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例单眼双侧翼状胬肉联合手术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21例单眼双侧翼状胬肉联合手术临床疗效观察

袁杰于爱民赵越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眼科江苏扬州225200)

【摘要】目的:观察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自体球结膜瓣分段移植术对单眼双侧翼状胬肉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1例单眼双侧翼状胬肉行胬肉切除,取自角膜上方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自体球结膜瓣,分为上下两段,带角膜缘干细胞的球结膜瓣下段移植于鼻侧胬肉切除区巩膜面,单纯上段球结膜瓣移植于颞侧胬肉切除区巩膜面。术后随访6~18个月,观察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临床治愈,2例复发,复发率为9.52%。结论: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自体球结膜瓣分段移植术对单眼双侧翼状胬肉的治疗效果较好,复发率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单眼双侧翼状胬肉;角膜缘干细胞;自体球结膜瓣;分段移植

【中图分类号】R77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5-0167-02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及多发病,是一种向角膜表面生长的与结膜相连的纤维血管样组织,常发生于鼻侧的睑裂区,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引起角膜散光导致视力下降,如果胬肉遮盖视轴区,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1]。单双眼均可发病,其中单眼双侧翼状胬肉在临床上也不少见。治疗上多以手术切除为主,传统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复发率较高。我院眼科对单眼双侧翼状胬肉患者采取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自体球结膜瓣分段移植术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自2014年1月—2017年3月接诊的单眼双侧翼状胬肉患者21例(21眼),其中男13例(13眼),女8例(8眼),右眼12例,左眼9例,年龄51岁~74岁,病程8~20年,均为初发性胬肉。患者术前均进行视力、裂隙灯、眼球运动等检查,术后随访6~18个月。

1.2手术方法

手术均在显微镜下操作,(1)术眼滴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行表面麻醉,2%利多卡因注射液适量注射于鼻侧球结膜与翼状胬肉之间,使鼻侧球结膜隆起,(2)在胬肉颈部平行于角巩膜缘1~2mm剪开球结膜,在球结膜下钝性分离至半月皱襞,充分暴露胬肉组织,(3)在胬肉体部与巩膜面之间做钝性分离,在术眼内眦侧半月皱襞前剪断胬肉体部,(4)提起胬肉体部,将胬肉头部自角膜面逆向撕除,角膜面残留的胬肉组织可用15号小圆刀片轻轻刮除,(5)将胬肉切除区巩膜创面残留的纤维血管组织剪除清理干净,适度热灼止血,巩膜面球结膜缺损区长度一般距离角巩膜缘约5-6mm,因单眼双侧翼状胬肉可供移植的健康球结膜移植片面积有限,故需尽可能保留睑裂区健康的球结膜。(6)同法行颞侧胬肉切除,(7)根据鼻侧及颞侧胬肉切除区巩膜面球结膜缺损区的面积,自角膜上方取带角膜缘干细胞的健康球结膜瓣,需不含球结膜下筋膜组织,球结膜瓣宽度参照睑裂区胬肉体部宽度,长度约为距角巩膜缘10~12mm,做好球结膜瓣的角膜缘标记后,分为上下两段,带角膜缘干细胞的下段对位移植于鼻侧巩膜面球结膜缺损区,无角膜缘干细胞的上段对位移植于颞侧巩膜面球结膜缺损区。(8)10-0缝线将球结膜移植片的四角带浅层巩膜缝合固定,其余方位与残端结膜端间断对位缝合[2]。注意下段球结膜移植片带角膜缘干细胞一侧需缝合固定于鼻侧角巩膜缘。术毕术眼结膜囊内涂洛美沙星眼用凝胶,清洁包封。

1.3术后处理

嘱患者术后第一天眼科门诊复查,每天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点术眼,4次/天,持续2~4周。术后2~3天角膜上皮修复后予以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术眼1次/晚,持续1周。术后7~10天拆线,嘱患者定期复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6个月后可每半年复诊一次。

1.4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手术区光滑洁净,移植球结膜瓣平整无明显充血,角膜原胬肉附着区上皮覆盖完整,无新生血管和胬肉组织增生;复发:移植球结膜瓣充血明显,局部肥厚,角膜原胬肉附着区有新生血管及胬肉组织增生[3]。

2.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早期均有不同程度的球结膜移植片充血、水肿和异物刺激感,2~3天后症状逐渐减轻,拆线后症状逐渐消失。全部病例随访6~18个月,球结膜移植片均生长良好。2例患者在复查期间发现有不同程度的复发,1例为颞侧胬肉复发,1例为鼻侧胬肉复发。复发率9.52%。

3.讨论

翼状胬肉为眼科常见病,单眼鼻颞侧均有生长的患者也不少见。病因可能与生活环境、遗传及免疫因素有关,病变部位增生与变性并存,其中紫外线照射与胬肉发生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角膜缘干细胞的缺乏与破坏,可能是翼状胬肉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临床以手术治疗为主,传统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复发率较高。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自体球结膜瓣分段移植于术眼内外侧胬肉切除区巩膜面球结膜缺损区,可迅速成活,形成新的防御屏障,有效阻止了巩膜表层新生血管及纤维血管样组织侵入角膜面,消除了病变组织的增殖条件,达到防止或降低翼状胬肉复发的目的。通过对我科21例单眼双侧翼状胬肉患者手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胬肉复发率为9.52%,复发率较低,且术后反应轻,恢复快,临床疗效较好。所以我们认为采用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自体球结膜瓣分段移植术治疗单眼双侧翼状胬肉临床疗效好,复发率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赵勘兴杨培增主编眼科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七章,结膜病,117页.

[2]谭洪、蒋兴华,等,单眼双侧翼状胬肉联合手术临床疗效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2),353-354.

[3]林毅龙、刘海华,等,32眼内外侧翼状胬肉切除术临床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3,33(2),23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