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职学校数学“教”与“学”的关系

/ 1

试论中职学校数学“教”与“学”的关系

孙红

孙红武汉市第一商业学校湖北武汉430022

摘要长期以来,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改革偏重于对教的研究,本文试图说明: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创造精神并具有一定数学思想深度的教学设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方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技术革命的要求,才能在21世纪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学习动机学习意志创新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改革偏重于对教的研究,但是对于学生是如何学的,学的活动是如何安排的,往往较少问津。那种在课堂上,千篇一律的死板讲授已不再为学生们接受,代之而行的是主持和开展种种认知性学习活动,师生共同参与探讨神奇世界。

一、明确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目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现行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目的,明确提出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要让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用数学的意识”。作为中职学校数学教师,必须不断改进数学教学方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激发学习动机,即激励学生主体的内部心理机制,调动其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性。首先,以数学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其次,以我国在数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激发学习动机。再次,挖掘数学中的美育因素,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此外,在中职学校数学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内容,选用生动活泼、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还可运用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锻炼学生学习意志

意志在克服困难中表现,也在经受挫折、克服困难中发展,困难是培养学生意志的‘磨刀石’。数学教学中要经常给学生安排适当难度的练习题,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思考中独立解决问题。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一,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第二,反复训练,持之以恒;第三,树立榜样,激发自觉性;第四,评价表扬,鼓励发展;第五,建立学习规章制度,严格管理;第六,创造良好学习环境,如搞好校风、学风、教风、班风建设。

二、切实抓好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即只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而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从而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表现为:教师权威高于一切,对学生要求太严太死;课堂气氛紧张、沉闷,缺乏应有的活力;形成了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单一教学模式,为改变这种过时的教学模式必须做到:

(一)创设情境,活跃思维

精彩的课堂开头,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异、亲切的感觉。创设一个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激起好奇心理,促使学生由好奇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尽快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鼓励学生合作交流

为了促使学生合作交流,在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上要变革,由原来单一的班级授课制转向班级授课制、小组合作学习多种教学的自制形式。教师可指导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借助学生之间的互动,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

三、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自主探究,敢于挑战教材,挑战教师,要大胆鼓励学生质疑:“杰拉德•卡斯帕尔教授,你错了!”美国斯坦福大学荣誉校长杰拉德•卡斯帕尔,在给本科一年级学生上课时,学生们经常这样提醒他,但这正是他最高兴的地方。“学生们的天真让我意识到我的理解并不全面,然后再把讲义重写一遍。创新就要靠这种质疑的勇气。”这样才会不断有新思想涌现,久而久之,才会逐渐树立创新意识。

四、数学思想的教学是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数学思想性高的教学设计,是高质量进行教学的基本保证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几十个学生,这几十个智慧的头脑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随着新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学生知识面的拓宽,他们提出的许多问题是教师难以解答的。面对肯钻研的学生所提的问题,教师只有达到一定的思想深度,才能保证准确辨别各种各样问题的症结,给出中肯的分析。

(二)数学课堂教学应重视学生思维活动的质和量

有人把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理解为学生思维活动的质和量,就是学生知识结构,思维方法形成的清晰程度和他们参与思维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我们可以从“新、高、深”三个方面来衡量一堂数学课的教学效果。“新”指学生的思维活动要有新意,“高”指学生通过学习能形成一定高度的数学思想,“深”则指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的程度。

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主体表演”的过程,是语言、动作、板书演示、语言交流、情感交流等融于一体的过程。只有具有一定数学思想深度的教学设计,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技术革命的要求,培养一流人才。

参考文献:

[1]汪莹.素质教育实践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田永兴.对数学创新能力的认识与思考.《大学数学》.2009(2).