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化学史教育对化学教学的作用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5-15
/ 2

浅析化学史教育对化学教学的作用思考

央宗

央宗西藏职业技术学院850000

摘要在化学教学中,结合化学史讲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化学史化学教育

在课程改革和学科交叉的今天,化学的课堂教学已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知识点的讲解,更重视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通过科学体系的发展过程,因而化学史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化学教学与化学史的结合,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可以增强化学教学的历史感;利用化学家们在研究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科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高尚品质来教育学生,无疑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思想品质乃至整个人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1.有利于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因此,在化学学习中,化学典故的讲解,令人觉得魅力无穷,深深回味。心理学研究也发现,直观的、趣味性的事物更能刺激个体的大脑兴奋。化学教学中适时地穿插一些与化学知识相关的趣闻轶事,引导学生追寻化学发展的历程,增强学生对化学的亲切感,这无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习兴趣和动力。2003年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中,讲述苯分子结构时,就提到了德国化学家凯库勒。他终日苦思冥想,一天在书房打瞌睡时,眼前出现旋转的碳原子,碳原子的长链像蛇一样盘绕、旋转。突然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头尾相连。他猛地惊醒,由此联想到苯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单、双键交替结合而形成环状结构。生动有趣的例子,定会激发学生用知识和智慧揭开化学发展奥秘的兴趣。碘化银可用于人工降雨;生活中的加碘盐;玻尔用“王水”收藏诺贝尔奖章,使之免于沦落敌手;居里夫人用毕生精力提炼铀等等。这些小故事,无一不带给学生无限的遐想和思考。这些生动的化学史实,就如同把学生引进了科学家进行化学研究的氛围中,怀着一种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和进行理论研究的兴奋感,同先辈们一起在化学学科这个宽广的领域里邀游,这样既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有助于化学理论的理解和记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2.有利于掌握科学研究方法

有科学家预言: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的人。化学史是一部化学科学研究方法和化学智慧的历史,化学史教育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而且可以学到科学研究方法。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的第一特征就是“它始于问题、实践及理论问题”。他甚至认为,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启发新问题的问题。科学探究的基本目的之一是解决问题,要解决问题首先必须发现问题。化学史上被称为“第三位小数的胜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英国科学家雷利抓住“为什么用不同的方法制备出来的氮气的密度会有差别呢?”这一问题不放,并制定了周密的研究计划进行研究,终于发现了第一种稀有气体元素一氩。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动力、起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德国化学家维勒、柯尔柏不敢质疑“生命力”学说,并先后合成尿素、醋酸的话,则人类打破“生命力”学说的神话也许就要推迟若干年。介绍原子分子学说时,可以结合这个理论的确立过程掌握其中的科学抽象思维的方法。道尔顿在1803年提出原子论,由于原子是一种微观粒子,在当时还不能用直接的观察方法验证。但他却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充分发挥科学的想像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透过现象,深入内部揭示事物本质。不仅确认了原子的存在,而且就原子的类型、质量和性质提出科学论断,系统的提出了原子论。由此看出,以往的经验主义的研究方法是不科学的,只承认现象或经验的东西,不相信事物的抽象本质存在,如当时著名的化学家杜马就否认原子的实在性。这样通过化学史实潜移默化,就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的思维习惯。

3.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

历史上的化学家在形成化学概念、发现化学规律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产生的错误想法和观点等,学生也会面临到,并阻碍了学生对正确知识的理解,成为学习上的难点。所以适当地介绍一些化学发展过程中错误理论并与正确的知识进行分析和对比,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新的知识点,并能很好的运用。例如:18世纪,对于元素的分类,从德伯莱纳的“三元素组”、迈耳的“六元素表”到纽兰兹的“八音律”,都闪烁着化学家创新性思维的火花。门捷列夫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元素,坚信它们之间一定存在某种规律。他抓住“原子量”,创造性地坚持以化学性质为主,修正了原子量,进而采取比较的方法寻找元素间的规律,从元素外在的多样性看到了内在的规律性,终于在1869年2月17日(即公历3月1日)冲1这一天做出了元素周期表,并预测了新元素及其性质。阿累尼乌斯的电离学说的提出就遭到了许多著名科学家的反对。他们反对的主要原因是受到戴维和法拉第的经典化学理论的束缚,认为电解质分子只有在通电之后才能发生电离,不会自动地进行分离,并对离子是如何带电及溶液中既然存在带电粒子,溶液为什么会呈现电中性等问题提出质疑,而这些正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在化学典故的基础上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点结合分析,可以加深学生印象,帮助他们理解记忆,并灵活运用。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对知识本身的理解,同时避免错误认识的产生,使学生走上掌握知识技能的捷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课”给学生以知识,“史”给学生以智慧,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紧密联系教材体系的基础上,适当的穿插化学典故,通过化学史的讲解,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严谨的求学态度,激发学习热情,学好化学知识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闵敏.化学史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ALLCIRCLES.2006,(12).

【2】袁翰青,应礼文.化学重要史实.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关婷婷,苏育志,常向阳.化学史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教育功能[J].广东化工.2005,(32):11.

【4】余天桃,刘玉玲.化学史中科学精神的探析[J].化学教育.2002,(7-8).

【5】王芳,吴星.运用化学史料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J].化学教育.2005,(26):5.

作者简介:央宗(1972.5—),女,藏族,籍贯:西藏拉萨,现任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农林系讲师,研究方向:应用化学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