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学习的问题指向学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6
/ 1

初中化学学习的问题指向学习

张学智

河南省中牟县九龙镇初级中学张学智

【摘要】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其中一项重要的环节就是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走进文本,给人的感觉好像就是阅读教材、圈点勾划所学的知识点,但是大家想一想,如果不做要求就让学生读文,学生真是去读了,但重点读什么、怎样去读、读多长时间、读到什么程度估计心中无数,于是乎“老牛赶山”没什么紧迫感的去读,可以想象得出,阅读质量和效率估计不会太高。

【关键词】化学学习;问题:指向学习;元素

【中图分类号】G416【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6-0045-01

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其中一项重要的环节就是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走进文本,给人的感觉好像就是阅读教材、圈点勾划所学的知识点,但是大家想一想,如果不做要求就让学生读文,学生真是去读了,但重点读什么、怎样去读、读多长时间、读到什么程度估计心中无数,于是乎“老牛赶山”没什么紧迫感的去读,可以想象得出,阅读质量和效率估计不会太高。

在《元素》一节教学中,教师引完课就让学生读文,没有指明怎样去读、读多长时间、读到什么程度,学生拿到问题导读单【就是把教材的知识变成了简单的填空简答类问题,而没有引导学生如何去阅读,缺乏引领阅读的功能】后就开始急于从书上查找一看就能填写的内容把本应认真读文的时间变成了寻找导读单上会做题的答案的时间,支离破碎的填写了一阵子,并没能静下心来认真读文看表,并没有真正走进文本,读文就变成“合作做题”,致使对教材内容要领把握一知半解,汇报时不够全面深入,错误也就较多,接下来教师说的、补充的自然就多了、学生参与的就少了,教师又成了课堂的主宰者,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落实。

学生犯错,有些是因其马虎大意所致,面对这些错误,教师要及时纠正,然而我认为更多的“错误”是由于学生对问题或题意理解片面、不准确所致。为什么学生会在问题指向性方面出现失误,一方面学生的理解能力存在差异,但另一方面教师的问题用语是否有引起歧义的可能性呢?如何让学生更好明确问题的指向性呢?如何让问题引领学生如何读文、促使学生自主合作、鼓舞学生积极展示、激发学生灵感、让问题使学生走向更远、更深入的地方可从问题的设计入手。

在《化学方程式》一节“问题生成课”教学中我的导读单设计如下:一、通过阅读学习目标让学生能认、会写、会平、会读四方面去通览教材,勾划相应知识点,问题指向明确、程度清晰。二、研读教材,你能和同伴解决以下问题吗?使学生知道怎样读,促使学生自主合作。三、精读课文“怎样书写化学方程式”部分,判断下列方程式有无错误,有错的错因在哪里?并用你的理由说服对方。给学生提供了交流展示的平台,巩固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四方面的注意事项。四、密语翻译“一写、二平、三标注”“最小公倍数之---单线联系,原子个数差别较大”“两边都有气,应该消消气”使学生兴趣盎然,激发灵感,积极性得以调动,这使得书写步骤、配平要诀、标注要领更加得以强化巩固。五、品读图,通过品味卡通人物对话,结合细化后的问题,使得学生对于质和量两方面的意义思路清晰,明确算理和算法,为下节课的计算打下基础,课外拓展的问题会使学生走的更远。

教学应该从已有知识出发,在这基础上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也只有“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问题才能极大的鼓励学生去尝试,因此教师设计问题时对知识本身的研读很重要,如这个知识点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又是为后面哪个知识点的学习作服务的?重难点是什么?我们一般是怎样教学这个内容的?生活中的原型又是怎样的……通过对知识点的研读,我们会更正确地把握问题实质,找准提问切入点、指向点。在第八章第三节溶质质量分数的表示一节教学中,稀释问题的等式关系一改传统的图示分析,而改用针对例2建立数学模型的问题列表法【变化前-稀释前、变化后-稀释后、寻找等量关系】把化学问题一下子变成学生熟知且拿手的寻找数量关系列方程式的数学问题,这对于接触化学时间不长、计算头疼的学生来说是雪中送炭,把数学与化学很快有机结合起来,再做后面的习题真是可谓迎刃而解。

问题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引发思考,帮助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探索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充分的发挥。因此,问题设计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水平,注意问题的目的性、启发性和科学性,讲究问题设置的艺术,使问题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