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活”起来白金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1

让课堂“活”起来白金平

白金平

白金平

(新平县漠沙小学云南新平653400)

【摘要】我们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自主学习以至于激起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课堂;活;起来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基于这样的理念,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

1.在主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感悟数学

情境的创设要立足于儿童的现实生活,贴近儿童的知识背景,形象直观而又蕴含一定的数学味。新世纪版小学数学教材克服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注意从学生的角度去选择内容,设计画面,编写例题,设置学习,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笑笑、淘气、玩具狗等与孩子们共同参加学习活动。这些对学生们很具有吸引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感悟数学。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比较大小”一课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拔河比赛”活动,在具体的比赛情境中掌握怎样比较大小,学生的兴致异常高涨。在比赛中,他们发现两队人数不一样,一队多一队少时,提出赛场上要公平竞争,两队人数应该同样多。于是在解决人数问题上学生想出了四种方法:A:红队去掉1人,白队上来1人;B:红队去掉2人;C:白队上来2人;D:红队去白队一个人。面对这四种方案,学生仍有分歧,各抒几见。但令人欣喜的是,这样生活化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了如何比较,掌握了方法,发散了思维,在亲自参与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感悟数学。

2.在兴趣培养及习惯养成中体验数学

课程功能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被突出地加以强调。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应始终关注学生是否有浓厚的兴趣、积极良好的体验、主动参与的态度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是第一位的,最终的落脚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实现上述目标,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

2.1形成积极体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对小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数学比较抽象、枯燥,容易让人产生厌倦的心理,所以在数学中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采用不同的手段,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丰富学生对数学的感受。引发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并产生学好数学的愿望。

2.2注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特别是在学生的起步阶段,在学习常规方面进行严格规范、细致指导、耐心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这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形成学习能力的基本保证,是改变学习方式的重要前提。

2.3促进数学思考;数学教学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即把其特有的思考方法以及数学思想渗透给学生,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使学生学会用数学思想、数学眼光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这样能促进学生转换思想方法的形成,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

3.解读教材,在有机整合和知识重组中呈现数学

新课程实施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教材不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不再占绝对的主导地位。而是倡导教师依据自己所追求的、想要达成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状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重组和再创造,自由获取信息,体现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拘泥于教材。

3.1有机整合;例如在教学“11-20各数认识“时,课前了解到学生都能准确地数100以内的数,于是把相关内容合并为“两位数的认识“;教学“位置与顺序“时,把“上下、左右、前后“三课时的教学内容合并在一起进行教学,因为这些方位词都是相对而言的,把“左右“训练作为重点,同时强化“上下“和“前后“的理解。这样对教材处理后,学生能整体感知教学内容,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加以区分、比较,所以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3.2恰当取舍;在设计“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一课时,感觉到教材提供的素材不够直观,于是根据需要,重新选择设计了一个更有效的情境来展示数学问题,通过观察实物(长绳和短绳)后,提出问题(若把长的那部分留下来,应怎么办?)--解决办法(孩子们提出把“和短绳同样长的部分“剪掉)--感悟道理(从中感受到了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的道理)。抽象的问题瞬时得以解决,提高了课堂效率。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不再是单纯的知识递延,而是折射出“高智慧学习”方式和能力的一面镜子,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使我们的课堂越加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呈,这才是真正的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让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