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思想政治课质量和水平攻坚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提高思想政治课质量和水平攻坚策略

孙阳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思政部云南昆明650106

摘要:思想政治课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政课水平高不高、效果好不好、阵地牢不牢。全国高校要打一场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攻坚策略主要是率先做好“最先一公里”的转化和进入问题,紧紧抓住教师环节,解决好教师的内功问题,增加教学改革的含金量,顶层设计的改革方案要与教学实践探索良性互动。

关键词:质量和水平五个攻坚攻坚策略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学生需要思想上的正确引导。思想政治课(以下简称为思政课)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思政课上得怎样,主渠道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关系到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一、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五个攻坚”总要求

要推动思政课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是国家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同志近期赴高校调研。他在调研中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政课水平高不高、效果好不好、阵地牢不牢。全国高校要打一场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以实际行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迈上新台阶。他对思政课建设作出了一系列工作部署和要求,提出了“五个攻坚”的总要求。“五个攻坚”是指:思路攻坚、师资攻坚、教材攻坚、教法攻坚、机制攻坚。

1.聚焦目标和任务,实施思路攻坚。

教师要从思政课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出发,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的统一、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的统一、普遍要求与分类指导的统一,继承和发扬思政课传统优势,不断加深对思政课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创新思政课建设的理念,提高思政课建设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

2.紧扣重点环节,实施师资攻坚。

教师要真正回归课堂,用足用好课堂。高校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教师的待遇,让教师热爱讲台、敬畏讲台、珍惜讲台,让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愿意来讲思政课;通过各类教学、理论和实践研修,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创造条件,增强思政课教师岗位的吸引力,提高思政课教师的职业使命感、荣誉感、获得感;充分利用优质社会资源和高校资源充实思政课的师资力量,让学校主要领导、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社科理论界专家走上思政课讲台。

3.着力改进思政课统编教材,实施教材攻坚。

在注重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严谨性的基础上,力求在针对性、时代性、前沿性上下功夫;要从根本上解决教材内容口号多于理念、概念多于实际的过度“理论化”的问题;在发挥教材纲领性作用的前提下,大力建设立体化教学资源,丰富思政课教学资源,丰富教材的内容,增强教材的生动性和可读性,使教材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4.创新教学手段方法,实施教法攻坚。

符合学生学习特点、思想实际的理论内容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的人格魅力、话语的感染力、有效的教学手段方法是提高思政课课堂出勤率、抬头率的重要因素。思政课教师要着力提高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在教法上下功夫,克服“理论与现实脱节”、“形式化”、“表面化”的问题,从根本上改变课堂教学教条、刻板、沉闷的状况;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激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思政课活起来,让学生在思政课中获取受益终生的教诲。

5.构建高校思政课建设大格局,实施机制攻坚。

要形成符合思政课建设规律的有效机制。要建立健全符合思政课教师职业特点的职务职称评聘标准、科学合理的教师奖惩制度。只有激励广大思政课教师自觉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才能培育出一批品牌课、品牌教师,才能涌现出更多的“四好教师”。要建立统筹协调课内外、院内外、校内外、行内外各方面资源的有效机制,发挥思政课特聘教师的作用,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推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政课建设深度融合,形成协同效应。

二、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攻坚策略

1.率先做好“最先一公里”的转化和进入问题。

所谓“最先一公里”,好比长跑运动员,起跑要好,要按照自己的节奏去跑。改革的“最先一公里”是指改革的顶层设计,重点是改革方案的设计,要解决改革蓝图的质量问题。改革方案首先要解决破什么题的问题,这是“最先一公里”的起点,必须找准、找实。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搞好思政课教学改革,最重要的是抓实问题、开实药方、提实举措,每一条改革措施都要内涵清楚、指向明确、解决问题,便于理解和落实。要把好改革方案的主旨和要点,把准相关改革的内在联系,结合实际实化细化,使各项改革要求落地生根。要想找准点、对好题,就要像侦察兵一样,做好前期调查研究,找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做到纲举目张、一抓就灵。

一方面,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切实转化为思政课教师的话语体系,这个“转化”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要把握好党章党规、党的方针政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核心内涵,及时宣讲国家重大发展成就、新闻事件报道,引导学生了解分析社会热点问题,使思政课的内容和方法从天上回到人间、从空中回到地上、从文本进入学生心中,内化为学生实践的方向和准则。

2.紧紧抓住教师环节,解决好教师的内功问题。

一是集中研讨提问题。要通过多种形式把思政课教师集中起来,集体研讨确定问题,弥补单兵作战的不足。

二是集中培训提素质。要组织思政课老师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中培训,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交流先进经验,为思政课提供理论支撑、经验集成和方法论的指导。

三是集中备课提质量。通过集体备课、公开课点评等教研活动,对一些重要问题、重要理论成果进行集体解读。

四是建立师徒传帮带制度。学校对新进教师要进行岗前培训,系部制定老教师对新进教师、年轻教师“一对一”的帮扶方案并加以实施。

3.教学改革方案富有“含金量”。

改革方案的含金量表现在改革过程和改革结果两个方面:

一是在改革过程中要有利于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既能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又能够激发思政课教师的工作热情。

二是最终让学生有更多的获得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从思政课中获得受益终生的知识,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改革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要在是否解决思政课存在问题上下功夫,让实践来检验,让学生来评判、来打分,确保教学改革落地见效。

4.顶层设计的改革方案要与教学实践探索良性互动。

顶层设计的改革方案对教学实践起到引领、规划、指导的作用。改革方案要聚焦具体问题,细化措施,细分责任,细排时间,把握好教学内容的界限范围、尺度、节奏。对实施的教学方案,要及时总结经验,把教学改革创新中发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蕴含的规律及时形成理性认识。只有形成动态的修复、调整和纠偏机制,使顶层设计的改革方案与教学实践探索形成良性互动,才能使教学改革方案不断完善,才能推动观念创新、教法创新和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1]打一场提高高校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教育部网站,2016年12月05日。

[2]习近平关于改革的两个“一公里”论.人民网,2015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