见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IL-2为(38.94±8.31),对照组患儿的IL-2为(39.76±9.53),此时两组患儿的IL-2的差异性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IL-6为(10.39±3.05),对照组患儿的IL-2为(11.82±3.41),此时两组患儿的IL-6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的腹痛缓解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腹部压痛消失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等指标均与对照组的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泮托拉唑钠联合奥曲肽治疗小儿急性胰腺炎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可以快速缓解患儿腹痛,促进患儿尿淀粉酶和血淀粉酶恢复,消除患儿腹部压痛,并使得患儿血清IL-2和IL-6降低。

  • 标签: 小儿急性胰腺炎 药物联合治疗 血清IL-2和IL-6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诊治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过程中,检测IL-6、IL-10以及TNF三种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目标群体,随机抽取68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分别检测三种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通过检测试验组中耳积液、外周血浆及正常对照组中三种炎性细胞因子(IL-6、IL-10以及TNF)的表达水平发现,其在前两种样本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均<0.05);且IL-10和TNF与SOM的进展呈正相关(P<0.01),但IL-6与SOM进展呈负相关(P<0.05)。结论临床诊治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过程中,三种炎性细胞因子IL-6、IL-10以及TNF的表达水平与病情的进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其预后评估重要辅助指标之一。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IL-6 IL-10 TNF 价值
  • 简介: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MS)患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8(IL-1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变化,探讨两者在MS中的意义。方法收集62例MS患者,单纯高血压(HT)患者56例和正常健康人群(NS)52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18和IL-10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1)MS组的体质量指数、血压、血糖和血脂均高于NS组和HT组(P<0.05或P<0.01);(2)HT组血清IL-18水平明显高于NS组(P<0.01),MS组比HT组更进一步升高(P<0.01);(3)MS患者血清IL-10水平显著低于HT组和NS组(P<0.01),而HT组和NS组无统计学差异;(4)血清IL-18和IL-10水平与HOMA-IR相关。结论血清中IL-18和IL-10可能参与了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

  • 标签: 代谢综合征X 细胞因子类 白细胞介素18 白细胞介素1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溃疡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IL-17和β-防御素-3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联法对32例胃溃疡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IL-17和β-防御素-3检测的水平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胃溃疡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IL-6、IL-17水平非常显著的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β-防御素-3水平非常显著的低于正常人组(P<0.01),经中西医结合治疗2个月后则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β-防御素-3水平与IL-6、IL-17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782、-0.5014、P<0.01)。结论检测胃溃疡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IL-17和β-防御素-3的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和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胃溃疡 白细胞介素- 6 白细胞介素-17 &beta -防御素-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Hcy、IL-8和VEG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联法对32例胃癌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前后血清Hcy、IL-8、IL-18和VEGF水平检测,并与35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胃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前血清Hcy、IL-8、IL-18和VEGF水平均非常显著的高于正常人组(P<0.01),手术治疗6个月后则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血清Hcy水平与IL-8、IL-18、VEGF水平呈正相关(r=0.6204、0.6134、0.5906,P<0.01)。结论检测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Hcy、IL-8、IL-18和VEGF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和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胃癌 同型半胱氨酸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1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血清IL-17及IL-6水平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62例,其中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22例(急性AA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40例(慢性AA组),选择同期健康查体人员62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血清IL-17及IL-6水平差异。结果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组血清IL-17、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AA组与慢性AA组患者血清IL-17、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体内IL-17、IL-6高表达,其可能参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及进展。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IL-17 IL-6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毛细支气管炎患者应用舒喘灵辅助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关注治疗对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B(IL-1B)、白细胞介素-18(IL-18)和白细胞介素-23(IL-23)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区组的原则分为二组,对照组(70例)应用常规性的治疗,观察组(7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舒喘灵辅助雾化吸入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同时应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治疗后血清中IL-1B、IL-18和IL-23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组治疗后血清中IL-1B、IL-18和IL-23的表达均下调,但是观察组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舒喘灵辅助雾化吸入能有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同时能更有效地下调血清中IL-1B、IL-18和IL-23的表达,优化机体的内环境,临床治疗中可以积极应用。

  • 标签: 毛细支气管炎 舒喘灵
  • 简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死率高、并发症多。近年来关于促炎症因子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成为研究热点,因此利用抗炎症因子治疗SAP日益受到重视。IL-11(interleukin-11,IL-11)是近来报道的一种有效的抗炎症因子,它在肠道炎症、内毒素血症及辐射导致胸部损伤的动物模型中具有保护性作用。本文仅就目前IL-11在SAP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IL-11 抗炎症因子 促炎症因子 保护性作用 内毒素血症
  • 简介: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作为一种重要的炎症因子,不仅与人体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反应有关,而且与肿瘤的发生、进展密切相关。但是其与肿瘤的之间的关系目前尚存争议。在不同的肿瘤中或者不同的免疫机制下,白介素17可能发挥双重调节作用。一方面,IL-17可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TGF-β)等的表达促进肿瘤进展,另一方面,IL-17也可通过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Tlymphocyte,CTL)、NK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发挥抗肿瘤作用。肺癌是我国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肿瘤致死的首要原因。IL-17作为一个炎症因子,可能参与了肺癌发生、进展的全过程,本文对目前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 标签: 白介素17(IL-17) 非小细胞肺癌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其发病机制是T、B细胞过度活化。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31是最近发现的一种四螺旋束细胞因子,主要由CD4+T辅助细胞产生,并且在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受体广泛表达。研究发现IL-31与免疫学异常密切相关,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就IL-31生物学特性及IL-31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白细胞介素-31 生物学功能 自身免疫性疾病
  • 简介:有众多文献报道IL-10由于在免疫应答中的基础作用而与多种临床疾病尤其是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相关,进而有望成为临床上新的治疗予段。本文就IL-10的免疫学特性及与上述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 标签: IL-10 感染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炎症性疾病
  • 简介:摘要IL-6是一种具有复杂生理功能的由多种组织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IL-6生物作用广泛它可诱导B细胞分化并产生免疫球蛋白;促进T细胞增殖生长;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增强血细胞分化;抗瘤效应等。IL-6与临床中许多疾病有着广泛的联系如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肿瘤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

  • 标签: IL-6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血清
  • 简介:Quercetinisaherbalflavonoidderivedfromvariousfoodsofplantoriginandplaysaroleinanti-inflammation.Althoughanumberofresearchesinthefieldhavebeendone,themechanismofanti-inflammatoryeffectofquercetinshouldbefurtherclarified.Inthepresentstudy,weinvestigatedtheeffectsofquercetinonIL-6productionbyLPS-stimulatedneutrophilsinhuman.Neutrophilswerewerepre-treatedwithquercetinatthefinalconcentrationsofrangingfrom0-80μMfor30min,ornottreated,andthenincubatedinthepresenceorabsenceoflipopolysaccharide(LPS)atafinalconcentrationof100ng/mlforindicatedtime.ThesecretionlevelofIL-6intheculturesupernatantswasassayedbyELISA,theintracellularlevelofIL-6wasdetectedbyflowcytometryandtheexpressionofIL-6mRNAwasanalyzedbyRT-PCR.TheexperimentresultsshowedthatneutrophilsculturedwithmediumorquercetinalonedidnotexpressIL-6,butLPS(100ng/ml)inducedIL-6expressionofneutrophils.However,afterpre-treatmentofneutrophilswithquercetin(40μM)for30min,theinducibleeffectsofLPSontheincreaseofIL-6secretion,intracellularIL-6levelandIL-6mRNAexpressionbyneutrophilswereabrogated.IL-6isoneoftheimportantpro-inflammatoryfactors,especiallyinearlyphageofinflammation.Thus,ourdatasuggestedthatquercetinmightexertitsanti-inflammatoryeffectthroughnegativelymodulatingpro-inflammatoryfactors,suchasIL-6.TheinhibitoryeffectsofquercetinonIL-6productionbyneutrophilsmayprovideatheoreticalbasisonfuturetherapyofinflammation.

  • 标签: 栎精 抑制作用 中性白细胞 IL-6
  • 简介:优特克单抗是2009年美国FDA批准上市的一种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用于成人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的治疗。该药通过与IL-12/IL-23的p40亚基特异性结合,抑制Thl和Th17细胞的激活及其下游TNF-α,IL-6,IL-17等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抑制银屑病的炎症过程。该药可用于斑块型银屑病、银屑病性关节炎以及青少年银屑病的治疗,优于TNF-α拮抗剂的疗效,且具有较少的不良反应和良好的耐受性,在中、重度银屑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前景。

  • 标签: 优特克单抗 银屑病 白细胞介素-12 白细胞介素-23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估孟鲁司特钠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6及IL-12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42例变应性鼻炎病例分为两组,常规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片,评估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和血清IL-6及IL-12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常规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流涕、喷嚏、鼻痒以及鼻塞等变应性鼻炎症状表现评分更低,两组差异显著(P<0.05)。用药后两组症状总积分、血清IL-6与IL-12表达水平均有显著改善,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用药后观察组症状总积分以及IL-6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血清IL-1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效果满意,同时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抑制体内炎症发展,提高抗炎因子表达水平,建议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糖皮质激素 孟鲁司特钠 白介素-6 白介素-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