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艺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初中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艺术

陆茗竹

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学校

摘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作业既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运用和亲自体验知识、技能的教育过程。作业的好坏程度直接反映出教学的效果。布置作业,批改作业不仅仅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还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窗口。精心设计,布置作业,认真批改作业。能使师生双方及时接受正确的信息,加快信息反馈的速度。只有师生共同配合,才能真正达到做作业和批改作业的目的,批改作业的方法应多样化。

关键词:数学作业;布置;批改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作业也要体现新的课程理念。高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一定数量的作业布置和艺术化的作业批改形式。实践说明,巩固的过程是学生学习中的重要环节,知识技能的形成需要有效的强化和训练,教师科学高效的训练方式和积极的批改形式是促进学生数学水平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形式。

一、作业的布置——用心留意

传统的作业布置形式一般都是根据当天的教学任务布置相关的练习内容,教师的职责就是按部就班地帮助学生将身边的练习全部做完。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重复机械性的训练不但不能让学生熟能生巧,相反却会因为漫无目的的大量练习造成学生的反感和练习态度的不端正。因此,我们要对作业的功能和目的进行科学的规划,将练习的内容控制在学生能够接受的合理范围内,精心选择题型,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性地完成相关的作业。

铺垫型。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数学学习意义上的获得是以每个学习者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对新信息重新认知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我们在教学新知识之前,要充分挖掘该知识的生长点,将新知和学生原有的知识进行联系。教师可以适当提前布置一些铺垫性的练习,借此触发学生的回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各方面的准备。比如,一位老师在教学《相似三角形》这部分内容前,让学生完成全等三角形判断的练习,同时让学生就小学阶段“图形的放大和缩小”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索。这些都为新知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准备。

预习型。洋思经验告诉我们,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会学。先学后教是科学的教学方式。我们不是带着学生走进知识,让学生根据老师的预定轨迹完成学习任务,而应该是让学生自己先去尝试完成各项学习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最终根据学生的学去计划教师的教。为此,我常常布置学生完成预习的作业。

实践型。智慧的鲜花总是绽放在指尖上。数学家波利亚曾说:“数学教师的责任是尽其可能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正处于动作思维的重要阶段,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做数学的活动中发展智力,提高数学应用水平和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初中数学作业的设计尤其要体现实践的思想,不但让学生喜欢做作业,而且将数学与现实世界巧妙结合。如学习《不等式及其解集》内容后,我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个现实的问题:我班学生和老师共28人去景点游玩,票价10元/人,30人以上九折,老师让我们买30张,这样做有道理吗?

二、作业的批改——智慧多样

数学的作业的布置很重要,对作业的批改一样也很重要。数学作业的批改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练习能让学生自己知道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之处。那么,作业就要由老师来认真批改,把学生的情况反馈给学生,出现的错误要做出标志,并详细到哪一点是错误的,而不是只画个“√”与“×”就了事。

1.教师与学生之间要有更多交流。做作业就是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情况反馈给老师,而批改作业是老师把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给学生。所以,批改作业就是老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一个过程。在新的知识学习之后,老师布置一些作业给学生,学生完成之后应该马上得到老师的答案与反馈,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如果学生的作业大部分都较好,只是出现在个别学生的身上,或者有的学生出现较为严重的错误,对这样的学生应该要进行个别辅导。

2.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无论是家庭作业还是课堂的作业,都应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把全班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充分发挥优等生的作用,让他们带领其他同学一起完成作业,成立班内数学作业小组,优等的学生可以随时发现本小组学习中的问题,并带领大家一起改正。个别学习上具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则可以问本组其他同学,以此来迅速解决问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的解题过程与老师可能不一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能形成发散思考的好习惯。小组的学生进行题目讲解时,基础差的学生能得到学习上的帮助,还让其他同学很快的巩固数学知识。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老师也要主动参与,了解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当他们都无法完成时,老师要给予必要的辅导,让小组内所有学生都能掌握新知识。

总之,数学教学中给学生布置科学的作业而且及时有效的给以指导,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使课堂教学得以延续,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巩固了学习内容,又及时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接下来的教学提供更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孙健.新课程背景下假期作业布置的探索[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06(05)

[2]韦宝山.初中数学有效作业布置与批改之我见[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28)

[3]牛吉峰.改革作业布置现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J].甘肃教育.2005(11)

[4]韦保民.作业中学生主体性原则的体现[J].科学教育.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