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策略漫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1

中考语文复习策略漫谈

许建

(遂宁市安居区会龙镇初级中学校遂宁629000)

【摘要】:俗话说:“编筐编篓,功在收口。”中考语文复习,作为语文教学的后期工程,其功效恰似这“收口”一样重要。针对中考语文复习,笔者认为应抓住以下两点:一是“吃”透近几年中考题。二是抓住关键点,即:夯实积累与应用,突出阅读与理解,突破作文写作。

【关键词】:中考语文复习策略

正文:

俗话说:“编筐编篓,功在收口。”中考语文复习,作为语文教学的后期工程,其功效恰似这“收口”一样重要。因此,各地中学在临近中考这一学期,都要安排大量的时间进行集中复习。那么在最后复习阶段我们应该讲究哪些策略和方法呢?下面结合我校初三语文备课组在中考前复习阶段的几点做法,简单谈谈。

一、“吃”透近几年中考题是有效指导复习的基石

为了准确把握近几年我省(四川)甚或我市的中考语文命题走向。复习时,学校都会提供近两年的中考题给老师们参考,老师们从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进行认真分析、比较,总结出遂宁试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是板块较为稳定:一般分为“积累与应用”、“阅读与理解”和“作文”三大板块。二是试题内容相对稳定。三是测试目的明确:从课内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再到课内外文言文的阅读,最后是作文的写作,既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又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万事开头难。”复习的关键把握准了,后期的复习工作就有方向了。

二、抓住关键点是有效指导复习的路径

根据对前几年中考试题的分析,笔者认为复习的关键点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一)夯实积累与应用。

积累与应用部分在中考试题中多是记忆性的,属于基础分。通过对近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我们会发现现在的考题有淡化知识考查,突出能力检测的趋势。指导学生要以课内为主,注重课内外结合,要求学生动手查字典、辞典,自己解决课文中的字词障碍;动手做知识卡片,积累文学常识。为了让学生分散记忆相关知识,我们完全可以分散复习,做到每天复习一点,同时充分联系生活复习语文,注重社会热点话题,把握综合性学习,以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突出阅读与理解。

阅读与理解也就是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两大板块。这两大板块也因为出题的灵活性等因素又是很容易失分的部分,所以我在复习时特别注重阅读复习的指导,一般我采用分步走的方法进行复习指导。

一是现代文阅读复习指导

1.老师提前分析比较近两三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得出近几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都是由一篇偏重于记叙的散文和一篇偏重于议论的散文构成。遂宁市2013年中考语文相关板块为《时间“跑”哪去了》和《旷野灯红》,2014年则是《装修心灵之所》和《母亲的宝物》。因此,我在最后复习中,在课外选段上尽量多选取这两种类型的文章进行练习。

2.拟定学生解答的步骤。学生在回答现代文阅读题目时,最大的问题是不能把自己的理解恰当地表达出来。我会在复习时让学生学会系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答题时,第一步要审题,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以节省阅读时间。第二步分题解答,先易后难,答题时尽量不脱离文本,利用、转换文本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是文言文阅读复习指导

中考对文言文的考查越来越开放,开始倾向于对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考查,考查的内容也越来越注重理解与运用。复习时要注意能力迁移,打通课内外界限,以课内学习的文言现象为线索到课外找例子,实现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

1.抓好重点。首先,根据考纲的考查范围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对复习内容进行取舍、侧重。一般考查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词则常常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句子的考查则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对内容考查就与现代文基本相似。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以至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都要拎出要点,总结规律。

2.选好篇目。选取教读篇目中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往往也是文言文中最典型的、知识的覆盖面最广的文章,这样复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选择阅读一些趣味性强、教育性强的文言书籍,

比如阅读《世说新语》、《笑林广记》、《颜氏家训》这样可以在无形中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突破作文写作

近年来写作题基本上是二选一,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并存。但半命题与“话题”作文仍然是考查的主流。写作中很多学生在面对写作时很苦恼,费时劳力,但却无法取得满意的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我首先要学生每天多读书、多看报,以开拓自己的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并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其次是每天读了后的练笔,每天必须写一篇读后感或读书笔记。最后,坚持每天批改学生写的文章,从书写、谋篇布局、观点阐述、行文规范等方面进行指导、批阅,让学生能及时地认识自己的作品,继而激起学生们写作的兴趣。

总之,中考语文的复习,应基于教材,立足于基础,源于教学实践,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善于总结复习经验,分析问题的原因,提炼可操作性的技法,探究其命题规律,把握其命题趋势,关注中考动向。做到前后勾连,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内外结合,由整体到重点再到综合,螺旋形上升,立体地、整体地推进,形成一个比较系统性的框架,这样我们才能做到从容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